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伴唱大唐 » 第十八章 大家好开心

第十八章 大家好开心

    赵全告诉他,长安那才是真正的好地方。太原穷乡僻壤的,要什么没什么。赵文清来太原,赵全都是跟着赵文清来受罪的。

    你能想一想,这头猛虎要是放到了长安,那会是什么状况?

    谁说大唐穷,谁说大唐没钱?

    谁要再说大唐没钱,他会揪着衣领子把他拉到赵文清的银库里,让他看一看这是啥?

    老虎终归是苏木放出来的,那就得替赵文清收拾这个烂摊子。挣钱的买卖居然被说成了一个烂摊子。说出去谁会信。

    想了好几天,也没有个具体结果向赵文清交代。

    人都是贪婪的,有了贪婪的欲望。那可不是说一句话就能磨灭的。想要阻止这头猛虎,断人家钱财。那就会有死人。

    赵文清好郁闷,钱多的放不下,太郁闷。

    苏木更郁闷,把自己撇清不可能。要想解决事情还不要死太多的人。好困难的一道题。

    苏木太知道穷苦老百姓的日子了。一开始,他定的起步界限就比较高。

    都说有钱人没一个好东西。赚点有钱人的钱。心安理得。但是这猛虎放出去,一发不可收拾。猛虎不光吃狼,不光吃羊,它连兔子蚂蚱都不放过,只要是肉,都进了它的嘴里。

    这几天,也听到一些卖田卖地,卖儿卖女,玩民乐金的。你让这些人怎么办?苏木不是杀人狂魔。

    靠山村的生活,让他实实在在体会到了什么叫穷苦人的日子。他现在必须拿出一个好办法,让赵文清的钱不损失,还不能逼着那些最底层的人上吊自杀。

    怎么想都是一个结论,这个问题,好困难。

    苏木躺到床上,辗转难眠。我要是有三头六臂就好了,我要是有七十二变化就好了。

    想到三头六臂,想到七十二变化。苏木的眼睛里有了光。早怎么没想到?

    让唐僧去取经。

    佛门有虚无缥缈的东西,你说它有价值,它就有价值。你说他值钱他就值钱。

    资助唐僧去取经,这一路九九八十一难。那谁能知道花多少钱?

    苏木本是无神论者,他一直对着佛门,也没有什么太直接的感觉。目前能想到的,除了唐僧去取经,再没有更好的办法。

    赵文清问了好几次,苏木只能做最后的决定。

    总该有个背锅侠,总该有人出面制服这头猛虎,佛门弟子不正是打虎能手么。

    苏木把这个办法告诉了赵文清。越解释,赵文清的眼睛越亮。

    大侄子,你这脑袋里到底是装的啥?

    听着好激动,仔细想想好可怕。

    凭着你挣点钱,你挣钱挣得让我害怕,让你把钱洗白了,你又把帽子扣到了和尚头上。

    苏木啊,苏木。你这心里到底住着多少只老虎?

    赵文清看看苏木,一个十几岁的娃娃,长得眉清目秀,看着斯斯文文,眼神里却透着金光。你的心是咋想的?让人猜不透。

    赵文清本能的对苏木起了害怕之心。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猜不着看不透,这样的人,再过几年,那才是一只真正的猛虎。

    “叔,选人吧。”

    想结束这场游戏,总该拉个人出来。

    死几个人,那在赵文清心里就根本不是个事儿。赵文清要的是保住自己的银子把自己撇出去。背锅侠那必须找。

    只是这人选有点儿不好拿捏。选这人必须能上得了台面,还不能太有后台。

    “嗯,就按你说的吧,最近物色几个人选。”

    苏木本想开导下赵文清,话说在洛阳有个得道高僧,唤作陈玄奘的。

    可是想想,自己越掺乎,事情发展的越邪乎,管他呢,爱他找谁就找谁,只要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自己这只小蝴蝶改变就行。

    谁取经不是取,只要能取经,他就叫唐僧。

    ......

