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伴唱大唐 » 第二十八章 路要自己走

第二十八章 路要自己走

    苏木回靠山村了。无比的风光。

    那个骑马回来的徐福,彻底跌下了神坛。看看这骏马,看看这大车,苏木那就是新的金字塔塔尖。

    金字塔塔尖都不够,直接封神,上那三十三天外。

    狗娃看着小满驾着四马大车,稳当当的停在村口的大杨树下,直奔村里喊人,不一会,全村四十口子人,一个不差的围了过来。

    再加上刘盈与小满,四十二人,又全员到齐了。

    苏木站起来展展腰,看着围着的人群,好亲切,我又回来了。

    要不是小满赶路,自己吐的面色苍白,自己可要高低喊几声。

    低声问刘盈,“哥的形象还好吧。”

    刘盈甜甜一笑,帮苏木整了整衣服。

    “很帅,一如既往的迷人。”

    这词还是跟公子学的,公子每次换了新衣服,就问自己帅不帅。

    这么赤裸裸的夸赞,好害羞,也不知道公子这是什么嗜好,脸好厚,也不嫌害臊。

    刘盈害羞了一段时间,却发现,这话说的真好。

    用别的话形容公子,总不如这句说的温暖贴切。

    很帅,一如既往的迷人,这话后来就成了刘盈的口头禅了。

    老百姓还是老百姓,实诚胆小,看着车上跳下来的苏木三人,穿金戴银,绫罗绸缎,想上去嘘寒问暖,热烈欢迎。可是没有一个敢上前。

    看看那高头大马,看看那一大车东西,看看那闪着光的衣服,碰坏哪一个都赔不起。

    人家现在可是和咱们不是一个级别了。

    狗娃正准备扑上去,被狗娃爹提着脖领子送到了身后。

    可是这个十里八乡最好的箍桶匠,那炽热的眼神,却是藏不住。

    他关心的不是车上的东西,他只想上去摸摸那大马车,穷极一生用尽毕生所学,咱也造一个这般的大车出来。

    苏木看着乡亲们压抑的表情,哈哈一笑。

    “叔伯大婶们,咋地半年没见,不认识我了?我走的时候,你们那个亲切劲儿哪去了,馍馍菜团子可是塞到我衣襟里的。”

    “还愣着干什么,搬东西。”

    人群终于动了,哗一下子,妇孺老人涌上来就嘘寒问暖,年轻力壮跳到车上搬东西。

    苏木心疼啊,刚换的衣服,十五两银子买的新款式,摸几个黑手印就算了,鼻涕眼泪也往上抹,你们是要干啥。

    老里正扳着个脸,一声大吼,“成何体统。”

    见没人搭理他,脸色一变,讥笑着也去车上搬东西,劲头比年轻小伙子还活泼。

    老刘叔眼看一个火红大披风,兔头帽子的姑娘跳下车向自己扑来,正准备躲闪呢,那姑娘就扑进了自己的怀里,小满则是站在后边嘿嘿的傻笑着。

    自家的姑娘,真是女大十八变啊,不仔细瞅,差点把她当成哪家的千金。

    张婶的大磨盘左右一挤,就挤开人群到了苏木的跟前。

    “木小子还是有出息,我当年那顿揍没白下力气。”

    啪,没等说完头上就挨了一巴掌,张奶奶怒目圆睁,“叫公子。”

    百姓啊百姓,还是那么的淳朴善良,苏木感觉自己回家了。

    冲着张奶奶暖心的微笑,一句话,“还是叫木小子,亲切。”

    “就是,亲切,木小子又不是外人。”

    “我从小看这娃就有出息。”

    “那是,木小子小时候那个机灵劲,我就知道将来赖不了。”

    众人七嘴八舌,表示着自己的亲切。

    苏木郁闷的直拍脑门,这是洗脑把自己都洗没脑子了,我是咋来的你们不知道?

    说的就好像我真是生在这个村一样。

    村民们确实把自己洗脑了。村里来了好几波外乡人打听过他的身世,要是没有村民的集体洗脑遗忘,他的身份早就曝光了。

    苏木知道,村民们这样保护着自己的秘密,那就是滴水之恩。

    滴水之恩,自当银子酬谢,来小满,把咱的银箱子抬过来。

    爷爷奶奶,一人一个十两的大银饼子,叔伯大婶,一人两个五两的大银坨子。

    小孩子,也有二三两的碎银子。

    狗娃拒收银子,直勾勾盯着车缘上插的那一大棒子糖葫芦。“我就要那个。”

    小满直接整棒拔下来,递给狗娃,“本来就是你的。”

    老刘叔看苏木分钱,心疼的直嘀咕,“败家啊,败家啊,有多少够这么造啊。”

    刘盈悄悄的凑老刘的耳朵上,“爹,我床底下的箱子,比这个大几十倍,咱不差那几个。”

    老刘惊愕的看着姑娘,你们这是盗了太原府的银库了?

