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魔道乾坤 » 第十三章 城中城

第十三章 城中城

    烈阳高照,高温持续着,周遭出奇的宁静,没有风声,也没有虫鸣鸟叫声。

    这里的空气很特别,它虽然只蕴含着少量的氧气,却也供养了万物生灵,生生不息。

    蚩寒自幼修武,修武除了讲究招式,发力、技巧外,还需修炼玄功,凝炼武道心境。

    玄功的修炼,离之不开的就是元气,元气实乃元灵之气,为一种奇异能量。

    玄功中的强大招式被称为玄技,施展玄技,往往都需要元气的加持。

    这里的空气,氧气的含量虽然极低,但元气的含量,却是极其浓郁,占空气的比例比之蚩寒原先的世界,不知道高出了多少倍。

    如此浓郁的元气下,即便不去修行,身体亦会从空气中掠夺,并加以吸收,这足以弥补氧气的缺失,供养万物生存。

    早先,蚩寒就曾疑惑过,为何初生婴儿的力气会比他大,此刻却已明了,那是因为婴儿在胚胎中就被元气所滋养,故而出生之际就很健壮。

    突然,蚩寒只觉胸口处,那被祖石留下的烙印,忽地一阵刺痛,可见缕缕鲜血,从烙印中溢出,只是蚩寒的全身早已被鲜血浸透,故而看起来并不起眼。

    稍许,刺痛消失,烙印重归寂静,随即悄然隐入了蚩寒身体之中,消失不见。

    远处,一个老者缓缓出现,向着蚩寒所在血泽,一步步走来,那老者童颜鹤发,身着青色道袍,手中托着一个罗盘。

    罗盘为青铜所铸,中央浮着一颗青铜竖眼,此眼形同真实,浮在罗盘之上,扫视四周,瞳孔时而收缩,灵动异常。

    老者似是跟随罗盘的指示才来到此地的。

    在老者临近蚩寒与婴儿栖身的血泽时,其手中罗盘上的眼球,突然径自飞出,来到婴儿的头顶上方,定在那里一动不动,直视着血泊中的婴孩。

    老者面庞之上激动神色难掩,三步并两步来到血泽旁,俯下身来,用手拨开婴儿的眼皮。

    婴孩的眼瞳颇为奇异,与寻常人大不相同,竟为暗金之色!

    老者一见此眼,顿时大为兴奋,口中自言自语说了句什么,奈何言语不通,蚩寒不能明白他说了什么。

    老者抱起婴儿,也不嫌弃他身上恶臭的血液,将他搂在怀中,唤回眼球,就要离去,从头到尾,看都没看在血泊中挣扎的蚩寒一眼。

    就在老者转身之际,那被老者召回的眼球,再次飞出,定在了蚩寒头顶上方,竖眼之中有着疑惑,似在思索。

    老者轻咦一声,俯身拨开了蚩寒的眼睛。

    蚩寒的眼瞳为灰色,与寻常人大不相同,乃是阴阳眼。

    老者看着蚩寒那灰色的瞳孔,似乎有些诧异,看了眼罗盘,口中嘀嘀咕咕地说着什么。

    老者最后摇了摇头,不太情愿地抱起蚩寒,召回眼球,随后离去。

    这一经过,自然逃不过蚩寒的心识!蚩寒知道,老者救人是有目的的,应该和眼睛有关!至于为了什么,就不是蚩寒可以知道的了。

    ……

    时间一晃,三年便已过去。

    蚩寒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三年了,三年时间,他早已学会了这里的语言。

    当初老者将他们救回,并养育,也算给了他们一个家。

    在后续的一年中,老者又相续带回了五个婴儿,他们有男有女,唯一类似的地方,就是眼睛,它们五颜六色的,站在一起,让人极度的不适。

    这三年,蚩寒极为留意老者的行动,希望找出老者收养他们的原因,奈何老者自打将他们领回后,未曾展露任何动机,对他们这七个小家伙,那是照料有加,视如己出。

    老者的职业是卦师,这里的人,都礼称他为郝大师,对他的那套很是信服。

    最为奇异的莫属他们所居之地,乃是一个巨大的院落,好似城中小城!

    大城之中的小城,虽只占一隅之地,但面积却是极大,院墙高达一丈,极其巍峨。

    偌大的院落,只有一扇院门,门下有路,青石铺就,一丈之宽,半里之长,直通院落中央的数个房舍。

    对于这七个小家伙,老者虽然疼爱有加,但有一点却是极为苛刻的,那便是不准他们踏出院门一步,甚至触碰院门,都会遭受极为严厉的重罚!

