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锡白锡黑锡红 » 小吃店老板娘

小吃店老板娘

    临安东门步行街是个外来游客必去的地方。当初红军在此住军时,经常登临东门眺望红河,眺望远方,思考中国的命运。这座建立于南昭时期的城门,比天安门还早几十年建立,它是临安城的标志,也是南当这个地级市的旅游圣地。不远处的步行街上,大大小小的铺面,自然也沾了这座建筑的光,生意十分红火。琳琅满目的小商品让游客目不暇接,餐馆里各种风味的小吃,更是让人垂涎欲滴。一家名叫“钱记小吃”,它的粉蒸肉的很具特色,居然还上了中央电视台,让国家免费给它打了广告。

    今天周末,已是晚上吃饭时间,步行街上的游客们逛了一天,肚里的饥虫,已经抵挡不住旁边小吃店飘来的食物香味,不断啃食着他们的胃,让他们纷纷往小吃店里钻。大六十的钱记小吃店老板娘黄英,此时正在有点拥挤的食品店里,指挥着小工们。别看老板娘上了年纪,手脚还和年轻人不相上下,一边忙出忙进张罗着,一边唠唠叨叨地训斥着店里的年轻小工,让她们加快速度。柜台上,一个与老板娘年纪差不多,个头也差不多的白胖无须老头正在忙着收钱。忙过一头,吃饭的、买肉的人渐渐少了下来,老板娘坐到柜台边的椅子,靠着椅子翘着腿,看着小工收拾桌子。瓜子脸模样的老板娘,年轻时候应是个人见人爱的大美人。虽然已过六十,还能看出当年的风采:1.6米的个头,修长的身材,齐耳短发,应迷倒过不少青年小伙。她拿出手机,给在外地的儿子打电话。“儿子,吃饭了吗?哦,还在忙呀。那你忙呀,忙完给老娘打个电话。哦,没什么事,就是你好长时间不回家,打个电话问问。哦,好呀,哪天回来?回来我给你做你爱吃的炖臭豆腐。”她收了手机,脸上露出有点失望的感觉。儿子好长时间没有回家,本指望着最近他能回来看看老娘的。“钱妈,儿子要回来了?”在忙着收拾桌子的小工吴芯,边抹桌子边问。“没说哪天回来,只是说要回来这边推销他们公司的产品。”“他们公司的产品是什么?”“洗涤用品,化妆品什么的。”“让他送份给我嘛。”吴芯听到有化妆品,心动了。“你长得差了点,让他送你,你得好好打扮下。”老板娘刻薄地损道。可能是听惯了老板娘刻薄话了,吴芯听了不但没生气,还哈哈地笑了起来:“先送给我,我才能打扮得漂亮呀。”“去,赶紧干活,别净想美事。”几个打工的小妹一起哈哈地望着吴芯笑了。老板娘说完,看看手机,快到跳广场舞的时间了。她走出店,正在忙碌的吴芯在身后喊道:“又要去跳广场舞了?又看上谁了?不怕老板来捉你的细脚(抓过错的意思)?”老板听到小工挑拨的话,只是咧开那无须的嘴唇笑了笑,又低头扎账了。“你少给我贫,当心我撕你的嘴。”老板娘笑骂着,顺着步行街上东门广场散心去了。老板娘刚走,一男一女走进小店,问正在忙碌的吴芯道:“你们老板娘呢?”“刚走,可能去跳广场舞了。她天天都跳呢。”吴芯一手拿抹布,一手指着门外回答。老板抬起头看看这对男女,感觉有点奇怪,张口想问什么,但又止住了。两人听完吴芯的话,转身向东门广场走来。才出店门没走几步,女的就对男的说:“广场上人多,不好问。我们还是改天来店里找她吧。”“来都来了,去看看她和些什么人在一起,我们就着散散步吧。”男的说。“散什么步,晚饭还没吃呢。”女的埋怨道。“你怎么不早说,我还以为你不饿,要减肥呢。”男的打趣道。“你嫌我肥?”女的瞪着男的说。“不肥不肥,这叫丰满。”男的笑着上下打量了女的一眼说。“去你的。”女的推了男的一下。“算我说错,我请客,我们还是回钱记小吃店吧,边吃边等等看她是否会回来。”男的伸手拽了女的一把,女的随着男的折回头,往钱记小吃店去了。

    广场上,音响正在播放着沙莜腔(临安地方的花灯调子)的《阿妹带你逛红河》:

    阿妹家在红河边,

    董棕长在家门前;

    听到阿哥来南疆,

    想邀阿哥逛红河。

    阿哥要是个吃货,

    阿妹领你去吃过桥米线,烘豆腐;

