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1830崛起非洲 » 第二十四章 采购

第二十四章 采购

    1830年3月10日,自七日前从明州岛离开,沿着非洲海岸一路行至阿拉伯半岛。

    在阿拉伯半岛内的贝都因商人那订购了一批阿拉伯马后,马克隆的商船就继续向前,向着波斯湾进发。

    这一日下午,波斯湾风平浪静,商船平缓的行驶在波斯湾的海洋内。

    因为波斯湾处于欧洲通往远东的重要节点,再加上临近印度洋,毗邻大英帝国的明珠,英属印度。

    所以在波斯湾内,马克隆不时就能看到大英帝国的军舰,游弋在波斯湾的任意角落。

    对他们这些商船倒是没有什么刁难,但对外国来的军舰,却是格外警惕,直到对方表面没有恶意才放松对其的管制。

    无他,此处是大英帝国通往英属印度的必经之地,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

    当然这些英国军舰也负责维护波斯湾到印度洋的贸易安全。

    毕竟大英帝国信奉自由贸易,要是波斯湾到处都是海盗,劫匪,那大英帝国拿什么脸去说搞自由贸易!

    大英帝国此时扮演的角色就是类似于后世美利坚所扮演的世界警察一样的角色。

    虽然大英帝国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但就像美利坚早期所主导的全球化一样,客观上来讲,对世界经济的促进是毋庸置疑的。

    虽然这里面伴随着帝国的野心,残酷的殖民以及战争。

    但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大英帝国治下的和平,维多利亚时代最辉煌的荣光!

    这些不因殖民地人民的愤怒以及血泪所改变,只会以大英帝国衰弱的方式所改变。

    到那时,不过又是个新的全球霸主的崛起,崛起的同时,伴随的便是对全球利益的划分。

    当然这些所谓深远的影响,和马克隆没有任何关系。

    此时的他,站在船头,看着远处碧蓝的海水,再一次感受大海的神奇与浩瀚。

    哪怕是在这么一个海湾之内,也是显得那般波澜壮阔!

    “爸爸,还是回船舱歇息吧!外面风浪大,您这么大年纪,别着凉了。”

    小儿子加布里埃尔在后面说道。

    马克隆回过头后道:“我才四十多岁,还不算老,想当年,我每次出海,都要跳进海里游上一阵子呢!”

    “那是您二十来岁的时候的事了,您现在四十多岁,能和那个时候比。”

    加布里埃尔揶揄道。

    “臭小子,你敢小瞧你老子我,等着,我这就给你看看,什么是宝刀未老!”

    说着,马克隆脱去外衣,只穿着一条内裤,就往甲板外走去。

    “哎呦,我的父亲埃,您这么大年纪,开什么玩笑啊!”

    加布里埃尔急忙从前面拦住了要跳海游泳的马克隆。

    “臭小子,别拦着我,今天我非得给你看看,你爸爸我还没老。”

    “爸爸依旧是爸爸,儿子依旧是儿子。”

    马克隆直接将前面拦路的小儿子扯开。

    径直走到船边,直接跳了下去。

    扑通!

    随着扑通一声,还在船上的加布里埃尔急忙跑到船面,向海面望去。

    当没看到父亲的身影后,加布里埃尔急的都准备叫人了。

    刚准备叫人,只见海面上,冒出一个人头,刚一露面,便用手擦了擦脸上的海水。

    边擦边道:“好几年,没游了,还有点不适应。”

    加布里埃尔看着从海面冒出来的父亲,这才松了一口气。

    连忙道:“爸爸,快上来,水里面有鲨鱼。”

    “臭小子,你爸爸我游了那么多年,什么海域有鲨鱼,什么海域没有,我会不知道。”

    “你不用管我,我游好了就上来。”

    说完,马克隆便在商船附近游了起来。

    船上的水手听到马克隆老爷这么大年纪还在海里游泳,都觉得新奇,便都跑到船边观看。

    马克隆看到这么多人围观,游的反而更起劲了。

    不停的在海里变换姿势,海面上不断的掀起浪花。

    等到二十多分钟后,马克隆终于游的尽兴了,便让人用船索将他拉了上来。

    上来后,第一句话就是。

    “臭小子,你爸爸我老没老?”

