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姐夫是朱高煦 » 第二章 国本之争,秀才与勋戚

第二章 国本之争,秀才与勋戚

    午门是宫城南面的正门,只有皇帝才能行走其间。臣子们则是由东西两个侧门进出,东侧的侧门称为左掖门,西边的侧门名为右掖门。

    按照规矩,文臣从左掖门入,勋戚和武臣从右掖门进。

    今天又是一个大朝会,这些廷臣们都是很兴奋,早早的赶到了午门,交头接耳的谈论着一个话题。

    左掖门前,翰林杨荣,胡靖,解缙聚在一起,避开其他人谈论了起来。

    杨荣看着解缙:“大绅先生,你说今日陛下会有旨么?”

    解缙自然是知道杨荣所指之意,摇了摇头:“皇上不曾言及此事,看来还在等待臣子们言及此事,皇上在推测臣子之思虑。”

    一旁的胡靖皱了皱眉头,心里面也是明白了如今的局势之微妙:“看来皇上还是从心里面有倾向高阳郡王的心思,不然直接下旨宣布世子殿下为皇太子即可。”

    毕竟按照如今的局面,世子殿下朱高炽,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

    其一,按照本朝制度,乃是以嫡长子继位,其二,太祖高皇帝建国之初,即立皇长子朱标为皇太子。其三,皇帝为燕王时,朱高炽已册立为世子,而且是太祖高皇帝亲自册立。第四,如今的舆情,大部分的廷臣都是倾向于朱高炽。

    之所以,皇帝还举棋不定,唯一的原因就是,从心里面他还是倾向于朱高煦。

    不得不说,高阳郡王有其父之风姿,勇武悍勇,实非身材臃肿,沉静仁厚的世子殿下可比。

    但是对于这些个文臣来说,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用制度,用礼法来左右皇帝的决策。难度越高,从龙之功就越卓越。

    杨荣一旁建议:“那要不要我们组织向皇帝请旨,立世子殿下为皇太子?”

    “还未到火候。”解缙自信的摇了摇头,一切尽在掌握的说道,“扶世子殿下上位,这是志在必得的局面,诸位可放宽心。而且,今日大朝会之后,陛下将会宣我和淇国公等人,共同议事,这将会是我们助世子殿下上位的关键一步。”

    解缙很快将自己筹划的对勋戚后代进行考校的事情说了一番。

    “大绅先生,我等佩服!”

    解缙这般的作为,显然就是将高阳郡王架在火上烤,毕竟,谁都知道如今的郡王妻弟韦南奕就是一个纨绔子弟,一个真正的草包。

    看完这些个纨绔子弟的文章后,陛下定然会申饬一番高阳郡王,砸酒楼,伤百信本就是丑闻,还不学无术,对答错漏百出。

    朱高煦连妻弟都管不好,又岂能成令世人信服。

    先在名声上打击高阳郡王,之后自己再不断的壮世子殿下的声威,此消彼长之下,皇帝即便对于朱高煦有私心,也不得不考虑大局。

    而且,解缙还有一个大绝招!

    解缙的野心可非常大,朱高煦越难击倒,那么功成之后,他的地位就越稳固,在朱高炽的心中也越发的重要。

    右掖门外,淇国公邱福和驸马都尉、永春侯王宁也在谈论。

    王宁娶的是太祖皇帝第六女怀庆公主,建文时,屡屡将朝中部署泄露给燕王,是个妥妥的二五仔,被建文下狱,朱棣登极之后,感念他的功绩,就破例给他封了侯。

    “驸马爷,你是读书人,你说那几个秀才在议论何事?”

    邱福丝毫不避讳,嗓门压的很大。

    听到淇国公的问话,王宁哈哈一笑,受宠若惊:

    “淇国公,抬爱了,我不过是和怀庆公主一般,爱好点诗文,作的歪诗更是上不得台面,哪里能称读书人。”

    王宁靠近了些才轻声道:

    “至于,解缙几人谈论的,我想定然是那件事。”

    淇国公捋了捋虎须,点头道:“那驸马爷如何想。”

    王宁看了看淇国公,又看了看一旁的成国公朱能:

    “我和国公是一条心的。虽然,我的话没有国公的分量,但是要是陛下咨询,我定一口咬死,不留余地。”

    淇国公非常满意王宁的态度:

    “如此甚好。今日大朝会,以陛下的态度,想来也不会降旨。这件事,陛下还在观望,还在等待时机。而我等也需提防那些读书人的阴招。”

    淇国公说话之际,成国公赞同的点头,王宁亦是附议,不远处,曹国公李景隆也是竖起耳朵。

    只是,淇国公和成国公乃是根正苗红跟着朱棣靖难的,乃是战场上拼杀起来的袍泽之情,王驸马也算是为朱棣下过狱,立过功,而李景隆作为降将,自觉低人一等,在几人面前也是抬不起头来。