    接盘侠找好了。河间王李孝恭。

    这人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朝堂上大小也是个王爷,可是在李世民的心里那就是一只猪。

    李孝恭参与民乐金,那是最好的结果。功劳李孝恭抢着,当然背后的风险,也是李孝恭担着。

    赵文清想到李孝恭的那一刻,心里又乐开了花。远在河间的李孝恭,却不知道,背后有人盘算着他。

    管家来报,赵文清递来了帖子。李孝恭只是嘀咕一句,这老小子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是要干什么?

    赵文清是什么人,那是全大唐唯一的一位四品府尹,按照他这个资历,本不应该出现在太原府。

    赵文清在李世民潜龙的时候就一直跟着。那也是秦王府里出来的老人。

    李世民打仗他跟着打仗。李世民弑兄,他跟着杀戮。可谓对李世民死心塌地。直到李世民登基,他都是默默无闻的做着老好人。

    李世民登基后,官员大调整。四品大员的赵文清,按道理,中书侍郎,六部的重要位置,待在哪那都是随便一句话的事儿。

    可是赵文清,跑陇右,跑甘肃,跑嘉峪关。这些大唐边疆,最苦最难的地方,赵文清跑了个遍。选来选去,觉得这北大门太原府正适合他。

    养心殿里,李世民握着他的手。

    “把你下放到那么远的地方,你要朕心里怎么过意的去。”

    赵文清说,“陛下呀。这京中的位置,老夫就不参与了。让贤者上位,老夫这把老骨头,看大门比较好。”

    李世民感动的一阵唏嘘。

    看看,这才是真的好臣子。满堂朝臣,一个个为了官位,削尖了脑袋往上爬,只有赵文清默默无闻的做着老黄牛。

    赵文清也有小心思。这么多年他太知道李世民的脾性了。他已经把李世民摸得很透彻了。

    待在长安,伴君如伴虎,那有什么意思?远不如待在太原府做一个土皇帝。权力他也爱。银钱他更爱。来了太原府只手遮天。那和皇帝有什么区别?

    他在太原府做着土皇帝。远在长安的李世民还感动的一塌糊涂。这就是好官哪。

    弹劾赵文清的折子,也不是没有。太原府只手遮天,做些过分的事情,那免不了要被弹劾到朝堂上。

    可谁要弹劾赵文清,李世民直接能把折子摔到他脸上。“你先去陇右待三年再说。”

    这就是赵文清聪明的地方。这就是赵文清换来的免死金牌。

    只要他不参与到长安的斗争中,那么他这个土皇帝可以为所欲为的做到死。

    这就是全大唐唯一一个四品府尹的底气。这就是赵文清简在帝心的底气。

    所以,赵文清敢把李孝恭拉下水。

    养心殿。

    大唐天子李世民,面无表情。

    “宣房相,杜相。”

    在他面前摆着两道折子,李孝恭,赵文清刚递上来的折子。看完折子,他有点想不通。这老小子要干什么?还是叫老房老杜来商议商议吧。

    随着值侍小太监,进来两位紫袍大员。这正是大唐宰相房玄龄,杜如晦。俗话说房谋杜断。李世民治国有方,与这两位脱不了关系。

    “看看吧,太原与河间来的折子。”李世民悠悠的一句。

    小太监赶忙把折子递给了房玄龄。房玄龄与杜如晦,前后交换看了个仔细,疑惑不解的抬头看看李世民。

    “陛下,他们这是要做什么?”

