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湖十三之风起 » 第九十五章 前景

第九十五章 前景

    从临江渡回来后,卢林回到匠房继续铸剑,中午吃过饭,大掌柜将临江坊管事的和大匠、匠师都召集到会客楼说事。如今临江坊已经有十余位大匠了,这得益于三家铸造的技艺交流,卢林又将三家铸造的技艺摸索出来了,罗师兄、殷师兄……他们这两年来技艺都提升很快,接近大匠了,以前铺子里的人不是大匠都是匠师了。匠师也有六七十位了,大家都坐在会客厅,也是济济一堂了。

    大掌柜待得人都到齐了,便说起了临江坊的安排,钱大本代表朝廷而来,给了临江坊每年五万件兵刃的铸造定量,提供给东关。卢林回来后还没注意临江坊如今的铸造量有多大了,听得大掌柜说起才得知每年已经可以铸造十万件兵刃了,用的都是他去年提出的改进之法,品质都提升了一成半左右。

    目前临江坊供应给漕帮、排教每年三万件兵刃,一些小帮小派也都在其中,这些都是戴老板负责,临江坊的矿材运送也是交给漕帮和排教,这次郭文成亲,漕帮帮主和排教教主都来了,大掌柜也答应明年开始多给他们铸造五千件兵刃;姜家那边没有增加什么用量,还是两三千左右的兵刃;苏师兄他们在江左一带每年会定个三千到四千的兵刃;江右的各郡以及附近郡县每年有四万到五万的用度,还在逐渐增加;然后就是洛城和汀州的售卖加起来有个五千左右的量了,庐陵城的铺子和林戴里的铺子每年也有五千左右;今年零陵城也开始有售卖了,有个五千左右,明年还会增加。

    这般算下来,明年就还要招人了,这算不得什么大问题,临江坊名声早就传出去了,越州一带的人更是听闻临江坊的前身是八宝阁,前来临江坊学铸造的更多,大掌柜也将临江坊的月钱提高了不少,入了临江坊就是二两一个月,到了工匠水平就是三两,满一年加一两,普通匠师都是十两起。开春招人,有一个月左右就能够把这铸造量赶上,大掌柜鼓励匠师带弟子,每个匠师每月增加了二两银子的月钱。

    关于明年端午去神都的事情,大掌柜只是略微说了一下,着重说的是临江坊所有大匠都要在明年三月铸造出三到五件自己最熟悉的兵刃出来,样式不限,只是不要雷同,要适用于多数人。匠师若是有想法也可以铸造,这个就没有要求了,明年三月前铸造出来就行,如果合适,就一并送到神都去,每件兵刃奖一百两银子。这是个激励匠师的好办法,一般匠师铸造的兵刃能够卖个三五十两银子已经很不错了。

    听得大掌柜说完这些,众人都很振奋,觉得与有荣焉,尤其是以前铁匠铺的那些人,更是兴奋,想想当初就是个二十多人的铁匠铺,如今都接了朝廷的铸造,真是今时不同往日了,短短三年,临江坊这不是蒸蒸日上,是突飞猛进了。

    说完这些,大掌柜让章闽江、杨师傅、曲风、侯师兄、郭文、卢林和黄云峰留了下来,说道:“明年端午我会带曲风去神都,这些天和风大师、莫大匠商议兵刃样式改进,你们就不用拘泥于过往,把你们的想法都用在这次铸造上去。朝廷神策军和天策军有百万之众,各地驻兵也有百万,还有下面各地郡县衙门衙役也有数十万之众,这些兵刃都要改进,这是个大转机。”

    章闽江问道:“郭师兄,这么说来确实是个大转机,当年八宝阁也做不到这个地步。”

    大掌柜笑道:“所以我希望你们都用心铸造,你们如今都是我临江坊的顶梁柱了,阿林以前改进的你们都学过了,这次带来的技艺你们都看过了,也要多研究,我临江坊开坊之时举步维艰,云峰提出了分工制作之法,这两年总算缓过来了,如今有了这局面,有了你们,自当更进一步。”

    曲风问道:“大掌柜,不是说去神都是商议【人器合一】之术么?”

