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677 深谋远虑 (二合一)

677 深谋远虑 (二合一)

    满都鲁很快就把蒙古汗国大军,要回师东蒙古的讯息传递给了不花汗,面对天圣汗也先如此急匆匆的率领大军离去,东察合台汗国众人心中有些生疑,感觉事情好像另有隐情。

    “大汗,您觉得也先这么急匆匆离去,真的是为了返回东蒙古对明军乘胜追击吗?”

    听到部将赛义德的询问,不花汗脸上流露出一抹嘲弄笑容回道:“等也先从哈密卫返回东蒙古,就算挑出一支精兵急行军,恐怕等赶到也需要个把月吧。”

    “一个月时间过去,用汉人的话说黄花菜都凉了,他还能对明军乘胜追击?”

    “找个借口都如此的拙劣,不知道鞑靼部的黄金家族血脉,到底堕落到了何种境地,居然能被也先这种水平的叛臣给追杀绝嗣,真是侮辱了成吉思汗子孙的头衔!”

    虽然不花汗选择跟也先合作,但他这一脉传承源头乃是成思吉汗与正妻孛儿帖所生的次子察合台,按照儒家的标准同样为嫡系一脉,怎么可能看得上绰罗斯一族的乱臣贼子?

    只不过碍于形势比人强,不花汗没得选择只能跟也先合作对抗大明。可是内心里面那股对非黄金家族血脉的鄙夷,始终是无法消除的,抓住机会当然得放肆嘲讽几句。

    “按照父汗的意思,东蒙古那边也先并没有打胜仗,相反是打了败仗?”

    不花汗长子马黑麻,听到父亲这样的解释,脸上立马流露出一种惊慌神情。

    要知道大明毕竟灭了大元,对于当年分裂的四大汗国而言,是极其强大的存在。如果连也先都无法对抗大明兵马,光靠着东察合台五万战兵劳师远征,又怎么会是大明的对手,到时候恐怕连回去都难!

    见到长子马黑麻的惊慌表现,不花汗简直是恨铁不成钢,就这副德行日后如何接替自己成为大汗之位?

    历史上面不花汗去世之后,马黑麻继位确实各种骚操作不断,首先便是迎娶了父亲的妃子为妻,违背了伊斯兰教义导致了汗国内教徒对他大为不满。

    其次对外强行率兵攻打藩邦喀什噶尔,以至于臣服于不花汗多年的臣属选择背叛,投靠了他马黑麻的伯父羽努斯,搞得整个东察合台汗国内忧外患。

    马黑麻一番折腾下来,没活几年就死于肋膜炎,紧接着伯父羽努斯举兵趁机东征,非常顺利的就占领了东察合台汗国,成为了新一代的大汗。

    很多时候并不是什么老子英雄儿好汉,更多是虎父犬子。天圣汗也先遇到了这种情况,不花汗同样如此,命运走向了相同的方向。

    这也就是为什么,沈忆宸进行军事改革,创建讲武堂跟参谋部。就是为了把各种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勋戚二代,用一个闲职放养他们,不至于担任军中实权职位影响到帝国战事。

    “当然是打了败仗,不然也先不会如此着急。”

    “那父汗我们该怎么办,独自对抗大明?”

    “怎么,不行吗?”

    不花汗陡然加大语气声量,朝着马黑麻质问了一句。

    “不是,父汗我……”

    马黑麻还想着解释两句,却被不花汗粗暴的打断道:“想要扩张东察合台的势力,想要拿回蒙古大汗的头衔,那么就必须得抓住任何壮大自己的时机!”

    “我们五万兵马顺利进入到关西七卫的地盘,也先却急匆匆撤兵回师东蒙古,那就意味着整个西域跟河西走廊,将处于我们东察合台汗国的掌控之下。”

    “马黑麻,这是长生天赐予我们的壮大机会,难道要眼睁睁错过吗?”

    不花汗的这番话语,直接让马黑麻整个人都呆住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原来父汗打着这样的算盘。不过转念一想,这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只要能拿下关西七卫的地盘,另外一边也先跟大明两败俱伤,那么东察合台汗国就进可攻退可守。

    自从蒙古帝国分裂以来,四大汗国已经一百多年没有踏入过中原故土,既然也先能够做到统一蒙古加冕大汗,那么自己父汗为什么不可以?

    “父汗英明,也先他去跟明国血战,就是我们吞下关西七卫的最好时机!”

