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游戏里的大明 » 第二十七章 法不传六耳,情绪拿捏的作用!

第二十七章 法不传六耳,情绪拿捏的作用!

    大殿上方,朱由检猛地抬头,盯着王者永不屈服:“你……你……你当真有救国之策?”

    王者永不屈服一脸傲然,理所应当的点了点头。

    “快说!”朱由检急切无比的说道。

    大臣们都望向王者永不屈服。

    再没有人出来打断。

    刚才这番怼天怼地,还是有效果的。

    若是一开始就直接说,陛下,我有救国之策,恐怕这些大臣立马就要跳出来,对他横加指责。

    救国之策,还轮不到一介草民来提出。

    你当我们满朝衮衮诸公,都是废物吗?

    就算勉强说了,也不会有人认真听。

    相反,他们一定会鸡蛋里挑骨头。

    认为他的办法这里也不对,那里也不行。

    可见识了他骂皇帝的本事,文官们沉默了,想认真听听他到底有何救国之策。

    王者永不屈服却不急着说,而是反问道:“陛下,你当真想听救国之策吗?”

    “当然!”朱由检的声音斩钉截铁。

    这是什么问题,朕不想听救国之策,难道还希望大明灭亡不成?

    王者永不屈服再反问道:“既然如此,为何我却没有发现陛下有任何求贤若渴的迹象呢?”

    “昨天夜烟和天下第一帅敲登闻鼓,直言有解决宝钞之法。”

    “可陛下却不闻不问,反而任由左都御史将两人投入天牢。”

    “若陛下真想力挽狂澜,救大明于将顷,自当从谏如流,闻讯而喜,不耻下问,又岂有如此待之的道理?”

    朱由检怔了一下。

    首辅陈演在一旁插言道:“陛下操劳国事,日理万机,肩负大明江山,万钧重担,哪有闲功夫听两个布衣草民胡言乱语?”

    “真当朝廷大事,是小孩子过家家吗?”

    王者永不屈服翘起大姆指,倒向下方,一脸耻笑道:“你口中的日理万机,就是苦苦思索救国良方,却一无所获,束手无策吗?”

    “人家说有办法解决,你们又不相信。”

    “让你们自己想办法,你们又想不出来,岂不是可笑至极。”

    陈演顿时无言以对。

    朱由检开口道:“此事是朕不对,”

    “想那两人既然能随口念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以及‘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等豪言壮语,必定是有几分本事的。”

    “朕确实应该好生问问,他们究竟有何法子。”

    诗是抄的,抄的。

    那是两个无耻的抄诗贼。

    王者永不屈服心里将两人鄙视了一番。

    若非游戏官方发布了救人任务,他才赖得管两人死活。

    刚进游戏就抄诗,这不是断后来人的路吗?

    这种贼子,就该多死几次。

    他对崇祯帝现在的表现十分满意,微微点头。

    朱由检又一次望向他问道:“该如何救大明,破解现在的危局?”

    王者永不屈服却还是不答,左右四望,道:“我在这里说了半天,舌干口噪,站得又累,陛下可知礼数?”

    众大臣看他这幅态度,原本缓和的表情又起了新的变化,一个个怒目而视。

    朱由检反而并不生气,吩咐道:“来人,给他赐坐,奉茶!”

    立时有宫中太监端来椅子,送上茶来。

    王者永不屈服毫不客气的坐下,接过茶,抿了一口,道:“这茶不错,好喝,好喝!”

    他慢悠悠的翘起二郎腿,品了一口又一口。

    旁边的大臣们见状,一阵骚动。

    这小子太过无礼。

    有人出列,正待指责,却被崇祯帝挥手示意阻止。

    朱由检从龙椅上站起来,自高台上走下,拱手施礼道:“还请先生指点!”

    “好!好!好!孺子可教也!”王者永不屈服大声赞许。

    这般作派,令旁边不少大臣眼内喷火。

    心中都在想着,这小子若是再说不出一点有用的东西,无论如何,也要杀他。

    王者永不屈服斜瞥了众大臣一眼,又望向崇祯帝道:“你既诚心请教,我自当传你救国良方,不过。”

    众人屏气凝神,不知他又要卖什么关子。

    王者永不屈服语气一顿,沉声道:“法不传六耳,闲杂人等都退下去吧。”

    此言一出,满殿勋贵公卿面面相觑。

    首辅陈演振声道:“在场的都是朝中大臣,并无闲杂人等。”

    王者永不屈服却不理他,而是向崇祯帝说道:“陛下,事关机密,干系大明生死存亡,人多眼杂耳杂,又涉及大量的金钱,利益相关,还望屏退其他人。”

    开玩笑呢。

    这些大臣,没有几个好家伙。

    特别是宝钞的事情,那可是数不清的银子。

    谁知道他们会利用自己的知情权,弄出什么幺蛾子。

    更重要的是,他也担心,自己提出主意之后,这些大臣会有不同意见,认为他的办法不行。

    说服崇祯帝一个人,肯定比说服满朝公卿容易得多。

    而以崇祯刚愎自用的性格,只要他同意了,再有大臣反对,他就不会听了。

    “这……”朱由检明显有些犹豫。

    大臣们更是都纷纷出言劝道:“陛下,不可。”

    在他们看来,王者永不屈服来历不明,包藏祸心。

    万一所有人都退下去之后,他要对崇祯帝不利,那就来不及救驾了不。

    王者永不屈服也明白这个道理。

    崇祯帝的安危事关重大,大臣们绝不会让步,他先提要求,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谈判筹码。

    当下望着崇祯帝身边的太监笑道:“若我没有猜错的,这位想必就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了。陛下不放心的话,他可以留下。”

    “我进宫之时,已经搜过身,身无利刃,有王公公护卫陛下,可保陛下安全无虞。”

    朱由检点头,吩咐道:“众卿都退下去吧。”

    大臣们忙道:“陛下……”

    “朕意已决,尔等休得多言。”朱由检打断了大臣们的话。

    经过之前一番言语敲打和刺激,崇祯帝的情绪大起大落。

    此际听到有救国之策,又见王者永不屈服姿态摆得如此之高,反而更激发了崇祯帝的好奇心。

    无论如何,都要好好听一听。

    这就是情绪拿捏的作用。

    若他一进殿,就直接说我有救国之策,你让大臣们都退下,我讲给你听。

    那崇祯帝万万也不可能答应。

    只会当场将他轰出去。

    大臣们无奈,只能退出殿外。

    待关上殿门,崇祯帝再度拱手,竟恭恭敬敬的弯腰而拜:“还请先生教朕,传救国良方,挽大明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