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湖十三之风起 » 第四十二章 灵犀

第四十二章 灵犀

    梁世、金良、玄安、古耀他们就走,姜星冉说道:“小林子,你三叔挺和气挺好说话的,看着也不像个极境高手的样子,跟一个普通老汉一样,对我似乎…似乎…也很认可了…”说到后面语调几不可闻了。

    从记事起,三叔就是这般样子,卢林以前从来没想过来三叔是个高手,然后从神龙溪谷回来,知晓三叔很厉害以后,三叔还是如庐陵城许多同年的街坊一样,没点高手风范,卢林说道:“星冉,之前不是都说过的么,三叔对我们这些小辈都很随和,就是前几个月揍我揍得次数多了些。”

    姜星冉笑着轻轻锤了卢林胸口一拳说道:“小林子,你三叔都是为你好,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卢林说道:“我还让三叔试了试【移花】的威力,更厉害了一些,三叔说这招式不是我现在能够轻易使出来的,内力不够,这后遗症就没法避免,若是突破了四脉,可能还有点余力。”

    姜星冉说道:“你就好好修炼,突破四脉前不要使出来就是。”

    卢林点了点头,不是生死搏杀也用不着使出来,说起突破就想起苏师姐来了:“星冉,昨天下午苏师姐见三叔和我试招后突破了。”

    姜星冉惊讶道:“苏师姐机缘这么好啊。”

    卢林说道:“嗯,我当时脱力了,在打坐恢复,没注意到。苏师姐也排除了体内杂质有异味。”

    姜星冉问道:“苏师姐异味重么?你当初也有?”

    卢林说道:“应该重吧,苏师姐都去清洗身子去了,三叔说这很好,我当时也重,闻得很奇怪,赶紧去清洗去了,那是去年二月初五,九叔不在,没人告诉我,我还以为出什么问题了,后来二月十六九叔回来,问过九叔才知道是好事,然后九叔还说准备刺激下我来着,说是倚红偎翠楼招收了一个还不到二十的女侠,已经八脉了,剑法很厉害。”

    姜星冉笑道:“这突破到八脉我是比你早了大半年,当时也是浑身散发异味吓了一跳,师父在,告诉我是好事,那年腊月突破到二脉的,然后叔父让我回家了一趟,我过了上元出来的,二月十三到的龙城,遇见倚红偎翠楼招人就去了。”

    两人说了会话,卢林就开始熔炼了起来,姜星冉在一旁看了会就开始练剑了。

    待得酉时左右,卢林停歇了下来,问道卢林问道:“星冉,你如今【道门十三剑】学了几剑了?”

    姜星冉说道:“练到七剑了,掌教说我这速度比梁师兄当初学的时候还快了一些,都是因为【秋水】的缘故吧。不过到了第九剑后就快不了了,梁师兄都是一年一剑,道门都说是奇才。”

    卢林说道:“那就慢慢练,你才二十岁,后面一年一剑,练到第十二剑也才二十三岁,梁师兄刚才说他五年前练到第十二剑,也二十二岁了吧。”

    姜星冉说道:“嗯,不急的,掌教和叔父都说师父性子急了一些,和我说不要急。梁师兄用你的剑练出了第十三剑是昨天下午的事,当时还让我和梁师兄切磋了一番,掌教和师父还有叔父都说我又提升了一些,能够和梁师兄斗个百招了,或许是这些天听你说了铸造【秋水】的过程,体悟又多了一些,握住【秋水】也感觉更契合了一些。”

    卢林笑道:“星冉,这样才对了,【秋水】只会在你手中才会这样,说明我们心意相通。”

    姜星冉傲然道:“这就是我的剑了,名字都是我的!”

    卢林连忙说道:“是,是,是我们姜女侠的剑。谁也抢不走。”

    姜星冉看了看时辰,问道:“小林子,你不继续熔炼了?”

    卢林说道:“今天就差不多这样了吧,我陪你说说话,昨天我问过三叔了,五姑姑的指法你放心练,不外传就行。”

    听得卢林说三叔这么说,姜星冉心中欢喜,说道:“小林子,掌教要传你道门绝学,你准备学什么?”