    赵文清的折子,陈述了民乐金的事。民乐金玩的太大了,等长安知道还不如自己先说。不过那要看怎么说,有了苏木的主意,赵文清李代桃僵,偷天换日改编了事实。

    赵文清表示,自己想帮老百姓做点事情。于是呢,就募捐了一些钱。太原府的豪门望族,商贾百姓,手里有银子的,都募捐了。

    最后这钱捐的,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修城补路好像是有点不够。建施粥棚,那也没多大意义。

    这些钱退还回去,也有些不甘心。老百姓的钱,那该退则退。豪门望族的钱,那是花的天经地义,比花国库的银子都心安理得。

    听闻河间王要做一些教化民众的事情。就把这些募捐的银子,都给了河间王。

    为大唐做贡献,谁做不是做,老臣只求大唐国富民强,陛下身体安康。

    再看李孝恭的折子,只说洛阳有一个佛家弟子,陈玄奘。那是有大道德,大毅力的得道高僧。

    这陈玄奘,一心想着去天竺求取真经,把大乘佛法引入中原,为大唐的老百姓祈福,为大唐的老百姓解惑。

    这么好的事情,当然得有人支持,李某不才,顶着个王爷的帽子,我不上谁上。

    李孝恭表示,自愿拿出大部分家业支持陈玄奘去天竺,当然,百姓也是有热心肠的,就比如说太原府的百姓,就争着抢着募捐,要为玄奘法师远行铺路。

    李世民与房杜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敢率先表态,这是要干什么?

    皇亲国戚,豪门望族,商贾百姓,佛门。第一次听说,这么多人齐心协力联合起来做一件事情,这个有点匪夷所思。

    最后还是杜如晦开口了。

    “陛下,这王公贵族与佛门掺在一起。这个事情很玄乎啊。那不是汝南公主的封地吗?何不下旨让公主去看看,这要是确是为百姓谋福利的事情,我举双手赞成。”

    杜如晦一向以果决闻名。这件事上,他马上给了最合适的办法,公主出面。

    事情未明了以前,公主去,不显山不露水的,要是好事情,朝廷当然有面子。要是里边有蹊跷,朝廷再介入也不迟,到时候朝廷也好下台。

    李世民听着,马上明白了杜如晦的意思,也是个理,拟旨。

    着汝南公主,协调玄奘法师西行一事。

    话说这一夜,每个人都好开心。

    赵文清好开心。民乐金的事,让他担心好几天,苏木贤侄出马,直接就搞定,早早的写好折子发出去,就等李世民的圣旨到呢。

    苏木这当婊子立牌坊的馊主意,还真是让人喜欢。钱自己赚,黑锅李孝恭来背,赵文清越想越开心。

    李孝恭好开心,正愁封地揭不开锅呢,赵文清雪中送炭。

    居然百姓捐钱要资助和尚取经,哈哈,一个和尚能花多少,一个和尚要那么多钱干啥,苦行僧才能求取真经。

    和尚花多少钱他不管,自己腰包装满才是正道。克扣经费的事,自己六岁就玩的滚瓜烂熟。

    玄奘法师好开心,念经念得好好的,来人就把自己夸的快成真佛了。还要资助自己去天竺学习大乘佛法。

    我滴乖乖,大唐勋贵啥时候有这么虔诚的心了,这可是好事情。我要去天竺,我要取真经,我要成佛。

    苏木好开心,自己放出去的这只猛虎,改吃素了,最后参与民乐金的钱拿不回来,终于有个交代了。

    赵文清拿了钱,会官逼民反闹事的,在银子面前,赵文清什么都不是。佛门拿了就不一样了,唐朝百姓对于佛门,还是敬畏的。谁也不敢跟佛祖去玩命。

    最后钱没了,只能苦果子往自己肚子里咽,谁叫自己贪心呢,犯了贪戒,佛祖惩罚理所应当。

    汝南公主好开心,虽说太原,河间都属于自己名义上的管辖之地,但是一直以来汝南公主也就是顶着个汝南的帽子。

    这片地上,赵文清,李孝恭哪个不是朝堂的老狐狸,自己这只小白兔一直连人家的地盘都不敢踏进。

    这下好了,父皇下旨,理直气壮的去,我看看谁敢小看本公主,小心本公主的尚方宝剑,老狐狸也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