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斗帝传 » 第十七章 板蓝根颗粒

第十七章 板蓝根颗粒

    “陛下,这是关于工坊的情况!”

    糜威递上来了家具工坊的情况,其中刘禅占据了四成,糜威占据了两成!

    原本糜威是死活不同意,但是架不住刘禅给的,其余樊家,费家,董家占据一成

    “将朕的股份,匀出一成给到吴家,吴林,此事你回家商议!”

    “谢陛下隆恩!”

    吴林听到刘禅赏赐,立马谢恩!

    “家具工坊,你们要安排几个工人,研究新式家具,赏罚要分明,特别是赏,不能吝啬!”

    刘禅还是叮嘱了一下,

    “这是房地产的设计图,是根据陛下的设计图之后进行了修改,不过目前有几个问题,首先是砖的问题!”

    糜威接着说房地产项目,科技要搞,民生也要兼顾,民生里面最重要的是住,如何让成都住更多的人!

    “按照陛下的意思,我们尝试了新办法烧制红砖和青砖,其中,青砖耗费的时间较长,成本会更高!

    最重要的问题是劳动力不足,如果按照陛下的构想,需要的靑壮劳动力是非常多的,目前丞相那边有政策,要全力发展农桑!”

    糜威跟着刘禅久了,一些词语也学会了,也不在咬文嚼字了。

    “其次是粘合的问题,若是要房屋坚固,还是要采用糯米浆,不过这种方法成本很高,臣的建议是采用灰浆!

    灰浆虽然不如糯米浆,但是民宅也够用了,而且成本低,也不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非议!”

    刘禅点点头,糜威指的非议是糯米浆,这玩意用在城防上没人说什么,但是用在民宅上,必然有人骂刘禅昏君了。

    糯米浆经久耐用,因此费用昂贵,刘禅可不想作为昏君被人骂,所有有时候也只能妥协。

    “这样,你和工匠研究一下,最少也要盖5层的住宅,而且要确保安全,你和工匠研究之后,将方案递交上来!”

    房地产发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刘禅打算打破坊市结构,汉朝的住宅和交易区是严格区分的。

    所有的交易地点都必须是指点的地方,这样是为了方便管理,但是不利于经济,民生!

    说白了一点这种管理是因为管理能力低下所造成的,并非是有什么制度的优越性,也就是单纯的管理水平低才会采取一刀切的办法。

    刘禅对于成都也有大概的了解,刘禅的王宫应该是位于后世成都的市中心,也就是天府广场附近!

    丞相府位于皇宫的西南方向,约6.7里地的距离远,并不远。

    刘禅准备扩建成都城,太小了,以刘禅的眼光看成都,就发觉成都太小了,还没有后世的一环大。

    房地产也不是一拍脑门,刘禅考虑了许久,房屋修建3-5层,引进一些后世的小区理念,花园共享,这样能节省面积和资源。

    这些房屋给的不是达官贵人住的,而是给普通百姓住的!解决百姓住的问题,这是刘禅要做的一些事。

    随着刘禅的发明,手工业必然兴起,手工业的兴起自然会带动其他行业的兴起,这些人都需要就近安排。

    同时也会兴起一批从事农业批发的人,不过扩建成都,兹事体大,刘禅也不敢随意决策,毕竟反对的人会很多。

    大兴土木,你想做什么?难道想学暴君嬴政?所有很多事情,刘禅必须斟酌,而且人力也不够。

    刘禅想了想,也就是只是想想,目前还是应该以农业为主,即便刘禅很克制,朝廷有不少大臣对刘禅的作为颇有意见。

    不少大臣认为刘禅不应该挣钱,不应该与民争利,毕竟刘禅的收入是入少府,而且影响了他们挣钱。

    以往,其他人即便有新的生意,他们都能以势压人,但是现在刘禅亲自下场,权势没有用,心里自然不爽。

    所谓的明君,就是要符合他们的意思,真正天下为公的人少之又少,刘禅也清楚,所以匀出部分给到其他人。

    目前诸葛亮的压力太大,刘禅不想再给他增加压力,诸葛亮除了外患,内忧也多,首先是南中。

    南中的叛乱一直是反反复复,庲降都督李恢目前兵力不多,仅有防守的能力,并没有进攻的能力。

    南中的兵力一直不多,昔日邓方就是以少御多,本来就捉襟见肘,若有叛乱,必须依靠成都出兵剿匪。

    南中趁着刘备过世,开始兴风作浪,成都也没有支援的能力,不过李恢能力不错,稳住了局部地区。

    李恢是南中大族,能力也有,毛遂自荐被刘备启用为庲降都督,南中首领之一爨习是李恢的姑父。

    北方曹魏犯边,诸葛亮虽然担心曹魏,也担忧魏延,魏延这人能力有,就是担忧魏延本人,魏延这人太傲了。

    刘禅也在考虑这些问题,魏延也属于荆州人士,荆州做大,到没什么不好,可是不能其他派系无人。

    刘禅数了数自己手中可以用的人,要为一年多以后的出征做准备了,可以确定的是霍弋,关索是必然出征。

    刘禅赐下了两个美女给到霍弋,霍弋也不负众望,都让其怀上了,是男是女暂且不知,但是大概是随军出征的。

    关索也是必然的,关家本来就还有不少人,关索也有一个儿子了,随军出征是必然,至于其他人都不好说。

    “董允,昨天的考试成绩如何?”

