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湖十三之风起 » 第三十四章 铜炉

第三十四章 铜炉

    四月二十一早,姜星冉过来了,带着卢林和苏师姐在翰林院附近吃早饭。

    早饭有炖汤,有点心,姜星冉喝了汤吃完了,说道:“苏师姐,小林子说你炖汤很好喝,改天让我尝尝如何?”

    苏师姐说道:“这师弟不好,这就把师姐给卖了。姜姑娘想喝没问题,等我三师伯来了我炖给你们喝。”

    卢林听了有些脸红,嘴里说道:“师姐,你炖汤确实好喝的。不让说实话么?”

    姜星冉笑道:“苏师姐当初不是说小林子你弄的古董羹很好吃么?”

    卢林说道:“三叔来了我也弄一次给你们尝尝。”

    苏师姐笑道:“卢林师弟,你和姜姑娘去忙吧。我就不打扰你们了,等三师伯来了我再来找你。”说着就起身走了。

    卢林和姜星冉先回小院收拾了一下东西,带上刀和日用之物,然后去了王长史家拜访,王长史不在家,去了翰林院,王文英的母亲招待他们说了会话,说起王文英是颇为自豪的,但是也担心王文英,她不明白王文英怎么会想到去那龙城,还打听了一番,那地方险恶得很。

    后来说及李晟和郑元瀚来府上拜访过两次,两人似乎都很热情,明里暗里打听王文英去了龙城有没有来信。王母看得出二人的意思,郑元瀚是扬州人氏,她在庐陵城生活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一大家子下了决心来神都了,就没想再动来动去了,这举家搬迁数千里,折腾不起;李晟是神都人氏,她就说的多一些,言语中也是偏向李晟一些。

    卢林附和着王母说了小半个时辰,也不会说什么意见,然后就告辞了,说日后再来拜会。

    两人出了王文英家后,姜星冉出来后说道:“小林子,三殿下看来还是有些希望的。”

    卢林不这样认为,也没反驳,只是说道:“这是文英状元自己的事情,没人管的了,她自己是个很有主意,说不想这些事情的,自然就不会想,如今又远去了龙城,就是要避开这些的。她不同意的事情估计王长史也没办法的。”

    姜星冉横了一眼卢林说道:“小林子,你这是拐着弯来说我么?”

    卢林叫屈道:“星冉,我可没这个意思。你莫多想。”

    姜星冉说道:“我爹平素对叔父言听计从,这次也不知为何不对付了。”

    卢林牵过姜星冉的手握住说道:“三叔说本来你家族长的位置是你爹的,你爹当年让给你叔父了,怕是你爹有些想法了。”

    姜星冉说道:“我爹那人哪有什么远见,叔父当了族长一直也很尊重我爹的,那曹长老也不知道和我爹说了什么,竟然变成这样了,本来我还想在家多呆些日子的,实在是没心情呆下去了,就早早来神都了。唉……”

    卢林说道:“我当时收到你的信,曾经想着要是打得过你爹就去揍他出出气来着,后来想想不对,怎么说也是未来岳父,这还不了解,不能这么干。”

    姜星冉听了踢了卢林一脚说道:“小林子,你竟然还敢这么想?”

    卢林尴尬道:“我又没瞒你,确实当时看了你的来信很气愤的。我也没做啊,就是想想而已。”

    姜星冉说道:“昨天小叔没在,小叔倒是清楚一些我爹的想法,他曾说叔父的孩子远不如我,于是我爹就起了心思,希望我能够辅助兄长,或许和曹家联姻就是我父亲的想法。说实话,我这些兄弟姐妹中,我兄长是一般的,叔父的两个儿子,若是和其他兄弟相比算是还不错的,但是有叔父在,他们就显得普通了,小叔的女儿大一些,也出嫁了,儿子姜星道才十五岁,习武练剑倒是很不错,在我们这些后辈之中颇为出众,叔父也经常教他,还打算明年送他去武当山学艺。”

    卢林想起当时和姜季风同来的姜星宇,于是问道:“星冉,去临江坊的姜星宇是你兄长还是堂兄?”

