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职路广阔 » 第四十章 使命

第四十章 使命

    当徐正永被起床的闹钟吵醒的时候,厨房里没有像往常一样传来沈雪准备早餐的声音。他定了定神,回想了一下昨晚的事情,她还没起床,是什么情况呢?该不会是生病了吧。

    徐正永一骨碌爬起来,他打开房门,看见对面卧室的门是开着的。走过去一看,床铺已经收拾好了,屋里没有人。

    沈雪呢?徐正永愣了一下,返身出来要再到客厅去看一看。其实那么小的一个客厅加餐厅,即使不看也知道,那里并没有人。当他走到客厅的时候,看见餐桌上有一份留言,是沈雪写的。

    正永:我要先对昨晚的态度向你道歉,是我太冲动了。相识六年来,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包容与照顾。你在我眼中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有理想,有追求,有办法,也有毅力。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对你的决定做出质疑。但是,这一次不同以往。昨晚我又想了很久,还是不能赞同你的决定。原因有三,一是当前我们的职业教育并不是一两个政策就能改变的,几千年的传统思想,不到万不得已,有哪个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接受职业教育呢,这既是孩子的未来,也是家长的脸面。将来我们的孩子,你会愿意让他去职业学校读书吗;二是滨海不同于BJ,我们在那里一旦不顺利,恐怕就很难再有改变的余地,到时候不要说远大的理想,即便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恐怕都成了问题;三是我们努力的在BJ立足,不就是希望将来我们的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起点吗?现在就这样放弃,我实在是心有不甘。希望你能认真的考虑我的建议。最后顺便说一句,你在这件事的计划里面似乎没有我的位置,这让我很失望。我已经和公司请假了,回老家去一趟,有什么话,等我回来再说吧。

    看完沈雪的留言,徐正永感觉无比的沮丧。昨晚想了一堆的话要跟沈雪说,现在看来完全的没有必要了。对于沈雪提出的是否会让自己的孩子读职业大学的问题,倒是真的引起了徐正永的思考。他打消了本来想给沈雪打电话的念头,打算把这件事再重新考虑一下。

    ……

    回老家的路上,沈雪的心里一直空落落地,似乎在想着很多事情,又似乎什么都没有想。以前都是徐正永和她一起,现在只有自己一个人了。她既不知道回家后怎样面对家里人,也不知道过几天再回来的时候,怎样面对徐正永。

    她甚至有点后悔这样就走了,虽然是赌气走的,但是之所以决定回老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爷爷要过生日了。要是留在家里或许能够劝说他改变主意呢。他要是改变了主意,两个人还是可以一起高高兴兴的回老家去给爷爷过生日,今年爷爷的生日恰好赶在周六,一定还能见到很多亲人,顺便和家里人团聚一下,像是过年时候一样,多好啊。想着这些美好的事情,沈雪的心情反而越发的坏了,多么希望车就这样一直走下去,永远没有终点,也就不用再面对那些烦心的事情了。

    然而,列车的前进终究会有一个终点,历史的车轮呢,又会滚到哪个方向呢?无论滚到哪个方向,历史前进的趋势又哪里是个人能够改变的呢?几千年形成的思想都是沉浸在血液里面的,怎么可能是说变就变的啊……

    沈雪就这样漫无边际的想着,不知不觉中,火车就到站了。算了,既然回来了,就不去想那些了,高高兴兴的回家去,先休息几天再说。

    在家里,尽管沈雪努力表现的轻松自然,但是她心不在焉的状态以及为什么没和徐正永一起回来的问题,仍然没有躲过家人的追问,她到底还是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这难免引来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基本上都是赞成沈雪的意见,觉得徐正永太过于理想化了。两个人都是好好的上学,一步步的走到今天,非要去扯什么职业教育啊,如果当初他们也是学的职业教育,肯定不会有今天在BJ的幸福生活。

    尽管这样说着,父母还是委婉的劝了沈雪一番,说她不应该因为这么一件事就不辞而别,劝她尽快回去和徐正永好好的当面交流。

    最后,一直没有说话的爷爷发言了:“回都回来了,就先不着急回去了。正好随我一起去你大奶奶家看看吧。”

    沈雪是知道这个大奶奶的,她是住在村里的一个独居老人,似乎也没有子女。小的时候,她常和小伙伴们去大奶奶家里要点好吃的,那些好吃的据说都是逢年过节政府派人送来的,老人自己也舍不得吃,都分给了这些孩子。后来上了初中,需要在学校住宿,学习也紧张了,就很少再去大奶奶家里了,只有过年的时候会和父母一起去给大奶奶拜年。后来自己也结婚了,这几年春节都没在家里过,也就几乎没再见过这个大奶奶。

