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开局打劫魏忠贤 » 第三十一章用厕所的玻璃镜子换战马

第三十一章用厕所的玻璃镜子换战马

    “嗯?”

    王丰看着他,心里暗道,看来这小子赚的不少啊,他这时候才发现焦掌柜穿着一身貂皮啊,要知道去年的时候他还穿着一身破棉衣,看起来有点落魄,没想到一年不见,变化很大啊,不是赚了钱就是找了一个不错的靠山啊,要不然不可能这么财大气粗。

    “看来焦掌柜这是发了大财了?”

    “哪里哪里,都是一些同行赏饭吃,不知道大当家意下如何啊?”

    焦恩俊急迫的看着王丰,只等他开口了。

    “这透明的琉璃哪里那么好得到啊,我也是一次偶然才弄到这么一套,去年要不是实在没办法的话,我都打算把这套酒具留下来当我们老王家的传家宝了,哎呀,不好办啊。”

    王丰假装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东西空间里不少,餐厅里多的是,但物以稀为贵,拿出的多了那就不值钱了,他又不是傻子。

    “大当家想想办法,我现在真的需要这么一套琉璃酒具,要不然我的买卖不好做了。”

    焦掌柜求着王丰。

    “没办法,这东西太珍贵了,可能以后会有,但现在不行,不过你既然来了,还带着诚意来的,都是老朋友了,那我就不能让你空手而归,这样,你在这里稍等,我给你重新拿一件宝贝,你看看能不能行?”

    “那就麻烦大当家了。”

    焦掌柜没办法了,但来都来了,就不可能空着手回去,索性看看王丰能拿出什么好东西来吧,希望不必那套琉璃酒具要差。

    说完,王丰转身就进了寨子,寨子里面秘密太多,不是自己人的话,是不可能让进去的,这也是王丰设下的规矩,所以只能让焦掌柜在外边等着了。

    没一会,王丰回到寨子里,直接去自己屋子里,穿越进空间,把一个卫生间的大镜子给拆了下来,又找了快布子擦了擦,然后给包了一下,显得像那么回事了,他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来俩人,给我抬着,小心点,咱们能不能赚焦掌柜一笔,就看这玩意了。”

    对着门外喊了一嗓子,进来俩新收的徒弟,扛着就去了山下。

    “这是?”

    看到被包的严严实实,但很薄的,很大的一片东西,焦掌柜有点捉摸不透。

    “嘿嘿,打开看看,看看能不能满意,能不能抵你的马钱?”

    等到镜子放下以后,王丰笑呵呵对焦掌柜说道。

    焦掌柜确定东西是给他的以后,已经迫不及待的就上前把棉布给打开了,毕竟王丰上一次的玻璃酒具给他的震撼太大,但就是很随意的拿了出来,可这一次还用棉布给包裹住了,这说明价值估计比玻璃酒具还大。

    “嘶。”

    “嘶。”

    “嘶。”

    东西一打开,周边围着的一群人全是跟眼镜蛇似的吸气声。

    “宝贝,宝贝啊,真是难得一见的宝贝,大当家,你真愿意拿这宝贝跟我交换马匹?”

    焦掌柜不敢置信的看着镜子里清晰的自己问道。

    “只要你满意就行,这东西在我这里没用,我还不如拿来还点有用的东西呢,不过,咱们有一说一,你那些战马可不够换我这面琉璃镜的,估计还要加点东西。”

    跟这些商人不用客气什么,该要钱就要钱,客气又不能当饭吃,换不来好处,王丰可不是冤大头。

    “当然,当然,现在的战马一匹也就20两银子,2000匹战马才4万两,怎么着也抵不上你这片清晰的能把人照的分毫不差的琉璃镜值钱啊,规矩我懂,大当家,你说你要什么吧,要不我给你银子抵偿怎么样?”

    这还真不是夸张,虽说琉璃在明朝咱们国家已经能够烧制了,但是那种透明的,洁白无瑕的玻璃却烧制不出来,一般也就皇宫的建筑才能用到,还是色彩斑斓的那一种,至于镜子也有,但是是西洋过来的舶来品,被传教士传过来的,考虑到平板玻璃的制作不易,已经还上的风浪运输问题,基本上都是价值连城,想买你都没地方买去。

    不说明朝,就是到了我大清,那琉璃的价格也是一直居高不下的,压根就不是小门小户能用的起的。

    可以说,高透明玻璃最初是在清代通过西洋传人中国的,在此之前,清代无论普通百姓还是皇宫贵族都没有用过如此晶莹剔透的物件。最多的是琉璃、陶瓷和铜器,即使,最接近玻璃特征的铅钡玻璃,制造出来的物品透明度也并不高。自从西洋人把这种在日光下闪闪发光、还能让光穿透器皿的神奇物品带入中国后,中国的清代就开始掀起了狂热的追崇玻璃器皿之风。

    因为刚引进来时,清代对玻璃器皿的制作工艺还无法完全掌握,所以,之后的很多玻璃物件都是从西洋漂洋过海坐船过来。这就让其更加名贵,一般家庭只有看的份,只有皇宫或是显赫的贵族才能弄到色彩斑斓的玻璃器皿,而且,很多都是用来装饰房屋,不像现代的人们用来吃饭或是家居使用。

    逐渐的,谁家拥有玻璃制品,谁家就是高人一等,是否拥有玻璃制品就成为了区分社会等级的象征。可以说,这个小小的物件,却给清代的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留恋和向往。

    在古籍中,我们也能看到当时的人们是多么喜爱这种难得的奢侈品。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就曾多次提及和描述玻璃器皿。可见,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赫的家族都会把玻璃器皿作为一件重要的家具物件。其中有一个画面就讲述过,贾蓉就因为家中要来一位有身份的客人而跑到王熙凤那里百般讨好,其目的,只是想借一个玻璃的炕屏来冲冲门面。

    在清末文学家刘鹗的代表作《老游残记》里也着重的描述了拥有玻璃摆设的屋内的画面:“足足有四方的玻璃饰品和佛柜摆在一起,玻璃品四周还用高丽白纸镶嵌了边缘。”要知道,古代大户人家供佛都是相当重视而且讲究的,然而,他们却把玻璃器皿和佛柜摆在一起,可见,当时对玻璃器皿是多么的推崇。

    而这种推崇之风不仅在普通百姓中盛行,在皇宫中也颇为流行。清朝皇帝用的日用品如笔架、喝水用的茶杯、玩乐用的珠子、还有鼻烟壶等都有很多形态各异、颜色剔透的玻璃成品,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中国传统节日或是祭祀时,他们都会采用玻璃器皿。可见,皇族对玻璃器皿的喜爱也不亚于民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