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湖十三之风起 » 第一百零九章 老僧

第一百零九章 老僧

    卢林不知道百炼堂的情况,在往九华山深处走了近一个时辰后,才猎了点野味,寻了处有溪水的地方,没有火折子,找了些干燥的枯枝落叶,用内力磨碎再生火,炙烤起来。

    烤熟后,卢林熄灭了火堆,迅速转移了地方,走了两刻钟,又寻了个山洞隐藏起来,没有盐,吃着没味,但是饿得狠了,吃得也香。吃了一半就饱了,卢林带着剩下的一半又继续往深山里面去了,走了一个多时辰,在半山腰找了个山洞休憩。

    走了这么久,卢林也是有些吃不消了,昨夜顶多迷迷糊糊浅睡了半个时辰,又受伤了,找了堆枯叶铺好就睡下了,醒来已经天黑了,卢林没敢生火,嚼着剩下的野味,强制自己吃完,没有盐,又是冰冷的,实在是难以下咽。

    吃了半个来时辰,卢林才吃完,实在是没办法。在附近找了处水源清洗了下伤口,泡了泡双脚,略微洗漱了一下,然后回到山洞打坐恢复。到得深夜,内力恢复了一半左右,还需几日才可恢复,硬捱了胸口那一击,可不是那么好受的,那人至少有七脉了;左肋伤口止血结了点痂,还不能随意运劲,会裂开;这会也没有药,

    十一月十三日清晨,卢林一早醒来后,觉得舒服多了,除了左肋的伤口还有些疼痛;把刀提在手中,然后往山顶走去,此处卢林也不知是九华山什么地方,只是知道是在九华山最里面了,这山峰不高,卢林在山顶四处看了看,远远看见一处屋檐翘角,不知是山中农户还是庙宇,反正看见有房子就好办,得去弄点盐巴来,没盐的东西实在太难吃了。

    卢林确认好方向,然后朝着那处有房子的山头走去,沿着若有似无的山径小路,极不好走,本就有伤在身,走起来可就慢多了,到了那屋子附近已经是巳时了,卢林将刀藏于一旁,没有刀鞘提着刀可不是什么好形象,更何况还是破破烂烂的一身。

    走近一看,竟然是座小庙,前面有一大块空地,两旁还有些菜地,此时节种着一些油菜、甘蓝,再看这小庙看着应该是有年头了,灰瓦石墙,都呈现出古旧之色了,卢林来到庙前,小门虚掩,门外刻着一副对联,字迹斑驳,辨认了一番,依稀看出右边是【安忍如大地】五字,左边是【静虑可秘藏】五字,大门中间上面是【地藏】二字。

    卢林见了有些奇怪,那天他到了山顶寺庙,有三层石塔,寺中僧人说是金地藏塔,当年供奉新罗王族金乔觉圆寂之肉身,还说金乔觉是地藏菩萨转世身。这里是九华山深处了,人迹罕见,刚才他一路走来,路径都看不清,走得艰难,寻常百姓肯定来不了这里的,没有看见什么香火。卢林上前敲了敲门,顺带还问了一声:“有人在吗?”

    片刻后出来一个老僧,须眉灰白稀疏,面容苍老,肤色略黑,看不出年岁,那种感觉卢林似曾相识,却是想不起何处见过,老僧看见卢林,眼睛似乎亮了一下,随即又垂了下来了,单掌竖起说道:“阿弥陀佛,施主自何处来?”