    卢林想了想,说道:“我会枪法、刀法、拳法,掌法没学过,星冉,道门有哪些拳法掌法?你们都学的什么功夫?”

    姜星冉说道:“我学的是武当绵掌和太极拳,梁师兄学的是五行拳和八卦掌,道门中无论是龟山那边还是武当、龙虎山,学的最多的是追风掌,还有两种练的人极少,九宫拳和游龙掌,比较难练,和五行拳、八卦掌齐名,还有些冲突,梁师兄是自己选的。”

    卢林说道:“拳法我有大姑姑的南拳和明玉十八手,那我就学游龙掌吧。”

    姜星冉听到这里就拧了一下卢林,说道:“小林子,当初从升龙城离开,每天早上你都是练拳法敷衍我吧。”

    卢林赶紧说道:“你们那么多镖头,我只能练练基础拳法啊,不然怎么办?”

    姜星冉说道:“游龙掌是不错,就是练成的人不多。”

    卢林笑道:“反正是掌教白给我的,我若学成了教你。”

    姜星冉“哼”了一声道:“我才不要你教。”

    卢林说道:“那就学绵掌,你来教我。”

    姜星冉想了想,说道:“绵掌我会,你还是学游龙掌吧,叔父时常夸赞你来着,看看你能不能练成。”

    卢林说道:“好,星冉,都听你的。”

    姜星冉说道:“小林子,等这边事情商议完了你就要去崆峒了,你要在那边待多久啊?”

    卢林说道:“我也不知道,金良他们中秋前要赶到神都吧,最迟不过就是那时了。”

    姜星冉有些忧虑的说道:“那时候曹长老、曹石也会来的。”

    卢林说道:“这些三叔和姜大侠还有你师父他们会考虑的,到时候听他们的安排就是。”

    姜星冉点了点头“嗯”了一声,问道:“小林子,你晚上住哪里?”

    卢林说道:“还住这里了,三叔说了有事会来喊我的。”

    姜星冉起身说道:“走,小林子,我们去吃饭去。”

    卢林说道:“昨日那地方不能去了。”

    姜星冉说道:“嗐,那是金良找来了,说让我帮忙挑个僻静好吃的去处,方便说说话,我就挑了那里,今天我带你去三元楼吃吧。我听师父说那王文英状元当初就是在三元楼送了一张桌子拍卖了一张桌子,当时师父带着桌子回神都,听说后还以为是哪个商贾想出的法子,后来一打听才知晓是个女子,后来王文英中了状元,倒是成了神都的一件趣谈之事了。”

    卢林说道:“文英状元总有出人意料的想法的。”

    姜星冉笑道:“小林子,你要不要去龙城走镖,看看她。”

    卢林说道:“这两年应该是不会去了,我师兄师姐他们会轮着去的。这次去了不少人了,差不多应该已经在路上了吧。”

    姜星冉问道:“都有哪些人去了?”

    卢林数了起来:“谣师兄、翰师兄、逸师兄、周师兄这四位师兄回去,还有袁空、唐辽、大风镖局的齐镖头、游侠谢雱、衡山关凤珍……还有一个朱箴言。”

    姜星冉讶异道:“这么大的阵仗?十个高手啊,还都是洛城之比的前六十四了,那袁空第二,据说不比第一郑田川差了。那朱箴言可是淮水钟离朱家的?”

    卢林有些奇怪姜星冉怎么这么清楚朱箴言,说道:“嗯,她是淮水钟离朱家的,她的功夫和我大姑姑的明玉十八手有些渊源,她家长辈还想去见见我大姑姑。”

    姜星冉说道:“这朱家是前朝皇族。师父看见洛城之比六十四人名单后问过了。”

    卢林惊讶道:“前朝皇族!明月王朝朱家是淮水钟离出来的?”

