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纣王:牧野之战在即,我决定摆烂 » 第0022章 炒菜

第0022章 炒菜

    武庚听完这些老臣们一个个的哭诉,脸上的表情也变得越来越凝重。

    毫无疑问,在他看来,这些老臣们所说的,是一件非常严重的政治事件。

    殷受德给奴隶发钱,这其实是小事,毕竟钱是你自己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真正严重的问题,其实是授予“大匠师”官职。

    虽然这个官职不能世袭,可官职就是官职,殷商的权贵们,无法容忍一介“野人”,居然能和自己这样的“上流人士”平起平坐。

    国野制度,在商朝时就已经开始萌芽,到了西周时期更是达到了顶峰。

    何为国野制度?。

    国,为天子和国君所居之城郭。

    野,系城郭外围之农村。

    因此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国中居君子(贵族),野中居小人(奴隶)。

    国中贵族执掌国政,由士、农、工、商组成的国人也有一定的参政议政权利,战时成为主要军事力量。

    而野中居民多为灭姓亡氏的被征服者,处于被统治地位,无当兵的权利,世代都只能做牛做马。

    说白了,国野之别是宗族组织对宗族以外居民的歧视与统治,这种思想是极其根深蒂固的,非几代人之功无法改变。

    如今殷受德授予奴隶官职,就打破了这种成规,自然会受到殷商贵族们的敌视和反对

    见武庚久久不语,那些老臣纷纷跪拜哭诉。

    “殿下,请为我等做主啊。”

    武庚面色不悦:“此事我会劝谏父王,尔等且等我消息就是。”

    “太子……”

    “就这样吧,我还有军务要处理,来人,送客。”

    将这三只恼人的苍蝇赶走后,武庚才捏着眉心,满脸惆怅:“父王啊父王,你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刚才那三人的来意,武庚自然不是看不懂,无非是觉得他手上握有重兵,所谓的“劝阻”,其实是在暗示他进行“兵谏”。

    毕竟用嘴巴说话,哪有用拳头说话好使呢?

    可武庚不是傻子,自己堂堂太子,还是父亲的独苗,王位最后也只会传到他手里,没事造反干什么?

    成功了要背负不孝的骂名,失败了更是贻笑千古,脑子没点大病,都干不出来这种事情,所以他才没有往里面跳,而是敷衍了几句,先把事情给糊弄过去再说。

    琼室里,恶来找到了正在跟妲己你侬我侬的殷受德,神色振奋地汇报了一个消息:“大王,太子已率军归来,是否要率百官出迎?“

    “太子!?”

    听到这两个字,殷受德被吓得一激灵,脸色也突然间变得精彩了起来。

    天见可怜,穿越之前当了一辈子社畜,三十啷当岁了连妹子的手都没牵过,现在穿越成了纣王,结果多出来个儿子,这体验就感觉相当魔幻了。

    不过很快殷受德又回过神来,现在的纣王都已经五十多岁了,年过半百,两鬓微霜,有个三十岁的好大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要知道,夏商周时代,人们的平均寿命才十八岁,到了三千年后的宋朝,才超过三十岁。

    所以,这年头有条件的基本上当爹妈都非常早,后世还在读书的年纪,这个年代就当爷爷奶奶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可哪怕不断在心里给自己做着心理建设,但是毕竟殷受德上辈子母胎单身,相亲都没相过几次,现在居然要喜当爹了,无论如何,他都没法淡定。

    “大王?大王?”

    恶来一连喊了好几声,才让殷受德回过神来。

    “啊?什么?那个,让费仲率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

    “是。”

    朝歌城外,文武百官济济一堂,看着东征的军队从地平线冒头。

    在文武百官身后,是被要求过来当气氛组的朝歌百姓,黑压压一片,有数千人之众。

    看到武庚的车架,百姓爆发出了欢呼声,文武百官也是高声颂唱,看起来十分热闹。

    然而,立身于战车之上的武庚,却是愁眉深锁,目光之中尽是忧愁之色。

    因为,他看到了朝歌城墙上还未清洗干净的血迹和焦痕。

    仅仅是这些,他就能想象得出当时的情况是何等危急。

    在这段时间里面,他也陆陆续续得知了当初的一些情况。但是看到这血迹斑驳的城墙,他觉得现实里发生的一切,可能比他从别人口中得知的还要更加糟糕。

    若非他的父王“智计百出”,此时的殷商,怕是早已被周国这样的“小邦”所灭。

    对于纣王,他心中既是崇拜,又是担忧。

    毕竟纣王在位期间真的太能折腾了,各种施政命令和集权手段把朝野上下的贵族都得罪了个遍。

    如今虽然击退了伐纣联军,可内部的冲突和矛盾,并没能得到解决。

    若是一个处置不好,伐纣之战,恐怕几年后还是会旧事重演。

    进了城,武庚第一个当然就是去琼室觐见殷受德。

    结果,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是,殷受德居然拒绝了他的觐见。

    他站在宫门外,从侍卫长那里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逼的。

    “你是说,父王居然不肯见我?”