    卢林拱手说道:“大师,我从山外来,在山中迷路了,受了点伤,想讨要点盐巴。”

    老僧说道:“施主随老衲进来吧。”

    卢林跟着老僧进入庙内,不大,三丈宽,右侧有个洞门,应是分为里外两间,外面只有一尊泥塑佛雕像立在当中,也不知有多少年了,丝毫看不到塑彩之色了,这佛像的样貌也都模糊不清,左手执一串珠子之物,右手持一杖,底座依稀可辨是莲花形;佛像右边刻着十个字【两足尊导师慈心常普覆】,左边十个字【安忍如大地遍除瞋忿心】,当中有个香炉,看上去年代久远,点着三根线香。

    老僧没有在外面停留,直接穿过洞门带着卢林进到里间,两丈见方,里面还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僧人,正在诵读经文,老僧没有打断。卢林扫了一眼,这应是起居之地了,有床榻和桌椅,还有一面墙壁,整面一个木格子架,摆放一些经书和一大堆香烛,再往里面还有一扇门,老僧让卢林坐下稍等,独自推门去了里面,卢林估摸里面是做饭的伙房了。

    卢林看着桌子上有一本书,颇为古旧,拿起来一看,是梵文,和他在兰纳买来的贝叶经的文字有些相似。他是看不懂的,如看天书。再仔细听那少年僧人诵读之声,似乎也和兰纳双龙寺的僧人音调相似,卢林顿时觉得有些讶异。

    约莫过了一刻钟,那老僧拎着茶壶和茶具出来了,看着这些物件,也都是用过多年的;老僧给卢林倒上茶水,等卢林喝了口茶后,问道:“施主可是识得这梵文?”

    卢林说道:“小子不识梵文,但是见过,好奇看了看。”

    老僧问道:“不知施主是释门哪一派弟子?”

    卢林连忙说道:“小子不是释门中人,曾经去兰纳,购得一些贝叶经,上面就是这样的梵文。”说起这个,卢林陡然想起这老僧和卖给他【龙象功】贝叶经的老僧很像,不是容貌相似,是给他的感觉很相似,心中微微有些讶异。

    老僧闻言,眼中闪过一片光芒,瞬间又恢复如常,说道:“哦,施主小小年纪竟然去过兰纳了,不知道那贝叶经在何处了?”

    卢林有了之前的感觉,没有隐瞒,坦诚说道:“已送给少林了,寺中延平大师识得贝叶经的梵文,当时见过后说是【龙象功】。”

    老僧神色一变,问道:“施主从何人手中购得这贝叶经,还有何见闻?”

    卢林说道:“是去年夏天在兰纳城外的双龙寺一老僧手中购得,四周之人说老僧那几年会时不时来卖那贝叶经,七零八散的,不单卖,总共五十四片,卖二十两金子,一直没有卖出去,小子一时好奇就购买了下来。临别时用了个手势和我道别。”说着卢林起身做了一下那个莲开见佛的手势出来。

    老僧一见,顿时有些急切的问道:“施主,那老僧多大年纪?可还有什么话语留下?”

    卢林说道:“没有了,只是买卖的时候交谈了几句,最后做了这个手势和我微笑道别,年纪我看不出来,六十可能,七八十也可能,给我的感觉和大师有些相似。”

    老僧听了神色有些黯然说道:“那就应该是我师兄了,我今年九十有三了。”

    卢林闻言大惊,这老僧九十三岁了,那个是他师兄就更大了,岂不是近百岁了,仔细回忆了一下,怎么也看不出来啊,问道:“大师,我看不出来那老僧有这么大年纪。”

    老僧说道:“我本天竺人,自幼随师父来此处,自愿守护乞叉底蘖婆涅槃之所,乞叉底蘖婆是我天竺称呼,在这里就是地藏菩萨。”

    卢林奇道:“前些日子我去过那边山顶庙宇中,那里有一石塔供奉地藏菩萨转世身圆寂之肉身。”

    老僧说道:“那只是菩萨转世身,他能够在此圆寂,应是知晓一些的,只是此处才是乞叉底蘖婆涅槃之所,并无外人知道,施主你是第一个来到这里的外人,也是有缘之人。”

    卢林愣了一下,第一个来这里的外人?问道:“大师,这如何说起?”

