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游戏里的大明 » 第五十二章 掌握大明权力的契机!

第五十二章 掌握大明权力的契机!

    王者永不屈服,天下第一帅同时拱手道:“谢陛下!”

    若是打造一支全部由玩家组成的军队也就罢了,有没有崇祯帝和大明朝廷的许可都没啥关系。

    反正玩家们可以通过官网组织起来,也无须担心组织的问题。

    但问题是,眼下玩家的数量还是少了一些。

    恐怕还是要招募NPC当炮灰。

    这种情况下,朝廷的准许,就非常重要。

    而且,游戏官方早就发布了,要提高陆尘昊的威望,才能让更多的玩家加入游戏。

    那么,有了天下第一军的旗号,无疑会大大促进这一点。

    朝堂上的大臣,都没有再说什么。

    在他们看来,从头开始训练一支新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五个月,真能形成战斗力吗?

    很多大臣都不太相信。

    但有一点,他们是满意的。

    那就是天下第一帅没有被任命为现有的任何一支军队的首领。

    并不会动摇大明的权力架构,也不会影响到其他军队。

    他愿意折腾,那就让他去折腾好了。

    大臣们也没有理由去拼命反对。

    “除了练兵,尔等还有什么要进言?”

    崇祯帝又问道。

    “请陛下降旨,重新鼓舞朝野士气。”

    房智出言道:“陛下既然罢相,下了革新吏治的决心。”

    “此时宜下旨,号召朝野上下,团结一心,共度时艰,坚定大家必胜的信念。”

    朱由检微微点头:“准奏!”

    房智又道:“陛下,要鼓舞天下士兵的士气,挽救民心,可不能仅凭口号。”

    朱由检道:“你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房智道:“既然练兵的事,交给我等了。我等也不需要朝廷的银子,那陛下就应下旨,从今年起,免掉三饷的征收。”

    “如此一来,百姓必定对朝廷感恩戴德,可重收天下民心。”

    “此事万万不可!”他的话一出口,朝堂上的其他官员,立时都激烈反对。

    国库本来就没有银子,再免掉三饷,那朝廷还要不要运作?

    让他们这些官员,都喝西北风吗?

    朱由检道:“朕何尝不怜悯百姓,只是国库无银可用,朝廷委实没有办法。”

    房智振声道:“草民有办法。”

    声音响亮,大大压过了朱由检的声音。

    将大殿内的众人都吓了一跳。

    朱由检呼吸急促,连忙问道:“快说说,你的办法是什么?”

    “草民听说,陛下多次号召京中的权贵和官员们捐款,与朝廷共度难关,但响应者寥寥。”

    “草民以为,在眼下这个时候,勋贵与士子,与朝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当此朝廷危难之急,存亡之秋,他们都应与朝廷共进退。”

    他将目光看向众大臣,道:“诸位以为,我说得对不对呢?”

    “废话,我等身受皇恩,自然与朝廷同荣共辱。”

    朝堂上的官员纷纷出言。

    “我们也想捐款,可确实是没有银子啊?”

    “不瞒陛下,但凡家里还能掏出一点家产,臣也愿意倾尽所有。”

    “陛下,微臣家中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三岁幼儿,可家里都快无米下锅了,臣想捐银,可实在无银啊!”

    ……

    众臣子纷纷表态。

    朱由检的脸上掠过一丝愤怒。

    他很清楚,这些官员当中,富有者不在少数。

    平时生活也极为奢靡。

    但一旦让他们捐钱,他们就立刻摇身一晃,全都变成了穷光蛋。

    朝廷都到了这个田步,却没有谁愿意掏钱出来。

    旋即,他的目光,又移向房智,流露出失望之色。

    原以为他对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没想到,还是捐赠?

    这个办法朕早就用过了,奈何根本没用啊。

    房智却是不慌不忙。

    “让大家捐款,委实是难为诸位勋贵大臣。”

    “草民有一个提议,眼下朝廷财政困难,王公勋贵和官绅,应与朝廷共度时艰。”

    “穷苦百姓们没有钱交饷银,就由勋贵和官绅来补上吧。”

    “由朝廷派出人员丈量田地,清算产业,按田地和产业厘定征收。”

    大殿内,众大臣惊得张得了嘴巴,难以相信他这个提议。

    事实上,大明的财政收入一直上不去。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勋贵和官绅不交税,负担全压在贫苦百姓身上了。

