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城缘录 » 第十五章 人间四月天

第十五章 人间四月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场春雨过后,后花园里的杏花绽放了。舒城在朦胧中就闻到了沁人的花香,他卧室的窗户正对着后院。他推开窗,被眼前的美景惊艳了。左右墙角的两颗树都缀满了洁白的花朵,在微风下轻轻摇曳。舒城打开后门,推开淡雅芬芳的空气,走向杏树旁的秋千。黎明时分,秋千上还挂着点点朝露,一阵清风吹过,飘来片片花瓣。

    “好香。”小雨不知什么时候出来了,舒城竟没有察觉。她走过去想坐在秋千上。“等一下,”舒城拂去秋千上的露水和花瓣,“可以啦。”

    小雨坐上去,独自荡了一会儿,对舒城说:“帮我推一下吧。”

    “啊--好。”舒城有点儿紧张,走到她身后,轻轻推了一下,秋千向前荡去,很快又退了回来,舒城又推了一把。“你喜欢这个吗?”小雨说。

    “秋千吗?挺喜欢的,双脚离地,仿佛在飞。”舒城说。

    小雨突然从秋千上站起来,“你坐这儿,我来推你。”

    舒城略感羞涩,可还是乖乖坐了下来。“抓紧了哦,”小雨力度不大,可秋千却高高扬起,缓缓坠落,接着又扬得更高。上上下下,秋千每次都超越之前的高度,舒城的拘谨渐渐被甩开,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舒畅。

    “这种感觉真好,”他大声对小雨说,“要不要换我来,这次一定不让你失望--”忽然,有一片杏花朝他们飞来,近了,舒城才看清,原来是一只白色的蝴蝶,没想到这么早就能见到蝴蝶。

    小雨伸出手,蝴蝶缓缓落在她的指尖上。她看了看手上的蝴蝶,又看向对面的杏树。树枝渐渐开始轻扬,片片花瓣朝他们飞来,花瓣越来越多,在空中划出悠扬的弧线,如雪如雾般地飘了过来。花瓣聚集在他们身边,盘在半空旋转着,小雨一挥手,手上的蝴蝶飞进旋转的花海。慢慢地,一朵巨型的杏花出现了,四朵洁白的花瓣,中间是嫩黄的花蕊,一只蝴蝶从花瓣中飞出,落在花蕊上。舒城看呆了,小雨轻轻拂手,杏花便落在他膝上。

    “真美。”什么词汇都不足以形容舒城内心的澎湃,他只好选了最朴素的字眼。

    “可惜,”小雨脸上的笑容逐渐隐去,“留不住。”

    舒城不太明白,想站起来,可一碰到花瓣,之前还完美无缺的花朵瞬间消散了,只留下一地的残片,蝴蝶悠悠飞走了。

    舒城有那么一刻的忧伤,不过,阳光明亮起来,驱散了阴郁。“已经很好了,我们都记住了它的美丽,不是吗?”他笑着看向小雨。

    小雨也浅浅一笑,“它为什么叫秋千?”

    “它原本叫千秋,很久之前,人类在山上狩猎,用一根绳子飘来荡去,就是它的原型。”舒城庆幸自己多读了几本书,“后来,千秋被引进中原,因与宫廷里的祝寿词重复,就改名秋千。古人祝寿总喜欢说千秋万代,皇帝们也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

    “原来是这样,很可笑,是不是?”小雨略带嘲笑。

    “嗯,也可以这样说吧。明知不可能--你们可以吗,长生不老?”

    “不可以。”

    确实有些不切实际,况且现在谈这个话题实在有负春光。舒城想阿春应该就要醒了,肯定又会吵吵着肚子饿。可他还没想好做什么早餐呢。

    “今天早上想吃什么?”舒城问小雨。

    小雨看看地上的花瓣,“这个能吃吗?”

    “啊,当然可以,只是--我没做过,杏花一般是用来做甜点的。”

    “不可以直接吃?”小雨伸出手,一片花瓣飞了过来。她打量了一会儿,然后把花瓣放进了嘴里。

    “嗯,有点儿苦,还有点儿甜。”她嚼着花瓣。

    舒城见她如此,也从地上拾起一片花瓣吃了。淡淡的清香,自然的味道。他又弯腰去捡,被小雨拦住,她手指向上一勾,轻轻松松地把地上的花瓣都收在手里。“拿去给阿春师兄吃吧,对啦,”她调皮地眨眨眼,“咱们去吓吓他。”

    “怎么吓?”