    大掌柜说道:“【人器合一】是江湖人关注的,五大派五大世家留了这么多天,就是关心这些,你们都是大匠,这【人器合一】之说明年在神都说开后,大匠必定会炙手可热。但是我们几大铸造可不能仅仅只关注这些,朝廷有将作监,也可以召集天下匠师铸造兵刃的,只是朝廷当初和五大派三大铸有过契约的,兵刃铸造都放在三大铸,后来大多都是在千锋照和百炼堂,以前八宝阁地处偏远,偶尔为朝廷铸造,更多是为江湖人铸造。将作监只铸造甲衣,铸造兵刃也有,规模很小,供应给皇卫和刑部用用。”

    卢林听了问道:“大掌柜,是什么契约?”

    大掌柜说道:“阿林,你明年去了神都后就会慢慢知晓的,这牵扯到本朝立朝的事情了,五大派除了释门少林寺在中州,其余四大派都在四方边境的,神策军五路跟随五大派,神都只有天策军。这些都是契约约定的。”

    卢林听了便不再问了,章闽江却是说道:“郭师兄,当年我八宝阁也是三大铸之一,为何没有和千锋照、百炼堂一般承接朝廷的铸造。”

    大掌柜说道:“这些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老阁主没交代太多,只是希望我重整八宝阁,风大师和莫大匠也不是很清楚,聂锋主和秦大堂主前年来过没有和我细说过这些,他们应该知晓一些其中缘由,这些事情或许要去了神都才知道。不管如何,我等都不应懈怠,我们临江坊和千锋照、百炼堂相比还差得不少,如今也是迎头赶上的好时候了,不可错过了。”

    章闽江他们听了都点头称是。这般说来确实是好时机,而且如今三家之间交好,互通有无,千锋照和百炼堂同样也会抓住这个机会的。

    大掌柜看了看黄云峰,说道:“云峰,你的机关坊如今是越来越重要了,这神臂弓和连弩的前景都很不错,只是要大量装备还得研究出更适用的方法来。我去找过范先生,范先生也说朝廷很看重,可能我从神都回来,将作监也会派人来协助机关坊的研制。”

    黄云峰说道:“师伯放心,云峰会尽心尽力钻研的。”

    大掌柜笑道:“云峰,你是我临江坊的瑰宝,你放心去钻研,银两你不用担心,缺了和我说,你和阿林要做那百宝箱也是很不错的,前面的事情你们做好了就行,后面的买卖琐事就让小文去弄就是。”

    黄云峰听了憨厚的笑了起来。郭文一直没有吭声,在大掌柜面前,他向来是很老实,只是大掌柜这说到他了,他便说道:“爹爹放心,云峰制作出百宝箱我定会把这买卖做好。”

    大掌柜有些无奈的笑了笑,说道:“小文你啊,就不喜欢铸造,这买卖做得还不错。”

    章闽江笑道:“郭师兄,小文志不在铸造,买卖做得好也是个好事啊,以后临江坊做得更大,做买卖也缺不得小文这样的。”

    杨师傅也说道:“大掌柜,小文做买卖很不错的,小尤和小滕也不错。如今坊里也是需要这般买卖人才的。若是让我去做买卖还真做不来的。”

    大掌柜听了说道:“这些如今说来还有些早,等我从神都回来再说。”

    接着大掌柜又说了下匠房的扩建和屋舍的建设,不光是为了明年考虑,大掌柜心气很高,还想到以后的朝廷军队和地方军队的兵刃改换,这次的扩建范围更大了,几乎是临江坊如今的一倍了。这些事情卢林帮不上什么,只管听着就是,大掌柜基本上是和章闽江、杨师傅商议。这些事情说完,大掌柜让众人各自去忙了,只是让郭文去找林老板和戴老板来商议。

    卢林和黄云峰回到匠房继续铸造制作,此后一连几天都很安逸。秦仪没走,早上都单独带着郭武和晓梅去练剑,卢林也一直未和他们切磋过了。

    腊月初二上午,郭文拿着一封信来到匠房找卢林,问道:“小林子,你还有神都的朋友啊,谁啊?”

