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玄妙玄疏 » 第十四章 云来书院

第十四章 云来书院

    玄疏总算吃了个饱饭,斋饭素食他并不介意,在山林间行走经常吃不上一顿称得上饭的东西。

    来到镇里一直饥肠辘辘,可惜身无分文。还好与小和尚相遇,要不还不知道何时才能吃得上饭。

    不过趁着吃饭的时候,他与小和尚也熟络了起来。玄疏跟小和尚闲聊讲了许多有趣的事,讲荒渊附近的飞禽走兽,讲从母亲那听到的奇闻异事。

    虽然玄疏的童年没什么太多乐趣,毕竟药师那段日子实在是难以言表...

    不过他与父母在一起时留下足够多快乐的回忆。

    小和尚听的也觉得有趣,原来最东边靠近荒渊是那个样子。他也与他讲起他跟随师傅从青城寺里出来,一路游学入世碰到的事。不过他师傅在云来被人陷害之事只字未提。

    他说着说着想到他的师傅,又想到他师傅的批语。有所收获,意在东方?

    这人正是来自极东的古尘,他们机缘巧合几次碰面,还挺聊得来的。难道师傅说的收获是收获一个朋友?

    ...

    玄疏吃饱了在那靠坐着,挺着圆滚滚肚皮。随口说道“小和尚,你点了烛之后准备去哪里修行呀?”

    小和尚也是惊讶,他能看出我的境界吗?

    小和尚问道:“我大概会去青城吧!玄哥,你现在也是半烛之境界吗?”

    他回想起刚刚用鬼算经仔细观察玄疏的时候,能观察到他体内有烛力流过,却无法捉摸。也许正如他所说,他学了一些基础入门,然后可能有半烛的实力了?

    玄疏摸了摸肚皮,挣扎的坐正了看着小和尚说“青城啊,我也想去。你说的半烛我还不是很懂?我其实已经点了烛火,但是不知道为啥我没法在肩头亮起烛火。”

    玄疏又想着说道“啊对了,我要把这基础入门分享给你!”

    小和尚想着基础入门他寺里也有,无非就是从点烛开始一直到九烛圆满的概述罢了。不过他要讲,就勉为其难的听一听罢!万一不同地区基础还有些不同的可取之处呢?

    可是只是稍微听了一会,脸色就有些紧张。

    玄疏也懒得管是否有人听到,顺着书本的开篇大大方方的讲着。“修烛道,知境界为先。先点烛,下三烛,淬体,通身,启灵。”

    “中三烛,筑台,化芯,练焰。”

    “上三烛,感神,惑鬼,灭却。”

    小和尚一脸震惊,常人间只知道身体有九烛。过了第五烛就算是过半,踏入第六烛。就会强上很多。哪知道还分下中上三个步骤。这也太细了。甚至每个境界都有名字!

    “点烛过后即纳墨。积累墨气,墨云,墨池,墨海。”

    小和尚心想,这都什么跟什么,他知道的纳墨境界短小精悍,只需纳满气海就算是完成了。修行人称之为小小境界,都不把他看作为一个完整的境界。

    而玄疏和他说的,与他从各书院了解到的还有诸多分别。

    小和尚禁不住发问了,“玄大哥,你这书。。就只是基础入门?”

    玄疏疑惑的看着小和尚说道“是啊,他书页上就只有四个字基础入门,可惜书本被烧毁了我没法给你看了。”

    小和尚越听越惊,心中不禁有些感慨,这人愿意把如此珍贵秘籍相传,也算是挺够意思。

    不过他这时也感觉到了阵阵寒意,这可能真是一本宝书,而玄疏得这等宝书,怀璧其罪还不自知。

    他不禁沉默了,拉着玄疏说“玄大哥,别念了,此地人多眼杂。不宜多言了。”

    玄疏挠了挠头“石老弟,这难道不是最基础的入门书篇吗?除了我们想学习修炼之人,刚入门之人还有谁稀罕...”

    ...

    小和尚一阵无语,看来他真的低估了这个愣头青的楞头程度,和他从鬼算经中看的那个绝世强者真能是一个人吗?

    小和尚说“玄大哥,这书可千万不能挂在嘴边说,不知你哪里得的宝贝,不过对于常人来说太过珍贵了。”

    玄疏这才回过味来,原来这本他以为人人皆知的基础入门,还是个好宝贝。

    他不禁也紧张起来,挠挠耳朵,想想自己刚刚大声和小和尚说这些说不定被有心之人听到了。

    有些后悔自己不警惕,更担心这可能连累小和尚。

    他和小和尚说。“石老弟,我们要不去别处再详谈?”

    石生说“不如晚些时再谈这些?我担心...”

    玄疏没说话,只是点点头,表示明白。

    石生把摊子收好了,想了想,起了身,说“走吧,我带你去书院转转,带你看看真正的基础入门是啥样的你就明白了。”

    玄疏抱拳说道“那感情好啊,我初出茅庐,多亏了石兄弟!”

    玄疏曾听母亲说过,每个书院都是修行者聚集的地方。书院一般分外院和内院,外院教授人们一般生活的知识,是凡人增进学识的地方。而内院就是留给修行者修行的地方。

    随即二人就绕过坊市摊位,向镇内走去。不过此时已有一人在不远处,摇了摇扇子,将扇子藏于袖中。有意无意的跟着二人的脚步。

    顺着坊市往里走,来到了一片大广场。广场的西面是铸坊,商坊,和酒坊。这个方向更多的是凡人的区域。而整个东门只有两个庞然大物,由一条路分隔开。

    丹坊,和云来书院!

