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春风里 » 第一章 你是厂里的宝

第一章 你是厂里的宝

    一九八六年,夏。

    午后的民城像是刚熄了热碳的锅炉,到处冒着腾腾的热气,街上的商贩连同行人皆是懒洋洋的。

    在这懒洋洋中,一个穿着白衬衣,手里拎着大行李包的年轻人沿着墙根的阴影疾步往前走着,行李包上大大的金黄色“上海”随着脚步摇晃。

    年轻人边走边看,终在一处大铁门前停了下来。

    铁门上方有几个钢铁焊成的红色大字——民城农机厂。

    年轻人摘下眼镜,擦了擦汗,朝着门卫室走去。

    而此时的民城农机厂内,大会议室的四扇大窗户全部敞开,头顶的两个大吊扇呼呼的吹着风,吊扇下面是八张桌子围成的大会议桌,桌边坐满了人。

    厂长严卫东坐在会议桌的最北头,短袖衬衣最上面的扣子没有系,右手食指夹着烟,面前是一摞的文件和一个半满的烟灰缸。

    “造冷柜?这事刚开始的时候我就说不行,咱们既没有机器也没有技术,难道拿双手造冷柜?”说话的是副厂长李光明,今年四十多岁,和严卫东的年龄相仿,分管农机厂的技术工作。

    严卫东望着自己的老搭档,道:“老李,咱们厂转冷柜厂是年初就定下来的事儿,是今年咱们市里的重点工作,不管多困难,都是要办的。”

    “就是啊,光明,咱们也不是什么也没有,市里不是给拨了钱引进德国的那个什么纳厂的设备了吗?”另外一位副厂长史新华说道。

    史新华五十多岁,自打有了农机厂就在农机厂上班,算是农机厂的开拓者,对于他来说,农机厂转成冷柜厂不过是又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师傅。”李光明是史新华带的第一批徒弟,他到现在都改不了称呼:“不是德国的,是意大利依伯纳公司的,那说明书都是英文的,咱们看都看不懂,别说设备了,我就问咱们在坐的,是有几个见过冰柜的?”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一阵沉默,他们在农机上都是一把好手,不管是收割机还是拖拉机,在他们手底下都能乖乖的听话,但是这冰柜,确实是见都没见过。

    “那设备咱们不会用,自有人会用,市里已经去BJ请专家了,说不定这两天就随着机器一块到,到时候人家意大利那边也会有技术员跟过来,咱们先商量商量,从各个线里挑几个标兵能手,和专家、技术员们好好学。”严卫东道。

    说起这个,众人又都积极起来,农机厂要转成冷柜厂,现在农机上的工人肯定都要转到冷柜生产线上来,谁先学会了技术,谁到时候就是骨干。

    各个车间主任正讨论着,会议室的门吱呀一声推开了。

    厂办公室的主任高团结满脸喜色的走了进来。

    “众位,分给咱厂的大学生到了。”高团结不等其他人说话,继续说道:“还是个复旦大学的高材生。”

    “复旦啊,名牌大学。”众人皆道。

    严卫东高兴的一鼓掌,道:“你们要人才要人才,人才这不就来了。”

    ……

    农机厂的宿舍在厂子的后边,高大的白杨树下两排红砖瓦房。

    如今最里面那间的门敞着,一进门的地上放着一个鼓鼓的上海牌行李包。

    送走了热情的厂办主任,石敬期将衬衣脱了,只穿着一件白色的两道杠背心,坐在了床上。

    宿舍很简单,十来平的房间里一张单人的铁架子床,一张桌子,一个凳子,角落里放着个盆架,上面一个红色塑料盆。

    已是下午五点,天气突然起了风,吹的外边的白杨树叶子哗啦哗啦响,石敬期身上的热略微消了些,站起身,没有收拾东西,而是先拉了一下进门墙上的灯绳。

    “啪嗒”一下,屋顶上垂下来的一个灯泡发出亮光,石敬期长舒一口气,有电灯就好。

    他家所在的村里还没有通电,他是一路点着煤油灯上的大学,得知被分配回了家乡,他第一个担忧就是怕回到点煤油灯的日子。

    关了灯,石敬期将行李箱提到床上,打开来先收拾行李。

    刚收拾到一半,就听一个女声道:“是石师傅吗?”

    石敬期转身,见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姑娘扎两个麻花辫,穿一件粉红色的格子衬衣,圆圆的脸上带着笑。

    见他扭头,边往里走边说道:“你好,我是厂办的刘琴琴,高主任说让我领你去食堂吃饭。”

    说完,不等石敬期回答,就拿了盆子往外边走,道:“我先去给你打点水,洗洗脸。”

    石敬期忙跟了上去,边夺盆子边说道:“不用,不用,我自己来。”

    刘琴琴一边躲开来,一边继续笑着道:“你也不知道咱们的水房在哪啊,我领着你认一遍路,回头你再自己去,高主任说了,你可是咱们厂的宝,一定让我给你安排妥当了。”

    石敬期看夺不过来,只得做罢,跟在刘琴琴的身后,听刘琴琴说着厂里的事儿,这屋子是做什么的,那间房子是谁在住……

    杨树随着风在晃,树影也在晃,刘琴琴的影子好像也在晃,石敬期在心里深深叹了一口气。

    既来之则安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