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重生从送死开始 » 第21章 修行者与乞丐

第21章 修行者与乞丐

    守正峰山脚外三里,梧桐镇,刘阿根烧饼铺。

    刘小丁守在火坑前,有时用火钳翻一下炭火,有时被正在揉面的父亲唤去,往面团里添水。

    在招呼客人的间隙,父亲总不厌其烦的给他讲解揉面的技巧,他已经听了三四年,还不得不假装认真倾听的样子,难得闲下来的时候,父亲也总会让上手练习,洗手、揉面、填馅、入坑、看火。

    烧饼出坑后,父子俩一人一个,复盘点评一番,然后这批烧饼就另外放起来,收铺后让他拿去分给镇上的乞丐们。

    “做得还不错,但拿出来卖还是有点亏心,还要练几年。”父亲这样解释。

    刘小丁今年已经十一岁,他很清楚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他将是烧饼铺的第六代传人,也算是衣食无忧的过完一生,和父亲一样,和爷爷一样。

    饭点已经过去,他终于可以拉来小板凳,挨着土墙坐下看书,翻得几页,忍不住回头望向三里外烟雾缭绕的守正峰,那是神仙住的地方,过往时不时还能见到流光溢彩,一道道拖曳在长空。

    孩子们蹲在镇上空旷各处,数数今天能看到几次神仙飞天,据说是梧桐镇有镇以来的保留娱乐项目。

    这两天好像都没见到了。

    刘小丁心里嘀咕,继续低头看书。

    “张寻欢和海小凤少年时本是挚友,但修行理念渐渐有了分歧,一个认为修行的本质是参透万物的奥妙,一个认为修行的本质是体悟自身,俩人多年来争执不下,便约定各自外出游历,十年后于桦山之巅,以生死定对错。”

    唉,何必呢。

    刘小丁抬头揉揉眼睛,见道路上远远走来两个奇怪的少年,前边那个胸前挂着一个竹篓,后边那个拉着前边的腰带,脚步踉跄像是喝醉了酒。

    ……

    时间调回到今晨。

    虽然这个世界不可能存在车道,但四十里的路也不算太远,开得仔细些也问题不大。

    坏就坏在丁亨边上坐着,看得欲火焚身,一直嚷着要上手,眼看离目的地可能就三四里了,就和他换了位置。

    丁大少爷双手搭在方向盘上就泪流满面,哆哆嗦嗦启动、踩油门、打方向。

    不得不说,这家伙还是有点天分的,第一次上手居然开得还不错,除了起步几百米有点歪歪扭扭,很快便跑了起来,再加上白粥是个瞎起哄的主,在后排蹦蹦跳跳一路猛夸,让丁亨更是上头,好像点一下刹车就不够勇一样。

    结果碾到一块石头,连人带车翻进旁边的小溪里。

    俩人一猫狼狈的钻出吉普,身子已然全湿,还沾了些青竹汁。

    范离看了底盘油箱等几个关键部位,还好没什么问题,丁亨心疼得摸了又摸,收回自己的空间法器,说今天打死也不能再折腾它了。

    白粥则一边在溪水里仔细清洗,一边嘟嘟囔囔,好像刚才起哄的不是自己。

    大致清洗干净后,丁亨用火相把俩人一猫烘干,继续上路。

    走出几步,俩人发现走的是不同方向,点点头,重新开始,走的又是不同方向,这时才发现问题:

    范离发现只要脚沾了地,就会被鸟巢影响,方向感完全混乱,而丁亨平时作豪侠状,但毕竟从小是个富养的公子,出远门总是坐马车,目的地到了才拉开帘子,哪里知道什么东南西北。

    俩人同时看向白粥。

    “你们看我做什么啊?”白粥跳回竹篓里:“女孩子哪里有认得路的。”

    也是,女孩子哪里有认得路的。

    所以女孩子要哄的。

    范离给白粥介绍了凤爪的几样新做法,白粥才勉强同意带路,于是丁亨就把竹篓挂在胸前,范离拉着他的腰带,俩人一猫向梧桐镇进发。

    又走了一个小时,终于远远看见炊烟。

    刘阿根烧饼铺。

    因为过了饭点,此时铺子里就只有他们一桌,不多时,两个梅干菜肉大烧饼、四个鲜肉小烧饼、四个笋丁小烧饼、两碗稀饭、一碗豆浆以及一些小菜上桌,范离和丁亨开动,白粥也趴在桌上吃自带的小鱼干。

    味道居然相当不错,范离忍不住抬头看了一圈,中年老板正在店外坐着晒太阳,刚刚给他们端上食物的那个少年正在擦手,手边一本《大令群仙传》。

    “今天就上山?”丁亨撕了半个小烧饼给白粥,白粥摇摇头。

    范离看了眼天色,路上比预计的耽搁了些时间,如果此时上山,怕是要天黑才能到,总是不合规矩,他们毕竟是来送东西的,不是来夜袭的,而且看这气象,午后怕是会有阵雨。

    正犹豫时,店铺又进来一个中年男人,灰色布衣,左眼角有颗黑痣,扫了眼自己这边,便在墙角那桌坐下,点了几个小烧饼,取出腰间的葫芦自顾自喝酒。

    白粥前后摆了摆尾巴,示意男人是个修行者。

    尾巴又左右摆了摆三下,三等境界。

    这是他们出发前就约定好的暗号。

    俩人一猫便不再讨论这个话题,毕竟是行走江湖的老手了,有数。

    “先生,你,你是修行者吗?”一个爽利的声音响起。

    那么快就被看出了?范离和丁亨同时低头喝粥。

    “呵呵,你怎么看出来的。”邻桌传来一个温厚的声音,原来少年小二问的是那个黑痣男子。

    白粥翻了两个白眼,暗号是快要被死气,被你们两个。

    “山上的神仙有时也会到我们店里吃东西,跟我们普通人不一样,身上都有仙气,我看你也有。”

