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1830崛起非洲 » 第二十八章 出发

第二十八章 出发

    1830年4月9日神州沿海,广州城内,一场决定明州岛未来走向的会议正在召开。

    一间宽敞的四合院内,一群青年人正在商量去明州岛的时间和地点。

    院子内一名身着粗布短衫的年轻人和一个金发碧眼的洋人站在正中央。

    周边的年轻人,普遍对这个金发碧眼的洋人有些畏惧。

    虽然广州算是神州目前对外交流最为频繁的城市。

    但是那毕竟是洋人,瞧这金发碧眼的模样,真像说书讲的西游记里面的妖怪。

    也正是因为如此,等马克隆进来后,周围的人基本上对他敬而远之。

    不敢上前搭话,虽然也听不明白洋人在讲什么,但对于目前这些从小拐卖或者家里养活不下去,被卖到工坊,签了长期契约的少年。

    洋人还是他们领着每月微薄的酬劳,在闲暇之时,在茶摊喝着两文钱一碗的凉茶,听着常驻茶摊的说书先生以及过往商贩口中,那有别于常人的存在。

    虽然他们在广州,但就像生活在后世大城市的普通人,他们真的属于大城市吗?

    而少年们,比后世更惨,后世无非就是工资无法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无非是被高房价压的喘不过气来,而这些少年,每天所奢求的不过是吃饱穿暖罢了。

    当然,每个时代都不能一概而论,但对于当前的这些少年,去非洲,去明州岛,过一个更光明的生活。

    是他们为此追求的目标,这也是他们之所以会决定远渡重洋去明州岛的原因。

    此时站在正中央的张冰看了看四周的人数,随即开口道:“大家今日来,是因为什么,就不用我说了,大家心里都清楚。”

    “咱们想要过好日子,所以决定去明州岛,但是咱们怎么去,第一次去多少人,这都需要决定。”

    “所以我今天请来马克隆先生为大家讲解。”

    张冰随即用法语招呼马克隆道。

    马克隆听后,整理了一下上衣,随即走到院子中央,对着周围的年轻人道:“年轻人们,看到你们,我就想起了我两个儿子,他们和你们一样对未来充满期待,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

    “当然,还有就是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强烈的向往。”

    一旁的张冰在马克隆每说一段就把马克隆的话翻译给大家。

    众人听后,只觉得这个法兰西洋人还挺会说话,还真说到他们心里去了。

    马克隆看了看周围年轻人的反应,顿了顿,随即说道:“我这次来的目的,你们也知道,就是受明州岛和你们一样的人的委托,从神州购买药材牲畜等生活所需的物资。”

    “然后最重要的就是从神州招募各种各样的工匠去明州岛。”

    “你们肯定想说,我一个外国人图什么啊!费心费力的帮助一个陌生的岛屿招揽人才。”

    “那是因为我是一个商人,对于商人没有比赚钱的机会就在眼前,而没有抓住,更令人痛苦的了。”

    “如果这样,我还当什么商人,回家种地算了。”

    张冰将话翻译给众人。

    众人听到马克隆如此调侃自己,不由激起一阵哄笑。

    同时也对这个叫马克隆的法兰西洋人,越发感兴趣,也不再觉得洋人都是西游记里的妖魔,金发碧眼,尖牙利齿,似要吃人。

    马克隆随即又道:“你们知道,你们的命值多少钱吗?”

    “四百两,一个工匠只要运送到明州岛,我就能获得四百两的报酬,天那,你们的命可真金贵!”

