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人在红楼,推翻大清 » 第1章 行善事积幸运

第1章 行善事积幸运

    神京城是清朝的国都,分为内城和外城。

    内城只有旗人可有居住的房舍,包括了满洲八旗、汉军八旗、蒙古八旗。

    荣国府这座国公府邸便位于内城,府上的主子们皆为旗人。

    府上的众多奴才,多半住在府里,也有一些住在外城或城郊。

    郑兴,小名兴儿,他便是荣国府的奴才之一,且是个家生子。

    他的父母都是荣国府的奴才,他便成了家生子。

    只是,郑兴今年业已十四岁了,却尚未被选入荣国府当差。

    郑兴只有父母,没有其他亲人,母亲江氏在荣国府当厨娘,父亲郑喜安是荣国府打杂的男仆,如今重病在床。

    一家三口住在外城的一条小胡同里,租了一座小平房。

    ……

    ……

    神京城昨日刚下过大雪,今日虽未下雪了,却也未放晴。

    整座城都还遍布积雪,银装素裹的样子。

    此时,身形清瘦的少年郑兴,正坐在自家租住的小平房的门槛上。

    他在发着呆,想着跟穿越和金手指有关的心思……

    是的,穿越!

    就在几天前,他突然魂穿到了原主身上,融合了原主的记忆,成了郑兴。

    他前世看过一些红楼网文,只是没想到自己竟然穿到了红楼世界。

    而且,他穿的不是宁国府和荣国府的嫡系子弟,甚至不是两府的旁支子弟,竟然只是穿成了一个荣国府的家生子。

    这身份委实卑贱啊!

    而且,这个红楼世界的朝代竟然是清朝!

    他前世看过的那些红楼网文,可没有一部的朝代背景是清朝的。

    偏偏这种事被他遇到了。

    倒也有合理之处。

    前世很多人认为,虽说曹公在《红楼梦》里写到“无朝代年纪可考”,但这部皇皇巨著的朝代背景主要就是清朝,只是曹公不便写明罢了。

    不过,这个红楼世界的清朝,跟郑兴前世的清朝有差异。

    比如,虽是后金侵入中原,灭了明朝,建的清朝,却没有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当今在位的皇帝是永正帝。

    比如,女子不缠足。

    但清朝就是清朝,郑兴作为一个家生子,想在这么一个朝代崛起,若没有金手指,那可真真是太难了啊!

    庆幸的是,他好像有金手指。

    就在穿越的时候,他做了个诡异的梦,有一句话在梦里反复响了多遍:“当你看见金光的时候,便可行善事积幸运,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

    他将这句话反复研究了多遍,认为这应该便是他的金手指了。

    这几天他花了不少时间在神京城和城郊走动,想要寻找金光,寻找行善事积幸运的机会,奈何几天下来都没能找到。

    这证明了,这种机会确实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寻找,难以找到。

    问题是,何时才能遇到这种机会呢?

    这真是他的金手指吗?

    此刻,郑兴坐在小平房的门槛上,默默想着这些心思。

    突然,他听到了一阵叫卖声:“卖马草唉,谁要买马草唉……”

    郑兴寻声望去,看见小胡同里正走来一个老太太。

    这位老太太满头银发,满脸皱纹。

    她挑着一根扁担,扁担两边挂着两个大竹篓子,两个大竹篓子里堆满了马草,挺沉的,以至于扁担将她本就很矮很瘦的身子压得佝偻着。

    她挑着这么沉的东西,蹒跚于布满积雪的小胡同里,还要一面走着一面叫卖,叫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沙哑,因为已经叫卖很多很多遍了。

    见到这一幕的郑兴,眼睛却亮了起来。

    金光!

    他从这位老太太身上看见了一道金光!

    “当你看见金光的时候,便可行善事积幸运,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

    郑兴忙站起身,走到了老太太跟前:“老人家,这么冷的天,昨日又才下过大雪,我瞧着你年龄这么大了,怎还挑着这么重的马草来卖啊?”

    老太太没直接回答,问道:“哥儿买不买马草唉?”

    郑兴点头:“要买的。”

    老太太神色一喜:“买多少?”

    郑兴看了眼两大竹篓子的马草:“你这两篓子都卖我要多少钱?”

    老太太神色更喜:“五十文。”

    郑兴点头:“我买了,你等一下,我回屋取钱。”

    说完郑兴快步走进小平房,拿了五十文钱出来,递给了老太太。

    老太太开心道:“多谢哥儿了,我帮哥儿挑进你屋里去。”

    “我来挑吧。”郑兴道,挑起了扁担。

    他将两大篓子马草挑进了小平房,将马草都倒了出来。

    扁担和两个大竹篓子自然还给了老太太。

    郑兴问:“老人家,可否告诉我,你今日为何挑着马草出来卖啊?”