    姜星冉说道:“嗯,师父是这么说的,应该是远支,这朱家定居在淮水钟离有千年了,明月王朝朱氏得了天下去认祖归宗了,但是淮水钟离朱家也没有声张过,依旧安安静静的在淮水钟离,这是本朝得了天下后皇家才得知的,以前还有人盯着的,后来没有发现什么动静,就撤了,如今也过去几十年了。”

    卢林忽然觉得这明玉十八手这个名字有些古怪了,朱烈说他们朱家叫做【神霄十二手】,大姑姑说,这明玉十八手是那异人临时起的名字,如果那异人是朱家的人,明字是纪念前朝,本朝是玉龙王朝,这明玉二字莫非就是前朝本朝连在一起的这个意思?心中这般想着,却不敢说了,回头问问三叔再说吧。

    出了皇城,两人走了小半个时辰才到了三元楼,三元楼在神都城东,听着姜星冉的介绍,内阁在这边,文人士子喜欢在这边议论时事,内阁也不拘这些议论,时常还有内阁官员来听一听的,不像翰林院那边老学究老夫子多,规矩多,三元楼开了有数十年了,很受这些文人士子的欢迎。

    两人在三元楼找张小桌子,点了几个菜,吃了一个多时辰,话没说多少,更多时候都是听周围那些人议论,天南地北海阔天空的无所不谈,真是令他开了眼界,各种奇闻轶事,奇谈怪论也是层出不穷,也不乏一些真知灼见和奇思妙想之言,这可比听茶楼说书还精彩。

    若不是夜深周围客人都渐渐回去了,卢林还想一直听下去。这三元楼占地极大,上下两层,一楼没有雅间,楼上也就靠着窗那一排十二间雅间。姜星冉还指了指中间那圆桌告诉卢林说,那地方以前是一张大八仙桌,王文英就是在那摆了张圆桌送给酒楼的,而且在王文英中了状元后,这圆桌可都是要预定才能够坐那吃饭的。

    离开三元楼都戌时过半了,出来外面不远处却是灯火通明,姜星冉问道:“小林子,要不要去那边看看?”

    卢林问道:“星冉,那是什么地方?”

    姜星冉笑道:“闻香楼啊。”

    卢林果断说道:“不去了,我们回去。”

    姜星冉说道:“小林子,你果然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卢林略有些尴尬说道:“前年龙城花魁之后,曾经有人写诗‘但见柳苏苏,还胜闻香楼’替柳青青抱打不平,我当时也不知道,是听小四说的。也有人写了‘别此去神都,犹念苏苏柳’来着。”

    姜星冉问道:“小林子,你去看过了?”

    卢林说道:“没有,那天我没去,小四去了,回来告诉我的。”

    姜星冉也不再问了,牵着卢林的手回去了,卢林将她送到惠泽路再独自赶在亥时前回匠房去了。和苏师姐都是初来神都,两人真可谓是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拿着地址一路打听过来的,走过不少街巷,到现在也只见到两条叫路的,李皇极府前的惠泽路,还有一条就是皇城东边的天坦路,路上卢林问过姜星冉,姜星冉说这是立朝太祖定的名字,神都也仅有这两条路,其余都是街巷。

    次日一早,卢林继续熔炼,还没多见,梁世、金良、玄安、古耀和姜星冉一起过来了,原来今天是商议兵刃铸造选择之事,神策军和天策军来了不少将领,对三大铸带来的兵刃进行评判,然后定下样式,安排铸造。

    一上午,卢林专心致志的熔炼,梁世、金良、玄安、古耀也没有丝毫不耐烦,都很耐心的在匠房呆着,姜星冉泡好茶陪着他们说话。

    午时的时候,卢林将玄安的材料熔炼完成,这才过来和他们说话,金良常常来往千锋照,对于铸造也略知一些,上午卢林熔炼的时候他看得比较仔细,问道:“卢林兄弟,我看你熔炼材料不遗余力,内息使用于催动炉火,千锋照我可没曾见到大匠有这般作为,这是为何?”