    卢林听了心中一喜,应该是姜星冉的来信,嘴里说道:“龙城走镖认识的朋友,是回神都了给我来信了么。”

    郭文将信递给卢林,狐疑道:“这字体娟秀,似乎是个女子?”

    接过信,卢林看了一眼,是姜星冉的来信,署名一个蓝字,神色如常的顺手将信揣进怀里,说道:“是那蓝镖头,武功很厉害。”

    郭文想了想,好像吃饭的时候听那张宠说过,便不再问了,倒是问起百宝箱制作情况了,卢林说还要等几天,他这几天晚上跟着黄云峰学制作百宝箱,也学得差不多了,了解了这百宝箱制作,那天晚上晓梅、王文英她们四个女子定好四个样式都精致得很,制作要比当初给黄云英的那个复杂多了,黄云峰制作再快也要个十天左右。

    中午吃过饭,卢林便回到房间看起信来了,仔细看了一遍,心中欢喜。信中姜星冉说十一月初八就到了神都,五姑姑的信她也给叔父姜仲云了,姜仲云没有反对她和卢林之事,只是笑言她大了卢林两岁。姜仲云对于卢林武学有这境界也是惊讶不已,感慨没想到当初在洛道秋雨亭遇见的一个少年四年后竟有此成就。

    姜星冉也和师父李皇极说起她和卢林之事,李皇极听了很惊讶,卢林她是见过的,当初不怎么在意,如今听了后惊讶的是没想到这卢林就是卢大匠,李皇极倒是比姜仲云还开明一些,说这亲事她是支持的。说起这次神都派人去临江坊,李皇极还让那李门主暗中打听卢大匠来着,恐怕多半打听不到的。

    李皇极得知卢林的身份后还去找姜仲云质问了一番,对姜仲云隐瞒卢林的身份极为不满,姜仲云说这是大掌柜嘱咐过他也答应了,自当遵守承诺。李皇极听后还是有些忿忿不平,说师兄妹几十年了,姜仲云还对她隐瞒。姜星冉见状及时将卢林让给她的【金钗石】拿出来送给师父,这才止住了李皇极和姜仲云的争辩。这【金钗石】也有五十年份,姜星冉说是卢林让于她的,李皇极见了极是欢喜,对卢林更是欢喜,直言这亲事她是满意的,姜仲云说临清曹长老来替孙子曹石提亲了,要回去和兄长商议一下,毕竟姜伯涛是姜星冉的父亲。

    姜仲云来神都是因为李皇极得知崆峒来信说及【人器合一】之说,便邀了姜仲云来神都商议这事,姜星冉和卢林一路同行,两人谈论最多的就是铸剑和【人器合一】之说,她知道的更多更全面,这是卢林摸索出来的。姜仲云和李皇极听了后极为震惊,感叹此术不凡,随后便按照姜星冉所说,改变了对【破晓】的过于珍视,尝试体悟【人器合一】,用了近十天体悟后,用剑更有所得,感觉似乎又精进了一些。与李皇极切磋了一番,李皇极不敌,也觉得姜仲云比以前更胜一筹了。

    姜仲云和李皇极商议【人器合一】属于另辟蹊径,是一条很不错的路,值得学习钻研下去,五大派和五大世家去了临江坊,所得怕是还不如姜星冉所说,毕竟这姜星冉和卢林两情相悦,两人交流更无障碍。李皇极更是对铸剑热切得很,写了一张书缄说了自己定制铸剑的要求,让姜星冉写信带给卢林。姜星冉本来想早几日写信给卢林的,只是等师父写这铸剑之事。

    姜仲云十一月十九就回楚州姜家去了,要看看姜季风从临江坊回来带了什么消息,只是似乎还有别的心事,临别时和姜星冉说,亲事他也没意见,就不知道临清曹长老后续会不会和她父亲姜伯涛再说什么。信中最后姜星冉说及思念之情,令卢林看了就想直接不管不顾这就去神都。

    看完了信,卢林接着又看了两遍,然后兴冲冲的去竹楼找三叔去了。三叔正在伏案写字,看见卢林满脸欢喜的过来,问道:“阿林,这般高兴,姜姑娘给你来信了?”

