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真灵传说 » 第三章 陌生的地方

第三章 陌生的地方

    当邓昱再次睁开双眼,已是午夜。

    直起身形,长呼出一口气,望向下方的星星点点,终于恢复的差不多了,“该开工咯。”

    邓昱抛出那柄金钥匙,此物竟可兀自浮空于胸前,随着双手掐出莫名印记,邓昱似与钥匙之间建立了某种联系,继而一股强大的能量,便从邓昱身上源源不断地传导向钥匙,而鲸吞巨量灵力后,金钥匙周身炫然扩散出无数玄奥的符文,此刻遵循特有的规律,不断萦绕旋转。

    随着符文的光芒愈发璀璨,一种古老的神秘波动从钥匙中弥散开来。

    邓昱急忙集中精神,专心维持其运转。

    熟睡中的木少北,又梦见了那片充斥整个天地的海洋,流光溢彩,五色斑斓,熟悉的感觉再度出现了,木少北依旧下意识地向深处游去,不知游了多久,难忍的憋闷与挣扎,终于刺激到浑噩的意识,顶着莫名怪力的驱使,逐渐复苏起来,木少北又停在了半路,如溺水之人开始挣扎。

    远在空中的邓昱暗暗咬牙,赶忙全力催动。

    “见了鬼了……”

    邓昱此时本应该品着竹酒,游山玩水一番,毕竟出完任务后,罕有地得了三天假期。

    巧了,恰逢赶上招生这种学院要事,还是院长亲自传下的指令,于是,除了外出执行任务的,但凡够资格的,能腾出手的,全都被派了出来,邓昱刚把酒水准备妥当,便被唤了回去。

    木少北还在潜意识地奋力挣扎,无法呼吸的压抑,使他急迫地想要挣脱一切包围和束缚。

    然而无论怎么挣扎,始终无法脱困,压抑与恐惧的笼罩,仿佛把他拉回到了醉酒的那晚,心中怔怔道:“要回去了吗,我就说是做梦吧……”

    这一刻,心里不禁浮起患得患失之念。

    渐渐地,木少北悬浮在那片海洋中不再动弹,原来已经是体力透支。

    邓昱感知到这一幕,眉头紧锁:“糟糕,此时意识一旦沉沦,凶多吉少……”正当邓昱犹豫的一瞬间,一道金光自木少北体内激发而出,弥漫周身,继而,又瞬间收拢消失,快到连邓昱都未曾感知到。

    老天垂怜,无人知晓这护体金光来处,竟是那晚算命得来的符纸,一直被木少北贴身带着,幸而护得一时周全。

    “罢了,此子无缘也。”邓昱当下决断,不再勉强施为,毕竟已为他多耽搁了一天。

    这钥匙虽神妙无比,可于冥冥之中择出资质上佳者,但那缘分二字,却是做不得主。

    学院招生的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当地的选拔录取,二则如邓昱这般,跟随那金钥匙指引,短暂地破入一方小世界,便属学院特招。

    邓昱来到这里虽说才两天,说来短暂,可换算成故乡的时间,却足足已过去近两年!

    凡是破界出去做特招,正常一天足矣,也罕有人会多做逗留,只因历来的经验,界外之地,皆是灵气枯竭的绝地,从无例外,往时也曾有那自视过高之人,逗留之际,却是再也无力返回,最终流落不知所踪。

    而邓昱第一次到外界,便误工了一天,幸好来之前提前做足了准备,若不是金钥匙对木少北释放出强烈的信号,邓昱才不会冒这风险,估计早就收工走人了。

    “咦?”正打算终止的邓昱,发现木少北又动了,正闭着眼睛,开始朝深处缓缓游去,此时的状态倒与其他人一般无二。

    “古怪的家伙!”邓昱总算松了口气,也不枉自己这般下本钱,好歹算是为学院尽了力,不然回去后,这面子可就真挂不住了。

    …………

    一座巍峨的山峰直耸云端,连亘百里,名曰竹山。

    在最高的山顶处,有一栋小竹楼,楼中只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却是一尘不染,正端坐在竹榻上,左手持书,另一只手平在膝上,指尖不时掐点着,似是在推演些什么。

    “院长大人。”楼外传来一名干事的禀报声。

    “进来吧。”平和的嗓音虽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干事耳中。

    余干事闻声,一步一个台阶,上了二楼。

    “院长大人安好。”余干事入门,恭敬地行礼。

    “嗯,坐吧。”那余干事进门的同时,老者手上的书卷凭空消失,随手端起桌前的杯子,饮了一口。

    “院长,这是情报处百大人今日呈上的密信。”说罢,余干事自空间纳戒内取出一块红色晶石,躬身放在老者身前的茶桌上,并未坐下。

    “百川倒不闲着。”老者笑了笑,拿过晶石在手中捻动着。

    “院子大人慧眼识金,百大人掌管情报处多年,洞若观火,勤恳不怠,实为我等楷模。”

    老者笑了笑:“溜须拍马,坐下说吧。”这位院长助理余大富跟着院长五年了,办事利落,嘴皮子也活络,向来左右逢源。

    余大富坐下,给院长添了添茶,又拿出几张文牒递给院长,继续汇报道:“教务处杨大人汇报,各分院遴选新生共四百人已全部满额,加上此次特招的九十八人,现已都安顿在各分院,这是名册,可是……据说邓昱尚未返回。”说完,余大富小心地看着老者神色。

    陈院长点点头,接过册子平静道:“无妨,照常安排即可。”

    最近三百年,特招的人数一次比一次多。

    “好的,另外……”余大富把一封崭新的羊皮卷递给老者,“那几位又送来拜帖,想邀您见一面,还特地送来这个。”

