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理想之门 » 第二十章 竞争定位

第二十章 竞争定位

    凌晨四点,穗州报社印刷厂机器轰鸣,油墨飘香,灯火通明,大大小小的货车上插满了彩旗,如火车一样停在大院外边的马路上,排队等候新报纸的“出炉”。

    这是穗州都市报改为日报的第一天。

    穗州都市报广告部和发行部的人正分发着卖报纸的赠品,然后按照事先规划好的数量分区域搬上运送报纸的货车。

    大家各司其职,楚寒风也在队列之中,和大家一起搬运着赠品,赠品有三种,软包牛奶、矿泉水和小包的纸巾。

    沈江河一边搬着东西,一边看着许建军和肖桂花,他们像往常一样,嘻嘻哈哈地,和平时没什么不同。

    许建军昨晚可能喝多了才说那些狠话,同事之间没有怨仇,沈江河真心希望能像李明星那样,工作归工作,同事之间私下不要有什么芥蒂。

    大家在一起同心协力,呈现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沈江河受到这种场面的感染,心里坦然起来,没再在把这事放在心上,一副天下无贼的样子。

    天刚亮,分拣装车的工作宣告完毕,楚寒风宣布,先歇一会,到时候集中一起吃早餐。

    “你跟我来一下。”楚寒风眼光盯了沈江河一下。

    得,自己还是高估了许建军,肯定是被他黏上了。业务员就像一匹狼,只要闻到了血腥味,就会紧盯不放。

    许建军就是只苍蝇,没有办法的时候就会盯着沈江河这个无缝的蛋。

    “东成那边是怎么回事?”楚寒风的话在他意料之中。

    “在走流程,应该没什么问题。”

    “应该?”

    “肯定!”

    “这么有信心?如果不行,不要硬扛,大家同时跟进一个客户时,要配合,不然这个单很有可能流产。”

    楚寒风说这话时,语气颇为平缓。

    他有他的考量,既不能打击沈江河,毕竟昨天刚树立起这个标杆,又担心沈江河太年轻,缺乏临门一脚的魄力。

    “楚总,这个客户,比之前三个出单的客户跟进得都扎实,不会出什么问题。”

    沈江河本来想说,周末还和滕潇在一起,但又觉得不妥,毕竟是李明星带出来的朋友,不是自己事先约定的,这事万一传到许建军那里,那个大嘴巴,不知道会说出什么东西出来。

    自己只是送了一个小礼品,这是人之常情,没有其它交易。但一旦传出去,就会有瓜田李下之嫌。

    给客户一个安全感,这是业务员必须要做到的。

    再说,没有哪个客户喜欢别人说长道短,跟客户私下接触,必须守口如瓶,以防外溢。

    “那好!不过,我建议,你最好和许建军合作,找个时间,最好和他沟通一下。”楚寒风连着说了两个“最好”后,就走了。

    赫赫,看来楚寒风从心里是赞成许建军意见的,他说过广告部没有老乡的概念,但还是有发小的情谊,不然也不会找自己说这事。

    这两个最好是什么意思呢?不是命令,也没有十分肯定的强求。

    就是说,沈江河还有选择的余地,但是不去找许建军谈谈,楚寒风可能会认为不给他面子。

    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沈江河仔细把许建军昨晚的话回想了一遍。

    许建军说他不仅认识滕潇,还认识滕潇的姐夫,说滕潇的姐夫就是杨东成。

    滕潇的姐夫是老板?是滕小姐的丈夫?杨东成就是老杨?!

    那晚喝酒的那天摘荔枝的,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穗城三少?!

    他很是吃了一惊,李明星会把自己带到“二少”面前?但摘荔枝那天,滕小姐和老杨没有什么亲密的动作,自己曾琢磨过他们之间的关系,但没看出什么端倪。

    如果老杨就是杨东成,自己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就是没有老杨或杨东成,自己工作的成效也在这儿。

    “老许,你认识杨东成?”沈江河当即找到许建军,不想和他商量,仅仅是奉命找他一下。

    “这还有什么好怀疑的?!早对你说过了!”许建军刚才在搬东西时,还对他笑了笑。

    现在看沈江河主动找他,尾巴一下子翘上了天,那样子,就像是沈江河欠了他一屁股债似的。

    “好,那你直接去找杨东成,让他把订单下给你,我认命!”沈江河没像平时那样对他笑,直接板着个脸,语气如铁。

    许建军一时愕然。

    许建军知道楚寒风找过他,以为他服软,来找自己谈合作的,没想到他是这样一个态度。

    这次还算沉得住气,许建军没有大声嚷嚷,其中的原因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沈江河吃完早餐,迅速赶往指定的卖报地点,他不仅要帮报摊主卖报纸,还得监督商圈内各报摊赠品的使用情况,防止报摊主私自截流,毕竟一份报纸只有五毛钱,而赠品最便宜的也要一元。