    卢林说道:“嗯,星冉来信了,说我们的事情姜大侠和她师父都知晓了,都同意了。”说着就将信递给三叔,最后一页他收起来了,是姜星冉述说思念之情的。

    三叔看过后说道:“如此说来还是不错,只是这两天我得了些消息,那临清曹长老前几日又带着曹石去了趟姜家,怕是会有些风波。”

    卢林听得一愣,急忙问道:“那曹长老又去了?又要做什么。”

    三叔斟酌了一下说道:“具体不清楚,不是从临清去的,是从西南过来的,应该是上次提亲后没有回临清,去了趟西南。那曹长老与我有些恩怨,应该不知道你的情况,多半还是去求亲的,想从姜伯涛那里得到回应。若是得知我的身份,怕是会有不少风波的。”

    卢林急道:“哪有这样的事情,星冉她不同意,那曹长老岂能做这等事情。”

    三叔说道:“阿林,你也莫急,这事也急不来的,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人家也是堂而皇之去的,你阻止不了的。如今姜姑娘与你同心,多了些阻碍而。好事多磨,你二人情投意合,你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姜姑娘。韩空去了神都,这会应该已经到了,【秋水】也该交到姜姑娘手中了,等韩空回来再做打算。”

    卢林听了,冷静下来想了想,自己在这着急也没用,此去神都两千余里,远水解不了近渴,先写封信过去,再等韩空回来再说了。

    三叔接着说道:“阿林,这事怕是要等你明年去了神都才可解决,你也不能因此乱了心境,该做什么做什么,明天一早带上刀枪随我去山顶。”

    卢林听了点头称是,然后和三叔道别了一声回到房间。卢林拿出信又仔细看了一遍,接着又拿出笔墨准备回信,想了想,又将李皇极附笺看了看,姜星冉信中说李皇极比姜仲云还开明,听闻两人之事便说同意,李皇极是个好师父,卢林心中感叹道。

    看完李皇极的要求,这铸剑不难,只是卢林想起那天展二掌派说及【紫电】和【破军】之时感叹自己过于托大,忽视了大匠在其中的作用。卢对展二掌派所说不能不引以为鉴。展二掌派是前天离开的,此行回崆峒会在神都停留,而且途中还会去百炼堂和姜家,自己写信或许要比展二掌派更早到得神都,到时候让李皇极和展二掌派交流去。

    姜星冉的信中说材料等他回信送来,卢林念着李皇极的态度,便回信说铸剑最好等他来神都铸造,材料就不要寄来了,要和李皇极商议其中细节,具体原由,如果展二掌派和风大师到了神都,李皇极可以去询问。若是没有遇见,明年端午五大派三大铸也会齐聚神都说及这些的。关于两人之间的事情,卢林此时静下心来了,觉得自己应该多担当一些,只述说了一番思念之情,不提担忧曹长老提亲之事。至于要发生的事情,该来的总是会来的,有事都等他去神都再说了。

    最后卢林想到王文英之事,卢林认为王文英是个有远见的大才,不提她的状元策论,就凭她决定去龙城可见一斑了,卢林尤其感念王文英辅导他们三人考过院试,便提及王文英举家搬迁到神都之事,王长史为官六品,若是可以的话帮忙平调到翰林院去,品级不变,这李皇极身份尊贵,应该是随手可帮到的。王长史稳定下来,王文英也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写完信,填写地址是按照姜星冉来信的地址写的,收信人的名字自然是来信用的蓝歆。

    卢林做完这些便去找郭文,郭文见了讶异道:“小林子,你这很少和人通信的,今日还这般勤快的回信,是什么人啊?”

    卢林笑道:“是那蓝镖头的长辈来求铸剑,现在不同以前了,不能轻易开炉铸剑的,得尽快告诉人家。”

    郭文也知晓这些情况,听了不疑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