    老僧说道:“此处外人极难发现,从我随师父到此已经有七十年了;当时师父收了两个弟子,师兄和我,师兄得了师父的【龙象功】,我则是跟随师父来到这里,这庙还是师父壮年时来此建造的,算来如今应该有一百三四十年了。”

    卢林听得两眼有些发愣,一百三四十年前……

    老僧接着说道:“师父独自一人用时三年,建成此庙,然后回了天竺一趟,收了我和师兄为弟子,本来是都带来此处的,可惜师兄留恋红尘,师父就给了他【龙象功】让他自悟,如今看来师兄也是没有悟出。莲开见佛……师兄终究没见到啊!”

    卢林转口问道:“前辈,你师父独自一人建造这庙,无人知晓么?”

    老僧说道:“施主是有缘人,才能够来到此处,此前无人能够来到这里,至今也只有三人,施主是第四人;而且施主应该是先受伤了,慌不择路来到此处的吧。这数十年来我只出去过五次,都是购置一些生活所需,最后一次收了这个弟子继承衣钵。”说着指了指那诵经的少年僧人。

    卢林有些尴尬说道:“大师,晚辈之前没有实言,只是想来讨要点盐巴,确实是受伤慌乱逃到附近的,在山顶见到这有房子就寻了过来的。”

    老僧听了说道:“施主也是有缘了,遇见了我师兄,又来到了此处,只是不知那贝叶经少林寺可曾研究出来了?”

    卢林说道:“这【龙象功】在少林寺中,那些长老参阅后如今都有分歧了,我听说后,似乎有点像天竺和兰纳修习【龙象功】的分歧一样。”

    老僧说道:“施主与少林寺渊源不浅啊。”

    卢林说道:“我与少林寺并无多少渊源,是我一兄弟在少林寺修行,然后我才将这贝叶经送给少林寺了,少林寺已将我这兄弟收为亲传弟子了。”

    老僧说道:“施主受伤了,我帮你医治一番吧。”

    卢林有些不明所以,自己误打误撞来到这深山老林,遇见这老僧,还识得那贝叶经【龙象功】,和那兰纳卖贝叶经的老僧还是师兄弟,对这老僧观感也不错,人家一番好意也不好拒绝,起身说道:“那就有劳前辈。”

    老僧拿来一个蒲团让卢林盘膝坐下,卢林按照平常修炼心法运起内息,老僧来到卢林身后,双掌按住卢林后背,刚发力,卢林顿时觉得一股暖流涌入体内,很舒服,心中大喜,这老僧果然不凡,是个隐士高人,连忙收束心神,配合老僧。这时卢林听见老僧却“咦”了一声,但没有在意,只顾专心配合老僧医治。

    约莫过了一刻钟,老僧松开双手,卢林将心法运转一遍,顿觉恢复过来了,左肋伤口也好了许多,连忙起身施礼说道:“多谢前辈医治,晚辈江右卢林。”

    老僧问道:“施主修炼的心法可是混元功?”

    卢林听了有些愕然,说道:“前辈,这心法是我三叔从小教我修炼,并不知道名字,后来他说传给他的人也没说这是什么心法,他取名【南源心法】。”

    老僧说道:“师父修建好此处后收了我和师兄为徒,后来只有我跟着师父过来了,前面十年云游四方,曾经遇见一人,和师父谈天论说了三天,也与师父交手切磋,不分轩轾,他的内功就是混元功,和施主你一样,所以我才识得。”

    卢林讶异道:“前辈当年遇见那人多大岁数了?”