    马黑麻赶紧吹捧了两句,脸上立马流露出一份欣喜神态,毕竟汗位未来是要传承给自己的,东察合台越强大,就等同于自己越强大。

    不过站在一旁的部将赛义德听完这段对话,依旧是用着谨慎的语气向不花汗问道:“大汗,明国西征军那边的统帅是忠国公石亨,听说他有万夫不当之勇,我们得提前做好迎战的准备。”

    “赛义德,你说的没错。”

    不花汗点了点头,紧接着下令道:“你立即率领一万兵马赶往赤斤蒙古卫,想办法说服首领阿速,然后接管全城。”

    “相信在明军的威胁之下,阿速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不花汗把掌控关西七卫的突破点放在了赤斤蒙古卫,当初忠国公石亨西征与也先对战期间,就是赤斤蒙古卫首领阿速临阵倒戈,才让整支西征兵马陷入陷阱。

    还好关键时刻,彰武伯杨信率领着嘉峪关守军前来驰援,这才没有造成重大伤亡顺利返回关内。

    无论在哪个时代,叛徒都是最遭人记恨的,赤斤蒙古卫临阵反叛了大明,必然会遭受到忠国公石亨的报复,首领阿速想要保全领土跟身家性命,没有也先兵马倚靠的前提下,就只能抱东察合台汗国的大腿。

    “是,大汗!”

    赛义德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将,曾跟随着不花汗多次对抗帖木儿汗国的入侵,他瞬间就理解了对方的意图,抚肩领命之后就转身离开帐篷。

    望着赛义德远去的背影,不花汗眼神之中却闪现过一丝紧张。虽然他在儿子跟部将面前表现的泰然自若,但实际上趁着也先回师东蒙古之际,去吞并关西七卫的举动,毫无疑问是火中取粟。

    无论是大明,还是蒙古汗国,都属于东察合台汗国无法正面战胜的存在。可问题是不花汗受到汗国内老牌贵族的掣肘,还曾当面砍死一个他曾宠幸的畏兀尔贵族,这种行为给他造成了极大的阴影。

    想要摆脱这样的处境,那么就得拥有极高的功绩跟威望,没有什么比对外战争的开疆辟土更能树威。

    半个西域跟河西走廊,就是不花汗真正独权的踏脚石!

    相距西域千里之外的漠南蒙古,沈忆宸率领着北伐军各路主将,正在给阵亡的漠南部跟山东卫将士,举行一场公祭仪式。

    虽然漠南跟卫拉特蒙古边界这一战,明军这边斩杀过万赢得了最终胜利,但实际上是一场极其悲壮的惨胜。经历过这几天时间的统计下来,明军这边伤亡同样过万。

    唯一比蒙古纳哈勒幸运的点,就在于作为胜利者有着打扫战场的资格,明军这边的伤员都得到了妥善的医治,将会大大降低受伤的死亡率。

    至于蒙古那边的伤兵,比较严重的沈忆宸下令当场处决,这种方式看似残忍,实则是对重伤员的一种解脱。至于轻伤跟俘虏的蒙古士兵,沈忆宸没采取赶尽杀绝的屠戮模式。

    原因并不是他心善跟软弱,这么多年的战争下来,早就让沈忆宸领悟到了“慈不掌兵”这四个字的真谛。对敌人的仁慈,往往就是对自己人的残忍。

    他之所以会这么做,就在于这次北伐的战略目标,不再是以往那种打击蒙古人的有生力量,相反是彻彻底底的征服灭亡整个蒙古汗国,让辽阔万里的北疆之地,成为大明版本的北庭都督府!

    征服跟同化是两回事,就好比大明南疆的麓川,要单纯论征服了好几次,可没过多久当地土著就选择了反叛,然后再一次轮回大明征服的过程。

    直到沈忆宸许诺定国公郭登永镇麓川,并且颁布法令准许麓川土著纳入大明户籍并参与科举,这才彻底解决了“华夷之分”带来的隔阂,从此麓川永为大明汉土。

    草原的游牧民族,是一个比麓川更难征服跟吸纳的存在,并且北疆万里之地你也做不到什么种族灭绝。沈忆宸会采取刚柔并济的手段,对愿意归顺臣服的鞑虏予以表彰优待,对抵挡到底的“死硬份子”,直接采取肉体毁灭的方式。

    只有恩威并施,才能做到把整个北疆同化吸收,留着蒙古人的伤员跟俘虏,就是为了削弱对方的抵抗意识。

    不过对于沈忆宸救助鞑虏伤员,以及优待俘虏的行为,公祭结束后引发了韩斌跟丁逸林两人的不满。毕竟这群蒙古人手中,沾满了袍泽战友的鲜血,恨不得把他们大卸八块才能解心头之恨。

    结果沈元辅不但不杀他们,还“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这如何能忍!