    姜星冉说道:“那是我堂兄,是我叔父的大儿子,叔父的小儿子与我同岁,名叫姜星云。我兄长名叫姜星辉,这倒是我没告诉你,我还有个姐姐姜星月,前年嫁到中州崔家去了,姐夫名叫崔道之;兄长娶妻是九华山的弟子,嫂子名唤李木屏。还有就是堂叔伯的孩子了,其中最为出色的是二堂伯的儿子姜星纬。”

    卢林听了暗自牢记了,这要是以后遇见了可不能弄错混淆了。说道:“星冉,你和谁最亲近一些?”

    姜星冉说道:“我十岁就离开家跟着师父在神都学剑,十五岁回来住了半年然后又去了神都,亲近都谈不上谁很亲近,都是自家人,兄长按理说应该亲近一些的,小时候或许亲近一些,十五岁我回来后他却有些怕我,唉……”

    卢林讶异道:“你兄长怕你?为什么?”

    姜星冉说道:“说来还是比武惹出来的,那时姜星纬在家族中颇受瞩目,有比我早练了几年,然后就和我比武,他输了,又喊来我兄长还有姜星宇他们都来和我比试,然后就这样了。”姜星冉说着有些无奈。

    卢林笑道:“你这些兄长们是觉得输给你一个小妹不服气吧。”

    姜星冉说道:“多半是这样吧,后来我就很少回家了,宁愿跟着师父身边。那会我才十五岁,不知晓退让,若是现在应该不会赢得太过了,给他们留点面子。”说着自己都笑了起来。

    卢林说道:“我跟我师兄师姐切磋过,没你们这些情况发生。”

    姜星冉说道:“你那些师兄师姐都很厉害的,十一个都进了六十四了。我那些兄弟姐妹是不如他们的。”

    卢林笑道:“星冉,他们可没一个敌得过你。”

    姜星冉转过头笑意盈盈的看着卢林问道:“小林子,你呢?”

    卢林一愣,然后果断说道:“我打不还手,任凭处置。”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姜星冉轻轻锤了一下卢林说道:“油嘴滑舌。”心里却是甜丝丝的。

    两人说说笑笑的来到皇城外,卢林掏出令牌刚进了城门没走几步,便遇见一堆人过来了,领头之人锦袍玉带,头戴银冠,腰悬宝剑,手中握着一柄青黑折扇,那扇子看着是不凡,不知是什么材质的。

    见到这些人,卢林下意识的就侧身让过,姜星冉却是拉了他一下,先上前打了个招呼:“见过二殿下?”

    卢林一听,低着头跟着姜星冉喊了一声:“见过二殿下。”

    那二殿下淡淡的说道:“是星冉啊,你这带着人来皇城有何事?”

    姜星冉说道:“回二殿下,这是为师父铸剑的大匠。”

    二殿下有些讶异了,问道:“这是哪家铸造的大匠?”

    姜星冉说道:“是临江坊的。”

    二殿下说道:“临江坊的!?星冉,我听闻临清曹长老带着曹石去你家提亲了,送了一柄剑,也是三尺溪铸造的,比你叔父的【破晓】还要好一些的。”

    姜星冉说道:“星冉已有满意之剑,也有心属之人,二殿下以后莫说这话了。”

    二殿下笑道:“回头我见到曹石问问他。这位大匠如此年轻,叫什么名字?”

    卢林听得二殿下询问,便说道:“回二殿下,在下卢林。”

    二殿下一听,顿时惊讶:“临江坊卢大匠是你?失敬了!”说着神情顿时严肃起来了。

    卢林说道:“我是临江坊的,会些铸造,也没当过什么大匠。”

    二殿下说道:“星冉,你这就不对了啊,这么好的大匠来了也不先给为兄介绍一二。”

    姜星冉不软不硬的说道:“二殿下,是师父请来铸剑的,这会正要去匠房准备一番,有事你找师父去说。”

    二殿下听了,顿时脸上露出为难之色,说道:“我去找骂么?唉,你们去吧,我过几日再来找卢大匠。”说着领着人朝皇城门走了。

    卢林待二殿下走后问道:“星冉,这二殿下什么意思?”