    侍卫长非常无奈,眼前之人是以后的大王,下令的是现在的大王,他一个看大门的,夹在两人中间左右为难,因此只能诚惶诚恐地站在太子面前,低着头满脸歉意的说道:“是……是的,大王就是这么说的。”

    武庚虽然非常不解,但是纣王办事从来就不能按照常理度之,所以他根本就想不出自己又做了什么让父王不开心的事情。

    犹豫半晌,武庚也只能怀着忐忑的心情,慢吞吞地离开了琼室。

    很快,武庚求见纣王被拒的消息,就传遍了朝野上下。

    这可不是小事情。

    太子按道理来说是未来的王,如今又是大胜而归,纣王哪怕是亲自出城迎接也不为过。

    现在倒好,不但出城迎接的人里面没有出现纣王的身影,甚至现在太子前来觐见纣王,都被拒绝了。

    这意味着什么?

    是不是意味着纣王对太子厌倦了呢?

    更进一步,太子的地位是不是发生动摇了呢?

    这样的思维发散下去,前朝后宫所有的人心思都开始活跃了起来。

    那些已经坚定站在太子身边的人,开始怀疑自己的站队是不是出了问题。

    尤其是几个不喜欢太子的王室贵族,一个个都跟过年似的,喜上眉梢,觉得太子失宠,就是他们的机会了啊!

    一时间,暗流涌动,各种阴谋论层出不穷。

    而事实上,只是因为,殷受德暂时还没想好怎么跟一个论真实年龄比自己还要大上几岁的“儿子”和谐相处。

    另一边。

    牧野之战结束,躲回微国的微子启惴惴不安了好一段时间,见纣王并未发兵攻打他,这才慢慢松了一口气,庆幸自己内奸的身份没有曝光。

    但是,虽然没有惹来殷商的报复,这次出兵却也是什么好处都没捞着。

    不仅没有捞着好处,反而折损了不少兵力。

    人口是国家的基础,是一个国家最大的财富,也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折损了这么多兵力,实际上是非常亏的了。

    “都怪这个姬发和姜子牙无能,吹牛的时候天花乱坠,结果一打仗就拉稀摆带,把大家都给坑惨了。”

    作为诸侯国,其实随时都会有被吞并的危险。所以这一次跟着西岐一起打殷商的那些小国,为了不被周围的国家觊觎,必然会拼命发展自身。

    与此同时,对于西岐的态度也必然会转变。

    就在微子启无能狂怒的时候,一名官员手里面拿着一卷竹简上来:“王上,有来自朝歌的密报!”

    来自朝歌的密报?

    微子启第一时间就怀疑,是不是殷商准备集结兵力,要秋后算账了——毕竟现在太子武庚和战神飞廉已经凯旋回朝,从实力角度出发,可以这么做了。

    “快快呈上!”

    纣王对微子启这位亲大哥其实挺好的,在位时就封子启于微建立诸侯国微国,爵位还是子爵,而启则是他的名字,故称微子启。

    可纣王哪里能料到,他的这位亲大哥,就是殷商最大的内应和带路党,一直处心积虑地要借周国之兵,帮他夺取王位。

    几年前的孟津观兵,起因就是微子启派了两个人作代表到周国请兵。

    正常人都觉得这是一个阴谋,毕竟亲哥这么坑亲弟弟的事情,那可不多见。

    因此武王姬发拿到情报之后表现得很小心,最后也只是来看了一眼就走了,目的自然是确定微子启是不是在骗他。

    在确认过微子启是真心要助他伐纣之后,姬发这才又花了两年时间积蓄实力,认真准备,正式发起牧野之战。

    而因为孟津观兵一事,纣王就开始怀疑国内有敌国内应,毕竟姬发选择的时机太好了。

    可纣王怀疑的人是叔父比干,所以比干被杀了,然后纣王又怀疑另外一位叔父箕子,所以箕子被囚禁起来,哪怕装疯卖傻,也被贬为了奴隶。

    纣王这么做的目的,无非就是在战争爆发前,先解决内部的不安定因素。

    可他万万没想到,给姬发和姜子牙当内应的人,既不是比干,也不是箕子,而是他的亲大哥微子启!

    纣王此前只知道微子启一直以来都反对他的政令,却从未想过他的亲大哥居然里通外国,要覆灭殷商。

    说来这一切都是命,微子启之所以处心积虑要夺王位,完全是因为他觉得这个王位本来就是属于他的。

    论年纪,他是长子,而且和纣王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按道理讲他应该才是拥有第一顺位继承权的嫡长子才对。

    只可惜,他妈生他的时候还只是妾,所以从礼法上讲,他只是庶长子。

    等到生纣王的时候,他妈转正了。

    所以遵照殷商立嫡不立庶的继承规则,年龄最小的纣王成了第一顺位。

    对于这个结果,微子启显然是无法接受的,所以在姬发和姜子牙败兵之后,他也始终默默关注着朝歌城中的事态。

    微子启心急地抓过密报,直接摊开在桌子上,开始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