    香喷喷的汽锅鸡。

    要是阿哥不过瘾,

    再领阿哥去长街宴,

    千家万家口味让你尝个遍。

    阿哥要是个驴货,

    阿妹领你走碧色寨,人字桥;

    牵手走走双龙桥,

    看看藏金埋银的团山民居。

    再带阿哥去逛哈尼梯田,

    看看世界奇观,人间仙境。

    阿哥要是个励志青年,

    阿妹领你去看元帅旧居,状元第;

    乡会桥起义,

    红色教育基地查尼皮。

    再看千年的锡文化,

    澳氏炉炼锡世界第一。

    哎,红红的土地红红的河,

    阿妹家在美丽的红河,

    阿哥要是来南疆,

    阿妹带你逛红河。

    ……

    烟盒舞正跳得热闹,老板娘双手打着烟盒,脚下走着十字步,抖动着肩膀扭着腰,引得旁观的游人在一旁评头品足。华灯初放,广场热闹非凡。“黄老奶,今天迟到了。”一位年纪与老板娘差不多的老奶,加入了老板娘的烟盒舞。两人边跳边聊了起来:“我也才来一小会。”老板娘解释道。“你咋个来迟了?”老板娘问迟到者。“儿子媳妇回来了,忙着给他们整吃的。”“孙子给来了?”“来了。”“这回有得你忙的了。”“你家儿子给有女朋友了?”“工作都才找到没多久,哪来的女朋友。”“找什么工作呀,回来帮着你们盘盘小店就够了。”“现在的年青人,都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管不了。”“哎,我家要是有你家那摇钱树一样的小店,我就不会让我儿子在外面飘游浪荡的了。外面打工多辛苦。”“让他在外面多吃几年的苦就会回来了。”“是了是了,在外面惯着跤,吃着辣面汤就会想家想爹妈了。”跳舞的人越来越多了。音乐的节奏开始变得更欢快起来,音响里的歌也变了,开始播放起《烟盒舞飚起来》:

    红红的太阳哎,

    红红的土地,

    红红的河水么,

    火火的歌;

    红红的烟盒弹起来哎,

    烟盒舞,跳起来哎,

    烟盒舞,飚起来,飚起来!

    男娃娃,女娃娃,

    嗨呀嗨起来,飚呀飚起来,

    飚起来!

    蜻蜓点水臂用力,

    哪吒闹海弯弯腰,

    黄莺亮翅大劈叉,

    童子拜佛单腿立。

    姑娘们伙子们,

    嗨呀嗨起来,飚呀飚起来,

    飚起来!

    大鹏展翅把胸扩,

    霸王举鼎手托天,

    夜叉探海前蹬腿,

    武松打虎后腿撑。

    大婶们大叔们,

    嗨呀嗨起来,飚呀飚起来,

    飚起来!

    苍蝇搓脚伸伸腿,

    螳螂捕蝉把臂伸,

    大蟒翻身扭腰胯,

    孤雁出群转圈圈。

    嗨起来,飚起来!

    男女老少一起来!

    动一动,十年少,

    最美不过民族风,

    大家一起嗨起来,

    大家一起飚起来!

    飚起来,飚起来!

    ……

    随着年轻人的加入,古老的烟盒舞溶入了现代街舞的元素,高难度的烟盒舞表演开始了,广场上围观的人群不时为年青人们高难度的烟盒舞动作大声喝彩,围观的人更多了……

    十点多了,人群渐渐散去,老板娘也慢慢走回家了。这几年,随着游客的增加的央视的广告效应,黄英家小店赚了不少钱。她家不仅扩大了小店规模,也把老房装修了租出去,再在最好的孔庙小区买了房子。黄英家不知不觉已经步入了有房有车有存款的小康家庭。她现在唯一的遗憾,就是她的独生子不听她的话,硬是要在外面闯荡,让她放心不下。回到家,老钱头正在客厅看电视。“回来了?”“嗯。”“你刚走,就有一对年青男女来找你。”“找我做什么?”“不知道。不过,我知道那对男女是公安局刑侦队的。”“公安局刑侦队的?找我做什么?”听到老伴的话,黄英感到很奇怪。她一年到头忙着小店里的生意,从不去哪里,公安怎么会找她?“我也不知道。不过,他们后来又折回店里吃东西,也没再问你。估计明天还会来找你的。”“哦,来找就来找吧。为人不做亏心事,打个炸雷心不慌。”黄英听完老伴的话,换了拖鞋,转身去洗手间洗澡去了。老钱头看着老伴去洗澡,继续看他的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