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锡白锡黑锡红 » 标信蜂

标信蜂

    陈丽萍和安娥一大早从大坪子菜市场买回来菜来,正在厨房里忙着。陈丽萍把买来的牛肉吊在院子里晒衣服的铁丝上,准备一会拿到厨房里腌一下再做菜。

    一只胡蜂不知从哪里飞来,停在了牛肉上,开始啃食起牛肉来。“丽萍,赶紧来看,这蜂子会吃牛肉。”安娥来院墙边搬柴火,看到了正在咬食牛肉的胡蜂。“哦,这叫葫芦蜂。你看它的身腰,像不像个小葫芦。”陈丽萍指着蜂子对安娥说。“像。”安娥盯着蜂子说。“这东西厉害着呢。在我们家乡,有七只葫芦蜂叮死一头大水牛的传说。”陈丽萍边说,边择下自己的长头发,在地下找了张纸穿了起来。然后又找了根细木棍拿在手里。“它那么厉害,我们赶紧赶它走吧。”听了陈丽萍的话,安娥有点紧张。她是个见到蟑螂都会喊救命的女人。陈丽萍伸出棍子,轻轻按住了胡蜂,然后将手里穿着纸片的头发递给安娥:“赶紧的,把头发拴在它的细腰上。”陈丽萍说。“你要干什么?”安娥一边接过头发,一边胆怯地问。“赶紧拴,时间长了蜂子就会被我按死了。”陈丽萍催促道。安娥边抖抖索索的把头发拴在了胡蜂的细腰上,边看着胡蜂那一伸一缩的蜂针,生怕胡蜂的针扎在自己的手上。看到安娥拴好头发,陈丽萍放开胡蜂,胡蜂抖抖翅膀,带着纸片朝南边天空飞走了。陈丽萍赶紧拽上安娥,跑出大门,顺着胡蜂飞的方向跑去。两人在挂满柿子的树下和竹子树旁,穿来绕去。“哎,我跑不动了,葫芦蜂也看不见了,咱们回去吧。”安娥甩开陈丽萍拽着的手,两手拄在膝盖上,弯着腰,大口喘着气说。安娥平时不怎么爱活动,搞财务的她天天坐在电脑旁做账,陈丽萍拽着她跑的这段坡路让她够呛。“别呀,这蜂蛹你又不是没吃过,多么美的一道菜呢。”陈丽萍望着不远处的一片树林和几户人家,说。“难道你要带我去抓蜂子?”陈丽萍的话让安娥感到背上一阵发麻。“有什么不可以的,我看它的窝就在前面的小树林里。”陈丽萍手搭凉棚,看着前方,回答安娥道。两人向小树林方向走去。“刚才你让我在蜂子的腰上拴头发是什么意思?”安娥问。“哦,那叫标信蜂。就是拴上记号让蜂子带路的意思。蜂子小,飞在天上不好看它飞到什么地方,拴了纸片,就好看清它的窝在哪个方向了。”陈丽萍解释道。“小时侯你肯定是个假姑娘。”安娥听到陈丽萍的解释,笑着说。“那是肯定的,哪次烧蜂子窝都少不了我。”陈丽萍有点骄傲地说。“你俩来我家林子里转悠什么?”一户农家小院门口,手里拿着砍刀,身边放着木匠家什,身穿黑色苗族服装,坐在矮板凳上砍木头的老头,问正在林子里东找西找的陈丽萍和安娥。“这树上怎么这么多蜂子窝?”陈丽萍问低头砍木头的老头。“我家养的。”老头边回答边抬起头说。“陶苗子!”安娥看到老头,惊喜地叫了起来。老头揉揉昏花的眼睛,有点吃不准地说:“安会计?陈主任?”“哎,老陶师记性不错,还能记得我们。”安娥和陈丽萍齐声夸奖道。“这哪是记性好呀,是我儿子告诉我,你们都提前内退了,来黄茅村种玫瑰了。”陶苗子站起来,揉了揉腰说。“那些核桃树上的蜂子窝怎么那么多?”陈丽萍问。“那是我家养的。”陶苗子看着陈丽萍不懂的眼神,又接着说:“养了割蜂蛹卖的。”“葫芦蜂也能养家了?不会乱飞?”陈丽萍好奇地问。“养了几年了,只要看住蜂王就行。蜂王多了就分窝,能养家的。”陶苗子解释说。陶苗子进屋,拿出两个竹凳子,招呼两位坐下。“你做那么多筒筒做什么?”安娥看着陶苗子屋前的木筒问。“那是蜜蜂箱吧?”陈丽萍说。“你们栽了那么多玫瑰,我不多养点蜂子,那不是有点可惜?”陶苗昏暗的眼珠里放出狡黠的光,笑嘻嘻地说。“真会算。”安娥笑着夸奖到。

    “你家柿花甜吧?”刚才看到了满树挂的柿花,安娥有点馋,忍不住问陶苗子。“黄茅村的柿花,你在南部坑当股长时我就给你吃过,哪有不甜的。”陶苗子看着安娥的那样子,笑着走进屋里去了,不一会,提出两个塑料袋,一边是满满的柿花,一边是满满的蜂蛹饼。“拿去尝尝。”陶苗子把手里的东西送到安娥和陈丽萍手里。“这,多少钱?”安娥手里提着柿花,陈丽萍手里提着蜂饼,一起问道。“两位领导来我们村种玫瑰,给我们带财来了。要什么钱呀。”陶苗子说。“不收钱我们不好意收呀。”两个女人见陶苗子不收钱,为难地说。“你们是我们村的贵人,请都请不来,还收什么钱。”两个还要再推,陶苗子说:“再不收,老倌我可生气了。不收我就让巴热送你们住处去。”两位只好收下,再三道谢,转身回普秀家来了。

    路上。安娥说:“陶苗子真会算,居然准备养那么多蜂子。还有这些葫芦蜂,这个每年也能赚不少钱。”“是呀,他的生意头脑真不错。”陈丽萍应声道。“要不,我们也来开个农家乐?玫瑰花开了,来游玩的人肯定很多。”安娥有点小激动地说。“我也正想这事呢,我们回去跟普秀商量商量。用她家的房子开农家乐,再把花姑孃请来当大厨。”陈丽萍说。“对头。”安娥伸出大拇指,赞同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