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城缘录 » 第二十章 暑期补习班

第二十章 暑期补习班

    后院的杏子熟了,阿春迫不及待地摘了一个放在嘴里,马上又吐了出来“好酸。”可是几天等杏子熟透之后再尝,就甘甜爽口了。舒城给左邻右舍送了些,换回来一大筐水蜜桃。

    杏子单独吃有些乏味,加点酒稍微腌制一下,放在冰激淋里就可口得多。或者直接裹上奶油吃也很好,奶油中和了杏果的酸涩,杏肉稀释了奶油的甜腻,简直是黄金搭档。而且杏仁磨成粉加在面粉里做出的甜点也别具风味,只是这北杏仁口感略苦,不过味道很纯正。舒城做了费雪娜蛋糕,这种小蛋糕和玛德琳做法类似,只是多加了杏仁粉,小雨非常喜欢吃。

    项雨晴中考结束了,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进了县里的重点高中。王奶奶乐得合不拢嘴,炖了一大盆鸡肉,一定要舒城收下。

    “这只最肥,我自己养的,蘑菇是山上采的,没毒,你们放心吃。”

    舒城不好意思收,“您自己留一些吧,养鸡也不容易。”

    “不费什么事儿,我都是放在山上,它们吃饱了就会自己回家。不过之前丢了一只--不说这些啦,小伙子,你最近忙不忙?”

    舒城现在的日子算是按部就班,很充实但称不上忙碌,“还好,您有事儿?”

    王奶奶乐了,“那能不能请你再帮我孙女补习一下高中的课程?”她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一层层展开,露出一叠人民币,“这次你一定要收下补习费,你说,多少钱?”

    帮项雨晴补习自然没有问题,可是收补习费的事儿舒城做不出来,况且也不知道该收多少。可王奶奶不管这些,她执意把钱塞给舒城,“那这些就都给你,不够你再告诉我。”她的表情忽然很神秘,低声说,“每年雨晴生日都有人送来一摞钱。”

    舒城只好收下,王奶奶平时省吃俭用,这次却十分大方,更让舒城感到责任重大,一定要给项雨晴上好课。

    本想着只是给项雨晴一个人补习,没想到她还带了同学来,也是一个小姑娘,住在隔壁村,小姑娘的妈妈也来了,恳请舒城收下这个学生。接下来的几天,陆续有人来报名,都是刚刚结束中考的学生。原来项雨晴在舒城的辅导下成绩突飞猛进,震惊了同学,大家羡慕之余问起缘由,才知道这里有舒城的功劳,中考之后,纷纷请舒城补习。

    童村一小就快放暑假了,舒城不需要再去送糕点了,趁机做个补习班也未尝不可。不过不定价不行了,舒城坐地铁去市中心的补习班考察了一番,最终定了八百元的价格,十五天,每天两小时,补习数理化和英语。

    一下子来了三十多个学生,他们的屋子很大,但是最多也就能坐十几个人,舒城不得不给学生们排了班,每天分上午和下午两个班。小雨陪舒城去旧货市场淘了一张大桌子、十几把椅子和一块小黑板,补习班就这么开张了。

    舒城本来就是学霸,给这些孩子上课是驾轻就熟。小雨成了助教,每次舒城上课,她就坐在一旁。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其中还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叫赵坤,弟弟叫赵鹏。舒城对他们印象最深,除了因为他们一模一样的外貌,更因为他们南辕北辙的性格。赵坤很安静,对老师同学都很礼貌,笔记记得工工整整。赵鹏却上蹿下跳,写起字来龙飞凤舞,课堂气氛主要靠他活跃。

    暑期补习班开班两天后,王屠户带着王大宝来了。

    不同于初见时的蛮横,这次王屠户竟有些扭扭捏捏,欲言又止,“春哥不在啊--”

    “出去了,你找他有事儿?”舒城说。

    “嗯,啊,不是--我找你,你能给我儿子补习么?”王屠户吞吞吐吐说明了来意。王大宝平时忙着拦路抢劫,根本考不上高中,可是被阿春教训了一顿后好像彻底改邪归正了,王屠户自费让儿子读了高中,现在又来请舒城补课。

    既是做生意,就不能把客户往门外赶,舒城没有理由拒绝,“这没什么不可以--”

    “快,叫老师!”王屠户推了一把身边的王大宝,他一直站在父亲身旁,两个拇指扣在一起,低着头,像个害羞的姑娘,此刻被父亲一推,立刻走上前,扑通跪下,头也不抬。

    “师父!”