    当张冰将话翻译给众人后。

    周围的年轻人直接就炸锅了,他们从来没有想到有人为了引进他们花了这么多钱。

    他们的命这么值钱,要知道他们当中,最赚钱的钟表学徒,一个月的工钱也就二两银子罢了,相当于这名钟表学徒十一年的工钱。

    虽说不能这么计算,毕竟一但钟表学徒出师,或者老师傅干不动了,他转正了,他每个月最少能拿五两银子,但那得熬多少年,这谁知道。

    在旧社会,徒弟给主家或者师傅干活,很长时间是拿不到工钱的。

    再加上古代社会严密的社会体系,想独自单干,呵呵!一纸契约就能把你逼死。

    这也是为什么连钟表学徒都要跑过来,询问去明州岛的流程。

    再加上这些年轻人本来就是被拐卖的孤儿,对广州城,乃至自己工作的地方,没有什么眷恋,只有讨厌。

    讨厌这个吃人的地方,在这个大清外贸最发达的地方,所隐藏的是数不尽的黑暗。

    光每年贩卖到城里的孩子就不可计数,那些大街上沿街乞讨的孩子就是这背后的缩影。

    这也是为什么当周围的年轻人听到自己值四百两后,群情激动的原因。

    这是一群自小被命运抛弃的可怜人,没有父母,没有兄弟姊妹,或者说有,其实对他们来说,也不重要了。

    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远渡重洋愿意去明州岛的主要原因。

    毕竟一群被社会抛弃的弃儿,整日忙碌在日复一日的血汗工厂,他们的生命可以说相当不值钱。

    就连工业革命中的大英帝国的工人,早期寿命也不过四十来岁,他们这些手工作坊的工人只会更惨。

    马克隆继续道:“我目前只能带一百多人走,你们目前的人数明显超了。”

    “我得筛选一部分出来,当然你们也不要失望,毕竟那个明州岛的姜云和我讲只要第一次移民成功,以后还会有更多。”

    张冰随即翻译给众人。

    众人听后,沉默了一下,随即有人站起来道:“我目前还有一个月的工钱没法,等发了工钱再去,这次就大家先去吧。”

    “我也有些事,就不第一次去了,等第二次也挺好。”

    又有一少年站起身道。

    紧接着又有人站出来。

    马克隆看着这些主动站出来,为同伴让路的少年,表情有些惊讶。

    他怎么也不明白,这些年轻人为什么这么谦让。

    他不明白,站在一旁的张冰明白,这些自小在一个工坊长大的少年,从小相依为命,一个人被欺负,便一群人为其出头。

    这是自小患难与共出来的交情。

    马克隆索性继续道:“既然如此,明天等我通知出发的名单和人数。”

    随即众人也就散了。

    ………………………………………

    晚上,马克隆和张冰坐在一起,对着人数。

    马克隆拿着一张清单对张冰道:“目前有一百五十人愿意去明州岛,除去自愿放弃的三十人,还有二十人需要排除。”

    张冰看了看名单,随即道:“咱们得把各行各业的工人工匠分的均衡些,一些重点的行业就多分配人数,不那么重要的就少分一些。”

    马克隆点了点头道:“走之前姜云和我说,希望多招募一些会搞火药的工人和一部分铁匠。”

    “铜匠也需要一些,钟表匠也需要一些。”

    “还有就是熟练的玻璃工匠。”

    张冰回复道:“我们目前各行各业的工匠其实都有,就是像钟表匠这种还只有几个,毕竟钟表匠在这些当中算赚的比较多的,哪怕是学徒也能拿二两月钱。”

    “能和我们走的,都是一腔热血,郁郁不得志的年轻人。”

    马克隆认可道:“确实,咱们现在缺的不是普通工人,而是像钟表匠这种高技术的工匠。”

    “这些人比较难招募。”

    “要不,下次,我去欧洲招募一下试试,欧洲的工人工匠可比远东要多的多。”

    张冰点了点头道:“暂时也只能这样了。”

    随即又道:“准备什么时候走?”

    马克隆闻言回答道:“两天后就走,毕竟已经耽搁这么长时间了,不能再拖了。”

    “会不会太早了,我看有些人还没有准备好。”

    张冰疑惑道。

    “不早了,我在阿拉伯半岛还有一批马放在那,在不回去,那些贝都因人可就不耐烦了。”

    马克隆解释道。

    听后,张冰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继续和马克隆讨论去明州岛的人选。

    第二天晚上,撑着工人休息的时候,又一次将大家召集在了一起。

    “我们决定后天出发,没有准备好的,抓紧时间准备。”

    张冰在空地中央上说道。

    底下人听后,议论纷纷!