    这云来书院占地面积可太大了,有专门独立的围墙将其围了起来。

    走近了到门口能听见书院里许多人读书朗诵的声音,从窗内还能看到不少人匆忙的走来走去。在摆弄一些器具的样子。

    这里大多人都衣衫整齐,男子着素衣。女子也并未穿着华贵,更多的显得干练。

    小和尚是来过,不过他不怎么认识这外院的人。

    书院门口有几位护院看守,其实也就是确认一些来人是正常入城之人。并无太多限制。

    护院们也都是凡人。

    两人来到门口,护院们看这俩人破衣烂衫。小和尚是光头,而玄疏一头长发蓬蓬的在头上。不甚干净。

    发问道“小僧和这位,你们是?”

    看着众护院都盯着玄疏的邋遢样看来看去,小和尚只好先把自己的入城令牌递了过去。

    说道“我登记过的,半烛。他是与我同行的。”

    几位凡人护院这才会过来,原来是半烛师。石生也示意玄疏把令牌拿来。

    半烛师在凡人眼中已经是武林豪侠的实力,放在哪一方也都算的上是武艺高强之人。他们比凡人烛脉宽阔,有些人已经把内里转化成部分烛力。在身体素质上超过常人不少。随便学上一门武学功夫都可以碾压大部分凡人。

    神色有些郑重的抱拳,接过二人的令牌。

    随着令牌几人确认过,说道“刚刚唐突了,石师傅,玄师傅。二位请进。是直接去内院还是在外院?”

    小和尚双手合十说道“谢了,我们在外院登记下吧,一会我们自行去内院。”

    玄疏跟着小和尚往里走去。一条蜿蜒的小石路一直向前,两人慢慢的在上面走着。

    玄疏边走便问道“石老弟,这半烛师都这么牛了啊!”

    石生无奈的看着他“半烛师也不算特别多了,虽然还未成烛师,但是大部分都能成为烛师的。对半烛师的尊重也是应该的。”

    “不过等会我们去了内院,里面最低的都是半烛师,甚至有许多烛师呢。”

    玄疏问道“书院有那么多烛师?”

    石生说,“是啊,这个书院有不少烛师在这边修行,云来书院院长更有些实力,是五烛师。”

    玄疏咋舌“五烛,好强!”

    虽然基础入门上面点烛和纳墨只是轻飘飘的几句话带过了。但是这实打实的是他们要一步一步在走下去的路!

    玄疏还是对走在前路的高手心生敬意,毕竟他现在啥也不是。

    石生说“你没去过青城吧,那边最小最小的书院里都有纳墨期的高手呢。”

    纳墨...九只烛都点完才能踏入的境界,对于眼下还有些遥远。

    “外院到了!”小和尚指着前面一片延绵的石屋。上面牌只书二字,云来。

    石屋拱卫各方高低参差不齐。看来这一大片建筑群都是书院的范围,感觉整个书院五脏俱全,几乎就活脱脱一个小镇了。

    “内院修行,外院休息。”石生边走边说。

    接着两人走了进去,小和尚带着玄疏来到了所谓登记处的地方。地方不大,只有简单的陈设,茶椅板凳。往里就是茶室,那边有三两人正在品茗。

    有一位女子走了过来,她看到这破衣烂衫的两人也不觉得惊讶,似乎修行者每个人都各有不同,标新立异之辈并不少见。

    来带他们近前笑盈盈的说道“石师傅,玄师傅,里面请,先喝杯茶吧”

    小和尚说“不必了,麻烦帮给我们登记一下。我们就去内院了。”石生示意玄疏将令牌给予登记,玄疏就将小木牌给了女子。

    女子取出一个蜡盘,将玄疏木牌放进去了一下便取出了。这便好了。

    看来在镇门口领的木牌都是普通之物,经过了这一步工序,才算是记录了气息。

    小和尚紧接着说“开门,我们要去内院。”小和尚重新从包裹里掏出了一枚玉质令牌。这令牌几乎是只有烛师才拥有,上面还有一个丹字。

    女子了然,领着二人来到了登记处内部一扇巨大的石门面前。这石门顿时打开,里面并无通路。只有一块石地板摆在那边,里面黑漆漆的。

    玄疏心中纳闷,这是个啥,内院就这么点大?

    小和尚带着玄疏走了进去,按了一下什么,石门关闭了。

    突然!石板猛的开始向下降落。

    玄疏有那么一点点想吐。

    小和尚笑了笑说“这是石云阶,是青城那边的大发明家李师研究出来的。利用烛力形成一个微弱场域,在此场域之中可以让物体自由移动。就算是如此重的大青石也是可以。”

    玄疏点点头,石云阶还在向下行进。

    原来!这整个外院之下就是内院的空间!

    不一会,黑暗消散,得见光明,一副奇异的场景映入眼帘。

    整片山石如鹅卵般光滑,他们出口出来整个顶处布满了各式各样的烛。由那光滑的穹顶反射四方,将周遭照亮。

    虽然没有了天空的衬托,不显那般空灵,不过整个内院在明亮的环境之也透露出一股神秘,幽邃的气息。

    内院都是传统的瓦房,青灰色的瓦片配着白墙。这里没有外院那么大的地方,在此修行的人并不是很多。时不时还有一些神通术法从空中划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