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开局打劫魏忠贤 » 第十四章大乱开始

第十四章大乱开始

    “是啊,乱世已经来了,朝廷已经彻底失去了对于地方的管控,这种事情以后就见怪不怪了,唉。”

    现在的消息传播的很慢,尤其是在这山沟沟里,更是不容易得到消息,除了路过的商队,也就是私盐贩子从这里经过,其他的都不从这里走,所以陕西大乱,几个月才传到这里是很正常的。

    孙寒卫说的陕西大乱,估计是明末农民起义的开端,也就是渭北王二起义了。

    对于明末的陕西农民起义,其实是早就有预兆的,只是王二做了一个开端罢了。

    早在万历末年,陕西各地就已出现了主要由逃军构成的“流贼”。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军四路会攻后金努尔哈赤,在辽东萨尔浒大败,“援辽兵丁陆续逃回,不敢归伍”,因而走上了造反之路。由于明中叶的边患主要是“套寇”问题,因而明朝边军很大一部分屯守于西北。

    而当“套寇”问题因俺答封贡而缓解,辽东却出现了新兴的女真——满洲势力的威胁时,明朝的边防重心随即东移。在这一过程之初,即萨尔浒会战前,明朝东调的边防军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原先的边防重点陕西地区,因而这些由辽东溃回关内的逃军中陕西人也占了很大比例。

    他们从东北到西北流移数千里,辗转归根,途中又被河南巡抚张我续等明朝官方阻截镇压,回到故里后仍面临当局的刑罚而无法安居,于是“走山西以至于延绥,不敢归伍而落草”。

    这些边军受过军事训练,生存能力强,明朝地方镇压机器很难奈何他们,而他们四海为家的逃军性格也使其行为方式不同于占山为王的地头蛇式的“土寇”,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这都给后来正式爆发的农民战争打下了烙印。在这一时期,起义者人数不多,尚不为明廷所注意。而当时后金兴起,朝廷“因辽事孔棘,精神全注东方,将谓陕西一隅不足深虑”。

    然而正由于辽东军兴,陕西境内“调援不止,逃溃转多”,到天启年间从陕北的延绥到陕南的洋县、西乡,都出现了“流贼”的活动,并进而蔓延到与陕西相邻的山西、四川两省。

    到天启末年,大起义终于在澄城县爆发了。天启末、崇祯初,陕西发生持续数年的严重旱灾,赤地千里,饿殍盈野,到处发生吃人惨剧。渭北旱塬上的澄城县“土瘠赋重”,连续多年的干旱使贫瘠的土地收获更减,而变本加厉的“辽饷”和其他加派、横征使沉重的赋敛更加不堪承受。严重的天灾人祸使这个穷县陷入饥荒,草根树皮都被吃尽。

    然而朝廷的横征暴敛却有增无已。正赋与“辽饷”之外,又有诸种杂派,有分摊的明宗室禄米与庄租籽粒,更有贪官污吏们的法外苛取。农民能逃的都逃了,留下来的不仅得不到救济,反而被官府逼着赔纳逃户的钱粮。天启七年(1627年)任知县的张斗耀,是山西蒲州进士,入仕未久,私囊未满。红了眼地搜括农民,想尽量从濒死的饥民口中多挖一些粮食,以便向上邀赏和中饱私囊。

    天启七年(1627)七月,饥荒愈加严重,加之疫疾肆流,死民甚多,“草木尽、人相食”。而官吏搜刮、催征更甚。时白水农民王二、种光道等,聚集灾民数百,插旗起义于白水县,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起义军操刀械,以墨涂面为志。起义军首战于灾荒严重的澄城。至澄城县城下,王二疾呼:“谁敢杀知县?”众齐声应道:“我敢杀!”连呼三次,众皆同厉声。王二知军众齐心,即率众攻入县城,诛杀了知县张斗耀。

    自这件事情以后,陕西的农民起义一发不可收拾,此起彼伏,各路人马轮番上阵,,最后经过拉锯战,最终以李自成攻入京城,逼迫崇祯自挂东南枝而结束。

    王丰叹气是因为老百姓要遭殃了,至于那些地主豪绅,贪官污吏,他是不心疼的,死多少无所谓,但是他心疼百姓啊,就算是农民起义,不管跟着哪个首领,大部分也是当炮灰的命,这大概就是普通人的悲哀吧。

    “那我们怎么办?要不我们也乘势而起吧,在这里憋屈着,还怎么实现我们人人平等的世界呢?”

    孙寒卫自从看了太祖的书籍以后,对于普通百姓的力量那是打心眼里认可的,知道想改朝换代就要依靠普通百姓的力量才行,至于那些上层,是万万靠不住的,所以对于窝在这个山沟里,显得有点着急了。

    “你以为我不想啊,但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还是按照计划一步一步的来,现在还不到我们真正的出山的时候,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积蓄力量,是培育骨干,是先让老百姓认可我们,最起码是把农村的百姓团结起来。

    当年朝廷的太祖朱元璋不就是慢慢的积蓄力量,把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做到极致,最后才打下了天下吗?咱们要多学学他啊。”

    “是我着急了。”

    孙寒卫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

    “今晚上我给那帮小子好好的上了一课,让他们知道了怎么争取到百姓的支持,以后他们会知道怎么做的,现在咱们就是要在这个三省交界的三不管地界,把力量做到最强大,到时候直接来个一波推,只有这样,才能让华夏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少受一点苦。”

    结束了这个话题,王丰跟孙寒卫把从匠户村带来的百姓一一安顿好,会技术的全部归到后勤方面,不会技术的壮劳力则直接拉入军队之中,开始对他们进行训练。

    好在大青山后边是一个宽大的山谷,地势不错,再来个万八千的人也能安顿的下。

    “爹啊,我的亲爹啊,你咋就死了呢?谁干的?到底是谁干的?我要杀了你们。”

    昨天接到自己老爹黄世仁报信说抓到了一个逃户的黄家长子黄君生一大早就带着衙役班子,打算好好的他,没有见到什么逃户,却看到了在打谷场被王丰打了靶一家老小,和老鼠见了都流泪的高墙大院,顿时仰天长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