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开局打劫魏忠贤 » 第二十章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第二十章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以王丰了解的炼钢技术的发展,这两种炼钢炼铁技术是目前最适合当前现实的。

    从时代背景来看,用土高炉炼钢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但是如果将这个炼钢方法放到古代,改进一下,只自用而不扩大规模,并且不把步子跨太大,只用它来炼铁,那就是一种先进的尝试了,它投入少(用红砖和黏土就能建造)、设备简单,容易掌握,建设时间短,产量还不低(一座土高炉可以年产3000吨生铁),改进一下燃料,也能获得高质量的冷兵器铸造材料。

    当然了,这只是炼铁炉,但要是加上坩埚炼钢技术呢,那简直就是无敌。将渗碳铁料切成小块置于封闭的黏土坩埚中,在坩埚外面加热,铁料继续吸收石墨中的碳而熔化成为高碳钢水,浇铸成小锭后锻打成所需的形状。

    就这些高碳钢应用到目前以黑火药为主的时代,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啊,要是再配上大马力蒸汽机锻造技术,以及火炮的全套套筒复合身管技术,,造出的火炮绝对在这个年代称雄天下。

    要知道十九世纪为什么钢炮开始独步天下,为什么克虏伯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军工企业啊,就是因为坩埚炼钢技术的出现,才导致了钢炮技术的发展。

    另外甚至还可以加入稀有金属元素,比如锰元素,那就可以得到锰合金钢,就这造钻头,刀具的工具钢都有了。

    众人走上前来,听王丰给他们讲解自己的计划,虽说他们不认字,但是经过王丰简单易懂的讲解,加上他们本身就是干这一行的,所以都能听懂。

    他只不过是在他们原有的技术上完善了其中的标准以及步骤罢了。

    “炼铁的炉子是没问题的,你这个办法就是加大了冶铁的炉子罢了,异曲同工,没什么难度,能建。”

    听完王丰的讲解以后,刘老根为代表的工匠们当即就表示没有什么问题。

    “大当家,你这个什么从生铁直接炼出钢水的坩埚炼钢技术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些就看你的了,反正你怎么吩咐,我们就怎么办就行了,我们还真没有炼过,以前我们用的都是灌钢,这你应该知道,就是把生铁和熟铁放置一定的量,然后一块加热至生铁熔化而灌入熟铁中去,熟铁由于生铁浸入而用草木灰覆盖。只要配好生铁和熟铁的量,再经过反复锻打,把杂质打出来,就可以得到质地很好的钢材了。”

    “那咱们择日不如撞日,直接用石墨造个坩埚,咱们先尝试一下试一试怎么样?”

    王丰看着大家伙说道。

    “我看行,炼铁炉先不急,反正咱们生铁不缺,大家都把家里的老底子也一块拉来了,先把你说的那个什么石墨坩埚做出来再说。”

    这些工匠们谁不想看看直接炼出钢水的石墨坩埚是个啥样啊,所以纷纷赞同王丰直接制造出来,都有点迫不及待了。

    说造就造,不得不说王丰的前任选位置选的还真是个好地方,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离着鲁省也不是很远,这些地方自然资源那叫一个丰富,煤铁啥的都不缺,其他的矿物资源也不少,这就给王丰的工业发展打下了最坚定的基础。

    准备工作还需要几天,暂且不提,咱们把视角挪到黄君生那里。

    话说黄君生带着一腔悲愤以及对王丰的仇恨回到了黎城县,先去县太爷沈怀昌那里哭诉了一番,诉说自己家产被掠,一家老小死于非命的惨痛经历。

    “歹人竟如此大胆,敢在我的管辖范围内为非作歹,可恶,可恨,贤侄先起来,我们从长计议。”

    面对这个土财主的手下,沈怀昌以前当然可以不在乎,甚至黄君生的姐夫,在长治福干守备的杜建中都不放在眼里,明朝嘛,大家都是清楚的,自土木堡事变以后,本来位高权重的武将被文臣牢牢地压制住了,哪怕历史比较有名的,领军一方,掌握军权的将军戚继光都要被压制。

    话说戚继光给张居正写信的开头是:“门下走狗小的戚某”

    戚继光在军中威严十足,但在张居正面前,却点头哈腰,态度让人很无语,写信的时候,会在开头写上:“门下走狗小的戚某”。这已经不是谦恭,而是自贬到十万八千里之外了,今天有人能做到吗?

    其实,戚继光并非想这样,而是当时社会环境就是如此,不这么做,根本办不了事情。当你没有办法改变世界,那就要想办法适应世界;如果被现实那啥了了,那么就闭上眼睛享受吧。

    据说,每逢上面有领导下来检查,戚继光不仅好吃好喝地供着,走了还不忘封个红包,送些土特产孝敬孝敬。

    可见明朝的武将被压制的多么厉害,实在是不听话就没饭吃啊,人家文臣掌握着财政大权,所有后勤都是人家一手握着,拿捏着他们武将是死死的。

    但是吧,现在不是换了皇帝了吗,陕北那边闹民变又闹得挺厉害,加上关外还有鞑子作乱,沈怀昌这种从大家族走出来的人已经预感到天下即将大乱,想给自己找条退路,乱世什么最管用啊,当然是刀把子了,所以他现在不敢太过放肆。

    对于杜建中这个小舅子还是要给几分薄面的,于是,亲自上前扶起了痛哭流涕的黄君生。

    “求大人给小人做主,组织县里青壮去把这伙歹人给一网打尽。”

    黄君生站起来,深深地做了一个揖说道。

    “贤侄啊,不是我不想组织县里青壮去把这伙为非作歹的歹人一网打尽啊,是实在无能为力啊,你看看咱们县,哪里还有余钱余粮啊,穷的那是叮当响,没有钱粮怎么打歹人啊,难啊难。”

    沈怀昌摇了摇头,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

    实际上他就算有能力也不想出人,只不过看在他姐夫掌握着军权,还有一定作用的份上,装装样子罢了,又没打到县城来,管他屁事啊,只要县城在手里,那朝廷就不追究他的责任。

    “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被老沈玩的那是明明白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