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2:退婚后发家致富 » 第53章:助学基金简配版(求评论,求追读)

第53章:助学基金简配版(求评论,求追读)

    “大伯,这事你听我说。”

    “虽然说学文哥和学武哥都成家了,您现在是完成了任务,可小侄子和侄女要是出生了,您的新任务不就又来了?”

    “我爸妈就我一个孩子,即便我过两年生孩子了,也比您的任务轻些吧?”

    “学强和学娜在我家正合适。”

    “再说了,我爸妈这么多年想多要几个孩子的心思您又不是不知道,让学强他们在我家也能缓解一下我老妈的念想,您说是不?”

    张学恒知道张远桦是不想给他家增加负担,还是那句话养活两个孩子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但是张学恒又不敢在这些亲戚们面前漏财,他可是知道这些亲戚的嘴脸。

    他敢说自己发财了,不用到明天,等会就有人上门借钱。

    看到这里,很多人是不是感觉张家人做事前后很矛盾。

    薛家上门闹事,张家不分男女老幼齐上阵那么团结,怎么在家族内部事情上如此不团结。

    很好理解,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有再多的矛盾也只是我们内部,外人欺负则不行。

    “大哥,这事你就别争了,听学恒的。”张远松也点头确认了,这事按照张学恒说的来做。

    “好啊,还是咱们张家人团结。”

    “啰东的凡家也有同样的事情发生,可他们家就没一个愿意出头帮着兄弟养活孩子的,最后几个孩子都被送到了福利院。”

    “看看,瞧瞧,咱们张家不仅没有这种事情的发生,哥俩还争抢孩子起孩子了!”

    “要不说啰港几家几姓还是要看咱们张家呢!”

    “以后啊,这三啰也就咱张家能拿得出手。”张远水又开始起高调了,一番豪言壮语说下来,弄得大伙心气十足,只不过下一秒,这家伙又旧事重提:“听说学恒在县城开的维修部发财了,想来我这十块钱也用不上,那什么...我就拿回去了。”

    “远水叔,您怎么就这么着急呢?”

    “这十块钱是能发了您家,还是能富了谁家?”张学恒笑道。

    “这...”

    “远水,你就先坐下,听听学恒怎么说。”

    张远水还有些不甘心犹犹豫豫的想上前拿回属于自己的十块钱,还是后面的几个堂兄弟说了他,这才回自己的马扎坐下。

    “刚才远水叔说到‘三啰以后要看咱们张家’,我也希望咱们张家人不管是在咱们啰中,还是去了啰西都被人高看一眼,单靠这种小事情,不可能。”

    “老话说得好,先敬衣衫再敬人。”

    “衣衫是什么?衣衫就是要穿的好,穿的体面。”

    “说的再深入一些,就是敬重这个人的权势。”

    “权势是怎么来的,可不是家族里面帮兄弟做点事情就有权势了,要有权、要有钱!”

    “啰东的三猴子是什么人,不就是个地皮流氓么,可就连他们村长都要让他三分。”

    “究其原因是什么,不就是人家有个好弟弟在县里上班。”

    “咱们家族要是有人当官坐轿,别人会不会也看重咱们三分?”

    说了这么多,张学恒暂时停顿了一下,让众人适当的消化消化。

    不过让张学恒失望了,众人听了他一席话非但没明白他想说的意思,还吵吵嚷嚷着说这些事情和他们的小日子有什么关系。

    “可这些又与我拿回自己的钱有什么关系?”张远水嘟囔道。

    “远水叔,这十块钱看似不多,可是有大用!”

    “继续刚才还没说完的话题,三猴子为什么能那么嚣张?”

    这次张学恒不在自说自话了,而是让大家参与进来,顺着他的引导思考。

    “你刚才不都说了么,他弟弟在县城上班,大家都怕他弟弟呗。”虽说语气不太好,但是话还是顺着张学恒继续往下说。

    “那他弟弟又是怎么到县城上班的?为什么咱们张家这么大就没有一个在县城上班的亲戚?”

    “额...人家命好,考上了中专,咱张家没有这个命。”

    “命?我看不是命好,是刻苦学习,更是家族团结!”

    “三猴子家以前有多穷咱们都知道,穷的没一条完整的裤子。”

    “但是人家程家硬是你五毛,他一块的把程四文给供出来了!这才有了三猴子和程家的现在。”

    “同样是在县城生活,程四文因为有文化捧着国家的铁饭碗,还能反哺家族;而我呢?只是一个个体户,赚了赔了全看手艺。”

    “这中间的区别就是学问!”

    “咱们家里不少娃娃很有学习的天赋,可又有几个愿意一直供下去?”

    “愿意供下去的,又有几个有那么大的能力?”

    “就像学习,他上学那会成绩那么好,不说考个大学,最起码中专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就因为5块钱的学费交不起,回家种地。”

    “如果学习一直读下去,咱们张家是不是也有子弟在县城上班了,咱们家是不是也能沾一点他的光?”

    “所以,我不让大家把刚才捐的钱拿回去,并不是想着留着补贴我们家,而是要以此为基准,用来奖励那些成绩好的子弟,用来供家庭贫困的子弟上学!”

    “众人拾柴火焰高,咱们一家出一点,怎么也能供一个大学生出来了吧!”

    “如果我们张家在啰港率先出了一个大学生,你们说,咱们张家在啰港是不是站起来了?!”

    张学恒的一番话,说的众人热血沸腾,有人想站出来支持,可一想到钱又怯懦的坐了下去。

    没办法,事是好事,可谁也不想做出头鸟——太伤钱。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拙见,具体怎么做还是要八爷爷和诸位长辈们做定夺。”

    明路是指给大家了,至于这条路他们愿不愿意走,那就不是张学恒能够决定的。

    好在张进喜也明事理,肯定了张学恒的建议。

    一些有想法的叔伯们,也认可了张学恒的说法,正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不仅能改变自家子弟的命运,也是改变家族命运的一大机会。

    事情是好事,但是牵扯到钱就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够解决的。

    什么样的学子可以获得资助,多穷的家庭符合资助条件,这些要定个标准。

    善款从何而来,是每年定一个标准每家每户掏同样多,还是个人自愿捐赠,这些也是问题。

    只不过这些和张学恒这个家族小辈没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