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湖十三之风起 » 第八十五章 舒窑

第八十五章 舒窑

    这午饭吃到未时过了才结束。

    晓梅要和林老板回庐陵城去,明天上午郭文从临江坊去庐陵城迎亲,虽说林老板一家在临江坊已经住了两年了,毕竟林家的糕点铺子根基是在庐陵城的。徐志高和郭武去了镖局看望徐志远他们;张芷和周贞来林戴里一趟自然要去自家的铺子看看,顺带好好看看这林戴里,刚才王文英说了她的策论都是根据林戴里所作;冯清容和晏明要去看望下戴水芸;卢林就带着其余人去了自己院子。

    黄云峰、玉宁他们几个走在前面领路,郭文拉着卢林走在后面,简单的说了下,卢林这才得知原来郭文去年去神都买下了当初王文英租住的宅子,今年又去了趟神都买了个铺子,王文英暂时没打算在神都购置宅院,要等王长史的意见,王长史若是去神都就购置,如今王文英还住在那里。郭文还和章闽江去了趟汀州那边,找到章立东的侄子章成南,然后在汀州也盘了个铁匠铺和商铺,连在一起,叫做八宝商铺,请了个掌柜协助章成南经营,以前八宝阁在越州的客人都通知了一下,越州的买卖就由那边八宝商铺来做了。

    到了院子进了客厅,卢林赶紧烧水泡茶,卢林这两年多来也只在这院子只住了半年多的,倒是黄云峰一直在这里住着,收拾得干净利落,客厅简单得很,就是放了桌椅烛台就没有其它物件了。平时就是卢林和黄云峰在这里,卢林不在的时候也就是黄云峰独自一人在,都极少用到。

    闲聊几句后卢林想起这些天一直在铸剑,带来的礼物还没给黄云峰他们几个,于是去拿了出来,给了几人,玉宁、章立东见到那些贝壳、海螺、孔雀翎都欢喜得很,珊瑚珠也都赶紧戴上了,王文英和婴宁看见这些东西也觉得新奇。卢林最后拿出檀油给了王文英和婴宁一人一瓶,说道:“这檀油矜贵,就带了几瓶回来,不可能人人都给的,你们收好回去再用,莫声张。”

    王文英和婴宁拿着闻了闻,都是满脸欣喜。王文英说道:“卢林你有心了,多谢你了。”

    婴宁也对卢林感谢了几句。

    卢林笑道:“没什么,就是走镖做了些买卖,以后若是这边临江镖局也去龙城走镖了,这些东西在林戴里也会有的,何况崔姑娘他爹包下了零陵镖局走镖货物的买卖。”

    婴宁问道:“这檀油那边多不?”

    卢林说道:“不多,确实矜贵,走镖的极少买卖这些,我是跟着蓝镖头买了一些的。一般去走镖的很少有人买这些,他们会多买些檀香檀木回来。”

    王文英问道:“卢林,你和这崔姑娘是怎么回事?”

    卢林尴尬道:“我这都不知道什么情况,回来就听得他们说得有板有眼跟真有其事一样。我和崔姑娘真没什么,就是在山中逃亡了几天几夜。”

    王文英笑道:“卢林,我看这崔姑娘可是对你不一般。”

    卢林赶紧说道:“你们可不能乱说了,坏了人家崔姑娘的清白。”

    婴宁略带些酸意说道:“小林子,崔姑娘美貌得很,家世也很好的。”

    卢林说道:“我是真没想过这些的,当初追上去救人的时候也不知道她是谁,只以为是一个跟着行旅之人,救得了就救一下。这些都是意外,昨日文英才女也听见了九嶷镖局人说的,我可没乱说啊。”

    王文英掩嘴笑道:“那九嶷镖局的人说的没错,但是去年年底崔姑娘来的时候对你可关切了,那也没错的,郭文,你说是不是?”

    郭文说道:“这是两个人的事,小林子说没想过,那崔姑娘想有什么用。”

    王文英说道:“这倒也是啊,崔姑娘是我见犹怜,卢林,你真不动心啊?还是你另有所属?”

