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崇祯之:要中兴,先杀满朝文武 » 第十九章 荐才

第十九章 荐才

    一阳真人不肯明说,那自己也只能按照之前的计划继续进行。

    至于孙传庭这个变数,朱由检暂时没有想到怎么把他从温体仁那边解下来。

    这一次系统掌朝权的任务看似简单,但具体操作起来却有些棘手。

    初掌朝政不像盈府库,有两百万两的数量标准,这一笔钱足够解当下燃眉之急。

    达到何种程度才算是初掌朝政?自己的亲信起码有一个六部尚书,但又不能仅仅只是一个六部尚书。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朱由检只能再一次来到了诏狱。

    自己之前一直做皇帝浑浑噩噩,都是内阁票拟什么自己就通过什么,还自诩为从谏如流堪称帝王楷模,实则对于朝政幼稚到令人发笑。

    好在诏狱中有一个两朝阁臣,一身红光的钱龙锡。

    有了朱由检的安排,吴孟明为这些关在诏狱的忠臣极大的改善了环境。

    尤其是钱龙锡,本就上了年纪在阴寒的诏狱中耗了三年,身体早就不如从前,因此住在了原本侍卫住的小院里。

    吴孟明对于这些人可以说有求必应,但也守着最后的底线,那就是不能让他们离开诏狱。

    刚靠近这小院,朱由检就听到了一阵咳嗽声。

    朱由检推开院门,钱龙锡坐在一处能晒到太阳的地方,院子里没有桌子,只能把一堆堆文牍放在脚边。

    每一次要查看时,都得弓着身弯腰去取,颇为费力。

    一本卷宗看完钱龙锡有些忧心忡忡,一边咳嗽着一边准备去翻看另外一本,但未等他弯腰,便有人率先捡起来递到了他手中。

    “皇上?”钱龙锡刚准备行礼就被朱由检伸手拦住。

    “钱先生身体不好,得静养。”

    “我哪里能静养的下去,我听吴孟明说皇上意欲有一番大作为,皇上你把我放出去。”钱龙锡脾气有些急躁。

    “现在还不是时候,再等等。”

    朱由检也想让钱龙锡出狱帮他,可钱龙锡身份有些特殊,周延儒将其拉下了内阁次辅的地位,温体仁又将袁崇焕之罪与他牵连在一起。

    钱龙锡身份敏感,若是让他出狱无疑会让周温二人心生警惕,这对于朱由检来说是不想看到的。

    可钱龙锡哪里管得了这些,手里拿着折子胡子都抖如筛糠。

    “还要等到什么时候,真等到大明江山倾颓?那时候皇上就是把我放出去又有什么用?”

    钱龙锡近日来看前两年朝堂上的卷宗,不免有些忧心忡忡。

    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个人不知道贪墨了多少,国事处理的满是漏洞,不知道养出多少国之大盗。

    若是换做以前听到这样的话,朱由检自然会觉的是危言耸听而已,可自从有了系统以后听来却无比舒坦。

    吾道不孤,总算还有一人担忧着大明的江山。

    “先生在这里养好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我若是有什么拿不准的自然会来请教先生,眼下我就有一桩难事。”

    不知道从何时起,朱由检对这个面容枯槁的老人开始有了一种从内心的尊重和敬佩,亲自搀扶着钱龙锡坐下。

    “有什么事皇上尽管吩咐,你别看我老,为了我大明江山还能拼。”

    “温体仁弹劾了周延儒,现如今有十一个官职空缺,我想安排一些真正忠于我大明的,您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朱由检问。

    “皇上,你也知道我说不了谎,所有我说了你也别恼。”

    “放心,这点我还是能做到的。”

    “依我看你一个也安排不了。”钱龙锡摇了摇头。

    “这又是为何?”

