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职路广阔 » 第三十三章 独善

第三十三章 独善

    苦于学习的学生们,依靠着国庆节假期攒下的快乐,终于熬过了十月份,就像是遭受病痛的人,依靠阿司匹林止疼坚持劳动一样。

    不过,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找到了自己在学校里面的方向,就像是一株植物被移植到一个新的环境,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水土不服,会发蔫,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就可以在新的环境里茁壮成长了。

    现在班级里的同学大概分成了三类:打游戏的,泡社团的,学习的,比例大概是五比三比二。尽管公然逃课还只是个别现象,但是已经有了这样的苗头,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制止,很快就会蔓延到更多的学生。

    李振华不算是苦于学习的学生,但是他的十月份过的也并不轻松。本来他已经克服了入学初期对学校的失望心情,特别是通过努力成功竞选班长之后,曾经一度认为同学们对自己的认可,可以转化成自己对同学们的影响和带动,让班级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自己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不断进步,但是一段时间过后,他发现完全是两码事。

    开始的时候能够把学习当回事的同学还是占多数的,他可以重点的针对几个爱打游戏的学生进行劝导,他们也会有一个积极的回应。

    国庆假期之后,同学们也基本上摸清了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的基本底线。对于辅导员,只要不直接触犯学校规定中的红线就行,对于任课教师,只要上课时候不做影响课堂纪律的事情就行。他们才明白作为大学生原来是这么的自由。

    过了一段时间,一部分学生就逐渐的忘记了自己在入学前立下的远大志向,在那些一开始就全力玩游戏的少数同学带动下,纠结中加入了这个轻松愉快的群体。想想也难怪,打游戏赢了自然是成就感带来的心情愉快,打输了还可以爆粗口骂队友,更重要的是一次失败了很快就可以重新开始另一次,不存在持久的压力。而学习就不同了,学会了什么也没有在同学中炫耀的机会,没办法转换为成就感,学不会的话总也不能痛骂老师一顿,更不能立刻重新再上一次这堂课。

    在这样的学校里,本来就是一些学习习惯和基础并不是很好的学生聚在一起,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属于学习态度摇摆的。他们在高中的时候,周围满是态度坚定而且努力学习的同学,所以他们还能够尽力的管住自己,跟着一起学习。而现在,他们周围态度坚定的都是一些打游戏的,所以他们就完全摇摆到了另一侧。结果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几乎没有人把学习当做主业,也没有谁有明确的目标,更不知道自己将来的出路在哪里,每天就是无所事事的混日子。

    眼看着班级的同学中打游戏的越来越多,自己的劝说和带动完全没有什么作用,李振华心里自然难以舒畅。自从上次受到许敏的劝说之后,他尽力的让自己平和的看待这个环境。有那么几天,他在宿舍同学的“拉拢腐蚀”下尝试着玩了几次手机游戏,想体验一下这里面到底有着怎样的乐趣。可是因为操作实在太差,悟性又低,不仅自己没有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还被同学们嘲笑了一番。

    李振华打游戏这件事,在同学之中一时之间已经成了一个娱乐新闻。不光本宿舍的同学跟着起哄,说他从前一直不玩游戏,还总劝别人不玩,是因为见不得别人好;说他天生手残,不是打游戏的料;还说他是缺乏真正的竞技精神,怕输不敢玩之类的。还有同学则是说他之所以一直不玩,就是因为没开始过,一旦开始保准也会上瘾等等。还会有其他宿舍的同学特意过来看看班长的“神操作”,结果当然是逗得大家大笑不已。

    大概是李振华体验打游戏的第三天或者第四天,晚自习之后回到宿舍,他又在同学们的“叫嚣”中开始了游戏。他已经尝试了三种同学们常玩的游戏了,结果或者是在操作的过程中手忙脚乱毫无章法,或者是级别太低被虐的体无完肤,完全没有军训时那种动作行云流水的自然样了。

    这一天也是毫无意外的不到半小时,李振华就连续的失败了三次。

    最后他把手机往床上一扔,气愤地站起来,有些烦躁地说:“不玩了,不玩了,真是不知道乐趣在哪!”

    “看啊,班长生气了。这就是游戏上瘾的前奏,很多人都是从这种接连失败的不服气开始的。”丁宇航第一时间鼓励李振华说:“班长,别灰心,只要勤加练习,保准能赢。”

    他的这种鼓励,当然是带着玩笑的成分。李振华摆着手说:“真的玩不了,我是没有你们这福气了,享受不了这东西。”

    “哈哈,我就说你不用试吧。”宋超跃不怎么玩手机游戏,他主要的乐趣来源就是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看各种搞笑的视频。此时,他正在手机上刷视频,也跟着说:“玩游戏就跟喝酒似的,有的人注定就是不会。”

    “你这么说,就是看不起班长了,只要班长想做的事,哪有不会的?”韩旭像是夸赞李振华,只是不知道这话说的是真心还是假意,并且又打比方说:“这就跟抽烟似的,只要你练的多了,自然也就会了。”