    现在爷爷提起她,仿佛依稀能够想起她的容貌,只不过已经是几年前的样子了。关于老人的身世,沈雪似乎从来没有听谁说起过,或者曾经听过,也早已经忘了。既然爷爷说要去看看大奶奶,那正好就去吧。

    沈雪拿了妈妈找出来的一袋点心和一箱牛奶,跟着爷爷一起出了门。

    路不远,沿着胡同里的小路走了几分钟,也就到了。

    大奶奶家的院子还是多年前的样子,房子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低矮的土房子了,换成了一个标准的新民居,这样的房子在村子里还有不少,沈雪知道这是政府出钱统一给一些贫困家庭翻修的。

    进院的时候,大奶奶正在修整小院子的土地,旁边还有几只鸡正随意的在土里啄着,每年她都会在那里种上各种各样的蔬菜。鸡们见有人来,停止了啄食,抬头看着两个人,有几只机警的快速的叫着跑开了。大奶奶的耳朵似乎不太灵便了,她低着头并没有听到有人来,直到那几只鸡扑棱着翅膀逃走的时候,她才抬头向门口这边望了过来。

    大奶奶对沈雪的爷爷很熟悉,招呼着两个人到屋里坐,对沈雪应该是不太认识了。爷爷介绍了之后,大奶奶一番感慨,夸赞着小姑娘长大了越来越好看了,又讲述了几件从前的小事。沈雪并不确定大奶奶说的事情是不是都有她的参与,但能够依稀的感觉到确实都是自己小时候的相似的场景,听的她一直呵呵的笑。

    大奶奶说过了这些印证身份的小事之后,沈雪也关心的问了问老人的身体,聊了一些家常的话。

    爷爷也和大奶奶念叨了几句村里的闲话,就带头起身走了。大奶奶一直把他们送出了大门口,才再三的道别。

    回家的路上,爷爷向沈雪说起了大奶奶的情况。原来这个大奶奶是爷爷一个堂兄没过门的媳妇。当年两个人刚订了亲,就赶上了部队征兵,这位堂兄便参军入伍了,约好了探亲回来的时候正式成亲。结果很快爆发了抗美援朝战争,堂兄就随部队去了战场,之后便再也没回来。

    因为一直没有男人的消息,娘家人们都劝大奶奶再找个人家开始新的生活,可是她死活不肯,坚持认为她的男人为了国家上战场,自己不能做出对不起他的事情。再后来,她就干脆搬到了堂兄的家里,照顾起他的父母,一直到后来把他们养老送终,然后就一直自己生活在这个院子里。开始的时候,不仅是生活过的艰苦,还要经受着一些村里人的闲话。后来,部队上终于确定了堂兄牺牲的消息,并认定大奶奶为烈士家属,受到了一些照顾。

    听爷爷说完了大奶奶的事情,沈雪心中颇有感慨,没想到原来大奶奶是这样的一个人,虽然叫她大奶奶,实际上她却一辈子没有结婚。

    爷爷不知道沈雪在想什么,他仍然一边走路,一边平和的语气说着:“小雪啊,爷爷给你说这个并不是在给你讲爱情故事。我想要说的事,国家的兴旺发达,其实离不开每一个愿意为她付出的人。当年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拼命的劳动的,没有谁计较个人的付出与收获。可以不夸张的说,今天我们的国家能够富强起来,除了毛主席共产党他们的功劳,他们的领导,也还有无数老百姓的功劳啊。现在国家的形势好了,不需要大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不需要像以前那样艰苦奋斗了,但是这些思想还是宝贵的,这些精神还不能丢啊。”

    “是啊,爷爷,你们那一代人真的太伟大了。”沈雪发自内心的说,既是对爷爷的夸赞,也是对大奶奶的夸赞。

    爷爷听了沈雪的话,呵呵的笑了两声,继续说:“爷爷一辈子只是个小学教师,你是读过大学的人,你的思想,你的见识比我高的多,大道理肯定不需要我给你讲。但是,人不能光懂道理,还要能用道理指导自己的行动。”

    “爷爷,道理我知道。可是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工作岗位上好好干,也可以为国家做贡献啊。”沈雪明白爷爷的意思,在家里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的时候,爷爷没有说话,是因为并不同意他们的观点。

    顺着胡同里的小路,他们爷孙两个很快又走回了家,临进家门的时候,爷爷仍旧平和的说:“小雪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既是每个人的宿命,也是每个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