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末路王朝 » 第247章,先经济

第247章,先经济

    北荒,五十里寨

    应叔笙每五十里立一寨,按照距离云城远近,分别叫做五十里寨、百里寨、百五十里寨。

    而应叔笙所在的位置,就是这五十里寨。

    “找到没有?”应叔笙问道。

    “十万人都散开了,没找到郑将军他们,反倒找到一堆大小部落。”向汉说道。

    “大小部落?有没有人见过郑灏他啊?”应叔笙问道。

    “没有人见过十万大军路过,也没有人见几个人回来过。”向汉说道。

    “这里没人见过,那代表没有走过这条路。嗯,继续前进到前面,再继续散开,寻找部落。”应叔笙说道。

    “是,王爷。”向汉领命而去。

    “这将军当的,真惬意啊!”应叔笙舒展了一下身体。

    他在钟吾当王爷,处处受视听卫和当地太守监视。到了这里,监视虽然还有,但是自己想做点事还是很简单的,比在钟吾受制于人,遭受白眼好的多。

    韬晦殿

    “列位,不好意思,昨日未能起来,让大家白等一趟了。”应仲良笑眯眯的说道。

    “陛下大婚,没事,没事。”刘俾笑道。

    他们可不敢说自己昨天压根没来,毕竟应仲良不知道这个事。

    “嗯,话说,朕都忘记册封她们两人,今日就封了。封邵诗音为淑妃,文绢为德妃。”应仲良说道。

    “谢陛下。”邵文中和文貅代她们两人谢恩。

    “朕,有一事想询问诸位。国家太平了,什么为施政之本呢?”应仲良问道。

    “外有强敌,则以军马为先;若无,则以民生为先。民生又以衣食住行为先,衣冠正,百姓直,礼仪昌盛。食可果腹,则初平;食可盈余,则太平;食可肉糜,则富贵。居陋室,则民生凋敝;居平屋,则民生平平;居广厦,则国强之。行无阻碍,达至各地,则不惧任何意外,是昌明盛世焉。”唐单说出了自己的理念。

    “唐参政所言不错,但是有句话说的好,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下承平,但是也不可忘记各种威胁。所以,发展军力也应当同步进行。我们发展军力不一定要多少部队,而在于武器的创新,更新。所以,臣觉得应该设立武器研究所,研发各种新式武器。”魏珲说道。

    “我们不是有武器研究所么?”应仲良问道。

    这个武器研究所是万弘新政的一部分,仗打完了之后,户部就再也没给这个武器研究所拨款,导致解散。

    “因为没有资金,已经解散了。”魏珲说道。

    “户部,怎么回事啊?”应仲良问道。

    “禀陛下,天下太平之后,武器研究已属多余,再加上需要修建运河,直道,还有仓库,所以就停止拨款了。这多出来的钱,全部用于以上事情。”李钊说道。

    “陛下,给研究所拨钱,不如拨钱给太学,让太学多招募一些学子。毕竟学子多了,整体文化提高,到时候选拔人才也更容易。”刘俾说道。

    “嗯,教育确实是需要。”应仲良点点头。

    “陛下,商贾贸易,是富民之本,理应支持。”魏鸾说道。

    “等等,这,这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啊!竟然有这么多需要发展的。现在,朕很为难。你们说说哪个比较重要,我们就先发展哪个。”应仲良说道。

    “应当先发展经济,经济是国家之本,民富国强是也。”魏鸾说道。

    “应当先研究武器,安内必先制敌于外,毕竟代国还未亡。”司马隽说道。

    “百姓无知,则政令难行!应当大力发展教育,让老百姓多学知识,上则为国效力,下则济世安民。”刘俾说道。

    “有没有其他意见的?”应仲良问道。

    “无外乎就是发展军事、经济和文化了。这三点都很重要,但是发展军事和文化,首先需要钱,没钱什么都干不了,臣建议先行发展经济,然后文化,最后军事。”郑会棋说道。

    “为什么军事要放在最后?”司马隽不满。

    “没有这方面人才,怎么能去研究好新武器,制定新的作战计划?”郑会棋说道。

    “那发展经济,不也需要人才么?干嘛不先弄好教育?”刘俾说道。

    “我国经济实属不错,没必要进行投入,可以先行把钱投入教育。而经济那边,只消下几个好政策就行了,还可以让各地建立贸易场所,以后只许在贸易所交易、买卖,谁建谁有权使用,而我们只需要向他们征用土地使用的费用就可以了。”郑会棋说道。

    “郑参政此举不错,好的很。”应仲良点点头。

    不花钱,还能拿到钱,付出的只是掌握在手里的土地,这是最好不过了。

    “那群唯利是图的商人会信这种好事?”刘俾不相信。

    “第一,这对商人有好处,精明的商人能想到这里面巨大的利润;第二,国师的父亲,可是帝丘最大的商家,可以让他先出面建造,起领头作用。”郑会棋说道。

    国师,即漆雕殇;其父漆雕德文,帝丘最大商人。

    “漆雕家已经那么有钱了,会在乎这个?”刘俾说道。

    “可是漆雕德文一直想当官,我们可以应这个打动他,就看陛下舍不舍得这一二官职了。”郑会棋说道。

    “于国有利,为何不可?”应仲良说道。

    “陛下,此,不就相当于卖官鬻爵么?”刘俾说道。

    “是啊,这与卖官何异啊!”众人纷纷反对。

    “嗯,这倒是。”应仲良想想也是。

    “陛下,于国有功,是不是即使他是一个平民,也应该奖赏?”郑会棋问道。

    “不错。”应仲良说道。

    “漆雕德文之前助大燧北伐,一统天下,此功如何?”郑会棋再问道。

    “甚大。”应仲良点头说道。

    “陛下未曾封赏漆雕德文一官一职,现今封赏,有何不可?再说,漆雕德文乃是国师之父,封个一官半职,又有谁能嚼舌头?”郑会棋说道。

    “嗯,郑爱卿有理。”应仲良又点头。

    “陛下,开此先河,怕是遭人笑话。”刘俾反对。

    他是个文人,又是士家大族,特别瞧不起商人,所以反对漆雕德文当官。

    “还请陛下决断。”郑会棋可不管刘俾的态度,就看应仲良怎么选择了。

    “按郑爱卿说的做,国家为重。”应仲良说道。

    “陛下圣明!”郑会棋笑道。

    于是,燧国确立了先经济,后文化教育,最后军事研究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