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职路广阔 » 第二十一章 上课

第二十一章 上课

    学校给徐正永每周安排两次课,上课的时间分别是每周二下午的第一节,和周五下午的第二节。

    自从毕业之后,徐正永还没有机会再回到过校园,他甚至从未想过再次回到学校的时候,自己是以教师的身份。尽管这里并不是自己的母校,尽管自己只是一个兼职讲师给学生们讲授几次专业课的内容,但是这毕竟是他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出现在大学校园里,也是自己的第一次授课,想起这些来,还是难免有些激动的。

    徐正永按约定的时间来到BJ光华职业技术学院,接待他的是机械系的教学秘书高老师。本来下午第一节课的时间是两点到三点四十,因为他是初次到这所学校去,而且也是第一次给大学生上课,所以他们约定了一点二十见面,以便提前有一些当面的交流。

    高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士,言谈举止很得体,口音中显露出一种南方水乡的温柔。后来多次接触之后,徐正永逐渐的在交流中得知她也才工作3年,研究生一毕业就到这里做了教学秘书的工作,同时会给学生们上一门叫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课程。之所以来这里工作主要是因为学校里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轻松,而且她的家就在距离学校不远处的一个居民小区,她的丈夫是BJ本地人家,婆家不希望她把过多的精力花在工作上,于是这样一份大学校园里的工作对她来说还是十分理想的。虽然这里也算得上是一所大学,不过在首都BJ这样大学云集的地方,这所大学又实在是算不得什么了。好在,像这位高老师一样的很多人,并不是要在这里实现教书育人的理想,反而乐得没有科研或者教学的压力。

    当某种环境成为一些人的乐土的时候,自然就会有另一些不适合这样环境的人难以生存下去。

    高老师客气的把徐正永引到制造技术教研室,介绍给了一位刘老师。这位刘老师是这个制造技术专业的负责人,上一个学期的时候系里的领导找到他,说是需要响应管理部门的政策开展校企合作,其中的一项工作是企业兼职讲师进课堂,让他想办法把这项工作推进一下。

    刘老师考虑再三,发现这是一项费劲不讨好的事情。因为从钱的角度来说,学校里能够给出的课时费很低,不足以请来具备较高教学能力的兼职教师,找一个能力不佳的老师来凑数,对学生能有什么好处呢?恐怕还不如不找。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一阵临时刮来的风,去哪里找恰好合适的人呢,上课的形式、内容,上多少时间,上完这一轮是不是还有下一轮,都不知道。这样一种事,如何指望有人能够给你认真对待啊?

    于是,刘老师就施展了“拖”字诀,希望拖一拖,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过了一段时间,当他再次遇见领导的时候,先是夸赞了一番校企合作的重大意义,然后讲述了自己在寻找兼职教师方面所做的努力,最后说明了一些困难,结论是自己实在是找不到一位合适的人选。就这样,又把这个任务还给了领导。

    搁置了一个假期之后,眼看新学期马上开始了,领导又想起了这件事,特意电话询问了刘老师的进展情况。眼看着如果再不落实,怕是学校里面这学期的系部评比又要扣分了。迫于无奈,他联系了一位企业里面负责招聘的熟人,也就是徐正永公司的那位人事部门的赵姐。赵姐一听,就知道这件事有点棘手,但是终究没有办法一口回绝,于是答应帮忙问一问。

    她把公司里面可能做这件事的人细细的数了一遍,确定了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尽管她觉得比较有把握,结果那位同事正在跟进的项目需要经常出差,时间不是很好协调。她的第二个目标就是徐正永,一番沟通协调之后,竟然真的把这件事落实了。

    见面后,刘老师把兼职授课的基本思路又跟徐正永交代了一下,两个人又就具体问题进行了一些交流,主要都是徐正永提出的关于教学方面的事情,刘老师也都尽量详细的做了说明。

    临到上课的时候,双方已经把想到的问题都沟通清楚了。因为徐正永是第一次来这里上课,刘老师就带着他一起去往教室,以便向学生进行一下介绍。

    正式开始上课的时候,刘老师已经走了,只剩下徐正永自己面对着教室里的学生。

    按照名单,教室里应该有58名学生,但是徐正永大概的数了一下,貌似只有四十人左右。他模仿着自己上大学时候老师的样子,开始点名。

    点名过程中陆续的有来了几个学生,最后缺勤的一共是13人。对于这13个人,没有谁知道他们去哪里了。本想找班长问一问,结果班长也不在。

    徐正永确定这一问题实在是没法解决了,只好先开始上课。

    上课的过程更是让他感到意外,大部分的学生都完全不关心老师在讲些什么。有的人,才刚上课几分钟,就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也有的一直在那里和旁边的同学又说有笑的聊着什么,也有的拿了一本不知道什么书,在那里看。好在有几个坐在前面的学生用好奇的眼神给了徐正永一些精神上的支持,只是不确定这种好奇是对知识的好奇,还是对这个新来的兼职教师的好奇。

