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梦先觉谁者是 » 第十九章 致知

第十九章 致知

    李明晓非常痛苦,他在看到大祭酒来的时候,是多么安心,然而,大祭酒却把自己安排去教司月暝,“为难啊,给她测试的时候根本说不过她,这怎么教?”

    说到底,李明晓不过是在诚意境界的普通博士,太学之内,资历比他老,修为比他高的博士大有人在,大祭酒不能亲自来教,怎么也该是修身境的博士来教啊,怎么会轮到他。

    他叹了口气,一挥手,书架上的一卷竹简落到他手中。

    李明晓走出屋子,对一旁等候的刘材说:“前些日子让你去应酬,如今一回来,又要劳烦你帮忙照顾你的师弟师妹,真是难为你了。”

    刘材恭谨地作揖:“先生说笑了,是我修行不勤,至今没有踏入致知一境,所以才会承担俗务,怪不得先生。”

    李明晓叹了口气,他是根本不知道要面对什么。

    刘材跟在李明晓身后,来到了学堂。他不认识司月暝,但他认识另一个人——王瑾。

    刘材对王瑾的印象是个玩物丧志的好心少爷,不过既然他能格物成功,也就说明他看错了,【王瑾,格物所选会是什么呢?】

    他又看了一眼其他人,一共四人,二男二女,太学内院一位博士带四名学生还算正常,毕竟先生境界也不是很高。

    李明晓看向四人,“洛城,司月暝,孙水月,王瑾,以后你们就是我的学生了,六经六艺这类课,有专门的六经博士和六艺博士来讲,我主要是指点你们的修行。”

    说完,李明晓顿了顿,四人端正地跪坐,等待着李明晓继续说。

    李明晓叹了口气,“我们儒家与道家齐名,但修行完全不同,道家无非是打坐练气,修为亦可以精进,而我们儒家,各位自己已经格物,应该已经明白,除却自悟,难得精进,我说是指点,能教的也不多。”

    李明晓颓丧地望了眼房梁,“我如今虚度三十载,也不过在诚意一境,快你们两步而已。你们未来,或许能比我走的更远吧。”

    刘材心中有些吃惊,先生虽然不是什么天才,但能在太学里当上博士,已经是万中无一了,今天怎么会如此颓废?【这批学生里,有什么特别吗?】

    “那么,第一节课,就讲些众所周知的东西吧。”李明晓抬手虚握,手中竟然显出一把长剑。

    “格物一境,心神凝聚,借物知理,从此神意渐壮,可寄神于物,产生种种变化,洛城,你格物为竹,便可以借用竹的道理,演化术法,先前就我所见,你便将竹之韧性附加于箭,从而抵御风,不错的应用。”

    “刘材。”李明晓示意他做些示范。

    刘材起身称是,随手取出一张纸,双指并拢,在纸面一寸远处一划,纸便平滑地分为两半,“我方才是将流动的风附上剑意,由附神实态到附神虚态,算是格物一境的一点进步。”

    李明晓又展示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剑,“在格物一境,无论虚实,归根结底都是外物,而至致知一境,关键便在于道理的内化,由推致事物之理到探明本心之知,由此,自有浩然气,可以不假外物,显现变化,如同我手中之剑。至于威力,就不在这里展示了,毕竟我们儒家不以争斗闻名。“

    李明晓一松手,长剑就化作无数白色文字,像阳光下的尘埃,慢慢浮动,李明晓一挥衣袖,便将文字收起。

    王瑾见到此景,修行之心更加坚定,露出艳羡的神色。

    马丹阳就在王瑾的书箱里,看着王瑾露出的微表情,不由叹息,【这孩子到了太学之后,怎么就变蠢了。随便遇到过老师就高兴,还是说,我的确不像好人?】

    李明晓看了看自己四位学生的脸色,说道:“有什么疑问吗?”

    司月暝起身作揖,“先生,为何一定要格物?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一定非要如此,才能探明本心之知吗?”

    刘材毕竟是师兄,听到这个问题,也思考起来,却发现,对于一个正在格物之境的人来说,几乎无解。

    李明晓心道,【终究还是来了。】,挥手示意司月暝坐下,转身,踱步,慢慢说道:“至圣先师当初行遍天下,周游列国,问礼先贤,后得而悟道,后世儒生遂沿其路,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他回身面对司月暝,”从来没有说过一定如此,所以,我也不知道。”

    王瑾都听愣了,不知道?那说得不都是废话。

    司月暝却露出微笑,“多谢先生。”

    马丹阳趴在书箱里想到,【这是什么,理学到心学吗?不过哲学可以这么搞,修行也行?她难道想要,跳过格物,直接致知?真是个神奇的人。】

    ......

    钦天监监正与太常卿在太学门前相遇了。

    太常卿面带微笑,说了句:“真巧啊。”

    何违站在门口,心生佩服,他是不会说出这种自己都不信的话的,对于儒家门生,做这种事不会有碍修行吗?

    钦天监监正的长眉随风飘动,皱纹将表情深藏,“太常卿大人,我来这里并非巧合。我在昨天望气之时,察觉到这里有一道异常的紫气,特来查看,毕竟京畿之地,我必须留心。”

    何违心中一惊,【那天放进来的东西,居然能在京畿的五气流转中引发异象吗?这么不得了的东西,先生也太冷静了。】

    太常卿点了点头,“原来如此,此事我知晓,不过如果要具体商讨,您老人家应该去道家一趟,毕竟,虽然异常出在太学,但跟儒家可没有关系。”

    监正笑了起来,“这样啊,我还以为,我多少算是道家的人,可以管得此事。”、

    太常卿摇了摇头,“监正若是说这种话,岂不是寒了阴阳家门生的心。”

    监正转过身,“太常卿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了,此事,你们儒家不会干预,对吧。”

    太常卿作告别之礼,“当然不会,只要不是在太学。”

    监正转过身,走向天道观,拐杖在石板路上敲出的清脆声音,越来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