    “这个嘛--跟我来。”

    他们把杏花瓣放在一只大瓷碗里,走到阿春卧室门口,小雨把耳朵贴在门上,“里面没有声音,阿春师兄应该还在睡觉。”她轻轻地扭开门锁,阿春正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大花棉被一半盖在身上,一半拖在床边。小雨拉着舒城悄悄走近阿春,在他枕头旁蹲下。她清了清喉咙,用晓风的声音说,“阿春。”

    阿春的嘴巴动了一下,接着躺着摆正了身体,做出立正的姿势,脸上的肌肉都绷起来了。

    小雨偷偷朝舒城笑了一下,舒城也觉得挺好笑。“师父对你很失望,你留恋人界,不思修炼,不配为妖。”小雨接着用晓风的声音说话。

    阿春一下子紧张起来,“不,晓风师兄,师父,我只是在这里陪着师妹。”

    “师妹不需要你陪。”小雨说。

    “不能这么说啊,师兄。是我害了师妹,我不能一走了之。而且,我的妖力增强了好多啊,虽然我没怎么修炼,嘿嘿。”阿春开始傻笑,“哦,还有,师妹最近杂念有点多,我能感觉到,她对那人很关心--”

    舒城心里一惊,“关禁闭!”小雨厉声说。

    阿春吓得从床上滚下来,“不要,晓风师兄,帮我求求师父,让我做什么都行,就是别把我关起来!”他真的哭了起来,小雨却站起来离开了。

    舒城摇了摇阿春,他渐渐睁开眼,嘴唇上还挂着鼻涕。“阿春,你没事儿吧。”

    “我--晓风师兄没来吧,他说师父要关我的禁闭--”阿春抽抽搭搭地说。

    “没有,是小雨在模仿晓风的声音,对不起,我们只是想和你开个玩笑。”

    “哦,是师妹啊,”阿春一下子放松了,“我好饿。”

    早就料到阿春会这么说,虽然画风切换的有点儿快,但是舒城并不奇怪。“院子里的杏花开了,花瓣可以吃,你尝尝,等一下我做些甜点。”

    阿春一骨碌爬起来,直奔厨房。

    家里有从集市上买来的面粉和紫薯,还有从附近商店里买的白糖和豆沙馅。舒城打算做些杏花酥,小雨似乎忘记了在阿春卧室里的尴尬,又在院子里采了很多花瓣。舒城把花瓣洗净晾干,和豆沙馅、植物油、白糖一起做成馅料。把紫薯蒸熟捣碎,加面粉白糖、植物油做成酥油皮。

    厨房里有个石砖砌成的烤炉,舒城没用过,不知道这个烤出来的甜点是不是和电烤箱一样。不过,柴火的事儿都可以交给阿春,想要什么温度阿春都能轻松搞定。

    做杏花酥很费时间,阿春等得不耐烦,又无可奈何,只能一面抱怨,一面吞下一碗杏花瓣。“这个没味道嘛。”

    舒城想起今天是星期天,是赶集的日子,杏花酥烤好还需一段时间,不如现在出去走走。小雨和阿春都要去,所以他们就一起出门了。

    集市上还是热热闹闹的,这次还多了个卖酒的摊位。一坛坛酒摆在案旁,坛口用红纸封住。还有装在大酒桶里的散装酒,如果有人买,卖家就会拿木勺舀出来。酒案前有个小小的身影,大老远舒城就认出是李胜利。

    “李胜利,怎么不在家好好读书?”舒城走到酒摊前。李胜利转身看见是他们,立刻开心地笑了,“奶奶本来不让我出来,可是爷爷要买酒,奶奶让我看着,说爷爷买酒不能超过二两。”舒城这才发现,李胜利旁边站着个白发小老头,笑着看向他们,略显木讷。

    “您好,李爷爷。”舒城朝他点点头,李爷爷却拿了酒瓶,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这才满意地笑笑。

    “我得回去了,就给我半个小时放风,我这老胳膊老腿儿啊,回头见啦。”李老头说着拉着孙子,又在狗屁股后面轻轻踹上一脚,“甭瞅啦,我一年也捞不着喝上几口--”

    李胜利跟着爷爷,一步三回头,渐渐走远了。舒城本也想走,可转念一想,杏花也能泡酒,做点儿杏花酒也不错,就买了两小坛。

    他们又买了一些吃的,没什么好逛的,便回去了。路过小树林,现在这里可以算是林荫小径了。脚下的泥土软软的,头顶是错落的枝杈,翠绿的树叶交叠着,阳光被隔成一道道的金线,树旁的野草都争先恐后地往上窜,拼命争取雨露恩泽。不时有虫子从土里钻出来,又被踩了回去。暖风熏得游人醉,骀荡春风吹得每个毛孔都舒畅。

    杏花酥出炉,没烤焦,一朵朵紫色的花摆在盘子里,吃起来甜甜酥酥的,第一次做成这样,舒城很满意。他拿些杏花酥,摆在两个盘子里,打算送给邻居。“咱们一起去?”他问小雨和阿春。小雨今天心情不错,同意了。阿春则要舒城保证再做同样多的甜点,他把吃的看得比什么都重要。“食物是人类最了不起的东西,你知道吗,每次你做出好吃的,我都觉得你比师父、师兄更厉害。”