    于是乎在公祭结束之后,韩斌跟丁逸林两人来到了沈忆宸的营帐,对方正好在跟定襄侯郭登以及李达、冯正等将领,商讨着接下来的攻势。

    见到韩斌两人此刻到来,以及他们脸上那股不忿的神情,不用说话沈忆宸都大概能猜到原因。

    “说吧,你们有什么诉求。”

    没有什么弯弯绕绕,沈忆宸直接询问这两人想要做什么,可能是过于直接,加上韩斌跟随多年有着一种敬畏感,他话到嘴边却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身旁的丁逸林就没有那么多顾虑,只见他拱手质问道:“沈元辅,这场大战下来虽然是我们获胜,但郭指挥以身殉国,漠南部跟山东卫的数千将士马革裹尸。”

    “造成这一切的是那群犯边的鞑虏,末将就想不明白,沈元辅为何不把他们全杀了,来告慰弟兄们的在天之灵,反而还救治跟善待这群畜牲,岂不是让弟兄们死不瞑目?”

    这场反击战下来,伤亡最重的就是漠南部的兵马,丁逸林身为主将自然痛心疾首,满脑子想着朝蒙古人复仇。

    特别是今日公祭结束,接下来要做的是想阵亡将士的家属报信,丁逸林都不敢想象这一个个家庭,该如何接受自己儿子、父亲、丈夫战死沙场的结果。

    留下来的一群老弱妇孺,又该如何面对以后的生活。

    血债就必须用血偿,蒙古这群俘虏就应该一个不留,并且砍下他们的脑海筑成“京观”以儆效尤!

    “放肆,丁都司,还有没有规矩了!”

    定襄侯郭登看到丁逸林,这副态度向沈忆宸质问,当场就朝他怒喝了一句。

    虽说这些年接触下来,定襄侯郭登知道沈忆宸并非是一个小气之人,用宰相肚里能撑船来形容都不为过。但现在是战场,那么沈忆宸的身份就偏向于一个统帅,军中讲究的是上下尊卑绝对服从,上官的权威不容挑衅。

    “末将知罪。”

    老上司的这声呵斥,立马就让丁逸林从愤怒中清醒过来,要知道眼前的这名年轻人可不是普通的文官督军,他是大明最有权势的内阁首辅。

    对方要追究不敬上官之罪,那足以让自己人头落地。

    “无妨,本阁部能理解丁都司袍泽之情,这才是一名爱兵如子将领应该具有的情绪。”

    沈忆宸摆了摆手,没有追究丁逸林的冒犯行为,相反还称赞了他一句。

    紧接着他把目光放在了韩斌身上,朝他问道:“韩都司,你也是为了蒙古俘虏而来的对吧。”

    “回禀元辅,却是如此。”

    韩斌抱拳回应了一声,他本来不会这么冲动,只是在山东地界安安稳稳了五六年,很多军中熟悉的面孔倒在了漠南草原,才让他有些情难自控。

    “那好,既然你们都有这种不解,那本阁部可以给你们一个答案。”

    说罢,沈忆宸指着摆在面前的沙盘问道:“你们知道整个北疆鞑虏有多少人吗?”

    “鞑虏最近整编了九个万户,再加上女真三部以及林林散散的小部落,人数应该在两百万以上。”

    丁逸林毕竟驻扎在漠南蒙古,属于接触蒙古汗国的一线边疆,很快就给出了沈忆宸答案。

    “远远不止。”

    沈忆宸摇了摇头,然后不急不慢的念道:“察哈尔部、科尔沁部、卫拉特部、喀尔喀部、土谢图部、杜尔伯特部、准噶尔部……”

    沈忆宸一边指着沙盘,一边念出了几十串蒙古部落的名字,让在场众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惊诧的表情,他们万万没想到一个久居京师的内阁首辅,能比边关将领还熟悉蒙古诸部。

    “整个北疆蒙古人数,应该在三百万到五百万之间,并且他们自小骑马射箭,真到生死存亡的时刻可以人人皆兵。”

    “丁都司,你认为大明要全部歼灭他们,需要用多少袍泽的性命去完成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