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斗帝传 » 第十五章 一年的规划

第十五章 一年的规划

    刘禅看了看众人,还有两个人,一个是赵广,一个是诸葛乔,赵广很自觉。

    “我的规划是以后和父亲一样,冲锋陷阵,为大汉征战沙场!”

    “不错,那你的武艺还需要进步,正所谓艺高人胆大,云叔被父亲称赞,一身是胆!云叔之所以这么胆大,我想便是出自艺高!

    因此,连曹操都称云叔为英雄,你作为云叔的儿子,需要加倍努力了,不要坠了云叔的威名!”

    “诺!”

    最后是诸葛乔,刚才的一番话点醒了诸葛乔,使得他刚才一直陷入沉思,他需要做什么样的人。

    “刚才陛…公嗣说有冲锋陷阵的将军,有保家卫国的将军,但是子乔认为还有一种,负责后勤的将军!

    子乔自知武艺,兵法,谋略都和一流的名将有差距,但在后勤这块,子乔觉得还是有些信心的!”

    刘禅点点头,后勤这块,刘禅是有考虑的,但是诸葛乔确实不在考虑范围,不仅仅是诸葛乔,这群人都不在考虑范围。

    后勤,非常重要,名将后面,都是有超一流的后勤团队,如韩信后面的萧何,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窦婴为其做后勤!

    卫青,霍去病的后勤是桑弘扬在后面统筹,调配,都是名流青史的顶尖能臣,而蜀地的后勤就更难做了。

    历史上诸葛亮北伐让李严做后勤,很多人以为是贬低李严,实际上是对李严能力的认可,可惜这家伙脑回路短路了。

    蜀地往汉中只有两条路,一条为剑阁道,一条为巴山,而且运送后勤只能走巴山,剑阁道只能运兵。

    历史上,大多数人入蜀其实走的都是巴山(米仓道),也因此在巴山留下了不少诗文,其次是水路从长江逆流而上。

    剑阁道属于是在没办法才会选择的路,因为地势过于险峻,勉强够一人通行,而且还是在悬崖峭壁之上。

    通常后勤是从成都直接到阆中,入巴中,翻越巴山,抵达汉中,这才是运粮的最主要的路线,但是距离上会远很多,但是安全更有保障。

    但是,即便是这一条道路,也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所谓安全,也只是和剑阁道相比而已。

    况且巴山天气不稳定,一旦下雨,道路泥泞,想要准时送达粮草,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李严写信说道路泥泞,大家都信的原因。

    而这样的高难度的后勤,交给诸葛乔,刘禅是不太能放心的,但是,蜀国有能力做这项工作的人不多。

    “如果是这样,你这两年需要好好努力学习!”

    “必不负陛…公嗣重托!”

    刘禅看了看所有人,今天被他召集而来的偶谈了自己的规划,自己也应该说说自己规划。

    “你们都谈了谈你们的规划,我也说说我的规划,此事,子乔可和相父说,其他人都不得外泄!

    我的规划,一年内,我做几件事,一个是改良工具,这点你们也都看到了,昭烈犁,龙骨水车,翻车都是这个目标!

    第二个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是指的下一代,也就是二十年后的人才,因此,今年的目标是在成都,新都,雒城三县办理十所小学!

    第三个就是治水,要想农业好,治水必须是国策,都江堰的治理,这点将是我要做的下一件事!

    不仅仅是都江堰,到时候还要派出擅长治理水道的大臣去各地考察水道的情况,为日后的治水做好调研,也就是调查!

    第四点,发展农业,我益州主要种植水稻,其次为小麦,田要收成好,就得肥田,所以,我打算召集一些人手研究怎么肥田!

    这是一年的规划,所以,你们要做将军的,就得好好的去学兵法,武艺,生儿子,为以后做准备!”

    “诺!”

    刘禅也是先和他们透底,自己要干什么,希望他们能明白,至于董允,留在身边确实浪费了,这样的人才,应该是先让他到地方锻炼。

    丞相府。

    “陛下当真是这么说的?”

    诸葛亮反复确认,毕竟刘禅的态度是极为重要的,得到诸葛乔的确认,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

    “乔儿,你先出去,好好洗漱一下!”

    黄月英看了看诸葛亮说道,待诸葛乔离开之后,黄月英握着自己夫君的手。

    “夫君,陛下的想法,怕是你我都看不透的,不过是好事不是嘛?”

    “嗯,是好事!子乔的心扉也打开了不少,你说,是不是该让子乔自己出去历练一下?”

    诸葛亮思虑了一下说道。

    “夫君,你这事当局者迷了,陛下为什么问这个,其实就是打算培养他们,既然陛下问了,陛下自然会有安排!”

    诸葛亮也是手抚额,关心则乱,何况诸葛乔和刘禅都是诸葛亮极为关心的人。

    “以陛下的可能,大概率会让子乔去学习,然后在益州游历,算了,不说他了,工部现在怎么样?”

    诸葛亮问了问,毕竟自己老婆是第一任工部尚书,也是罕见的女官,诸葛亮也是颇为关心。

    “都差不多了,目前在进行翻车的改良,李撰的能力很强,不仅仅是在器械,在医疗,算科方面都很强!”

    黄月英也是没想到蜀中还有这么厉害的人。

    “他是宋忠的弟子,可惜!”