    老里正眼泪婆娑的握着苏木的手,“娃,苦了你了。”

    苏木心里直犯嘀咕,老家伙这是啥表情,不应该是羡慕嫉妒恨么。

    卸车完毕,每人都有礼物,每人糖果塞的满嘴,每人兜里鼓鼓囊囊。就连没牙的张奶奶,都漩着满口豆包摇腮帮子。

    冬至节到了,普天同庆,全村大联欢,走起。

    依旧是靠山村的排面,依旧是苏木的传统。

    烤鸡翅,烧鸡肝,炸鸡心,卤鸡皮,酱鸡脖,辣鸡头,炒鸡蛋,焖鸡爪,红烧蹄膀,清炖鲤鱼,松花,小肚,腊肉,香肠,什锦苏盘,清真八宝猪。

    啪,泥封一揭,不要钱一样的三勒浆,坛子抱在苏木怀里,桌上的粗瓷大碗划划划一字排开,刷刷刷倒的满满当当。

    来来来,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好儿郎们,满饮此杯。

    老里正还是眼泪婆娑,苏木起哄,让里正讲两句。

    “对,让里正讲两句。”众人跟着起哄。

    老里正不知道该讲点啥,看看苏木,看看村民,你们让我能讲点啥。

    啥也不说了,激动的心,颤抖的手,今天高兴,端起海碗就一口闷了。

    随着老里正的一大碗酒,大联欢彻底掀起了高潮。

    能喝酒的喝酒,能吃肉的吃肉,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嘻嘻哈哈,里正家的院子,整个是一个热火朝天的世界。

    冬至,不再寒冷,人心,很暖。

    老刘叔一大口酒下肚,吼了一嗓子,张口就来的老腔,声音就传遍了四面八方。

    春日里的天气,真正好呀

    春风扑面,实在撩人呀

    五哥哥你不要宅在家呀

    带妹子我后山爬坡坡呀

    妹子我勾着哥哥的手呀

    五哥哥你万不要回头呀

    ......

    欢愉过后,就是惆怅,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刘溢还是不愿意走,不但不愿意走,还对哥哥妹子的做法不理解。

    “你们就是彻底的奴才命,不是有病就是有病。”

    “给公主府养鸡有什么不好,这可是祖上烧高香的好事情,你们就是被眼前这点好吃好喝蒙蔽了双眼,眼瞎了才被苏木这个大忽悠给忽悠瘸了。”

    “别看他现在蹦的欢,这也就是瞎猫碰上个死耗子,偶尔赚了点小钱,就把你们嘚瑟成啥样了,赚钱过日子,那永远都是细水长流才是正经。”

    “咱给公主府养鸡,那可是抱着大树好乘凉,苏木连树上的一个毛虫都不如,他咋可能和人家公主比,他算什么东西。”

    “你们应该回来,和我一起养鸡。抱着公主府,下辈子都风光了。”

    刘盈面色沉静,不喜不悲。

    “我现在是苏木的大丫鬟,现在是,以后一辈子都是。”

    “以前的刘盈早死了,我跟着公子,那是天经地义的,就算公子上街乞讨,我也是他的丫鬟。”

    “记住,这个家和我以后没有任何关系。”

    没想到全家最小的女娃子,心若磐石,刘溢看着妹子没有动摇的意思,又把眼神递给了大哥。

    小满能说什么,自己已经卖身为奴,那也是不后悔的事。太原府的几个月,让小满的世界观彻底改变了。

    苏木告诉自己,刘溢走不走看刘溢的意思,不能劝,也不用劝,全凭本心,苏木也不缺这么个帮手。

    苏木的意思很明白,其实他压根就没看好刘溢,自己的兄弟眼红着傍公主的大腿,拦都拦不住,自己能有什么办法。

    他不能把苏木的情况告诉刘溢,彩票庄日进斗金,苏木的身份也是一日千里。

    而且,最可笑的是,刘溢心里的殿堂,公主府的养鸡场,人家公主根本不知情,那是容嬷嬷一手操办的。

    公主都把杂鸡铺子一半给了苏木了,苏木回来就告诉自己与刘盈,人家公主给你们赔礼道歉了。

    实话说,公主杂鸡铺子那一半的收入,苏木可是算在自己兄妹身上的,这是给自己兄妹的弥补。

    自己已经成了刘溢半个主子,这些,没办法告诉刘溢。

    苏木的意思他很明白,如果刘溢是因为这边大腿粗跟着苏木,苏木也不会待见他。

    权衡利弊,不能表态。

    一边是兄弟一般的主子,一边是亲兄弟,你让我怎么说。

    还是苏木那句话,跟着本心走。

    都是命,刘溢就是这样的命。随他去吧。

    后半辈子的事情,谁能知道呢,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或许,刘溢的决定,对刘家,也是一个保障。

    三兄妹已经卖了两个,自己跟着苏木,那肯定是要交命的,妹子那坚毅的性格,比自己都决绝,更是把苏木当成唯一。

    刘溢想留在村里,也许也不是坏事情。

    老刘叔惆怅万分,孩子都长大了,自己的命运自己决定。老汉只会唱个老腔,算字批命的事情,他哪能帮的了孩子们。

    路还得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