    舒城一口水差点儿喷出来,这是少林寺拜师的架势嘛,“别别,咱们不兴这一套,你回去准备一下课本,明天早上九点来上课吧,课程已经开始两天了,我这里有些资料,你拿回去看一下,不懂的过来问我。”

    李胜利也来了,他现在放假暑假了,就跑来听舒城上课,虽然他只是个小学生,可李老太太要他跟哥哥姐姐一起学习,“听不懂也比在外面瞎跑强。”

    舒城本来还担心王大宝会捣乱,现在看来这种担心完全是不必要的,王大宝听课很认真,甚至还能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舒城提到酸和酒精反应能生成具有水果香味儿的醇类物质,没想到第二天王大宝提着个瓶子来了,说是用二锅头和醋兑的,要请大家喝。水果香味儿舒城没闻到多少,但是所有人都学会这个化学反应了。

    在王大宝的启发下,赵鹏也搞起了发明,他把家里的鸭子从屋顶扔到了摆在地面的水盆里,以此验证自由落体公式的准确性,结果被暴揍了一顿。

    “这公式不对,老师,时间明显要更久。”

    “你忽略了空气的阻力和鸭子的反抗--其他同学请不要模仿。”

    不过,赵鹏也立了功,他帮妈妈鉴定了戒指的真伪。他说服妈妈把珍藏的金戒指放进白醋里,戒指竟褪色了,这次挨揍的不是赵鹏,而是赵鹏爸爸--戒指是他当年的定情信物。

    舒城突然发现,学习也可以很有趣,从前他为成绩而读书,从来没想过把所学的知识用到实践中。现在他教的虽然是高中的课程,但这些都是日后深入学习的基础,可以应用在各个学科。一切的知识,说到底还是要回归本源。他试着开发了几个简单的小游戏,上课时给学生演示,答对了题目才能进入下一关。他也不再只顾独自讲课,而是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

    这种教学方法很成功,课堂成了实验室、会议室,学生做错的题目成了供大家分析的失败案例。课程的内容也不拘泥于教材知识,舒城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比如有一次,舒城做了五个小面包,给了一些信息,让学生指出从左到右分别是什么馅儿的:

    左右两端的馅料不同

    豆沙在奶油的左边

    芥末不在中央

    相邻的馅料互不相同

    蜂蜜不与豆沙和奶油相邻

    答错的学生只能吃芥末馅儿的,阿春也来凑热闹。结果除了阿春,所有人都答对了,他愿赌服输地啃起了芥末面包,但是最后把其他馅儿的都吃了一遍,“要我说,”他把面包掰开,“白色的是奶油--红色的是豆沙,黄色的是蜂蜜,我不吃的那个是芥末。”

    英语课就没那么有趣了,因为有许多单词要背,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个苦差事,尤其是赵鹏和王大宝。赵鹏小测试时从来不写全名,只写个“赵”,从前舒城会提醒他把名字写全,他理直气壮地反驳,“没关系啦,老师,这里只有我一个人姓赵啊。多写一个字就是浪费墨水啊,爸爸妈妈供我们读书不容易,儿子大了,该懂事了。”每当这时候,赵坤就会一脸黑线。不过英语测试他的确没有写名字的必要,因为只有他和赵大宝会把“asheetofpaper”写成“ashitofpaper”。

    孩子学得开心,家长也高兴,不时送来各色礼物。王奶奶送来两个大西瓜,在井里放一个晚上再拿出来吃,简直比冰镇西瓜还爽口。受此启发,舒城做了酸梅汤,也放在井里,喝的时候拿出来,酸酸甜甜的,真是解暑佳品,尤其受女生的欢迎。

    不断有人来报名,舒城又开了一个班,学生越来越多,他有点忙。小雨主动提出帮他煮饭,她的手艺比舒城还要好,而且每顿饭的菜品都不会重复。

    这天她给舒城端来一盘煎猪腰,“尝尝,这个对你好,李胜利的奶奶告诉我的。”

    舒城看到盘子里的猪腰,不知这个对他有什么好处,“是么,她怎么和你说的?”