    姜星冉笑道:“没什么,当初师父为了找到你,用尽了法子,李门主不是也去了么,谁都知晓临江坊有你这么一个大匠,就是找不到,所以都很好奇。”

    卢林想着铸剑在这皇城内,若是这二殿下找来,提什么要求不答应不太好,他也没和皇家人打过交道,不想去牵扯这些,说道:“星冉,回头和你师父说一下,我在这铸造就不要让他们来打扰。”

    姜星冉说道:“小林子,你放心,没事的,回头我和师父说去。他们也不敢轻易找你的。”

    卢林问道:“星冉,这二殿下会功夫吧?”

    姜星冉说道:“皇上有三个儿子,大殿下文武双全,十年前就参与朝政了,三殿下你知道的,喜好文学,所以参加科举去了,武学是三脚猫的几下功夫,论武功众人都说就属二殿下最好了,与五大派的弟子都交好,师父说他堪比前十了。”

    卢林听了有些讶异,这可不凡啊,至少不比秦仪差了。说道:“星冉,与你相比如何?”

    姜星冉笑道:“去年或许比不过他,二殿下去年就四脉了,今年就不一定了。”

    卢林说道:“嗯,你学了【道门十三剑】肯定要更厉害了。我相信你肯定胜过他了。”

    姜星冉说道:“二殿下名叫李暃,李氏剑法练得炉火纯青,平常也没和人厮杀过,与五大派弟子都切磋过,比金良、古耀他们差一些,胜过秦仪、俞震他们。”

    卢林想起了一人,说道:“临清有个裴易,上次去了临江坊,他们切磋我没见过,帮秦仪铸剑的时候她和我说过,这个裴易深藏不露,可能要胜过曹石,是掌门一脉的。”

    姜星冉说道:“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反正中秋要比试的,到时候就可以看到了。这种人才不多,也还是有几个的,师父曾说大殿下李景可能胜过李暃,小时候李景就很不凡,学武都胜过我,十年前参与朝政后就没与人切磋过,如今是谁也不知道他的底细了。”

    卢林听得心里一惊,大殿下是最有希望继位的,文武双全,还胜过李暃,真有些了不得了。

    两人说了会话,就到了匠房,有匠师正在打扫,见到二人过来,连忙见礼,卢林摆了摆手说道:“我也是匠坊铸造出身的,不用这些礼节了。”

    有匠师说道:“上头交代要听卢公子的吩咐。”

    卢林微笑道:“我先把炉子改一改,你们愿意看就跟着看看,不用这般拘束。”

    匠师们听了大喜,说道:“好,我们跟着卢公子学一学。”

    卢林对姜星冉说道:“星冉,你若有事就去忙,这炉子改造要两三个时辰的。”

    姜星冉笑道:“小林子,我都没见你铸造过,要好生看看呢。你这是想撵我走?”

    卢林果断道:“星冉,不是这个意思,铸造太枯燥了,怕你不耐烦。”

    姜星冉说道:“你不用管我,你忙你的就是。我不耐烦就做点别的去。”

    卢林听了便将外衣一脱,撸起袖子就开干了。那几个匠师没见过炉子这么改造的,都看得仔细,不时互相商议几句,卢林改造过几次炉子了,已经是轻车熟路,但是这活也不是马上就可以做完的,午时三刻的时候,姜星冉见卢林没有停歇的样子,便去打了饭食提着饭盒过来让卢林吃完再接着做。

    一直忙得快申时了,炉子才改造好了,卢林试了试火,还可以。那几个匠师也试了试温度,极为惊讶,问卢林可不可以传授他们改造之法。卢林没敢答应,只说自家临江坊大掌柜过几日就会来神都,到时候问问大掌柜再说。

    离晚饭还有一个多时辰,卢林当初在升龙城就惦记来这将作监看看铜炉铸造的,那会还不知道姜星冉的身份,和姜星冉说起过,姜星冉满口答应说这小事一桩,如今想想,确实是小事一桩。