    刘禅问了问,虎贲现在每个月都要进行文化考试,也就是虎贲现在的操练是非常疲劳的,除了繁重的训练,文化也不能落下。

    “还不错,其中有几个人值得关注,首先是李蔚,庲降都督的次子!其次是虎猛,赵飞,这两人一个是南中人士,一个是南郡人士!

    其中赵飞的父亲战死于夷陵之战,虎猛是建宁郡人,虎家也是当地的大族,这次陛下扩招,虎猛便是扩招入虎贲!

    虎猛一家都是支持我们大汉,其父之前在已故庲降都督邓方麾下效力,南中叛乱,虎家不得已与南中一干人等周旋,加入其中!”

    “虎猛,朕有印象,其武艺和关索不相上下,文化略差!对大汉礼仪也有些差!李忠的表现如何?”

    “还行,但是相比而言,进步不大!”

    董允的汇报,主要是挑了几个进步大的,李忠的文化水准比虎猛等人强很多,但是从进步上来说就比不上虎猛等人了。

    “鼓励为主,虎猛,赵飞赏赐一小包精盐!”

    “诺!”

    一小包大概5钱重,精盐可是稀罕物,而且刘禅的奖励,意味着是一种激励,有赏有罚,至于罚,由董允和张苞等人商议。

    “陛下,肥皂已经研发出来了,具体销售该如何处置?”

    董允过来请示,刘禅一愣,肥皂,香皂,那都是钱啊,这些普通人可能用不起,但是达官贵人肯定是愿意的。

    “产量如何?”

    刘禅问道。

    “每日可生产千余块!”

    “这样,你找糜威,每日销售五百块,每户限售5块,价格由糜威来定夺!”

    “诺!”

    董允的商业水平很一般,这些穷鬼,不,高洁之士不愿意操持这种贱业,说白了就是对商业没有认知。

    “陛下,李撰求见!”

    “快请!”

    工部,刘禅并没有忘记,目前工部主要的任务都在昭烈犁上,以及各种新式农具上面,其他方面少一些。

    “听说李侍郎不仅精通器械,还精通术数,医药?”

    刘禅找李撰也是因为其才能,这种才能在这个时代,不会有太高的重视,但是刘禅很重视,妥妥的科技大拿啊!

    “回禀陛下,略懂而已!”

    李撰很谦虚,他是大儒宋忠的弟子。

    “板蓝根可有听过?”

    “可是蓝实?神农本草经记载:蓝实味苦,性寒,主解诸毒,杀蛊蚑,注鬼,螫毒!”

    刘禅一听,眼睛一亮,应该就是这玩意了,立马点头。

    “对,我曾经在某本古籍上看到过,具体那一本忘记了,说这玩意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

    刘禅立马编了一个胡话,李撰也没有多想,毕竟皇宫的藏书很多,忘记了也属正常情况。

    “清热?应该是利用了蓝实性寒的特性,解毒倒是名副其实!”

    李撰思虑了一下说道。

    “爱卿,你试着将此药制成颗粒,我看过好像一剂3-5钱即可!遇水可化,最好能试验了一下其清热解毒的效果,比如有热毒症状的试试,当然,治病救人,不能胡来!”

    刘禅立马给他一个任务。

    “臣领命!”

    李撰并没有问为什么,刘禅觉得这样的人挺好,有能力,而且不会多问,也让刘禅省心。

    诸葛亮日后要南征,清热解毒的药物必须先准备上,有备无患,到时候有助于平乱,历史诸葛亮南征的效果只能说一般。

    其主要原因有多方面难道,水土不服,到了云南等地,热毒发作,便是其中原因之一,刘禅想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南中在诸葛亮时期也是多次叛乱,而刘禅的目标不仅仅是南中,刘禅知道刘巴士从交趾经过南中入蜀!

    也就是交趾到南中是有道路的,但是路不好走!既然刘巴都能从交趾抵达蜀中,刘禅认为,大军也一样能从南中直抵交趾。

    虽然蜀中有井盐,但是井盐的开发难度大,产量有限,而且工艺提升难度高,消耗的劳动力也多。

    诸葛亮这么聪明的人,自然知道井盐的作用,实在是劳动力不够,相比井盐,海盐的产量就要高很多。

    如果能从南中攻入交趾,蜀汉就有了海盐生产基地,这能极大的缓解蜀中普通百姓缺盐的局面。

    目前,井盐每日产量不过五千斤,远远不足以满足所有百姓需要的用盐量以及国家的需求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