    故此,三年了,院外的光景,蚩寒从来都没有见过。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人,每天只食一餐,且不会有丝毫的饥饿感。

    并非食物足够高级,也非习惯所导致,而是身体对食物的消化,本能地变慢了,平时活动时,体内的能量消耗也相对减少了许多。

    天色渐晚,夜间的天空异常的黑,天空中只有一个月亮,而且是碎裂的月亮,除了这碎裂的月亮外,竟无一颗星星!

    没错,这里没有星星,一颗都没有。

    此外,夜间的温度也高的离奇,它并不比白天低上太多,如果没有日照,那么蚩寒可以肯定,白天与夜晚的温差几乎只相差三两度而已。

    蚩寒平心静气,盘膝而坐,运转玄功,吐纳元气。

    元气于经脉中炼化,后聚于丹田之中。

    丹田,人体之秘境,位于腹部,大小如弹珠,并非实体,却又真实存在。

    人体全身,理论上唯有丹田能够储蓄元气,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蚩寒的丹田,却出现了异变,元气一旦进入其中,就会溢出,不被储蓄。

    他的修炼,明面上看去,似是在做无用之功,其实不然。

    元气的具体成分,蚩寒并不清楚,但他很清楚,吸收这种神秘能量,可以提升自身肉身,元气进入丹田虽会溢出,却非消散,而是被他的身体所吸收。

    三年前的变故,导致蚩寒身体退化至婴孩,恰是这个时段,身体对元气的吸收反而更加彻底,对肉身的提升,也更为显著。

    三年的修炼,效果是显著的,最为直观的便是力量,三岁之躯,蚩寒轻易就能举起两百斤的石块,且面不红,气不喘。

    对此,蚩寒也曾有过疑惑!

    武者也好,寻常人也罢,元气能够提升的身体强度,是有一定界限的,达到了就会饱和。

    除非修有特殊的玄功秘法,否则将无法逾越这个界限。

    虽说身体在成长,那道界限也会随之拓展,但蚩寒这般修炼,身体理应早该达到界限才对。

    蹊跷恰恰就在这,但对于这种有益无害之事,蚩寒弄不明白,也就不再多想了。

    肉身的提升,让蚩寒的身体脱胎换骨,可惜,他的丹田,至今都没有康复的迹象。

    丹田乃是武者的根本,这个部位一旦出现问题,几乎等同于斩断了武道之路。

    这种情况,一般武者怕是很难接受的,蚩寒却欣然接受了,三年前,能够不死,已是万幸。

    蚩寒这一修炼,就是数个时辰,直至午夜时分,方才停止。

    午夜,又称凶时,在这个时间段,有极短的片刻,空气中会酝酿出一种特殊的凶煞之气。

    常人稍一触及这种煞气,立时便会通体发寒,如坠冰窖,凶煞之气入体,生病都是常事。

    这种气体看似至阴至寒,实则不然,凶煞之气,实乃至阳至刚之气,只有午夜极寒的片刻才会出现,就似物极必反。

    蚩寒等的就是它!

    蚩寒睁开双眼,他的双瞳为灰色,与常人大不相同,乃是阴阳眼。

    黑暗之中,蚩寒的双瞳闪耀着极淡的灰色光芒,若能看到黑暗之中凶煞之气的流向,将会发现,有着一缕缕稀薄的黑色气流,正源源不断地汇聚向蚩寒双瞳。

    这一状态足足持续半刻钟,半刻钟之后,凶煞之气便如潮水般退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蚩寒这才闭眼,运转阴阳眼的修炼之法,炼化眼瞳吸收的凶煞之气。

    修炼阴阳眼后,蚩寒这才放松身心,躺下入睡。

    ……

    时光飞逝,转眼间两年便就过去。

    这年,蚩寒他们这七个小家伙都已有四、五岁了,个个活蹦乱跳,聪慧异常。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切似乎都是那么地自然,但有两件事,始终让蚩寒疑惑不解。

    第一件事,依旧是老者不允许他们踏出院门一步,也就是说,这五年来,蚩寒他们都没有出过这城中之城。

    第二件事,便是来客的目光,特别是经常来这里的人,他们望向蚩寒七人的目光,很不自然,就如同在看怪物,有新奇,也有疑惑和不解。

    而老者也从来没有向他们解释过,也许在他看来,他们七个还太小,不需要为他们解释太多。

    这天,如往常一般,老者准时为他们准备了食物。

    西厢房内,七个小家伙,分两排盘膝坐于蒲团之上,每人身前都有一个小桌子。老者则坐与他们对面,身前同样有一小桌。

    平常,饭菜都很简单,一汤、一荤、一蔬菜。不奢华,却也可口。

    但今日,他们的小桌上都只有一碗汤,一碗饭,别无其他。

    但蚩寒这群小家伙,却工整的坐在蒲团上,腰板挺得笔直,不骄不躁,目光平静地注视着老者,等待着老者的口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