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开局流放:我靠抽卡定天下 » 第二十八章 生意得做

第二十八章 生意得做

    赵家这会儿还没开饭,纪氏听见秦孟商喊,连忙擦着手从厨房出来,“哎哎,咋拿了这么多东西过来?”

    “嫂子,魔芋豆腐做好了,我炒了一碗先给你试个味儿。”

    纪氏神色一僵,她还以为是什么东西这么香,原来魔芋!瞧着这一碗油亮亮、热腾腾的,她不禁咽了咽口水,可一想到这是魔芋做的,又不知该不该接。

    赵家三个孩子也闻着味儿过来了。

    春花年纪最大,问:“秦姐姐,你这做的是什么?好香。”

    秋月小两岁,今年十三岁,性子安静,闻到这阵香辣勾人的气息也忍不住凑过来说香。赵双年纪最小,是姐弟三人里皮实的,眼瞅着口水都要掉下来了。

    秦孟商笑着说:“这叫魔芋豆腐,我和你娘一起做的,带过来你们尝尝。”

    孩子们没听过魔芋豆腐,但光是闻到这阵香气便知道比家里的野菜馍馍好吃多了。

    纪氏看见三个孩子嘴馋的模样,犹豫道:“孟娘,这真的不会吃坏肚子吗?”

    秦孟商道:“嫂子放心吧,出锅之前我已经试过了,没事。”

    听她这么说了,纪氏也放下心来,孟娘向来是个有主意的,她既然说没事,那肯定能吃,于是便让春花接过来了。

    赵双的手快,从碗里捡了一块魔芋豆腐就塞进嘴,惊呼:“滑溜溜的,好好吃!”

    纪氏没好气地拍了儿子一巴掌:“老娘平时没给你饭吃啊?瞧你这没出息的样儿!”

    “小双觉着好吃就行。”

    秦孟商让纪氏也尝尝,她想知道这生意到底能不能做。

    纪氏说是担心,但也馋得紧。见儿子吃了都没事,也不客气,直接用手拎了块,入口瞬间眼睛亮了起来,“你这是加了啥炒出来这么好吃?比镇上酒肆卖的还香!”

    不怪纪氏说好吃,村里人做饭舍不得放油盐调料,味道自然淡。

    魔芋豆腐本身的味道一般,但秦孟商做的时候,把茱萸碾碎了和大蒜葱姜一起炸,做出来当然好吃。

    纪氏听到一连串的调料,心都疼了:“加了那么多东西,难怪吃着香,要是放到长兴酒楼里至少得卖二三百文一盘吧?”

    长兴酒楼是绥安镇最大的酒楼,出入的都是当地富绅和官员,像他们这种穷苦百姓是去不起那种地方的。

    秦孟商心里有了计较,将葱油饼分给几个孩子,拉着纪氏走到一旁,“嫂子,如果想靠这做生意,你觉着可靠吗?”

    现在大多数人对魔芋的印象还停留仅作药用,上回去镇上,卖吃食的其实少,倘若能把魔芋豆腐推广出去,那便是镇上头一份。

    纪氏起初以为秦孟商是瞎闹着玩,但亲口尝过味道后,心思也活络起来。

    “做是做得,但你支个摊儿怕是不方便,而且......镇上离村里远,这东西得现炒出来才好吃吧?”

    其实,纪氏还有一句话没说。

    村里人都知道周家是流放过来的,却没人知道他们具体是犯了什么罪才被流放。

    通常,流放之人受当地官府管制,罪行重的需服苦役或充军,罪行轻的便可在流放地自由生活。像周家的情况,能不能去镇上做生意还是个问题。

    关于这一点,秦孟商早就考虑过。

    周令祈犯的是谋反的重罪,若是放在哪个王公大臣身上,那都是诛九族的下场。可他是太子,老皇帝一手培养起来的儿子,纵然犯错,还是留了他一命。

    秦孟商先前不是没想过做吃食的生意,正是因顾及着这点,才蹉跎了许久。

    生意要做,但不一定要她去镇上支个摊儿。

    “嫂子,过几日镇上赶大集,到时候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纪氏知道她这是有了主意,便应下了。

    秦孟商心里琢磨着魔芋的各种做法,一到家,又切了一小块魔芋拌成了凉菜。

    “相公,尝尝。”

    碗都递到面前了,不尝一筷子真说不过去。

    周令祈十分“勉强”地吃了一口,眉梢一挑,轻飘飘说了句:“还行。”

    秦孟商知道这人嘴硬,上次问他蟹肉面好吃吗,他说还行,结果连着吃了三天的蟹肉面都吃不腻。要不是这几天河堤忙着,估计得天天去河边钓螃蟹。

    不过,连着得了好几个人的好评,秦孟商更有底气了,第二天给胡老头和里正家也送了碗凉拌魔芋丝。

    胡老头最初还不敢吃,一边摆手拒绝一边忍不住咽口水。

    直到胡家孙子大俊风风火火冲进来,看到桌上有吃的,抓起一把就往嘴里塞,而后直呼好吃,胡老头和胡婆子才试探着尝了一口。

    老两口都说味道好,秦孟商才放心了。

    每个人的口味不同,她不确定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魔芋的味道,所以给认识的人都送了些。本来还想着做麻辣魔芋皮,但考虑到现在没有辣椒和冰箱,也就作罢了。

    给胡家送完,又去了趟里正家。

    刚到门口,正巧碰见朱氏失魂落魄从里面出来,怀里还抱着一件男子衣服。短短两日不见,朱氏整个人像是苍老了十岁,脸颊凹陷下去,面如死灰。

    她似乎没有看见秦孟商,嘴里念着陈二狗的名字,往另一边去了。

    进了门,里正坐在门槛上一脸愁容,也注意到秦孟商送了个什么吃的过来。

    陈老太太瞧着碗里那东西怪香的,没问是啥,而是先念叨了秦孟商一顿:

    “做个菜放那么多油?这闻着还有醋呢,哎呦!你这个败家玩意儿,周家娶了你当媳妇也是倒霉。这过日子得精打细算,照你这过法,吃了上顿就没下顿!”

    里正烦躁地揉揉眉心:“你这老婆子话咋这么多呢?人家都给你送吃的了,咋还堵不住你的嘴?”

    一听,陈老太太炸了:“你这糟老头子咋说话呢!这些年要不是我辛苦操持着,你老陈家能有今天的日子啊?这会儿倒嫌我话多了,当初我没过门的时候,你嘴巴比村口王婆子还碎!”

    秦孟商:“......”

    这话题怎么就跑偏了?

    里正察觉到还有小辈在,尴尬地咳嗽两声,转移话题道:“丫头,你上回帮村里做了事,叔还没好好谢你呢,你上门就上门,还带什么东西......”

    “我也是自己瞎捣鼓出来,想给您和婶子尝尝,要是您喜欢,我下回做了再送些过来。”

    当初里正愿意借粮,秦孟商一直记在心里,这些天在厨房帮工,陈老太太也对她照顾有加。谁对她好,她自然对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