    姜星冉便领着卢林去将作监铸造铜炉的匠房观看去了。熔炼铸造卢林粗略看了下,然后重点看了看材料搭配,这铜炉的铜料也不简单,是南疆独有的风磨铜,风磨铜呈现紫红色,其中应该还带有一些黄金,这种材料是愈磨愈明亮,而且若是含金多一些的话,还不起铜绿,可谓是上品材料了。

    卢林问了一下,这风磨铜价格可不便宜,昂贵得很,从南疆采掘就极费人力物力,再运到神都,数千里路,想要大量购买,纵然你有大把银子也买不到太多。卢林见了是想用一些在百宝箱内侧镜面,这样镜面效果更好,若是来定做,品质肯定上去了,也可以卖出个好价钱来。将作监的匠师这般回答,卢林也没再问,等大掌柜来了再说,到时候传授他们改造炉子之法换取一些风磨铜买卖也是可以的。

    这个匠房铸造的铜炉略微普通了一些,匠师说上等铜炉材料更好,产量更少,都是将作监的大师傅在大匠房铸造,他们也只是学徒时跟着大师傅铸造过,若是他们技艺上升了,才可以去大匠房铸造上等铜炉的。上等铜炉放在火上烧久了,色彩灿烂多变,即使长时间放在火上,然后扔进污泥中,取出来拭去泥污,也与从前—样;次品即使用火培养数十年,一旦脱火,则形容枯槁。

    铜炉的色彩也有区别的,最好的就是释门所喜欢的佛经纸色,少林寺是常年定购不少这样的铜炉,其次就是栗壳、茄皮、棠梨、褐色这些。金、银等贵重材料添加融入进去也会令铜炉颜色发生变化,每个大师傅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本领,轻易不传人的。

    一般铁匠铺熔炼这样的材料是四炼,在将作监最少是六炼,所以炉质特别细腻,匠师说上等铜炉更是达到十二炼。把铜料炼成条状,再用赤火熔化铜条,置于钢铁制成的筛格上,把先滴下的最精纯的选取出来制成铜炉,这种铜炉才是最上等的铜炉,炉质会更加纯细,抚摸上去如少女肌肤一般。至于仍存于筛格上的材料,则取出来制成其他的器物。

    卢林只看了个大概,没去大匠房看大师傅制作,也大约明白了其中道理,大师傅不轻易传授秘法,他倒是无所谓,知晓了,自己可以慢慢琢磨。而且这添加金银等贵重材料着色之法,陈堂首送他的铸造书中也有可借鉴之处,费点心思应该可以琢磨出来,他只是来了解一下而已,并不是来学铸造铜炉的,若是大掌柜有意学,谈风磨铜的时候一起跟将作监来谈谈就是。

    一个来时辰的时间,只能简单看看,看不出太多名堂,卢林想着等铸剑完了,李皇极满意了,他再和李皇极提出去大匠房看看。这十二炼的方法他很想见识一番,若是可以用在铸造器刃之中应该能够更进一步了。

    看完后,姜星冉领着卢林在将作监膳堂吃过了晚饭,然后帮着卢林把匠房旁边的小屋子收拾出来了,卢林从今夜开始就住在这里了。

    姜星冉看了看收拾好的小屋子,觉得有些过于简陋了,说道:“小林子,我回去给你再拿些什物来,你这也太简单随便了一些。”

    卢林连忙说道:“星冉,不用了,这就可以了,在匠房平常就是这般的,我也习惯了,用不了什么东西的。平常没人的时候我都是光着膀子干活的。”

    姜星冉听了“噗嗤”一笑道:“小林子,你这样说我就信了啊,可别说我招待不周啊。有什么你就赶紧说,过了这村没了这店了。”

    卢林想了想,说道:“星冉,那就准备点茶叶和茶具吧。”

    姜星冉问道:“小林子,就这样?没了?”

    卢林点了点头说道:“就这样够了,我是来铸剑的,又不是来享受的。”

    姜星冉听卢林说完,便抱了抱他,亲了他一口,说道:“小林子,那我回去了,茶叶和茶具明日一早给你带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