    “大明真正的忠臣不是在到处补窟窿,就是赋闲在家,要么就是在诏狱享福,皇上让我推荐人,实难,这还只是其一。”

    朱由检有些脸红,这些赋闲在家和诏狱的人,都是他下的旨意。

    “其次再说大明官员的任命,三品以上的京官由阁推产生,五位内阁大臣在商议后决定人选,皇上只能选择同意或拒绝而无法决定人选。

    三品到五品官员是廷推,由吏部会同内阁各部、都察院、通政司商议后推荐,出任地方巡抚、都御史等,皇上您也无法确定人选。

    至于五品以下的官员,由部推产生,既吏部直接推举官员补缺,甚至都不用通过皇上。”

    “照钱先生如此说来,我根本没希望重掌朝政?”

    朱由检想过会很困难,但没想到会到这样的地步。

    “只要皇上你有这个决心当然可以,但皇上你的切入点首先就已经错了。

    大明之顽疾不仅仅在于朝堂,更是从地方到京城,层层腐烂,我可以为你举两个例子。

    万历年间我的好友李廷机曾上书朝廷冗员,通过科举而无法任命的候补道吏员足有上千。

    长安米贵居之不易,这些人在京城生计已是相当空乏,甚至不得不向他人称贷,这就是京债!

    这些负了京债的人一旦做了官自然是要还债的,这便造成了要么贪贿索赂,盘剥百姓,要么借国库的银子偿还。

    按照我朝俗例,每当朝觐之年,地方知府、知县以上官员,每人必携一二千金入京投送各衙门,及打点使费。

    一个仅仅管辖百里的知县,从布衣身份直至官拜御史、给事中,所费最少大约也要数五千两银子,想要在往上爬数以十倍增加。

    这些无端的亏空,各地官员自然不可能自掏荷包,最后还是通过纳贿加以补齐。

    如果皇上想让我出谋划策,我起码得知道皇上的真实意图。”

    钱龙锡想知道皇帝只是想掌握朝政,还是有更大的图谋。

    “钱先生不必拿话试探我,眼下的大明就是一堆烂摊子,我已经有了一切推倒重来的勇气。”

    “好,好,推倒重来,我终于等到了!”

    钱龙锡听完居然热泪盈眶,用袖子擦了擦眼眶。

    “想我朝三代昏主,老朽已经有多少年没有听到如此振奋的话了。臣愿做托骥之蝇,以衰老之躯供皇上驱弛。”

    “所以,钱先生您一定要养好身体,我大明的重担还需要您来帮我挑一挑。”

    “皇上若是只想掌朝政,在六部安插忠君之人也就可以了,至于人选诏狱中关押着两个人,范景文和方岳贡,如何安插进入这就要看皇上如何协调了,我不擅勾心斗角!

    但皇上若是想推到重来,那就必须要拣拔大量亲信,安排在在大明各个府县地方熟悉政务。

    一旦将来肃清朝堂,这些人可以迅速补上空缺,不至于天下大乱。”

    “亲信不难找,难的是忠君可靠清贫自守,这也是我来找先生的原因。”

    “皇上可在候补道吏员选拔,候补道都是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只不过朝廷每年空缺的官职有限不能全部任命。

    候补道中那些有背景有家资或者借京债的人早就疏通了关系,得到了任命,剩下的都是坚守孔颜之乐的人。

    这些人不以贫贱而慕乎外,不以富贵而动于中。

    我在内阁时曾想提拔一个名叫阎应元,此人是崇祯元年的榜眼,但多年未曾得到任用,我第一次见他时他正靠着给人缝补衣服为生。

    还有一个冯厚敦,九年未得吏部任免,两人乃出自同乡。

    这些自甘清贫的候补道吏员中不乏阎、冯之流。”

    “他们现在何处?”朱由检急切的问。

    “玄武门旁的魏染胡同。”

    朱由检确实动了将钱龙锡放出去的心思,老爷子理朝三十多年熟悉军政要务,而且为人刚正古板,朝堂上就没有他不敢得罪不敢骂的人。

    可看了看钱龙锡花白的头发和这被病痛折磨的身体,又能为他操劳多久?

    “先生一定要养好身体。”

    朱由检还寄希望于等他把周温二人拿下以后,由他来主持局面。

    “皇上,朝堂上卷宗能不能给我这里送一份?”

    “当然可以,可先生也不要过于操劳。”

    离开诏狱后,朱由检让曹化淳暗中派宫中的御医来为钱龙锡和其他人看病,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身体调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