    让徐正永能有一丝心里安慰的是,能够看出来,学生们的这个样子并不是针对他的,这应该是他们一贯的状态,甚至有可能还有几个学生因为对新老师的好奇,强打起精神在听课呢。

    好歹第一次课总算毫无意外的完成了。本来徐正永还对一些问题做了精心的准备,他担心下课后学生们会有什么刁钻古怪的问题请教。结果,下课后的第一时间,他就发现是自己想多了。只在下课铃响起的一瞬间,甚至还没等到他说下课,学生们就纷纷起身乱哄哄的走了。

    徐正永走出了教室,他的心情不太好。他不知道是应该把这种心情跟谁分享一下,是该和教学秘书高老师说一下吗?还是专业负责人刘老师呢?想必他们应该也是知道学生们这种上课状态的吧,所以跟他们说一下的目的是什么呢?亦或是公司的赵姐?跟她说了又怎样呢?难道是就此打了退堂鼓,后面不再来了么。

    徐正永一边想着,一边在校园里随意的走着。因为今天是第一次来,他担心可能不会很顺利,所以他直接请了一整个下午的假,现在他并不急于回公司去。

    说实在的,尽管工作比较轻松,尽管和同事们的关系融洽,尽管工资也并不算低,也并没有遇到过刁难人的领导,但是在企业里工作总是让他有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仿佛是在一个远房亲戚家里做客,缺少一种能让自己踏实放松的归属感。还记得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尽管没有工资,每天要起早贪黑的做实验写论文,还经常被导师教训,但是那时候有一种简单的快乐,一切让他觉得从容。不知道这种感受是错觉还是矫情,总之自打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三年来,似乎只有那几天回家过年的假期能让他身心舒展。现在有了这个能够回到校园的机会,他在来之前就打算在校园里转一转,希望能够找到那种久违的感觉。

    但是上完课之后,他几乎已经忘了自己的这个想法,只是心不在焉的走着。

    BJ光华职业技术学院面积并不大,除了教学楼、宿舍里、食堂、图书馆这些大学校园里通常的配置外,也并没有什么其他特别之处了。学生数量也不是很多,大多都是BJ几个郊区的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上不了普通的本科学校,只想学点技能或者混个学历,家里觉得没有必要再跑到外地去了。另外BJ几个中心城区的学生们基本上是不会来这里的,因为城区里的高中本来生源就相对好一些,大多能进入本科学校,另外成绩差的如果家里有点条件就会直接去国外留学了,再不济也还有很多学费高一些的中外合作办学或者民办的本科高校可以选择。

    徐正永沿着校园里的主路随意的走着,看着三三两两的过往学生们,似乎自己也成了其中的一员,而且像是一个刚入学的新生,不知道前面会走到哪里。

    当他从体育场旁边的路上经过的时候,有了一点意外的发现:在靠近校园围墙处,是一片空地,空地上有几棵树,树下有两个学生在操纵着一个小车模型,旁边还有一个简易的折叠小桌,上面摆放着笔记本电脑和一些工具。很明显,他们是在这里做实验。

    对徐正永来说,这简直是他找寻到的一处风景,不由的走过去。两名学生对这位老师模样的人的突然造访有点意外,站起身来,跟他打招呼。徐正永也就趁机和他们询问了一些情况。原来这两位学生在跟着一个老师进行智能小车自动行驶方面的研究,正在进行的内容是自主适应陌生的复杂地形。他们这在利用这里的树木作为障碍物,验证小车的路径规划能力。

    徐正永是做结构设计方面的工作,所以对自动化控制方面的内容也并不了解,但是在和学生的交流中,能够明显感觉到他们对一些具体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见徐正永对他们的工作很感兴趣,学生们还告诉他,他们的实验室就在汽车工程系的207房间,有机会可以到那里去看看他们其他的一些成果和作品。

    聊了一会儿,又看了学生们做了一会儿调试,徐正永打了个招呼然后离开了。他没有再去校园里其他的地方,径直走向了校门,并给刘老师和高老师分别发了一条信息:课已上完,一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