    可偏偏勋贵和官绅,又占据了大明绝大多数的田地和财富。

    这一点,很多内阁官员都看得清清楚楚。

    可看清楚是归看清楚,没有谁敢这样去做。

    与天下勋贵和官绅为敌,别说是内阁首辅,连皇帝都会发怵。

    清朝雍正搞了一个“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不知道为自己招来了多少骂名。

    而且,这一条,后来在乾隆时,就被废除了,并没有一直坚持贯彻下去。

    要知道,清朝的体制,与大明有很大的不同。

    清朝有八旗和满城这两个特殊存在,能稳定政体。

    即使严重损害士大夫阶层的利益,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相比之下,大明的士大夫就要厉害得多,也更难以控制。

    一名勋贵颤声道:“胡说八道,咱们祖宗可是和太祖皇帝一起打江山的,哪有不向百姓征税,却向我等征税的道理?”

    房智叹道:“我这是为诸位着想。”

    “大明朝要是亡了,你们还能享受今天的生活吗?”

    “诸位可以放心,这只是一时的措施,只要朝廷度过了眼下的难关,那以后便可以再给诸位补回来。”

    他迅速开始画大饼。

    向勋贵和官绅征税,绝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不仅要找一个好的理由和借口,还要给他们许下承诺。

    至于以后兑不兑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画饼这种事,重要的是会吹会哄会骗。

    而不是会兑现。

    “陛下!”房智道:“征税的事,就从陛下的皇庄开始,陛下愿意吗?”

    他抬头望向崇祯帝。

    却见朱由检还在发呆。

    猛然听到发问,脱口而出:“朕愿意!朕即刻下旨!”

    崇祯帝兴奋无比。

    他本来就在为怎么让勋贵和官绅掏出银子而苦思。

    为此,也令锦衣卫抓了一些不愿意捐款的勋贵,希望能震慑住其他人,让他们都来捐款。

    可这个措施,收效甚微。

    那些勋贵,宁愿被抓进天牢,也不愿意掏钱。

    反正他们吃准了,崇祯帝也只能吓唬一下他们,并不能真的将他们如何。

    这时候听到房智改革税制的建议,却有若矛塞顿开。

    对啊!

    就应该向他们征税。

    至于会因此遇到多大的阻力,崇祯帝可就不管了。

    在这一点上,不得不承认,崇祯帝是一个十分果敢的人。

    有胆量,更有魄力。

    所以,他敢一登基,就干掉魏忠贤。

    也敢说换首辅,就换首辅。

    十几年换十几个首辅,堪称历史第一人!

    这方面的勇气和决心,崇祯帝要远超任何一个皇帝。

    无能的皇帝不会做这种事。

    而能力特别强的皇帝,会考虑影响,考虑这样做的后果,从而慎重行事。

    也不会轻易采纳这样的主张和建议。

    但崇祯帝两者都不是。

    他可能缺能力,但绝对不缺勇气和胆识。

    房智与其他几名玩家相互对望了一眼,都从对方的脸上,看到了笑意。

    这个建议,可是他们仔细分析了崇祯帝的性格之后才决定的。

    也是整个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某种程度上说,比练兵还重要得多。

    毕竟,练兵的事,就算崇祯帝不同意,他们也可以偷偷摸摸练。

    但向勋贵和官绅收税,可就不一样了。

    实际上,这一条根本解决不了大明朝廷的财政困难问题。

    勋贵和官绅的税,有那么容易收吗?

    根本不可能!

    除非现在的大明,还是朱元璋在位,大明国力正强盛的时候。

    如今本就风雨飘摇,朝廷威望一落千丈,此时向勋贵和豪绅官员征税,怎么可能成功呢?

    然而,这里的微妙之处在于,挟大明当前的困难为借口,举着大义的旗号,再有崇祯帝带头,在朝堂上,就必然会通过。

    满朝的勋贵大臣,不管心里如何反对,至少在朝堂上,都只能暂时先接受,同意这个提议。

    事后再想法去拖延,应付朝廷征税。

    就好像崇祯帝号召募捐一样。

    明明没有几个官员愿意捐款,但他们除了哭穷之外,绝不会有人站出来说:我有钱,我不愿意捐!

    那就真成了千夫所指,成了大明的罪人了!

    现在征税,也是同样的道理。

    明面上,满朝勋贵大臣,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可这只是交锋的开始。

    他们可以暂时同意这个建议,但绝不会真的老老实实交税。

    而由此爆发的矛盾,则是玩家们掌握大明权力的契机!

    房智高声道:“陛下圣明!”

    “天子带头,百官效仿,上下齐心,与朝廷共度时艰。”

    “我大明必然度过此次的危机,中兴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