    老太太当即讲述了起来……

    可以称她为杨姥姥。

    杨姥姥住在神京城城郊的一个村子。

    她二十多岁的时候,已有了一儿一女,丈夫却突然病死了。

    她本来有机会再嫁人,却没这么做,辛辛苦苦将一儿一女抚养长大。

    她还让儿子娶了媳妇,女儿嫁了人家。

    然而,当她老了,自己没什么财产了,身子又有病,儿子却不愿赡养她,让她住在一个很简陋的茅草屋,女儿也不愿赡养她。

    无奈之下,她便靠卖马草养活自己,给自己治病。

    今日她以区区五十文钱卖给郑兴的两大篓子马草,却让她委实很辛苦。

    她需要在这寒冷的冬日,在这昨日才下过大雪的冬日,去田野采集马草。

    她需要挑着马草走十里路到神京城来叫卖,而马草难卖。

    她卖完马草还要挑着扁担和两个大竹篓子走十里路回村。

    郑兴听完杨姥姥的讲述,心中生出了悲悯。

    他知道,或许要不了多久,杨姥姥就会死去,或累死或病死。

    他知道,杨姥姥死后,或许儿女都不会给她办一场像样的丧事,即便办丧事也是为了收礼,然后将她埋在很多年前死去的丈夫的坟墓里。

    郑兴拿出了一两银子,递到了杨姥姥眼前:“杨姥姥,这里是一两银子,是我给你的。”

    一两银子等于一千五百文钱,也就是六十篓子的马草。

    杨姥姥眼睛一亮,也没客气,一面接过银子一面感激:“多谢哥儿,哥儿是个善人啊!”

    郑兴还不忘叮嘱杨姥姥,让她别将这一两银子给她儿子女儿,甚至别告诉儿子女儿,自己悄悄留着,用来治病买吃的……

    郑兴将杨姥姥送出了屋外,目送着杨姥姥走开。

    他看见,杨姥姥身上的那道金光窜进了他的身体!

    行善事积幸运!

    这道金光便是他此次行善事积来的幸运!

    只是,他家现在也困难啊……

    “好在我今生的娘是个朴实的。”郑兴心想。

    这时,他听到卧房里传来有气无力的叫声:“兴儿啊,我要喝水……”

    叫声是重病在床的父亲郑喜安发出的。

    郑兴忙走进卧房,伺候父亲喝水。

    ……

    ……

    这天傍晚,郑兴的母亲江氏从荣国府下值回家。

    郑兴将今日行善之事告诉了她。

    江氏虽是朴实的妇人,还是忍不住道:“兴儿,你今儿这事做得不是不好。”

    “只是这世上可怜人忒多了,咱们家若富贵,别说帮一个了,哪怕帮十个百个,娘都不会多嘴一句。”

    “可咱们家现在困难着呢,你爹大病着,这些日子为了给他治病,将存钱都快花光了,家里只剩五两多银子了,却还要继续花钱给你爹治病。”

    郑兴道:“抱歉,娘。”

    他不是圣母,今日他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那道金光,为了积幸运。

    只是不知今日这积来的幸运何时能派上用场?

    江氏转移了话题:“今儿府上的二奶奶下了令,说她那儿缺个总角的小厮,要召集尚未在府上当差的总角奴才明儿进府供她挑呢。”

    “一旦被挑中了,便会发五两银子的赏钱,日后每月可有一吊钱的月钱,该有的赏钱也会有。”

    “而且,二奶奶院里的平姑娘是个慷慨大方的,听说时不时会赏钱给院里的小厮。”

    “可惜你已十四了,再过一个月,年后就十五了,该不会被二奶奶挑中了。”

    “唉,这么个好机会,你怕是要错过了。”

    “也怪爹娘没本事,否则你早去府上当差了,岂会等到现在还闲家里。”

    这里的“二奶奶”,指的是王熙凤!

    总角则指的是八岁至十四岁的少年。

    郑兴却眼睛一亮,悄悄想着:“此事可不一定啊!”