    见到李景隆的倒霉模样,邱福打心里是有些不屑,但是毕竟也算是一个重要的势力,曹国公也是支持高阳郡王的。

    “曹国公,一起过来聊聊。”

    见到邱福的招呼,李景隆自是屁颠屁颠的走了过来。

    很快几人达成了共识,秀才们在谋求的事情,他们会竭力阻止,皇帝若咨询起来,他们意见定然相左。

    “对了,今日朝会之后,陛下宣我等宫中觐见,有关于对付沿海倭寇的方针战略,到时候,诸位上上心,使使劲。陛下追求的乃是开疆拓土,目之所及乃是四海八荒,他需要我等武将远胜于那群秀才。而这次奏对,也是在为殿下壮声势。”

    “以邱爷马首是瞻!”

    朱能,李景隆,王宁皆是拱手,对于这个困扰朝廷已久的难题,他们这些将领,也是有很多话说,也希望借此机会整合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果然,大朝会之上,朱棣并没有提及皇太子的册立之事。

    大朝结束之后,奉天门外散班,文武官员或是单独而行,或是结伴而行,不是打算去衙门转转,就是准备回府和家人聚聚。

    倒是显得两队人马,尤为扎眼,正是解缙,胡靖,杨荣几位翰林一行,淇国公,成国公,王驸马一行。

    两队人马都是朝着东华门而去,自是入宫觐见皇帝陛下。

    “解学士,你也往宫中去?”

    邱福显然有些不解,今日议论抗倭之事,怎地皇帝还叫上了这几个读书人。

    “淇国公,我等受陛下召见,宫中议事。原来,陛下也召见了几位,甚妙,国公先请。”

    解缙心里面轻笑了一声,今日这事本就是他一手策划,看来淇国公几人还不清楚里面的厉害,也是装作诧异。

    心道,等一会陛下拿出了尔等子嗣的狗屁文章之后,看尔等脸红不脸红,连带着高阳郡王朱高煦,看他羞煞不羞煞。

    ...

    ...

    华盖殿,乃是大明皇宫三大殿之一。

    如其名,像一座巨大的亭子,四面出檐,渗金圆顶,殿顶缀着一颗硕大的金球。

    殿旁东有中左门,西有中右门,皇帝很喜欢在这里召见大臣,进行不是那么正式的会面。

    朱棣在两位太监的侍奉下,召见自己的几个臣子。

    细细看去,朱棣相貌奇特雄伟,双眉浓长,鼻子挺直,双眸深邃明亮,乃是一副标准的美男子。

    很快,淇国公,成国公领头,跟着解缙几个读书人,一同来到了圣驾前。

    一番参拜之后,朱棣示意文武两批大臣各自站定。

    只是,不同的是,淇国公等人有些费解,而解缙等人则是老神在在。

    “狗儿,去将昨日徐祭酒拿来的卷子取来。”

    狗儿,名叫王彦,乃是朱棣身边的贴身太监。

    “遵旨。”

    王彦立刻去将昨日国子监之中的几位监生的卷子取了过来。

    对于朱棣的这个命令,显然淇国公几人一时有些不太明白,而解缙等人则是一副好戏开场的姿态。

    “淇国公,成国公,尔等可知罪!”

    朱棣洪亮如雷霆般的嗓音在大殿之中响彻。

    丘福和朱能见到皇帝的突然发难,也是心中一下惶恐:“陛下这是何意?”

    朱棣轻哼了一声:“两位国公,可真是教育的好子嗣。天子脚下,京城之中,嚣张跋扈,砸酒楼,伤百姓。这就是朕寄予厚望的勋戚子弟么,这就是尔等为我大明教育的未来之栋梁?昂!”

    朱棣的这般作态,当然是有意为之,实在是这几个勋贵后代,太不像样了。

    之所以同意解缙的方案,对几个臭小子进行考校,也是在顾忌他们的颜面,要好好惩戒,但不能是以上不得台面的荒唐恶行,不然传出去丢的是朝廷的颜面。

    而在几个臭小子的文章之中找茬,惩戒或轻或重,更加能够掌控,也能够对达到敲山震虎的作用。也能够体现,皇帝对于臣子们后代学问的关心。

    这些个勋戚后代,的确需要好好的整治一番了。

    听到朱棣这般的理由,淇国公和成国公等人,一下子都是老脸涨的通红。

    “这几个兔崽子,竟然又干出来如此出格之事。陛下,等今日散会之后,我等回去定然好好的教训教训这几个不成器的东西。”

    见到淇国公几人的表态,朱棣不置可否:

    “今日朕召几位而来,本欲商讨关于应对沿海倭寇的方略,正好昨日也让诸位的公子们议上一议。那就抛砖引玉,也看看这几个顽劣小子,除了行事荒唐之外,有没有几分国事上的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