    “山上?神仙?你说的是正气宗那些人吧,哈哈。”黑痣男子又喝了一口酒。

    “对。你们都是神仙。”

    “嗯,别‘你们’。”黑痣男子语气间一改温厚,似有些许不悦。

    少年也听了出来,涨红了脸就要离开。

    “你也想修行?”黑痣男子男子扫了一眼少年手里的书。

    “嗯。”

    “想去哪里修行?”

    少年指指高处:“我们整个梧桐镇的孩子都想去那里。”

    黑痣男子摆摆手,少年退到一边继续看书。

    不多时,黑痣男子吃完离桌,经过范离这桌时停下脚步:“你也是修行者?”

    俩人抬头,丁亨见他盯着自己,拿帕子擦了擦嘴巴:“有话说?”

    “你吃东西太斯文,我不喜欢。”黑痣男子没头没脑抛下一句话,离开烧饼铺。

    “神经病。”丁亨小声嘀咕一句,拿起豆浆,谁知瓷碗在半途却突然碎了,豆浆洒了一身。

    ……

    丁亨把布还给少年,骂骂咧咧一阵还没解气,主要是他跑出去时,那神经病已经不见影子了。

    “谢了,你叫什么名字?”

    “刘小丁,你呢?”

    “哦,我叫丁亨,你可以叫我大丁。”

    “你也是修行者吧,刚才,刚才那人说的。”刘小丁问道,这少年性格爽利,完全没有小镇孩子的羞怯,很是对丁亨脾气,所以两人竟极为热络的攀谈起来。

    一边的范离与白粥已用识海沟通了一阵,从星尘气息来看,那黑痣男子应该是墨天神教的人,但身着常服,不知道是在休假,还是在执行秘密任务,如果是后者,刚才莫名其妙的挑衅实在是太过张扬了些。

    虽然丁亨这小子面相确实讨人厌,但也不至于如此。

    范离把识海里的情报又过了一遍,正气宗创立于二百余年前,严格来说还算是顺和白家的分支,是当年白家一个外门弟子所创,信奉的是正气之道。

    虽然二百年来没出过什么了不得的人物,但在神魔大战中站对了队,又以守正乐施而闻名,所以在顺和府西北一带名声颇佳,门下如今有一百二十余人。

    情报中没有显示和墨天神教有关联,但有一个小点,范离初看时没有在意,眼下却有点突兀。

    “正气宗颇有义名,尤其怜惜行乞之人,但凡山上有节余,必定给山下各处乞丐赠送吃食甚至是酒肉”

    “你们镇上乞丐多吗?”范离问刘小丁。

    少年眼珠转了转:“我也不知道算不算多,十几个吧。”

    “那外边街上很干净啊,一路过来都没见到。”烧饼铺位于小镇主道上,一路过来确实没看到乞丐。

    “哦,我们镇上的乞丐过得很舒服的,一般都聚在戏台那边,像我们没卖完的烧饼,有时也会拿过去给他们。”

    根据刘小丁所说,梧桐镇自古富庶,自然吸引周边的苦命人过来行乞讨饭,正气宗在此落地之后,善待乞丐更是成为小镇的传统,尤其是那些富裕人家,甚至偶尔会特意准备一些新鲜吃食送去给他们。

    以至于现在镇上的乞丐们都吃不惯剩饭剩菜了,上门磕头之类更是不必,每天晒太阳睡觉等着就行。

    “你小时候呢,乞丐多吗?”

    “和现在差不多。”刘小丁不知道范离问这些干嘛,丁亨和白粥也不知道。

    “正气宗可能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丁亨突然道。

    刘小丁抿着嘴不说话,应该是有些不高兴了。

    “你们平时上山烧香吗?”看到他这幅表情,丁亨冷笑道。

    刘小丁摇头:“守正峰不接纳香火供奉。”

    “你们给他们修路修庙吗?”

    “好像一直都是想的,但他们不接受。”

    “你们给他们写书立传吗?”

    “啥意思?”

    “就是编一些文章戏曲之类,到处给他们说好话。”

    “听我爷爷说好像有过,但他们不喜欢,我们就罢了。”

    “那不就对了,不求名不求利,天下哪有这样做生意的。”丁亨一拍大腿:

    “没有鬼我就不信丁。”

    白粥白眼都要翻抽筋了,范离默默点头。

    刘小丁急了:“但他们真的是好人,我大伯在守正峰后山看到过的。”

    范离脑中一悚,刚想追问,却听到一阵咳嗽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