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1830崛起非洲 » 第四十二章 城建

第四十二章 城建

    1830年10月5日,明州岛西南沿海星星港。

    又是几艘移民船靠岸,码头内,负责安置移民的官员,接引下船的神州移民到码头外的凉棚歇息,此时正值夏季,天气炎热。

    都督府为了照顾移民,特于此开设凉棚,煮凉茶,以冰镇之。

    另外还在棚内放置冰块降温,可以说为了移民,殚精竭虑。

    “孩子,喝。”一名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的妇人,怀里抱着一个几岁的娃娃,将瓷碗中的凉茶往孩子嘴里喂去。

    孩子张了张小嘴,喝了一口,脸上露出欢喜。

    “怎么样……味道是不是很甜?”母亲慈爱的看着正在大口喝凉茶的孩子。”“好喝……就多喝一点。”随即叮嘱道。

    孩子点了点头,又仰起脖子,将凉茶往嘴里灌去。

    “哎……你喝慢点……让你多喝,不是让你呛到。”连忙将孩子手里的瓷碗放下,“哪能这么急……得慢慢喝!”母亲拿起一个茶碗示范给孩子看。

    孩子懵懂的看着小口喝凉茶的母亲,不由的:“哈哈……哈哈……哈哈……笑了起来。”

    “你这个臭小子……没大没小,娘喝茶你也笑!”母亲用指头推了一下孩子的额头“下次再也不要这样了……”没好气的嘱咐道。

    孩子眨着黑溜溜的大眼睛,一脸茫然着看着对自己叮嘱的母亲。

    “哈哈哈……”“这孩子真好玩!”周围的人见此情景,不由的笑了起来。

    “你呀你呀………真让娘丢人。”母亲看了看凉棚内嬉笑的众人,随后又对孩子教训道。

    ………………………………………

    “目前……我们的公民人口已经达到六千余人的规模,以前建造的城镇已经不够住了。”姜云汇报道,“所以扩建星星城,已经势在必行……”姜云对众人建议。

    “而且随着明年移民数量的暴增……咱们星星城会更加拥挤。”财政部长徐军附和道,“我提议……要建就一次性造个大的,省的再过几年,还得继续扩建!”徐军随后建议。

    “那好……从现在开始,全面改造星星城……以适应咱们未来越来越多的移民。”姜虎对两人建议表示同意,“同时……咱们星星城的城市距离也应该像内陆延伸……内陆地域广阔,向内陆发展,也是配合咱们在内陆其他两个城市的发展……”姜虎一番长篇大论。

    至此,星星城的扩建,就此定调。

    几天后,数百名卢卡劳工从明珠城赶来,准备重建星星城。

    “姜部长你看……这是我们修建队内一个广州建筑师画的图纸……”建筑队长带着藤帽给姜云介绍图纸,“这是以后的祥云大街……取踏云飞天之意。”指着一条宽有数十米的大街对姜云介绍道。

    “这条街……是不是太宽了……我们要那么宽的街道吗?”姜云看着图纸上宽广的大街,“再说了……光条街就得这么宽,咱们其他的建筑得造多大……才能配的上。”姜云认为有些夸张。

    “这是都督大人亲定的……当时说,要为了子孙后代着想……省的他们也会还要重建!”建筑队长将姜虎的话复述了一遍,“您再看咱们这个……这栋六层高的钟楼,可谓集名家之大作……每到整点便会响动,响动时,全城都听的见,可谓是咱们这座新的星星城最标志性的建筑……”说到这个钟楼,建筑队长便滔滔不绝起来。

    “这玩意……现在修,是不是太奢侈了……”看着眼前酷似大本钟的钟楼,姜云嘴角抽搐了几下,“咱们目前这么点人……修这么个钟楼有什么用,单纯就是为了报时,我问你,这玩意……夜里响不响?”姜云随后问道。

    “夜里十二点以后……就不会响了,只会转动。”建筑队长解释道,“要是夜里十二点以后还响……那咱们还睡不睡了!”建筑队长满脸笑意。

    “这钟……叫什么名字!”姜云看着图纸上的钟楼问道。

    “都督亲自命名……叫时光……时光钟楼。”建筑队长回复道,“都督说……这个钟楼取时光之名,就是为了告诫大家,时间可贵……一丝一毫都不能浪费!”看了看姜云的脸色,随后解释道。