    当他们走进李家大门时,李胜利正咬着铅笔头写作业。首先出门迎接他们的是阿黄,李奶奶接过他们送的杏花酥,连声道谢,把他们让进屋里。相比于他们租住的大房,这间屋子小得多,家具也很朴素,屋子里还有点儿酒味儿。

    “不好意思,家里全是酒味儿。”李奶奶瞪了老伴儿一眼,李老头立马低下头,把酒瓶放到角落里。

    “哪里,哦,这是我们自己做的杏花酥,拿来给你们尝尝,谢谢您上次的包子,很好吃。”舒城说。

    李老太果然是个厉害的角色,不仅是孙子,连老伴儿都管得服服帖帖。舒城想起王奶奶说的话,不想多待,小雨也不多说什么,阿春更觉得没趣,他们没多久便告辞了。

    又去王奶奶家,开门的是个小姑娘,比李胜利大些,模样清秀。她之前没见过舒城他们,一时愣在那里。“你好,我们住在隔壁,你奶奶在家吗?”

    里屋的门开了,王奶奶走出来,看见他们,露出笑脸,“是你们呀,屋里坐,大姑娘,小伙儿--大小伙儿。”她第一次见阿春。

    王奶奶家比李胜利家还要小一些。舒城把杏花酥递给她,“院子里的杏花开了,做了点儿甜食,请你们尝尝。”

    “呦,谢谢你们啊,我这房子好多年也没个人来了。哦,这是我孙女,今年读初三,就快中考了。”王奶奶把孙女介绍给他们。

    “你好,你叫什么名字?”

    “项雨晴。”小姑娘说,声音很轻。王奶奶可能是常年寂寞,好不容易有人来,便拉住他们絮叨个没完。舒城这才知道王奶奶守寡多年,丈夫本是南方人,早年在工作时出了意外,留下孤儿寡母。王奶奶好不容易把儿子拉扯大,接下来的故事就如那天她对他们所说,儿媳妇跑了,儿子离家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

    眼前的小姑娘很腼腆,家境不富,又无父母疼爱,她一路走来肯定不易,舒城有些恻然。但首先开口说话的竟是小雨,“你成绩怎么样?”她问小姑娘。

    “还行。”小姑娘看了小雨一眼,马上羞涩地移开目光。

    “不是倒数第五吧?”

    “不是!”小姑娘好像受到了侮辱,“我排第十名,可是,我成绩再提不上去了......我想考重点高中......”她垂下眼角。

    “没关系,这个哥哥很会读书,让他教教你。”小雨指着舒城说。舒城想着自己没有对小雨说过从前读书的事呀,她是怎么知道的?可小雨只是朝他眨了一下眼睛。

    王奶奶的眼睛一下子亮了,“真的?小伙子,能帮我孙女辅导一下功课吗?可我老太太没什么钱--你说,要多少辅导费?”

    “不用不用,”舒城忙推辞,“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那么,你以后放学后就来我家吧,我帮你辅导一个小时。”他微笑着对小姑娘说。

    小姑娘抬头看他,一双杏眼满是羞怯,不过还是点点头。

    大家又胡乱聊了一会儿,王奶奶忍不住又数落起李老太太,小雨不想听,在舒城袖子上拽了一把,舒城会意,谎称还有其他事,起身告辞,王奶奶把他们送到家门口才回去。

    舒城回去把晒好的杏花干泡在酒里,杏花可入药,杏花酒滋阴补气。舒城想到李老头可怜巴巴的,等酒酿好了就送他一坛,让他解解馋。酒香不住地从面前的酒坛子里溢出,撒上杏花更是令人陶醉。舒城忍不住倒了一小杯,酒清如水,可与舌尖一相逢,一股苦辣之感传来,舒城是咬牙吞下的。可没过多久,又感觉到一股甘甜的滋味儿,忍不住又抿了一口。真是巧妙,初苦回甘,欲拒还迎,把人拿捏得死死的。他又倒了两杯酒,拿去给小雨和阿春。

    阿春是标准的一口闷,喝完了一抹嘴。“我喜欢喝甜的,这个不甜。”

    小雨喝了一口就不肯再喝。“去秋千上坐会儿吧。”

    相比于清晨,黄昏时分的小院更显静谧。此刻无风,两颗杏树慵懒地立着,华盖映衬着砖墙,斜阳照在秋千上,暖融融的感觉。小雨坐上去,却没有摇动。

    “要我推你吗?”

    “不,这样就很好,不是吗?”

    “是,嗯,你怎么知道我读书好?”

    小雨抬起脸,眼里是盈盈笑意,“你房间里那么多书,难道是用来泡酒的?”

    夕阳洒在他们身上,很暖,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