    老僧说道:“当年我二十余岁,那人已经四十余岁,除了这混元功,刀法、剑法都很厉害;师父告诉我说这混元功和我们所练之心法有些渊源,到了一定境界互相之间有些感应,因此才会遇见;那人也没有留下名号,只说若是有缘自会再见,却是再也没有见过了,我尚不如师父当年,如今也是不及他的。刚才初见施主就觉得有些缘分。”

    卢林不知道是不是这老僧谦虚之词,只是心中一动,说道:“前辈,我三叔还传我一套刀法,也是得自于那人。”

    老僧看了眼卢林,说道:“内有柴刀,我取来施主将就展示一番我看看。”

    卢林点了点头说好。

    老僧取来柴刀,那少年僧人也诵经结束,老僧将柴刀递给卢林,带着少年僧人一同来到庙外,卢林也不扭捏,直接将【南源刀法】十七式演练了一番。

    老僧看后说道:“依稀是那人的刀法,只是你这少了一式。”

    卢林听了顿时惊喜道:“前辈所言极是,这最后一式并无招式套路,需要自己领悟。”说完将柴刀还给老僧。

    老僧接过柴刀,回忆了一下,然后演练了起来,卢林看得极为认真,这和他的【南源刀法】一样,却更有韵味,招式间圆转如意,绵绵不断,看得卢林喜不自胜,原来这【南源刀法】竟然如此精妙,比之【霜寒刀法】不遑多让,或还有些胜过之处;再看得老僧在使出十七式后,接着一式更是令卢林惊叹不已。

    老僧使完后,说道:“最后一式我也只是形似,并不得要领,在这小庙,无事常常回忆所见之武学,略知皮毛。还有剑法,施主也可以一观。”

    卢林连忙拱手躬身说道:“多谢前辈传艺之恩。”

    老僧说道:“施主看好即可,老衲待会还有事有求于你。”

    卢林说道:“前辈但说无妨,若晚辈可以做到,定不负所托。”

    老僧也不再说什么了,用柴刀演练起剑法,卢林细观之下,正是【南源剑法】,他此前在神都和姜星冉合练刀法剑法,对【南源剑法】是相当熟悉。这剑法也是十七式,三叔精通剑法,卢林没学剑法,没见识过三叔的第十八式是怎么样的;此时老僧使出第十八式,他用心观看,都牢记在心,等见到三叔和姜星冉再告诉他们。

    老僧演练起来很缓慢,很用心,就像大姑姑当初传他拳法一眼,这真是传艺了,卢林心中感激不尽,等到老僧演练完剑法,卢林上前致谢。老僧说道:“施主可曾看清了?”

    卢林说道:“晚辈不通剑法,但已牢记在心。”

    老僧将柴刀递给那少年僧人,带着卢林回到房中,茶水凉了,老僧换过茶水,让那少年僧人一起坐下,说道:“施主,我这刀法剑法也是当年看过,后来师父指点过,也就这些了,偶尔会练练打发时间,比不得当年那人。”

    卢林说道:“就是如此,晚辈已是获益匪浅了。”

    老僧说道:“这个是我收的徒儿,待我圆寂后,他会继续在此守护。”

    那少年僧人对着卢林微微点头致意,看着就是少年老成的样子,定力非常好,卢林连忙回礼。然后说道:“前辈武功高深,为何不行走于世间,收徒传艺?”

    老僧说道:“我也只是谨遵师命,守护菩萨道场。”

    卢林问道:“不知前辈还有何事需要晚辈去做?”

    老僧喝了口茶,说道:“师父圆寂前,曾经告诉我说,两百年前,那烂陀僧伽蓝遭遇灭世之祸,僧众四散逃脱,师父是那烂陀僧伽蓝被灭后的传人,在天竺无处藏身,得知此处是乞叉底蘖婆涅槃之所,遂寻来此处,建起此庙守护。”

    后面老僧说的和前面一样,老僧的师父建成这寺庙后回了趟那烂陀僧伽蓝所在,已经是一片残垣废墟了,就回来这里,途中收下了老僧和他师兄,到这里之前在九州云游了十年,遇见过不少人不少事,传授三叔武学的人也是这期间遇上的,原因就是这【南源心法】也就是【混元功】和老僧的内功心法互相之间有些感应,什么缘由也不清楚。