    他今日可是已经积了幸运,说不定明日他便会被王熙凤挑中呢……

    ……

    ……

    郑兴家里也有扁担,有大竹篓子。

    翌日一早,郑兴用扁担挑着两大竹篓子马草,跟着江氏进内城。

    他要去荣国府竞争凤姐院的小厮位子了。

    他从杨姥姥那里买来的马草也不能浪费了,江氏要将这些马草卖给荣国府,荣国府有南院马棚,养着多匹马。

    江氏、郑兴都有荣国府的奴才腰牌。

    凭腰牌,两人可以从内城南垣的宣武门进内城。

    若无腰牌,两人就需要从内城南垣的崇文门进内城,那就要饶一个大圈子才能到荣国府,而且,从崇文门进,两篓子马草就要交税了。

    从外城到内城,郑兴一路上看到的成年男子,无论是满族、汉族还是蒙古族,都是“金钱鼠尾辫”的发型。

    郑兴前世那些清朝电视剧里常出现的发型,是将头上前面一部分剃光,后面的头发扎成一根辫子,这种发型称作“阴阳头”。

    事实上,阴阳头到了清朝末期才出现。

    在清朝初期和中期,男子的发型都是金钱鼠尾辫。

    所谓金钱鼠尾辫,是只在头顶保留铜钱大小的一小块头发,扎成一根鼠尾粗细的小辫,这小辫要能穿得过铜钱的方孔才算合格。

    这种发型在郑兴看来自然是古怪难看的。

    好在郑兴现在还不是金钱鼠尾辫。

    这个世界的清朝,汉人男子在成年前一般不是金钱鼠尾辫,成年后才必须金钱鼠尾辫。

    江氏、郑兴由宣武门进内城后,很快走到了宁荣街。

    宁荣街距离宣武门很近,这条街不短也不窄,整条街只坐落着两座很大很豪华的府邸。

    一座是宁国府,一座是荣国府,两府相邻,一东一西,两府又合称贾府。

    郑兴跟着江氏,由宁荣街东街口走入,经过宁国府,来到荣国府大门前。

    荣国府的大门是三间兽头门,分为正门、东角门、西角门,大门上方悬着一块匾额,上书“敕造荣国府”五字,大门外摆放着两个大石狮子。

    江氏带着郑兴由西角门进府,朝着厨房走去,江氏是在厨房当差的厨娘。

    这还是郑兴第一次走进荣国府,他一面走着一面看着,心中不由感叹这座府邸的富丽堂皇。

    不愧是国公府邸,不愧是《红楼梦》的主要场景!

    到了厨房,江氏便忙碌起来,郑兴则在厨房等待。

    期间江氏找了一下南院马棚的买办,求买办买下她的马草,结果买办只拿四十文钱买下。

    这些马草昨日郑兴花五十文钱买来,今日又辛苦地从外城挑进内城荣国府,结果只卖出四十文钱。

    郑兴在厨房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

    上午时分,江氏停下了忙碌,带着郑兴走到内宅西路贾母院的垂花门外,在此等待。

    加上郑兴,一共有五个总角奴才参与此次的竞争,年龄最大的就是郑兴,年龄最小的则只有九岁。

    五选一,这竞争还蛮激烈的。

    垂花门外还聚集了几个媳妇婆子,包括了江氏,都是带着自家子弟来参与竞争的。

    这时,一群丫鬟媳妇众星捧月般围拥着一个美人从垂花门内走出。

    这个美人,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这个美人,打扮得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她的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

    她的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

    她的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

    她的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她就是王熙凤!

    她是贾琏的妻子,荣国府的二奶奶,管着荣国府的内宅!

    王熙凤在荣国府的奴才圈里颇有威严。

    她被一群丫鬟媳妇众星捧月般围拥而至。

    等在垂花门外的几个媳妇婆子,包括江氏,纷纷对王熙凤恭声打起招呼。

    “二奶奶好。”江氏堆着笑招呼道。

    王熙凤从人群中瞥了眼江氏,没有回应。

    现场除了郑兴之外的四个总角奴才,纷纷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王熙凤,又纷纷低下了头。

    郑兴是例外,他多看了一眼才低头……

    他倒是不想低头,但这低头是有必要的,来之前江氏反复叮嘱过他,当着王熙凤的面,务必恭敬小翼,不可正视……

    虽只匆匆看了两眼,却已让郑兴心中感叹:“不愧是王熙凤,果然是美人,也是个气势不凡的。”

    王熙凤用丹凤三角眼将郑兴等五个总角奴才打量了一打量,随即看向了林之孝家的。

    林之孝家的,是荣国府二管家林之孝的老婆,是权利不小的管事媳妇。

    此次召集总角奴才之事就是由她负责。

    林之孝家的见王熙凤看向自己,忙上前简单介绍了一下五个总角奴才。

    郑兴虽在五个总角奴才中年龄最大,却是最后被林之孝家的介绍到。

    介绍他时,林之孝家的说:“这是兴儿,郑喜安两口子的儿子,今年已十四了,再过一个月过了年便十五了。”

    王熙凤听完介绍后,再次用丹凤三角眼将五个总角奴才打量了一番。

    她随即伸出一根手指,指着郑兴道:“就他了,年龄虽大了些,好在我瞧着顺眼儿,先放我院里用上一年,一年后他成年了再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