    卢林笑道:“两年前我因为帮师姐铸剑,缺了材料,四处寻找,千锋照风大师曾经送来一块赤云火石,我们大掌柜说,可以用来铸造软兵器或是铸弓,那会我要去龙城了,就想着路上带着弓箭,吃点野味比较方便,便想着用这赤云火石来铸弓。”

    众人听了都笑了起来,这都是口腹之欲引发出来的。姜星冉这次才知晓卢林的弓箭来历。金良说道:“这赤云火石我见过,是风春云在秦岭寻来的,风大师说极难熔炼。”

    卢林接着说道:“金兄说的不错,当时我低估了这赤云火石,一连熔炼了两天都没有熔炼成功,要去龙城的日子也就三天了,我就试着用内息催动炉火熔炼,那会才奇经十脉,费了大半天才熔炼成了。这雷魄晶比这赤云火石更难熔炼,我们大掌柜教我的熔炼之法需要十余天,后来我想到了当初铸弓用内息催动炉火能够熔炼更快,就用了起来,这两年内息提高了,对铸造也是极有益助的,一天就熔炼好了,而且颜色也变淡了很多,我请教过大掌柜,大掌柜听过看过后说用内息催动炉火温度,这般熔炼材料更为彻底,材料杂质更少更为纯净,风大师和莫大匠也认同,于是就习惯了这般熔炼。”

    姜星冉没听卢林说起过这些,只和他说了铸剑心得体会,想着卢林为了早日铸剑出来给她,不惜内息熔炼,心中异常甜蜜,眼带笑意的看着卢林。

    金良感叹道:“我就说千锋照今年以来为何都个个勤奋习武起来了,原来是这般原因啊,卢林兄弟果真不凡。”

    卢林说道:“金兄过誉了,我这也是歪打正着的。”

    梁世握了握手中剑,说道:“我说卢林兄弟铸出这剑品质不同于一般,原来还有这层关系。”

    古耀看着梁世的剑有些眼热,问道:“梁师兄,你这剑叫什么名字?”

    梁世笑道:“还没有名字,不过,这剑给了我灵感,令我将第十三剑练得小成,更多是得益于卢林兄弟和我说的铸剑之说,我等武者,习惯用剑,对铸剑并不了解,【人器合一】之说,就是将二者结合起来了,人与器合,这器不仅仅是我们用,那只是皮毛,需要我们对手中的器彻底了解,这样才能更进一步,卢林兄弟的铸剑见解,让我这些天感悟很多,这剑握在手中那感觉就有一丝契合之意,这是此前没有过,这剑,就叫【灵犀】吧。”

    金良、玄安、古耀三人听了都若有所思,片刻后,玄安说道:“梁师兄这名字取得很好,极有意思。卢林兄弟,我这多了些想法,容我再想想来与你说。”

    卢林说道:“玄安师兄,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铸匠就是按照你们的心意来铸造。”

    姜星冉这时说道:“午饭时间了,你们不去吃午饭了么?”

    梁世说道:“星冉师妹,你把饭菜叫到这里来用吧,我看他们几个都不想动了。”

    玄安说道:“这样极好,你们先不用管我,我独自想想。”

    金良和古耀也都说叫来吃更好,姜星冉便去了,还喊上卢林去做豆腐去了。

    六人吃饭的时候,玄安是最晚的,他在旁边沉思了小半个时辰才过来吃的,也只是胡乱填饱了肚子。

    吃过饭,玄安便和卢林说起他刚才所想,卢林和他耐心商议起来,梁世、金良、古耀和姜星冉都听得认真,卢林则是觉得这般为他们铸造,获益更多了一些,和李皇极交流,得知李皇极那一争高下的心境;和梁世交流,了解了梁世的淡泊平和心境;下午和玄安交流,体会到了他那清静寂定的心境,禅剑,也很不凡。

    这天下午和晚上六人都在匠房说得不亦乐乎,直到临近亥时才离去,古耀更是心情有些迫切,他这是最不赶趟了,临别时和卢林说他要向掌门请求一起去崆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