    “没老,没老,爸爸您还年轻这呢!”

    加布里埃尔哪不知道这老家伙想听什么,顿时说给他听。

    马克隆听到这句话后,高兴的满脸通红的说:“你小子记住,不管什么时候,我依旧是你爸爸,你依旧是我儿子。”

    加布里埃尔看着教训自己的父亲,连忙道:“是是是,您永远是我的父亲。”

    当然内心里,加布里埃尔还是嘲讽对方为老小孩,这么大年纪还这么爱玩。

    当然这些话,是不会说出口的。

    马克隆听完,直接拉着加布里埃尔到舰长室喝了几杯。

    喝完后,直接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加布里埃尔将父亲送到床上休息后,看着床上的父亲。

    喃喃着念叨了一句:“真是个老小孩!”

    第二天,清晨,在经历了断断续续的靠岸休整后,终于到达了波斯的阿巴斯港。

    这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港口,地处霍尔木兹克海峡北岸,扼守波斯湾出口,是波斯南部最重要的港口城市。

    史建与1623年,乃是当时波斯国王阿巴斯时期修建,史称阿拔斯一世,据今以有207年!

    停泊靠岸后,马克隆和大部分水手都下来船,除了一部分留守在船上看管物资的水手。

    刚一下船,和阿拉伯半岛港口一样,立马被一群人围了起来。

    叫卖声,推销声,不绝于耳。

    马克隆挑选了一位中年的波斯翻译,作为此行的随同翻译。

    想比如贝都因人乱糟糟的港口城镇,波斯人因为背靠一个帝国。

    虽然这个帝国也差不多自身难保,但毕竟有一个完整的国家官僚机构,不像阿拉伯半岛的贝都因人,很多都还是部落管辖,出了这个部落,基本就要换一个人交流,这样的交流成本实际是阻碍贸易的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波斯看起来比阿拉伯更近世俗的原因。

    进城之后,街道井然有序,一旁还有波斯警察维护秩序。

    妇女也能走在街道上,虽然依旧得戴头巾,但也比贝都因人那好多了。

    走到一处药材店后,马克隆停下了脚步。

    “客人想要什么,我们这西亚地区的药材,还是印度的药材都有,您想要什么?”

    刚一进门,一个波斯伙计就向前招呼道。

    马克隆没有回话,只是四处看了看店内的各种当地产的和西亚其他地方的土药。

    随后问道:“我要的数量不少,能便宜吗?”

    伙计眼前一亮,随后道:“我去叫我们老板,您先坐下喝茶。”

    说完,从柜台后面拿出一包茶叶,用当地自产的牛奶冲泡。

    一杯奶茶端到了一处桌椅前,引导马克隆坐下来喝茶。

    马克隆坐下后,四处张望了一下,就静静的拿起茶杯,边喝边等待老板的到来。

    不一会,一个身着波斯传统袍服的中年人从后台走了出来。

    刚一出来,就命伙计从外面买些点心回来,招待客人。

    吩咐完后,朝着马克隆的方位走去。

    刚一入座,便对着马克隆道:“这位先生是从哪里来。”

    一旁的翻译将话翻译给了马克隆。

    马克隆回答道:“我是从法兰西来的,准备采购点药材回欧洲售卖。”

    老板听后,点了点头,继续道:“不知道需要多少?”

    马克隆听后,直接从怀里掏出一张已经翻译好的清单,交到老板的手里。

    老板看后道:“所需要的这些我都有,就是不知道这价钱嘛。”

    马克隆随即表示:“价钱都好商量,重要的是量要大,质量要好。”

    老板听后,直接保证道:“请先生放心,我们波斯人做生意是非常讲信用的,不会以次充好。”

    这时伙计提溜这刚做好的点心进来了。

    老板连忙指挥伙计将点心摆在桌上,请马克隆品尝。

    “这是我们西亚最有名的甜品库纳法,味道不错。”

    马克隆拿起一块尝了尝,感觉味道还可以。

    “嗯,味道不错。”

    马克隆夸赞道。

    老板听后,面上也开心起来。

    等吃好后,老板亲自将马克隆送出了店门,随后招呼伙计去准备,清单上的各种药材。

    而马克隆也漫无目的的在阿巴斯城内闲逛了起来。

    等到第二天后,才来到了药店里,清点货物。

    清点完成后,让老板将药材运送到商船上。

    运送完成后,马克隆的商船又一次启航了!

