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崇祯之:要中兴,先杀满朝文武 » 第四十六章 大略雄才皇太极

第四十六章 大略雄才皇太极

    对于朱由检平反的说法,孙承宗并不当真,除非他愿意得罪满朝文武,在他看来朱由检显然不具备这种魄力,于是转而继续介绍后金。

    “努尔哈赤死后,继承他汗位的是皇太极,此人在军事上比起努尔哈赤稍差一些,但却是我大明最大的心腹大患。”

    “此话何解?”

    朱由检自登基以来一直觉得自己励精图治,向来不喜欢听这种危言耸听的话,可有了国运系统后才让他认清了现实。

    在系统中他看到大明在十年后确实是亡了,可攻破北京的是一个名叫闯王李自成的人,并非是什么皇太极!

    “我从辫子军俘虏中打听过,这皇太极本人生来面色赤红眉清目秀,但他聪明伶俐,耳目所经,一听不忘,一见即识。且酷爱看我汉人书籍,在努尔哈赤的诸将中惟有他识字。

    父兄长年累月忙于出征作战,七岁的皇太极就开始主持家政了,不但把家里日常事务、钱财收支等管理得井井有条,还涉足整个后金的治理。

    此人母亲早亡,原本在努尔哈赤的诸多儿子中是实力最弱的一个,可最后得汗位者却是他。

    努尔哈赤早年动兵频频开疆拓土,但其没有治世之能,难成气候。

    可皇太极继位动兵次数大幅降低,转而统筹各部,设立官职朝廷,凡事都照大明会典行,故行政机构多仿自明制,并且定下了满蒙汉平等共处之法策。

    尤其是创立了文馆,不断吸收汉人入馆理事,这是我大明内阁雏形。

    前一段时间我与祖大寿曾通信件,皇太极又将文馆改为了内三院、六部和都察院以及理藩院,合称三院八衙门。

    其父努尔哈赤屠杀文人,而皇太极以武功戡乱,以文教佐太平,振兴文教,并于崇祯二年在关外开科取士,取满、汉、蒙生员二百人治理关外。

    派人丈量土地,将各处余地归公,发给民户耕种,其余汉人,分屯别居,编为民户。

    皇太极有革故鼎新之能,说句皇上不爱听的话,如今的局面后金虽然依旧是汗国,但实际上已经是与大明两国共存,称帝是迟早的事情。”

    朱由检的心沉入了谷底,他有系统的辨真法,能够分辨大臣所言的真假,此时辨真法没有任何动静,那就代表着孙承宗所言一字一句都是真实的。

    孙承宗口中的皇太极将一个混乱造反的部落整合成了一个国家,而他自己继承了完整的大明江山却在江河日下,从这一点上看自己比起皇太极差的恐怕不是一星半点。

    “没想这些鞑子已成了心腹大患!”

    朱由检曾经认为大明最大的危机一个是民变,一个就是朝堂上庸腐的百官,但现在看来以前被他当成芥藓之疾的后金恐怕才是罪致命的毒药。

    “皇太极在治理内政的同时依然不忘对外扩张,最初的八旗兵只是单一骑兵,他下令建造多门红衣大炮将八旗兵改建成一支骑兵、炮兵与步兵多兵种。还同时营建蒙八旗,汉八旗,后金大军人数暴增。

    后金在努尔哈赤时疆域东起日本海,西至辽东边墙,南达鸭绿江,北接嫩江,到如今其疆域已经扩展到南达长城沿线,东北到外兴安岭,西北到贝加尔湖,西达青海,东至库页岛扩充四倍有余。

    天启七年皇太极率军攻打锦州,又是袁崇焕让这位建州女真的雄主铩羽而归,辫子军损伤无数。

    崇祯三年,在我朝关宁锦防线难以攻克的情况下皇太极率军从蒙古突入内地,攻打北京,这件事想必皇上很清楚。”

    “己巳之变!”

    在这一场战争中,又是袁崇焕率军千里驰援二败皇太极,三败后金军!

    可同样是这一场战争,朱由检最后却下令将袁崇焕千刀万剐!

    “非是草民非要提起袁崇焕,是若要提及后金,袁崇焕就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这本是我大明边防的一道大闸。

    袁崇焕是草民的学生,草民自然痛惜爱徒,也更是痛惜我大明自毁良将名帅。”

    “给朕一些时日,一定会为袁崇焕平反昭雪。”

    “若真有那天,草民定然感恩戴德。”

    就在朱由检和孙承宗商讨辽东之外的事情时,周延儒却在做另外的算计。

    梁弘因为运送这几口箱子被带回了北京,周延儒的第二步计划也在徐徐展开。

    “老爷,事情进展的怎么样。”

    “张凤翼已经必死无疑了,东林内部必然会有大批人倒向老夫,前一阵子让温体仁跳了这么久也是时候该反击了。”周延儒微微眯着眼睛皮笑肉不笑。

    “那我明日就再跑一趟吧。”

    梁弘说的再跑一趟自然是回老家,他原本就是要回老家送书,只不过因为饷银案中途返回,这也早就在他和周延儒的预料之中。

    从他押送那几口箱子的时候,梁弘就已经知道自己一定会跑两趟。

    “不,现在就启程,把这封信带上。”

    周延儒从袖中取出一个信封,送书只不过是个幌子,只是为了勾出饷银案背后的人,送信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至于这信,当然是给杨嗣昌!

    “这么急吗?”

    “缓不得了,我收到消息孙承宗已经入京了。”

    周延儒皱起了眉头,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

    “孙承宗?他不是在高阳老家赋闲吗?”梁弘也倍感意外。

    “这几日老夫一直在想皇上这么苦心积滤布置下庞大的饷银案,恐怕是对我有所不满。

    但现在看来,皇上是想对付张凤翼,为的就是给孙承宗让位好让他顺理成章的入主兵部。”

    这的确是朱由检的打算,国运系统发布的初级掌朝政任务中,必须要要在六部中安插一位尚书作为自己的亲信。

    孙承宗文武双全,过往的履历堪称辉煌,由他接任可以说是顺理成章。

    “若孙承宗成为兵部尚书那可有些不妙啊。”

    梁弘有些担心,一来孙承宗因为袁崇焕的事情对周延儒和温体仁视若仇敌,一旦真的成为兵部尚书再加上皇帝的信任自然对他不利。

    其次周延儒培植的亲信多在地方领军平叛,而兵部主掌全国兵马调动,兵部尚书一职自然会卡断他们之间的链接。

    “这孙承宗就是一把刀,绝对不能让他成为兵部尚书,所以你的动作一定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