    “她说吃什么补什么,你整天站着肯定伤腰,男人腰壮才能生儿子。”小雨轻描淡写地说。

    舒城一下子脸红了,“你不要听她瞎说,我腰很好--我是说,我不需要吃这个--”

    “可是,我觉得你最近很辛苦啊,这道菜我是特别给你做的,你要多吃点哦。”小雨温柔地说。

    猪腰挺好吃,放了胡椒,没有腥味儿。当然,无论小雨做什么,舒城都会觉得好吃。只是不知李老太太和王老太太都对小雨说了些什么,现在大家都很熟了,她们一有机会就拉住小雨窃窃私语,表情神神秘秘的。小雨也不和舒城多说什么,但是做的菜却越来越补了。

    教学相长,舒城原本只想把学生教好,不辜负家长的信任,没想到自己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提升了。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从前写的代码总是漏洞百出,那时他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思考问题,或者说他的情商太低,总是把简单的问题想复杂,举轻若重。其实越是强大的程序,其代码越是简短。成年人往往不懂得大道至简的道理,小的时候反倒好些,那时候没有太多抱负,也就没有多少包袱,单纯的口倒能说出智慧的话来。比如赵鹏,就时常贡献金句。

    “老师,我改名字了。我以后叫赵常乐,还有那个赵坤,他以后叫赵常进。”赵鹏一进门就对舒城说。

    问其原因,才知道赵鹏小测试的成绩不理想,被其父教育了一顿,“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常进,你多和你哥学学!”

    “常乐不是挺好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嘛。我倒数第一,赵常进正数第一,我俩一平均正好是中位数,多好!进可攻退可守,干嘛两个都要拔尖呢?人啊,什么时候才知道满足啊!”他少年老成地摇着头,学着他父亲的口吻,“赵常进啊,你要努力了,赵家就靠着你光宗耀祖啦。”

    “那我叫王常胜。”王大宝说,“跟人打架我没输过。”

    “我叫李常春,我喜欢春天。”李胜利说。

    “不管你们叫什么,谁能把那些东西弄下来,太吵了。”小雨指着树上的蝉说。

    “我奶奶能,她喜欢炸着吃。”项雨晴说。

    阿春听说蝉可以吃,自告奋勇去捉,结果一晚上,童村的蝉全部阵亡了,装满了两大麻袋。王奶奶连夜炸了,第二天学生就吃上了炸知了。

    “让你狂,上餐桌了吧。做人还是低调点好啊。”赵鹏一边嚼着炸知了,一边瞟着赵坤,赵坤却不搭理他。

    “做人要有怜悯之心,人家在地下待了十几年,就等着这片刻的光明,当然要叫了。”舒城说。

    “这样啊,老师,我会用心品尝的。”李胜利说着,揪下一片翅膀吃进嘴里。

    快乐时,光阴就跑得格外快。暑假即将结束,补习班也完美结业了,学生在打闹间学到了不少知识,连旁听的小学生李胜利都进步了许多,现在他的作业很少会出错。舒城也从学生身上学到了很多,项雨晴的执着、赵坤的谦和、赵鹏的幽默,都值得他称赞。在学生时代,他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充实的暑假,他觉得自己获益良多。

    除了精神上的收获,舒城这个暑假的经济收益也较可观--进账五万元。家长前脚交了补课费,后脚就被小雨存进银行了,自从她知道存钱有利息这回事,就不让资金有一分钟的闲置。她简直得了王老太太和李老太太的真传,既精打细算又省吃俭用,完全不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妖。

    “小雨,这些钱你随意拿去用吧,比如买衣服什么的,只要你开心。”舒城说。

    “买东西不会让我开心。”小雨说。

    “那怎样才能让你开心?你说,只要我能做得到--”

    小雨默默想了良久,才缓缓开口说:“这真是奇怪的感觉,但是看到你开心,我就会开心。”

    确实很奇怪,但是也很美好。那天晚上,舒城是傻笑着睡着的,梦里,他和小雨手牵着手,走在火红的花海中,远方的山峦间架起一道彩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