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职路广阔 » 第一〇〇章 得失

第一〇〇章 得失

    新学期,机械系的第一次大会,也照例进行了。

    老师们聚在一起,不免要有很多话要说,既有领导们对假期工作的总结,也有对新学期工作的计划。很多老师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总是要互相聊上几句,问问假期过得怎么样。

    眼看着会议就在这样的公务与私事,高音和低音的相互融合中接近了结束。甄主任又在做了总结之后提出了一个新的话题:“老师们,正式的期初工作会议咱们到这就结束了,但是先不要散会,我这还有一点其他的事情,想要接着这个机会说一下。”

    老师们对于这样的情况倒是比较新鲜,都静了下来,听着甄主任在说什么。

    “最近,我听到了一点传言,有人在抱怨咱们系有老师破坏市场秩序,免费的给企业做技术服务,说这样做严重的损害了高校教师的形象,为了拉到项目,宁可免费干活,这种行为相当于杀鸡取卵。还说什么我们不是廉价的劳动力,不是乞丐。还打算向学校正式的反映这件事,说这样会影响学校的科研到校经费,希望学校出规定禁止这样的行为。这件事,不知道咱们有没有听说,或者是有什么看法。”

    高平猜测到这说的应该就是他帮赵天阳做设备的事情。

    其他的老师们有的人也听说了这件事,有的也听说了和本系的某位老师相关,也有的人还不甚了解,七嘴八舌的纷纷议论起来。

    过了一会儿,甄主任在议论声中提高了嗓门说到:“我也来说一说我的看法。”

    老师们听到了主任的话,逐渐的安静下来。

    甄主任继续说:“我要说的也只是代表我自己的观点吧,因为目前还不知道学校对这事的态度,所以咱们也不算是正式的会议内容。据我了解,传言的内容基本属实,问题就在于大家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和态度。”

    “这是个什么事儿呢?就是一个老师给学生帮忙做了一个设计方案,帮助他进行了项目的实施,老师出于各种原因吧,就没有要技术服务费。”

    从客观上来说,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撑,受限于我们的区域经济发展,咱们的产业基础薄弱,对学校科研项目的促进作用就弱的多。学校确实对科研到校经费有需求,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更适合呢?摆在眼前的事实是,如果我们只注重眼前的利益,都要以所谓的市场价来进行技术服务,对于那些有刚性需求的企业,他们迫不得已会支付这些钱,但是对于另外一些企业,可能就会因为这个服务费的问题,放弃了技术升级。当然,这些都是属于市场行为,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我们都用投资的态度去做事,比如我们现在为企业服务,特别是一些处于初创期或者发展中的企业,完全可以不去追求太多的回报,而是以最低的成本为企业做好服务,促进企业去发展。那么企业发展了,他不就自然的有能力回报学校,回报社会了吗?”

    “现在我们学校和企业都处于困难期,这种僵局的打破总要有人先付出。不必说我们每个老师都服务一家企业,就算是平均三个人组成一个团队服务一家企业,再假设全校将近900名老师中有三分之一参与到企业技术服务当中,那么每年我们就能够帮助将近一百家企业,十年下来,难道还不能有所改变吗?大家不要觉得十年时间很远,十年之后,我们在座的各位还能有大部分的人都能受益,自己种树自己就能乘凉,何乐而不为呢?即便是十年不行,那我们就二十年,一代代人这样干下去,难道我们的城市还不会发展吗?城市发展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受益啊。著名的‘塞罕坝精神’,我们都知道的,不正是一代代塞罕坝人不计较个人得失,才建成了上百万亩的人工林场吗?如果我们只顾眼前的得失利益,那就不会有开始,那我们的处境就不会有改变。”

    “所以,我的态度还是支持或者赞赏这种行为的。但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现实情况,咱们也没必要强制的要求所有人都这样做。同样的道理,我也是觉得那些持反对态度的人,没必要打着为学校发展的旗号,去干涉别人的行为。”

    高平是在前几天甄主任找他了解情况的时候,知道的这件事,知道学校里有的人在发这样的传言。开始的时候,他想这中间大概是有什么误会,其他系的老师对于这件事不够了解而已,根本没有必要在意。后来他又觉得事情也许并不是表面看起来的样子,所谓的影响技术服务市场,影响学校的科研到校经费的说法也似乎站不住脚,谁会真的因为这样的理由和自己去较真呢?也许只是某些老师为了反对他这种暑假无休的“内卷”而已,说不定这其中也包括本系的老师。

    在任何一个集体中,都没有纯粹的个人行为,利益得失即便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或零和博弈,终究也是能够产生连锁影响的蝴蝶效应。得与失这样的问题,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衡量,有人想到的是个人,有人想到的是集体,有人看到的是一时一事,有人看到的是发展与变化。

    职业教育正在经历的这场深刻变化,也必将影响到很多人,至于个人、集体、国家与民族的得与失,只能交由时间去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