    卢林听得心里一惊,这才女。嘴里说道:“真没动心。不过崔姑娘做买卖确实厉害。”

    王文英笑道:“这个我见识过了,不一般,上次来的时候,三两句话就让郭文把地卖给她了。她爹更不简单。”

    卢林说道:“崔老板有这么大家业自然厉害,小文子,你想开钱庄得向他们取经的。”

    婴宁听得讶异,问道:“小文子,你还打算开钱庄啊。”

    郭文说道:“只是想过,八字还没一撇。不过,小林子,这崔姑娘也没和我说太多,问过我一些情况就是了,还说等你回来再说。”

    卢林想了想,改天和郭文单独商量,说道:“那就等见了崔姑娘再说吧,我也是听她说过一些而已。”

    这个话头卢林不想继续,又去拿了檀木、象牙、犀角出来,说道:“云峰,你那里的工匠可会雕刻这些?”

    黄云峰看了说道:“这些我也不知道,我这就拿去问问他们?”说完就去机关坊了。

    过得片刻,郭武和徐志高连同徐志远、杨家兄弟一起来了,再过得一会张芷和周贞也来了,冯清容和晏明稍晚了一些也来了,冯清容说戴水芸听得他们都来了,让人准备饭菜晚上都去她家吃。卢林招呼众人都坐下,然后把檀香、珊瑚珠、贝壳、孔雀翎还有一些沉香等香料都给几人一些,众人得了都是欣喜得很,看着这些东南物产也觉得新奇。

    卢林想起一件事来了,说道:“小文子,你在这里陪着,我和小武子出去一趟。”

    郭文不知卢林还有什么事,反正他也没什么事,二掌柜和林老板都把亲事安排妥当了,便应道:“小林子,你去吧,没事。”

    卢林便拉着郭武出去了,出来后郭武问道:“小林子,你要带我去何处?”

    卢林说道:“去舒家窑看看。我听钟小山说舒家窑的人带着瓷器去过少林寺,是找你牵线搭桥的。”

    郭武说道:“夏天的时候来的,我也没做什么,就是领着他们去见了俗世堂的首座而已。”

    卢林说道:“小武子,你去了临江镖局觉得如何?”

    郭武咧嘴笑道:“当初我们在净居寺的时候曾经有过这想法的,那时候还早,就是这般说说而已,没想到他们出来后还真做到了,捎带上了我,有模有样的做得很不错。”

    卢林说道:“前些天我回来的时候和他们说过去龙城走东南镖的事情,到时候合适就让他们去走镖看看,去那边带着瓷器去卖了再买东西回来,我们这去舒家窑看看,若是舒家可以烧制出合适的瓷器来,先去龙城那边开个铺子卖卖看,以后他们去走镖就可以直接从这边带瓷器过去了。”

    郭武说道:“我听俗世堂的师傅们说舒家窑烧制的的东西还不错,价钱不贵。后来也打听过了,那李鹤林家的人就是受人怂恿在观礼时问出少林寺收不收弟子的事情,具体原由不清楚,多半李鹤林家想的是借机让李鹤林去少林寺,然后搭上这路将他李家的瓷器卖到少林寺去。夏天舒家窑的人来了后,李家窑基本就没什么戏了。”

    卢林笑道:“这些不管了,听钟小山说你去了少林寺就找李鹤林打了一场,赢了他,如今他见了你都绕道走了。”

    郭武豪气道:“那是,这气憋在心里两年多,出了就顺畅了,如今我也不去找他麻烦,没意思,两个李鹤林也不是我的对手。”

    卢林搂着郭武的肩膀说道:“可以啊,小武子,如今有点底气了。”

    郭武撇了撇嘴说道:“不是还比不得你,等过两年再说。”

    两人边走边说,没多久就到了舒家窑,两人报了姓名,舒家窑的人听了赶紧恭恭敬敬的迎了二人进去,这边舒家窑的家主舒庆春闻讯急忙赶来,上次去少林寺就是他去的,见到郭武热情得很,郭武简单说了一下来意,舒庆春听了大喜,连忙感谢道:“卢公子,你这是给了我舒家窑天大的富贵啊。”

    卢林说道:“舒老板,这事是好事,但是也要你舒家窑能够有这本事才行。”