    还有几个其他宿舍的同学也纷纷发表了见解,有的说“班长还是没用尽全力”,有的说“打游戏也需要悟性,还真不是谁想玩就能玩的”。

    大家的议论中,宿舍里又进来一个人,是刘杰。

    他经常是不回宿舍住的,这天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回来了,听了一下正在进行的话题,也凑过来说:“要说游戏玩的爽,就是两条,一个是操作,一个是花钱。”

    “对对,杰哥说的对。”韩旭紧接着说:“我看班长这操作是成问题了,只能走氪金路线了。”

    李振华听着大家七嘴八舌的拿他开涮一直插不上嘴,听韩旭说要靠花钱买装备,坚定地说:“那还是算了吧,不花钱我玩的都闹心,再花点钱,我光剩下心疼了。”

    这话又逗得同学们笑了起来。

    “大班长,这我可真得教育教育你了,你这思想不行啊。你应该明白挣钱是为了什么呢?不就是花着痛快吗。既然花钱能换来快乐,为啥舍不得花呢?”刘杰大气的说。作为一个社会经验更加丰富的人,他的观点似乎要比其他同学成熟一些。

    “唉,道理没错,只是对我这没钱的人来说,还得尽量把钱花到有用的地方才行。”

    “嗯,有没有用全凭你自己说了算。俗话说‘骑自行车去酒吧,该省省该花花’。现在你可能觉得钱少,不能用来换游戏的乐趣,但是等再过十年二十年的,等你有钱了,估计你又没那份激情玩游戏了。你也就错过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乐趣。”

    “还真是,在啥时候就应该干什么事情,世界上唯一买不来的就是后悔药。”一直坐在自己床上打游戏的郭威说了,他和李振华关系不错,也是学习比较积极的几个同学之一,每天只是晚自习后回到宿舍玩一会儿,到了该休息的时候也绝对不熬夜,似乎也正像是他自己说的话那样。

    “对着呢。其实就是说啥叫对错啊?没有啥对不对的,只要你愿意把这事做好,那就去做就对了。咋也不可能所有人都一样,说是干啥就都去干啥。”刘杰又特意跟李振华说:“振华,别看我不总在这,但是班里的事我也都清楚。你作为班长,经常劝大家好好学习,这没毛病,有时候还劝的急头白脸的,但是有个道理你也应该想想,并不是非得说学习才叫有追求。”

    丁宇航也借着话题说了一句:“也不一定是只能有一种追求,不同的时候可以有不同的追求。”

    听着大家说话,李振华一直想再说点什么,但是他在心里琢磨着,又一直没有说,听起来每个人说的都对,但是又总觉得似乎哪里不是那么准确。他想不通的是:如果该学习的时候打游戏,那什么时候学习呢?我们这样学校里的学生,本来就已经落后了,难道还不应该更加格外的努力吗?

    看来,说动同学们像他一样做一个“苦学僧”是不可能了,既然无法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共同进步,那就只能自己做好自己了。总之,让他像那些为了打游戏熬夜,编造理由请假的学生一样,是绝对不可能的。

    最后,李振华似乎是略带遗憾的说:“游戏这事儿我是真的弄不明白,这下我是彻底的放弃了。”

    同学们见班长宣布放弃了,也就没什么好戏看了,都拿起自己的手机忙了起来。

    放弃了游戏的李振华每天除了上课学习,开始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他加入的创新协会里。创新协会的活动场地在机械系办公楼的一个专门的实验室,这里的主要成员是几个大二年级的学生。学生们在这里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老师指定的一些设计与制作的题目,题目通常是老师的一些应用研究的内容或者是参加各类大赛的内容,所以有时候老师也会过来指导一下。大二学生的课相对较少又不用上自习,几乎每天都会在这里想办法解决问题,当然除了解决问题,他们也会有闲聊或者一些其他的娱乐项目,所以这里的气氛是轻松的。

    李振华除了周末的大部分时间必然要去创新协会的实验室以外,几乎每天下了晚自习之后还要去那里消磨一会儿时间。说是消磨时间,也并不是夸张,因为每天晚上八点半之后才去,也并不会有什么任务等着他完成了,无非是看看学长学姐们的进展,或者学一点软件的操作,但是对他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合理的躲避宿舍的游戏之乱了。之前他总会在晚自习之后去操场跑跑步,运动一下,但是现在天逐渐的冷了,跑步已经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了。

    本来跟他一起报名创新协会的还有郭威和宋超跃,只不过他们两个人晚上的时间依然是喜欢在宿舍放松一下,宋超跃有时候还要参加口才社团的活动,所以他们去的并不多。大一的学生除了他们三个,还有几个其他专业的,其中也有两个坚持着参与的。

    李振华逐渐的和这里的学生们熟悉起来,这让他在学校里显得不再那么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