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演员们太懂艺术了 » 第34章 营销宣传方案(求追读)

第34章 营销宣传方案(求追读)

    要冲智能推量了,求追读,求月票,求打赏,求一切数据。

    今天我直接五更,使劲向前冲冲冲!!!

    -----------------

    看合同被所有当事人都签了个遍,钱快要落袋为安了。王也便笑眯眯地将合同揣入兜里。

    “韩董,宁昊师兄,实在是我这最近缺了个几千万的科研经费,不得不出此下策,从你们这里捞一笔。改天等我实验经费不紧张了,往后给国内希望小学捐建100座小学,未来等我有钱了一切都好说,哈哈哈……”

    在众人嘴角直抽的时候,王也直接进入“智者楚轩”模式。

    “好了,活跃气氛的话也说完了,是时候直入主题了。”王也先喝了一口茶,随后才微微仰头:“恕我直言,宁昊师兄,韩董,还有中影负责宣发的张经理。你们对疯狂的石头所采用宣发模式简直是让老马去拉高铁跑磁悬浮铁轨,是完全发挥不出石头这部电影价值。”

    宁昊跟韩山平等人没表现出什么情绪,倒是中影负责宣发疯狂石头的张经理冷哼了出来。

    “呵,好大的口气啊!我们给《石头》这部电影采用最小成本,最小代价的宣传方式。你说我们不懂宣发?你知道这可是国际上主流的宣发模式?”

    “张经理,要跳出固有思维考虑影片宣发的客观因素。”

    王也摸下太阳穴,因为没戴眼镜,随后将扶眼镜变成捋头发。对张经理道:“张经理,你对石头的宣发太过传统和保守了,因为结合传统经验进行预估,所以才不敢保证石头这部电影可以获得票房奇迹。”

    张虎一脸不满地跟王也对视。看着这个被领导器重的大学生能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

    王也跟张虎自信对视。

    “张经理,你做不到的事情我可以。而我,可以让石头票房大卖!”漫长的前摇之后,王也忽然反问道:“张经理,可知女巫布莱尔?”

    “女巫布莱尔?”

    “女巫布莱尔!”

    两道关于女巫布莱尔的声音响起,一道是疑惑,一道是诧异。

    张经理不知道女巫布莱尔,但是宁昊知道。

    女巫布莱尔是一部拍摄于1999年的伪纪录片,成本不超过一万美元,却创造了高达2.49亿美元的票房神话。

    虽然这部伪纪录片期间的宣发资金又提高到了近2000万美元,但是它所创造的票房奇迹是一个令人窒息的经典营销案例。

    因为这部电影上映时间不长,宁昊还曾亲自拉片观看过。

    当时宁昊看过之后,对这部电影的质量评价是——依托答辩!

    值得宁昊跟学校学习制片发行的同行所关注,便是《女巫布莱尔》的宣发策略了。

    女巫布莱尔宣传集中制造悬疑和真实感,大幅度使用了网络宣传,制造出各种类似病毒营销一般口碑,让无数人走进电影院,获得2.49亿美元的票房奇迹。

    可惜这样的营销无法多干,且特别容易败观众缘。

    后续很多看了《女巫布莱尔》的观众都表示这玩意就是一坨屎。若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绝对再也不会看这部伪纪录片。

    好莱坞那边看到女巫布莱尔的奇迹营销后也争相模仿,大量电影公司试图制造吸引人去观看的假象,可惜全都以失败而告终。

    宣发费用垫资的多不胜数。

    宁昊思索了好一会,对王也提出使用类似《女巫布莱尔》的宣传方式宣传《疯狂的石头》是抱有强烈怀疑态度的。

    他真的找不到通过《疯狂的石头》切入网络口口相传的自发性病毒营销模式,让无数观众自掏腰包地走进电影院。

    宁昊不行,王也可以。

    王也语调不快,以女巫布莱尔为起点,开始对详细营销方案进行了更细致化的安排。

    “女巫布莱尔的营销方案借助的是以假乱真的观众猎奇心理,和适量的媒体导向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的……咱们这有行情在,49年后不需成精,不需有诡,所以无法借用这玩意搞紧张感。但他借助网络宣传的方式值得学习。”

    “宁昊师兄的《石头》质量非常高,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更加大胆的方式……”

    王也开始就石头的宣传进行了一番介绍。

    第一个,自然是将原本重点投资传统纸媒跟电视台的资源转移到网络上。并且重点集中在高校学生群体。

    他给出了几条建议,现在的学生群体都喜爱网络,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更强。

    让学生们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自来水式营销,让石头内的各种谐音梗,经典场面制作成表情包,制造一种不看石头就落伍的现象……

    除了这个,还要借助《疯狂的石头》这个名字大做文章,尽可能诱发更多路人观众的观影热情。

    比如先以中影的名义说服国内知名连锁黄金、玉石首饰珠宝店,跟他们进行联名宣发。

    随后使用代言和联合营销的方式推动观看《疯狂的石头》可以携带票本直接在电影院进行兑换大奖项目。再让某些幸运儿当着面获得价值五十万玉石级别的大奖。

    借助幸运儿获得大奖的方式,重点进行网络宣传,刺激人们关注项目,随后借助《疯狂的石头》里面经典台词,对观众进行定向问答环节,通过派发价值几百块的玉石、首饰的方式,加强网络宣传话题。

    三板斧的目的,就是吸引更多观众走入电影院观看《疯狂的石头》。

    当这部投资极低的电影票房提升后,再找媒体宣传小成本奇迹黑马,拉拢更多的观众走入电影院。

    这种宣发方式并不出奇,网络上就有很多人使用,但是从来没有人像王也这样活灵活现地使用这种宣发策略。

    听着王也讲述一条条宣传策略,在场的人思索可行性,眼睛渐渐亮起。

    即便是中影负责宣发石头的张经理都心动了!

    大家都知道石头是一部好电影。

    若石头是一部烂片,肯定是浪费宣发资金。

    但好电影配合网络宣传进行营销,创造黑马奇迹的可能性非常大。

    王也所提出的建议宣发成本并不高,最大的难题或许是如何跟珠宝商合作,用低成本的方式将玉石以抽奖的方式送给观影观众。

    但是只要打通这个最难的环节,便可以结合石头的实际情况,以超低的成本达到杠杆宣发电影的目的。

    只要在前期掀起网络讨论热度,必定会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将话题转化成电影票房。

    长久地思索和沉默后,韩山平第一个开口了:“倒是没有口出狂言,此事的可行性很高。张虎,你能在国内找到合适的珠宝商,达成合作吗?”

    “韩董这个请放心,我认识周大福珠宝的人,可以跟他们联系,我想他们应该非常喜欢这样的联合宣发的策略。”

    “宁昊,张虎,你们认为如何?”

    “对于珠宝商来说,这种能用极小的成本,大幅度提高知名度的方式非常感兴趣。他们一定乐得参与合作!”

    “相比传统海报营销,这样的方式可行性更高。”宁昊也回答道。

    韩山平满意地点头:“那就这样试试吧,宁昊,张虎,你跟王也师弟多多交谈,商量网络营销宣发一事,制定好整套方案后就给我,我让会计拨付资金。”

    “好。”宁昊跟张虎都同意了这个方案。

    韩山平看了王也一眼,满意地笑了起来,又安排了几句便匆匆离开。

    他的工作特别多,在这里耽误半天时间后,需要回去紧急加班。

    就这样,王也关于石头的新型宣发策略就这么迅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