    随后,不等众人反应,便将第一批出发的人选报了出来。

    “王麻,张小六,马小河,马小江,章奇,周平……………”

    被叫到的人,脸上露出喜色,而没被叫到的,也被一旁叫到的同伴安慰,约定下一次见面。

    而坐在后方的章奇先是听到自己名字后一喜,在然后想起自己的妹妹,顿时脸色暗沉。

    随即站起身来道:“对不起,我家有一个妹妹,暂时不能去。”

    周围的人听后,都面露可惜。

    张冰听后,考虑了半晌问道:“你妹妹多大了。”

    “七岁了。”

    章奇回答道。

    张冰听后想了想,随后说:“还空着一间水手室,是一个留在阿拉伯半岛的水手所住的地方,他现在人不在,你们兄妹可以先住在他房间内。”

    “等到了阿拉伯半岛,在想办法,反正那块离明州岛也近。”

    章奇听后,大喜过望,连忙感谢道:“多谢张大哥,如果不是张大哥,我们兄妹可能这次就去不成了。”

    张冰摆了摆手道:“这不是什么大事,我能帮大家解决的,都会帮大家解决。”

    张冰看向大家。

    随即,一个个,有麻烦的,都上前余张冰商量。

    这场会议直到凌晨,最后一个人才离开。

    当最后一人离开后,张冰瘫倒在椅子上,望着天上的星星,想象着去明州岛后的日子,脸上露出了期待的笑容。

    后天一大早,港口处的三艘商船外,就站满了,拎着大包小包的移民。

    远处码头工人还在奇怪,这么多人要去哪,难不成去南洋。

    至于所谓的百姓不得出海之类的禁令,你要是真信,那就傻了,连后世政府都难阻挡的了难民偷渡,这个时期的大清朝自然也是不能。

    禁海不过是个盘剥百姓的理由,如果真的禁海,搞什么广州十三行,全禁了不就完了。

    还不是因为海贸利润太高,朝廷又无法掌控,因而出此下策。

    这种政策只能阻挡少部分人,大部分人该下南洋还下南洋,该当海盗还当海盗。

    至于说官府,别开玩笑了,就那帮见钱眼开的官老爷,张冰只是拿了从马克隆拿的几百两银子,就把贪官嘴封上了。

    临了,贪官还说可以长期合作。

    反正那些什么下南洋,卖猪仔,他都愿意干,只要能赚钱,你们走了关他屁事。

    他心里还想着,这帮刁民走了,世道还太平了,他这个官还做的越来越稳定了。

    不怕哪天有人造反,将他脑袋搬了家。

    “周平怎么还没来啊!都这个点了,船都快开了。”

    章奇急忙着对张冰道。

    “谁知道他去干什么了,咱们在等等,要是在不来,那我也没办法了。”

    “时间是那个法兰西洋人马克隆定的,我也只能拖一点时间。”

    “拖久了,可就说不过去了!”

    张冰回答道。

    章奇听后,只能牵着妹妹的手,焦急的看着港口内。

    “来了,是周平,周平终于来了。”

    张冰眼力好,第一时间看着远处提着大包小包的周平。

    等周平来的跟前,连忙说道:“你小子去哪了,怎么才过来,大家都等着呢!”

    周平回答道:“干了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

    张冰问道。

    周平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随后拿着行李上了船。

    张冰见周平不说,也没有继续问,只是跟着上了船。

    上了船后,在船舱的某一侧,章奇拉着周平的衣袖问道:“到底干了什么大事,跟兄弟说说。”

    周平小声的对着章奇说道:“我刚去工坊,把工坊给点了!”

    “什么,你把工坊烧了。”

    章奇满脸惊讶。

    “反正那个地方,咱们也不呆了,该上船的兄弟也上船了,没上船的下次也得离开那。”

    “不如将他烧了,一了百了,让这个从小压榨我们的地方从此消失吧!”

    章奇听后,眼神坚定的看着周平道:“烧了也好,以后再也不回那个地方!”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