    茫茫大洋中,一艘由六级风帆战舰改装而来的商船正劈波斩浪的行驶在大洋上。

    在经历了数天的航行,马克隆的商船已经距离印度第一大港口城市孟买越来越近。

    没错,就是那个东方小孟买的上海。

    串词了,是东方大孟买!

    第二天下午,马克隆的商船看着远处港口内,商船云集,战舰密布的场景。

    不由的对儿子加布里埃尔道:“这孟买不愧是英属印度第一大港口,你看看这比咱们一路行来的所有港口都强多了!”

    “是啊!咱们这一路也走了不少港口,但都没有这孟买壮观。”

    加布里埃尔感叹道。

    说话间,船只以及接近港口,在经过专人指引后,停泊在了孟买港西侧的一处港湾内。

    船只挺好后,马克隆和儿子下了岸。

    刚一下岸,举目望去。

    皆是赤裸着双脚,光着上半身的印度劳工,在烈日下搬运港口船只内的货物。

    而在不远处则是手持步枪,包着头巾的锡克仆从士兵在站岗放哨!

    看到哪个印度低种性劳工偷懒,还拿出随身携带的棍棒,敲打对方。

    让马克隆不由感叹:“还是英国人会调教殖民地土著,让他们自己人管自己人,英国人高高在上,进行最终裁决就行。”

    随后就进了孟买城。

    孟买城内,印度小贩,苦力劳工,乃至穿着莎丽的印度土著妇女,穿梭在城内的大街小巷。

    好不热闹!

    就是地面太过脏乱,也不知道英国人怎么不管。

    实际上英国人是管过,但是也什么用,该脏还得脏,后来也就不了了了之。

    马克隆在孟买城各种采购着所需要的商品。

    随后路过一间银行的时候,停了下来。

    上面用英文写着英格兰银行。

    这是英国最早成立的银行,这家银行拥有英镑的发行权和印制权,在英国金融界地位等同于英国央行。

    进入银行后,马克隆在印度侍从的引领下进了兑换室。

    掏出了从大明村所赚取的黄金和宝石,当然这只是一部分,马克隆这一路上走走停停,每到一处兑换一些国际上通运的英镑法郎之类的货币。

    到孟买英格兰银行兑换的是最后一部分。

    足可见马克隆性格谨慎,一点破绽都不想露。

    在将黄金和宝石兑换成英镑后,马克隆同时希望银行帮他求购一艘500余吨的商船。

    不要怀疑,为什么银行还有这种工作,其实银行本来就是多元经营,只要你有钱,银行大部分服务都有。

    只看你有没有钱,这也是为什么后世黑卡那么受欢迎,因为他可以满足有钱人一些紧急的需求。

    离开银行后,马克隆在孟买采购起了一些大明村所需的机械和商品。

    不得不说英属印度确实是大英帝国的明珠,这个时代除了一部分敏感的东西,大部分都能在这里买到。

    因为这里有这全世界的商人。

    马克隆在印度除了购买工业用品外,还购买了一些印度的药材,牲畜,以及粮食种子等,大明村所需的物资。

    其中马克隆还订购了一些印度特有的马匹,卷耳马。

    这种马生活在印度这样的炎热地区,刚好适合大明村所在的明州岛。

    几天后,在英格兰银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马克隆来到了这艘停泊在岸边的商船面前。

    这艘商船排水量五百余吨,最早是运送香料和印度的铁矿石去欧洲和远东售卖的。

    最近船东因为家里有事,所以希望将这艘商船卖了换钱。

    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马克隆终于将这艘商船收入囊中。

    让自己儿子加布里埃尔管理这艘二手商船,自己则还在原来的商船上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