    陈院长接过羊皮卷,精神力覆盖一瞬,便心中了然,卷内空间竟描绘着一张广袤的地图,看样子是个拓印版。

    图中大陆的样貌,与当下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最大的不同,却是整片大地接连在一起,并未被海域隔断。

    陈院长自然知晓传闻,约十万年前,发生了一次天地大劫,万物生灵十不存一,而在劫难之前,大地正如地图中所描绘,是整体贯通的,这在民间早有传说,也有不少能人异士想象着复原那远古图景,版本几多,也无从考证,是否存在什么远古秘辛。

    尽管知道那几人特地提起,不会无的放矢,陈院长还是拒绝道:“这种试探不必理会,你替我回了吧,呵,这几个老家伙。”陈院长收起羊皮卷,走到窗边,望向无边雾海。

    “遵命,那属下告退。”余干事汇报完,起身告辞。

    “不急。”

    “院长,您吩咐。”余大富停下身形。

    “尝尝我这新茶吧。”

    “这……这怎么好意思呢。”余干事有些受宠若惊。

    陈院长回过身,朝他指了指桌上的茶水,示意他试一试。

    余干事也不再扭捏,自己倒了小半杯,一饮而尽。

    “多谢院长,那属下……”话说到一半,余干事顿时瞪大了双眼,急忙运功,吸收茶水蕴含的灵力。

    “办事归办事,你这进境可是过于懈怠了。”陈院长微微笑了笑,继续看向窗外,“这茶对蕴养神识颇有益处。”

    待灵力稍稍平复一些,余大富只觉得爽到了骨子里,本就逊于常人的神识,竟立时凝厚几分,不知省去自己多少苦功,正愁于铸鼎迟缓的进境,可谓是久旱逢甘霖。

    一杯茶水凭空拔高了一丝精神力,这等灵物余干事是万万没敢奢望的,心下兴奋不已:“多谢院长,院长对属下的厚爱,真是犹如滔滔江水……”

    “行了,你先去忙吧。”陈院长适时地伸手打断。

    “那属下告退。”余干事起身,迈着轻盈的步伐退出竹楼。

    屋里又剩下陈院长独自一人,只见他屈指一弹,整个竹楼被拉进一片小天地,与外界彻底隔离开来。

    拿出那块红色晶石,浑厚的神识将其包裹,顿时,一股庞大的信息被他逐一过滤,片刻后,古井无波的陈院长,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江湖如海,平静时少,纷争不断是常态,也就不算新鲜事,但一则不起眼的信息,反而引起他的注意。

    最近半年,南域边陲兽潮频发,规模不大,尚未出现过多伤亡。

    按理说,这元启大陆辽阔无边,属七大洲中最为广袤富饶,凶兽妖兽更是繁多,出现兽潮实属常见,但据百川汇报称,有两处地域,兽潮平息后,附近灵气自此变得较为浑浊起来,各路门派前往查探的人不在少数,但原因暂不得而知。

    灵气伴天地而生,就算有人施展神通抽空了一方灵气,天地有灵,很快便会恢复过来,绝不至于半年时间之久,更不可能无故产生变异,除非有高人以莫大神通圈起一方地界。

    总之,灵气异变绝不正常,但不知从何而起,若是人为,又有何企图?陈院长一阵沉思。

    南域轩辕城的一处密室内,正在整理资料的百川忽然心有所感,拿出院长配发的传讯玉符,神识涌入其中,只有六个字:“兽潮事件,详查。”

    百川收起玉符,这兽潮定是暗藏蹊跷,扒了扒乱蓬蓬的头发,吩咐道:“来人。”

    …………

    轩辕城东相隔四百余里,就是玉流城,观道学院在这片大陆上共设了四处分院,南域分院便在此处。

    玉流城郊外一处茂密的树林中,木少北艰难地睁开眼,一觉醒来,只觉浑身酸乏,头疼欲裂,胸中翻涌澎湃,忍不住朝一旁呕吐起来。

    一道陌生的男人嗓音传来:“你醒啦?”

    木少北平复了一些,拿手背擦擦嘴,晃了晃脑袋,四下望去:“这是哪里,你是谁啊?”

    “我们果然有缘。”说着,朝木少北挤了挤眼,“欢迎啊,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学生了。噢,我叫邓昱,你可以叫我老师。”

    “啊?什么老师?我早就毕业了啊。”木少北错愕不已,眼前之人说的是什么意思?

    “既然醒了,我们先回学院报道吧,已经耽误不少时间了。”邓昱眼下没打算多做解释,一手提起木少北,“小子,抓稳了。”咧嘴一笑,生生地飞入高空。

    “什么学院……啊!”

    有些恐高的木少北,话还没说完,顿时头皮发麻,惊呼起来,又被凌冽的风呛地闭上嘴巴,撇了一眼下面飞掠而过的风景,饶是已经接受了玄学的存在,还是被震惊地无以复加。

    这绝不是武侠电影里的轻功!这人是真的会飞啊!电影拍的着实保守了,这一刻,木少北甚至觉得科幻片才是真正的纪录片。

    玉流城是一座山城,也称树中之城,整座大山纵跨数十里,因整体看去,似美人醉卧之姿,故得名美人山。

    这山城坐西北而望东南,草盛树茂,葱茏叠翠,尤以铁树最高,更有那百年树龄者,可高达百米,质地坚硬无比,寻常石斧利器难以伤其根本。

    透过茂密的铁树枝叶向下探去,才露出了玉流城本来面貌,各式样的房屋建筑巧妙地与巨树绿植纠缠在一起,四通八达,密密麻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