    提起宋忠,诸葛亮又想起了潘濬,这几个人都是宋忠的弟子。

    丞相府的事情,刘禅没心思,这会正在准备写食谱,同时写《饮食结构的改良》!

    饮食结构,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增加老百姓的口粮,口粮多了,能养活的人就多了,人多了,才能办事。

    而且南中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刘禅是打算一劳永逸的解决南中的问题!

    但是要解决南中的问题,需要大量的人口,也需要时间,没有二十年是没办法解决的,终究最后考虑还是人口。

    人口归根结底还是粮食的问题,因此,刘禅必须要考虑如何增加粮食,比如猪下水能成为主要的菜谱,这能解决百姓油水不足的问题。

    “陛下,御厨俞九来了!”

    “坐!”

    刘禅没有理会俞九,继续写,有些停下来就没灵感了。俞九有些坐立难安!

    “俞九,听说你交代厨子门不得泄露我交给你们的菜谱?”

    俞九听到刘禅突然问话,立马回答。

    “陛下,这是皇家的秘方,自然是不能轻易外传的!”

    “不必紧张,只是叫你过来聊天,是这样的,交给你们的,都尽量传出去,我和普通老百姓又没区别!

    都是两只眼睛,两只耳朵,难不成朕还成功妖怪了,这些菜谱,包括后面我也还会交代你们一些,你们学会之后不必藏私!

    做菜一道,即便知道了菜谱有如何,有些菜,普普通通,但是换个人,口味就会相差很大,因此你也不必在意!”

    刘禅顿了顿,接着说道。

    “叫你过来是想问问,你们都是哪里人,可曾识字?”

    “陛下,草民是成都人,御厨里面,其中有两个是成都人,还有两个是郫县的,还有一个是新津,一个是广都的!”

    到都是附近的人,御厨这个事,并没有想的那么高大上,特别是在这个时代,即便是刘备在的时候也主要是普通家常菜为主。

    “识字吗?”

    “草民懂一些简单的,太难的就不会了!”

    俞九依然是比较紧张,给他凳子都只有三分之一的屁股在凳子边缘。

    “不必紧张,我对很多菜谱有些发明,到时候你们不识字也是个麻烦事情,这样,我安排一个人每天花半个市场教你们识字!”

    刘禅不可能每天去指点他们怎么做菜,但是有些菜,是可以推广的,能做的菜越多,自然是吃的就越多。

    民以食为天,食是天大的事情,刘禅必须进行改良发明,虽然没有铁锅,没法做炒菜,但是炖菜,蒸菜,这个可以有!

    “谢陛下隆恩!谢陛下!”

    “行了,小春子,你带他去找诸葛乔,让诸葛乔每天抽出半个时辰来教厨子们识字!”

    刘禅看着千恩万谢的俞九,知道这个时代读书是很奢侈的事情,刘禅专门让人教他们半个时辰,这是多大的恩赐啊!

    小春子带着俞九出去了,小春子看了看俞九,真是狗屎运了。

    “俞九,这可是天大的机会,你们可一定要好好学,陛下很重视你们!”

    “春公公,我们懂!”

    俞九立马给了点孝敬费,不多,不过小春子很满意,这是一个态度,给多给少不重要,态度很重要。

    “伯松兄,听说陛下让你去给厨子门上课了?”

    关索年龄小,听到这事就直乐呵,诸葛乔也是很不爽,怎么这么倒霉,君子远庖厨!可这是陛下的命令,他不敢不从!

    晚上回到家的诸葛乔还是闷闷不乐。

    “乔儿,宫里发生什么事情了?”

    诸葛亮可没心情天天关注诸葛乔,黄月英发觉了诸葛乔似乎心情很糟糕。

    “母亲,陛下让我去教御厨识字被关索等同僚给笑话了!”

    诸葛乔是一个实诚的人,实话实话,黄月英听了之后也是一阵皱眉,按理说刘禅应该不至于这么轻视他们诸葛家。

    “陛下有陛下的深意!”

    忙完了的诸葛亮正好过来吃饭听到诸葛乔的话语。

    “你不是立志做后勤?后勤包括什么?就包括了搭灶,伙夫,做饭!和厨子交流一段时间并没有什么不好!”

    诸葛亮太聪明了,一下就明白了刘禅的意思,诸葛乔有这个时代的通病,他出身好,没有接触到底层。

    和费祎,董允不同,诸葛乔原本是诸葛瑾的儿子,过继给了诸葛亮,诸葛瑾在东吴也是重臣,家庭也好!

    这导致这孩子不接地气,做大事的,还是要接地气的,诸葛亮十几岁就目睹了曹军屠城,是他叔父带他去了荆州。

    随后跟着他叔父在荆州一直奔波,还去了豫章郡待了几个月,也是这些经历造就了诸葛亮与众不同的见识。

    诸葛乔他们这些官二代就显然这方面差了很多,缺乏和底层百姓的交流,很多事情就容易想当然。

    “儿子受教了!”

    诸葛乔如果说开始的时候还有怨言,这会对陛下只有感激,是他愚钝,不懂陛下的用意,黄月英也是脸红!

    术业有专攻,在工匠技术上,黄月英的技术不比诸葛亮差,但是其他方面就差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