    “时光钟楼……人生匆匆不过百年,如白驹过隙。”姜云一脸感慨,“数十年转瞬即逝……任你是帝王将相,还是天命之子,也逃不过这时光二字……”听到时光二字,连连感叹。

    “还有这个,这个都督府也是都督亲自拟订的……”指着一座类似于唐式建筑的府邸道,“这座都督府看着宏伟,其实里面布置极为简单……无非就是些普通人家的用品。”建筑队长看着姜云阴晴不定的脸色解释道。

    “这座都督府……耗资大吗?”看着这座占地广阔的都督询问道,“如果造价太高,我这就回去劝父亲取消……”姜云随后又道。

    “不贵不贵……只是些明州岛常见的木料,所雕刻纹路也不精美,是个工匠都能雕刻!”建筑队长解释道,“而且这座都督府,真正损耗的不过是些木料和土著人力,想比于星星城其他建筑,根本不值一提……”随后又解释了其他的费用。

    “即如此……那就建吧,不过……还是得节俭行事,不能铺张浪费。”姜云面露严肃,“如果让我知道,你们铺张浪费,我定不饶恕!”随后又对建筑队长警告道。

    “请少帅放心,我们绝不铺张浪费……”建筑队长紧张的连少帅都喊出来了。

    要知道平时,姜云是很反感别人叫他少帅的,这个词对他来说太过魔性,也太吓人!

    “这里,这里……以后会修一片居民区,给以后的移民居住,目测,可以住上万人。”建筑队长指着图上一大片建筑组成的区域,“至于其他人,都督说,以后会分配到明珠,破虏,两座城市,好充实当地公民人口,不让土著做大……”建筑队长补充道。

    “房子质量怎么样,别偷工减料,到时候出了大事……”姜云看着居民区嘱咐道,“记住,要在每家每户修水井,出了火灾,好救火……”随即不放心,又再一次嘱咐。

    “我们不修水井……咱们上次从英国引进了最新的自来水技术。”随即回复道,“都督听闻英国伦敦已经普及了自来水技术,得知后,极为感兴趣,指示我们和英国的自来水厂合作,早日用上我们自己的自来水……”建筑队长解释道。

    “这个老爹……自己只不过上次在饭桌上提了一句自来水,他还真从英国引进。”姜云一拍脑袋,“即然引进了自来水,你们就跟着那些英国人好好学学怎么搞自来水,以后好咱们自己单独在其他地方建造。”姜云回过神嘱咐道。

    “这是自然,都督早就告诉我们要自力更生,不能倚靠别人……”建筑队长回答道。

    “少帅!还有这个灯塔……”建筑队长指着一个港口内的灯塔道,“这个灯塔是为了方便我们星星港夜间停泊船只用的。”队长看了看远处的港口。

    “这个灯塔是用什么照明的?”姜云先是看了看图纸上的灯塔,随后又看了看港口,“这么大的港口,这灯塔可不小吧。”姜云询问道。

    “这座灯塔主要的照明材料是,木炭和灯油,点然后,靠着一个巨大的镜片辅助照明……”队长挠了挠头,“高度比钟楼高多了……大概接近四十多米,一但建成,可谓我星星城,最高的建筑……”随后说出详细数据。

    “这么高的灯塔……咱们得用不少年啊!”姜云感叹道。

    “确实,当时建造这座灯塔的时候,就考虑了未来几十年使用。”建筑队长解释道,“如果一次建的小了,过些年……还要重建,那就麻烦了!”随后又解释了一句。

    姜云听后,对建筑队长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随后,建筑队长又把图纸上的其他建筑给姜云介绍了一遍。

    图纸上,如政府大楼,翻修后的祠堂,马祖庙等,皆在图上画了出来,让人不得不感叹这位广州建筑师的本事。

    姜云看完图纸后,在星星城内转了起来。

    此时的星星城,已经和原来大不相同,因为移民的涌入,街市上的商铺也多了起来,商铺内卖着神州南方各地的特产。

    那些移民到明州岛的商人,眼光毒辣,一眼就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从神州各地运来特产倒卖,好赚了一大笔钱!

    甚至还有南洋的商人从南洋收来南洋特产来此开店贩卖,生意好不红火。

    “卖豆腐喽!”

    “新鲜的豆腐,便宜卖咧!”

    街市上,挑着担子的货郎,叫卖着豆腐。

    “新鲜出炉的包子,掰开一看全是肉,大家快来买啊!”

    “味道还不错。”路过一家包子铺,姜云买了几个包子,吃了一口,感叹道。

    看了看眼前市井气息浓厚的星星城,姜云内心充满了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