    舒庆城春说道:“卢公子说的是,我这就领二位在我舒家窑中观看一二。”说着就起身带着卢林和郭武去了烧窑之处。

    当初林戴里被王文英谋划后,林老板就带着郭文去了永和镇多次才将舒家说动,下了决心离开永和镇,把大部分师傅和工匠迁离吉州窑到林戴里来了,那边只留了两座窑少许人员在这里烧制一些普通常用瓷器。当时林戴里真可谓是一穷二白,只有这一大块地,一切都是未知,哪有如今的景象。林老板虽说给了地占了舒家窑两成,但是舒家能够来就是对林老板对林戴里最大的支持,这份感激林老板没忘,也坚持当初王文英的谋划,对舒家窑是鼎力相助。

    从进了舒家窑卢林就留心这里的情况,舒家窑虽然靠近山脚这边,偏僻了许多,但是独占方圆近两里的地盘,依山而建,如今开拓建造使用也只有方圆五十余丈,周围还有很大一块未曾开拓。舒家窑大门前立起了一个大照壁,进来后修有四十丈的石梯一直到会客厅,石梯两旁盖有一排排的房屋,房屋后就是各种圆形土窑,舒庆春边走边讲述这些都是烧制常用瓷器的圆窑。

    走到山前,就是一座座各种各样的长窑了,依照山坡而建,长窑的长短不一,短的有十余丈,长的有三十余丈,进去后窑门、火膛、前室、后室、烟囱这些都各不相同,卢林和郭武不太懂这些,舒庆春讲述得就简单明了,没有去细致说。这些长窑都是筑造方便,装烧量大,出货量高,烧制起来升温、降温都很快。

    各种长窑形式不一,作用也不一样,烧制不同的瓷器。细分下来,有些窑适合焙烧胎体较薄、高温下釉黏度较小的青瓷;有些节省碳柴,适合于烧制黏度较大的白釉瓷器;还有些可以烧制多种坯釉,多类品种瓷器可一次烧成,烧成时间短,是多室窑,烧完第一室后接着烧第二室,第一室冷却后热气散了出来,可以给其它各室起到预热作用,接着第二室也是如此,就地取材,废气利用来预热,节省了碳柴原料,温度也更高。

    舒庆春说起这些来兴致高昂,各种窑更是不一而足,卢林和郭武也都是听个新鲜。只是说到窑炉的用火,分为直焰窑、倒焰窑、半倒焰窑、平焰窑等,卢林有些兴趣,多请教了舒庆春一些烧窑用火之道,觉得可以借鉴用到铸造之中去,回去好好琢磨琢磨。

    最后来到展示厅内,卢林眼睛一亮,房间有三丈见方,四周摆了一圈形状各异的多宝阁,上面摆放着各种精美瓷器,中间摆了一圈五个圆形多宝阁,摆放着:碗、盘、杯、碟、盏、壶、盆、洗、罐、漏斗、渣斗、钵、瓶、炉、缸、笔盒、砚滴、水盂、镂空香薰、花盆、盆托;各种颜色:甜白、影青、天青、宝石蓝、鲜红、紫金、浇黄、洒蓝、孔雀绿、瓜皮绿青花、釉里红、酱彩、铁红彩、矾红彩、釉上绿彩及黄地填绿釉彩等,搭配起来相得益彰,看着就令人赏心悦目。

    舒庆春不厌其烦的为两人讲述,卢林此时听得就认真多了,舒家窑擅长烧制黒釉、白釉,尤其是黒釉,曾经的【木叶天目盏】和【剪纸贴花盏】都是独一无二的。数十年前李家窑千方百计偷学了【木叶天目盏】的技艺,而逐渐起势,舒家这数十年人才凋零,直到十余年前,舒家痛定思痛,挑选了不少优异的弟子安排去各大窑学艺,如今都艺成归来了,想重整舒家窑再现昔日辉煌,林老板找来是个契机,于是就来了林戴里。

    【木叶天目盏】是精选鲜树叶巧置盏底,细施彩釉,辅以窑变烧制而成,盏地纯黑如漆,叶形自然美观。脉络清晰生动,若注水于盏中,阳光照射,叶片栩栩如生,绚丽夺目。【剪纸贴花盏】把百姓家常用吉祥图案、祈福字样纹饰几经施釉,然后高温烧制而成,盏地似云霞、细雨、火焰、紫、黄、蓝、绿交相辉映的色相,异彩缤纷。

