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一人之下,道法万千 » 第五十三章 桩功成

第五十三章 桩功成

    桩功,在龙门派传承体系中,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

    虽说它是打基础的起手法门,但也是功夫转换递进的法门之一。

    在传统武学中,基础与核心的距离不过是一张纸的厚度,而这个厚度就如同这张纸的正反面。

    背面一片空白,而正面则是写着答案,它是功者“知”与“觉”的差距。

    而张易年所要修行的龙门太极基本桩功,则是由精桩、行桩、靠桩三部分组成。

    而这一过程呢,便是由自身的炁向操作应用的一个培养。

    张易年的先天一炁在操作上基本上已经到了完美的阶段,但难免会遇见意外情况。

    大千世界何其不有,连八奇技这种逆天之法都存在,那么张易年也不可能仅凭自己的命格行天下吧。

    跟着门下弟子的脚步,张易年首先来到丹房里,这里是门内打基础的地方。

    因为刚开始练桩的人需要让周身发散之炁受四壁瓮笼,以避开干扰,培养正气。

    张易年首先练的是静桩,动作不难,跟着一旁的弟子照做便是。

    跟其他弟子不同的是,张易年很快便进入状态了。

    不仅如此,他还结合着自身丹功,在站桩之时,调动着先天一炁运行着周天。

    在这种状态下,能见得张易年动态甚微,形如衣内藏蛇,外定骨架,暗蠕筋肉。

    在丹功至形神交固,内外合一,通彻八万四千毫毛时,张易年忽然察觉到丹田的金炉竟以火化液之机,熏蒸炼化之炁如百芒射避!

    他瞬时明了金蝉脱壳、春笋剥衣般的易经之妙。这不就是炼丹之时的点火、调火、鼓风、烧炼、熏蒸一系列过程么?

    张易年不知其他人是不是也在练桩时同样也在修炼丹功,反正目前看来对身体并没有坏处。

    之后的连续三天,他都在丹房内练习着。

    不过这一日,张易年的脑海忽然震响一声,他竟然内观己身,并且无限放大到了通天彻地的地步。

    张易年看着这一景象膛目结舌,虽然不知为何如此,但他能感觉到自身上接苍穹兀立,下如磐石贴地。

    这正是张易年体会到自身气血充盈循行之象!

    而这一变化,自然也是将其他弟子给扰醒。几位弟子皆是不解的看向张易年,因为不知何时,他们的炁忽然就没有静下来了。

    这样也导致他们静不了心,桩,自然也无法继续练下去。

    “这是......应天地间风日温良,养周身浩然之炁,他这般修为,为什么还来练静桩?”有弟子诧异道。

    随后他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拍了拍张易年的肩膀。

    “嗯?”张易年微微睁眼,不解的看向他。

    “张道友,你的静桩已经大成,在这里继续练下去不仅没用,还会影响到我们。”那名弟子一本正经道。

    “哦,是吗?”张易年尴尬的笑了笑,随后收功离开了丹房。

    他确实没有注意到自己周身的浩然之炁影响到了别人,他只感觉到自从练了桩功之后,整个人状态比以前好了数倍。

    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内,同时也体现在表。因为下盘稳定后,他挥出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比以前更加稳健迅捷。

    若是说之前,遇见敌人与之缠斗时,在不同的环境里,在张易年没来得适应之前会产生破绽的话。

    那么现在,张易年不说百分比防御,但他能保证身上破绽能做到百分之九十的不漏。

    张易年出了丹房,来到山上的一片竹林之中,既然静桩已经大成,那么就该修炼行桩了。

    他去请教过出尘道人,关于行桩的要领所在。

    “行桩,是在静桩的基础上,通过在缓慢的行进旋转、伸拔拧裹、起伏开合等动态桩功中,纠正人体正阴、正阳、少阴、少阳,等各个面的微动作节点与轨迹。”出尘道人如是说道。

    山林中,张易年一手提着一个几十斤重的米袋,身子微弓,时间一久,他便感知到了自己肌肉的各处发力点所在,还有哪些发力薄弱的地方需要炁去支撑。

    待得调整好之后,他放下米袋,又抓起一旁的石锁,在手上旋转拧翻的同时,他也在匀步来回走动。

    这一过程中,张易年始终保持着呼吸、劲力、动作尺寸处处相和相用。

    时间一长,一周过去,张易年已然能做到举手投足间,便能举重若轻,内外合一。

    “如此几成,练可养生,用能御劫,是谓养御一体。”张易年看着自己手臂上鼓起的肌肉。

    如今,张易年有了些许自信,就算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就算不能动用炁,他也有自保之力。

    至于最后的靠桩功,出尘道人表示张易年不用学了,对身体的了解已经足够,武学招式也融会贯通。

    于是张易年也就作罢,专心修行龙门十三形去了,他要学的可不仅仅是八部金钻,其他的掌法剑法也可以在这闲暇时间修炼。

    不知不觉间,两個月过去了,张易年这天给自己放了个假,躺在床上耍手机。

    “都噜噜噜噜!”

    手机忽然震动了起来,吓了张易年一跳,看着来电显示是关石花,于是连忙接通。

    “诶,师傅,好久不见。”

    “哼,还知道叫我一声师傅,我看你怕是在山上过得快活,成野人了。”关石花没好气道。

    “还差点。”张易年嘿嘿一笑,随后问道:“不过师傅,这次你打电话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再过两天,陆家的那个老不死的要举办一百一十岁的寿辰,真是麻烦死了,竟然提前几个月就要办了,赶着办完投胎么?”关石花语气带着怒意。

    “陆家大寿?”张易年一愣,陆家,还能活到这么大的,那只有一个人了,便是有着“一生无暇”之称的八奇技之一的拥有者,路谨!

    算算年头,好像确实是今年满一百一十岁,这人啊,到了这个年纪,每一岁都值得办寿啊。

    “年小子,到时候各路门派都会来,其中不乏一些青年才俊,这次陆家寿宴可得给我好好长长脸。”关石花语气中带着一丝威胁之意。

    其实这也不怪她,因为之前每次寿宴她过去的时候,出马一脉的年轻一辈里都只能带着邓家兄弟。

    相比起其他门派之人,这邓家兄弟可就显得有些寒碜了。倒也不是说实力垫底,主要是一个长得傻不拉几的,一个洋不洋土不土的,关石花都嫌丢人现眼。

    “好嘞,师傅,弟子尽量给您长长脸。”张易年笑着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