    “卖报!卖报!穗州都市报,买报纸送礼品!”沈江河第一次干这种活,当街吆喝,在他历史里更是绝无仅有。

    他脑袋里满是那首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歌,“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他没觉得丢人,倒是觉得身为穗州都市报的一员,很是荣耀。

    “给我来一份。”一束长裙站到他眼前。

    “五毛!”他随口说了一句。

    才发现是林西萌,不觉笑了笑。

    “怎么卖起报纸了?”林西萌有些诧异。

    听她的语气,他现在是被贬到这儿来了。

    “今天是日报的第一天,不光我要卖报纸,我们报社的社长这样的高级领导也要去卖。”

    沈江河解释了一下。

    楚寒风要求今天广告部所有人下报摊,社长听说,大为赞赏,随即做出指示,包括自己,都市报所有人,每人每周一必须下到各报摊卖不低于两小时时间的报纸。

    这是穗州报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不仅给了报摊主支持,还大大增添了报社人员的凝聚力。

    “中午请你吃饭,有空吗?”林西萌花开安然地说了一下。

    “好。”

    “我们学校的湖畔餐厅。”林西萌说完,拿着报纸走了。

    沈江河在卖报纸的同时,也在关注穗城晚报今天新推出的穗城快报,都市报准备充足,气势远超穗城快报。

    报摊主第一次迎来红利,都市报一下子卖完了,报摊主不停地打电话,要求加送报纸,都市报一时洛阳纸贵,满大街的人几乎人手一份,这样的自我宣传力度远远超过预期。

    沈江河卖报的地方距离穗南大学不远,他赶过去时,林西萌正坐在那儿看着报纸。

    “我又迟到了?”这是林西萌第二次约他,有了上次的爽约,这次还有点不自信。

    林西萌会心一笑。

    上次沈江河救自己一事,她一直在想怎么感谢他,送点东西吧,便宜的拿不出手,贵一点的吧,自己是一学生,实力不允许;自己是学这个专业的,帮帮他吧,他的阅历比自己丰富,想来想去,还是一个俗,就是请他吃个饭。

    顺便了解一下都市报的情况,看看下半年有没有机会去都市报实习。

    “看来你们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林西萌买了一份都市报外,还有一份穗城快报。

    沈江河拿着快报看了一下,穗城快报还是沿用晚报对开的版面,版面设计融进了时尚元素,色彩较浓,稍带点卡通化的视觉。

    “你怎么看?”沈江河问她,她是传播学科班出身,应该会有一番见解。

    “虽然版式设计很新颖,但报道风格明显有晚报的影子,只是这报纸的消费版块还不错。”林西萌说着自己的感觉。

    消费版块可以说在主流报纸当中,是穗州都市报的独创,随着都市报的推出,各大报纸纷纷仿效,穗城快报利用几个版面专门做消费,明显可以看出,这是针对都市报的。

    “你们报纸的定位?”

    “市民化的报纸。”

    “我说的是市场定位。”

    “面对主流消费阶层。”

    林西萌微微一笑。

    都市报创刊也有一年多了,从沈江河的回答中,她能感觉,他们现在还没有对报纸进行系统化的定位,还是人云亦云的说法,这是她想去都市报实习的主要原因。

    沈江河第一次面临“专业人士”的“质询”,说辞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现在都市报广告部的现状,完全是“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做法。

    尽管楚寒风强调过,广告部的人员必须既要具备团队作战的合作精神,又要具备个人独立作战的能力,但还没有专业进行打造,纯粹是单兵作战,没有团队合作,实实在在的是一群不正规的“游击队”。

    “我想了解一下,企业对于媒体的评估有没有侧重点?”沈江河想起骆达明上次说的话。

    骆达明对他很客气,客气意味着距离,两人闲聊起来,骆达明对他这个“院长的客人”似乎有点放不开。

    “什么企业?”

    “穗城大学管理学院。”

    “陈新华那里?”

    “你认识?”

    “听说过。”

    林西萌没有告诉他实情,不是刻意隐瞒,而是两人的关系还没有达到无话不说的地步,再说,这是她家庭的私人关系。

    “媒体评估是一个系统工程,就是4A广告公司一般不具备这个条件,都是在专业的评估公司购买数据。现在企业所说的媒体评估,按我个人的理解,无非就是企业自己的爱好和主观判断而已。”

    林西萌只是简要地说了一下,这个话题聊起来可能没完没了,对他现在来说,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沈江河在她面前显得比较谦虚,完全看不出他在工作中需要和客户过招所要具备的“杀气”。

    “怎么样?在这个行业,适不适应?”林西萌岔开管理学院这个话题。

    之前听他说过,做过政府职员,教过书,做过编剧,这些工作对比广告业务员来说,可以说是一文一武,就是他上次说的投笔从戎。

    “还好吧,记得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广告订单,是做穗城晚报的中缝货运广告,从那时起,改变了我对这个行业恐惧而又厌恶的看法。”他在说着的时候,脸上回忆的表情是那么的投入。

    他说,广告刊出后,因没有达到客户所期望的广告效果,客户付款时,把支票重重地甩到他脸上,还恶狠狠地骂他,垃圾,垃圾!