    卢林也就明白他在兰纳遇见老僧的师兄卖给他贝叶经不是没有缘由的,老僧对他很和善,还为他医治,也有这缘由,他能够来到这里,多半也是这原因,这就有些玄妙了。

    老僧和师父来到这里后,除了购置一些生活所需出去过几次,就没有再出去过了,青灯古佛,看这情形,青灯都没有,也用不上,而这这个少年僧人也会继承老僧的衣钵,这等修行,卢林佩服不已。

    卢林并不知道什么天竺那烂陀僧伽蓝寺庙,便问及起来,对于这些问题,老僧说道:“施主所问我也不知,我也未曾去过,师父圆寂前曾告诉我一些事情,将贝叶经传给师兄,也有原因的,如果师兄能够悟出那【龙象功】当可复兴那烂陀僧伽蓝,只可惜师兄没有悟出,将经书给了施主你了。想来师兄已经坐化了。”

    卢林闻言惊讶道:“前辈如何这般说?”

    老僧说道:“这是那烂陀僧伽蓝传承独有之处,修炼到了一定境界,在生命结束前几年就可以感知到死期了,师父当年是如此,师兄想来也是这般,所以才会在兰纳寻人传承【龙象功】,我最多只有两年也要坐化了,所以前两年出去收了这个弟子延续传承。”

    卢林听了觉得很惊奇,还有这种事情。

    老僧继续说道:“那烂陀僧伽蓝的传承在天竺遭到毁灭,其实远在千年前就传承到了九州这边了,最早就是在白马寺。师父说当年还有许多那烂陀僧伽蓝弟子逃去了蕃地,延续传承,却是都分散了,再也不会有当初那烂陀僧伽蓝的盛况了。”

    卢林问道:“前辈是要我去蕃地寻找那烂陀僧伽蓝传人么?”

    老僧没有回答,却是说道:“施主,你这【混元功】已经小成了,而且大成有望,想来施主你机缘不浅,而且进入过玄妙之境。”

    卢林诧异道:“前辈所说极是,三年前晚辈误打误撞进入过一种玄妙之境,后来被春雷惊醒过来了,后来我三叔回来得知后告诉我说,幸亏我是被惊雷惊醒,不然就陷于此境,不生不死的醒不过来了。”

    老僧听了讶异道:“施主竟然独自进入此境,还没有人照看,福缘深厚啊。我曾听师父和那人论及此事,才略知一二,我师门传承也有类似之说,我也曾经历过,你三叔想来也很不凡了,有这等经历者都可大成。”

    卢林说道:“大成是极境么?”

    老僧说道:“九州说法是极境。你三叔应该是入了极境了。”

    卢林点了点头说道:“五年前入的极境。”

    老僧问道:“你三叔多大了?”

    卢林说道:“五十有八了好像。”

    老僧有些讶异道:“这有些晚了啊。”

    卢林也不知道什么晚不晚的。

    老僧接着说道:“施主,若是少林寺两年后没有参透【龙象功】你可以告诉他们,莲开见佛,在于【开】字。”

    卢林听得纳闷,做了那个莲开见佛的手势后,问道:“前辈,是这个么?”

    老僧点了点头说道:“贝叶经给了师兄后我也没有见过,只是师父是如此告诉我的,我在世不可和少林寺提及这些,两年后我当坐化了,你可与他们提及这话。”

    卢林郑重点了点头。

    老僧接着说道:“施主告诉他们这话后,如果他们能够参透【龙象功】请施主找他们誊录一份原文,带来给我徒儿即可。这是老衲有求于施主之事。”

    卢林郑重说道:“前辈交代这事,我定会办到。”

    老僧说道:“徒儿,你可听好了。”

    那少年僧人说道:“师父放心,弟子牢记在心了。”

    老僧接着说道:“施主,你就在此用过午饭再离去吧。”

    卢林点了点头,他本就要在山中躲藏两天的,看见有人迹想来讨要点盐巴,没想还有这么一番际遇。

    PS:思绪有些散发,写得有些玄幻了,懒得改了,就这样吧。这武侠实在不讨好。如果还可以写,下一本就写个仙侠玄幻类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