    舒家如今重拾了这些技艺,还更进了一步,主要还是得益于去了景德镇的那些弟子,景德镇窑师中其实有不少是永和人,来到景德镇后留在了这里,其中就有舒家人,得知舒家窑如今的变故和景况,毫无保留地将技艺传授给了这些弟子;这些弟子回来后对于祖传下来的瓷玩也都从家族记载中发掘出来了。

    看着多宝阁中摆放的那些烧制出来的鸾凤、彩蝶、奔鹿、鸳鸯……等飞禽走兽,卢林觉得如今的舒家能够烧制出他在东南各国见到的各种瓷器,而且可能更为精美。对于当初在永珍、兰纳等地见到的八方烛台、方流执壶、双耳扁壶、网格纹状盖皿、花浇、坛盏、三足香炉等物品卢林没买,只能大概描述给舒庆春听听了,至于那边常见的龙、象这些形状图案,他走镖带回物品中有不少形态各异的图案。

    卢林和郭武听了近一个时辰的讲解,对这烧窑也有了一些了解,倒是和铸造有些相似之处。烧制瓷器第一步就是制作胎坯了,制作好了胎坯后接着就是上釉,再将上好釉的胎坯放置在匣钵中待烧;然后就是检查窑,每次烧窑后窑都会有不同的损坏,窑砖断裂,就要重新更换,再用耐火土、黄土合好,开裂的缝隙,也要将其重新涂抹;这些都准备好了后就是由把桩师傅来满窑了,这个就很见功底了,一窑陶瓷的好坏关键就在于此了,匣钵堆放不合理整窑就废了,把桩师傅还需要用稀泥将缝隙连接,让这些匣钵成为一个整体,这些完成后把桩师傅就要封闭窑门了,接着就点火烧窑了,这其中碳柴的添加温度的控制都由把桩师傅来把控,最后熄火开窑也需要把桩师傅把控。开窑后,先将烧成的瓷器取出,之后再取匣钵。打掉垫饼,再用竹片或是细沙磨光露胎处,这样瓷器才算完成。

    至于瓷器上釉的区别,舒庆春也讲了一下,釉上彩表面平滑、不褪色、经久耐磨;釉下彩绘制的纹样突出釉面,摸起来比较有手感,没有釉下彩光滑。釉上彩需经两次烧制,而釉下彩需一次烧制。卢林不懂这些,但是刚才看过窑师的制作也觉得这一行有一行的门道,不容小视。

    回到客厅后,卢林讲自己所想和舒庆春简单说了一下,舒庆春听了极为欢喜,满口应承了下来,卢林说等郭文成亲后就送来图样让舒家窑烧制看看。对于舒家窑卢林的观感还是觉得不错的,舒庆春这人也不错,大致是没有问题的,就等看最后舒家窑烧制出来的瓷器如何了。至于瓷器的售卖卢林说龙城那边他可以包揽下来,舒庆春听了欣喜得很,果断说让卢林得利两成,而且龙城的售卖他不参与。

    这一说,一下午就过去了,卢林看了看时辰,已经是酉时过半了,连忙向舒庆春告辞,和郭武匆匆赶去曲风的院子。到了后,果然是有些晚了,众人都在吃了,卢林和郭武入席后向众人致歉,倒是王文英听郭文说卢林还会做菜,起哄让卢林去做了一份天宁豆腐,这些没吃过的尝了后都对卢林夸赞不绝。卢林听得脸红,赶紧解释说只会做这个菜,其余的都上不得台面。

    众人在这吃饭,唯一不在的人是曲风了,曲风这几日除了早饭都没在家吃,听说剑今日下午已经铸好了,在会客楼那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五大派五大世家后来的见了后都感叹不已,曲风知道自家请客,想回来却不得,在那边被人拖住没法回来吃饭。

    时至今日此时,该来都来了,侯师兄、罗师兄他们在会客楼那边忙个不停,迎宾楼都住满了,连青梅客栈预留的房间都住满了,只有郭文中午吃饭的时候到客栈留了五间房给婴宁他们住,不然也都住出去了。

    吃过晚饭郭文就说一起去看戏,他之前已经交代安排留了前面第一排位置,上午婴宁他们过来的时候没注意那边戏台的变化,王文英来了两天也没去看过,都高高兴兴的一起去了。戏是【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不是前天看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最后数百人看完都鼓掌欢呼,虽是深夜,却也是欢声雷动,一片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