    他当时流出了屈辱的眼泪,但脸上还是笑着,捡起地上的支票,还不停地向客户致歉。

    就是从那一次,他才感觉自己是那么的坚强,为了生存,为了活着,在自己走投无路之时,自己求生的欲望是那么的强烈。

    “你可能无法想象,那时身上几乎身无分文,连最便宜的三块钱快餐都吃不起,就买了一点米,借朋友的电饭锅煮成粥,和着酱油,就这样对付着。”

    他说这样的日子,差不多持续了半个多月,中午在外边跑业务,连粥都喝不上,一直到他签了那个货运广告订单后。

    沈江河平静地叙说着,神情随着他情绪的波动而变化,好像是对自己过去的历史有一种说不出的敬畏感。

    林西萌被他的讲述所触动,每个人的心中都可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但往事如风,吹拂着继续要前行的坎坷之路。

    沈江河拒绝她买单的要求,他的理由很绅士,和美女吃饭,不会让对方买单。

    本来想请他吃饭来表达自己的谢意的,却被他拒绝了。

    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她心头陡地萌生一个想法,自己似乎可以力所能及地帮帮他。

    回到报社,郑四海找到他,说是他写得方案不错,楚寒风批准了。

    “这是都市报广告部的第一个专题,楚寒风很看重,但采编部门拒绝配合,楚寒风和采编部吵了一架,总编出来调和,才达成一致。”郑四海脸上却没有欣喜。

    “这是好事啊,还有什么问题?”沈江河看他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样子。

    “采编部门一插手,没有广告不仅我没法交代,就连楚寒风也无法面对总编。”郑四海用祈望的眼神看着他。

    “这还不简单!你带着记者采访一下企业,新闻加广告,企业怎么会拒绝?!”沈江河的想法还是上次在宁安安那里的套路。

    写方案不会,思维不会变通,对之前从没有从事过广告业务的人来说,确实有些茫然。

    “是呢,是呢。”郑四海如获至宝,笑眯眯地走了。

    “开会,开会。”夏洛过来对他说。

    “开什么会?没通知啊?”沈江河想要是自己不回来,岂不是错过了?

    “临时的。”

    这个临时的会议,其实就是小范围的商讨,只有楚寒风和王嘉泽、夏洛、沈江河这几个“楚江大厦”的人,就在楚寒风的办公室里。

    沈江河走进办公室,看见楚寒风办公桌上的穗城快报,心里就明白了。

    中午吃饭时,和林西萌探讨过,只是当时心里没什么想法,现在他想起林西萌说起的定位一事,心中顿时来了灵感。

    “你们聊聊,对这事怎么看?”楚寒风指着穗城快报。

    “这明显针对都市报而来,现在是前面有三大报围堵,后面又来了个追兵。”王嘉泽嘿嘿嘿地笑了一下。

    “我总结过了,目前这三大报,穗城日报最强,却是一只狼领着一群羊,主报强而子刊弱;穗城晚报虽然强,但正在走下坡路,似一只羊领着一群羊,主报子刊相对都弱;而我们穗城日报,虽然在三大报中垫底,但像一只羊领着一群狼,主报弱而子刊强。”

    夏洛说得不无道理,这是现实的基本盘。

    他的意思很明显,都市报在三大报中的子报中占有优势,具体优势在哪里,夏洛给不出答案。

    “依我看来,这个穗城快报看起来气势汹汹,但有点像绣花枕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沈江河的语速比较平缓,在脑中斟酌着自己的措辞。

    楚寒风看着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快报的版式说实话真得不错,但有个问题,这种版式只很适合比较年轻一族,而这一族的消费力有限,无法达到主流消费阶层这个层次。”

    沈江河想起林西萌,她对快报的版式赞赏有加,他就有些以偏概全,穗城快报的主流读者可能就是在校大学生,或者刚走出校门,才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这群人。

    “继续。”楚寒风鼓励。

    “都市报要想在三大报的夹缝中生存,竞争的目标如果放在这个快报,或者是三大报的任何子报上,将会非常被动。”

    沈江河也是突发奇想,林西萌对他说了定位一事,又说快报是都市报的竞争对手,如果是这样,那可能就是竞争定位有问题。

    丛林法则,顶级猎手才能生存,顶级猎手中也有强有弱,只不过是规避了弱点,把优势发挥到极致。

    “继续。”

    “都市报的竞争定位策略,应该捧老大,也就是穗城日报,和正在走下坡路的晚报进行竞争,力争上位。”

    沈江河提出一个大胆想法,初生的牛犊不怕虎嘛。

    “老大吃肉,老二喝汤,其它的渣都捡不着。”夏洛听出沈江河的意思。

    “哈,今天就这样。”楚寒风没表态,就宣布“散会。”

    “沈江河留下,王嘉泽把许建军叫过来!”楚寒风又吩咐了一句。

    沈江河一听,麻烦来了!

    早上楚寒风已找过自己,现在要把许建军叫来,肯定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