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懵了 » 第二十一章 大明衰落何时起

第二十一章 大明衰落何时起

    朱允熥就这么双手托腮看着她吃,倒把春桃看的一个大红脸。

    “殿下,奴婢脸上有点东西吗?”春桃问。

    “有。”朱允熥道。

    “奴婢这就去洗把脸。”

    正当春桃急忙往屋里走去,却被一只小手拉住。

    “别去了,你不想知道是什么东西吗?”

    春桃不知为何,被朱允熥小手拉着,心中小鹿乱撞,对方还是个孩子啊!

    “殿下,请说。”

    “你有点漂亮。”朱允熥道。

    “啊!”

    春桃哪听过这样的话,俏丽红彤彤的,如小苹果般,让人恨不得咬上一口。

    “殿下,您就会埋汰奴婢。”

    春桃羞红着脸,跑进了屋里。

    朱允熥乐呵呵的笑着,忽感口渴喝着鹅汤,想到这鹅汤是春桃喝过的。

    好在对方没看到,不然要更加害羞了。

    又过了一天。

    天刚蒙蒙亮,朱允熥就醒来了。

    一日之计在于晨,他开始在院子里锻炼身体。

    以后可是要做皇帝的,没有一具好身体可不行。

    “左一圈,右一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

    不知过去了多久,春桃走了进来,一看见朱允熥锻炼的汗都流出来了,拿出一个绣花手帕说道:

    “殿下,这么早您就起了,您看汗都流出来了,让奴婢给您擦擦。”

    随着春桃靠近,朱允熥只感觉一股香风飘来,让他神清气爽。

    那绣花手帕擦去他脸上的汗液,伴随着一股清香。

    他不由感觉当皇孙挺好的,虽然比不过皇帝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但至少伺候他的宫女不是老葱。

    一个时辰后,朱允熥用过了早膳,早膳也简单,包子、馒头、鸡蛋、米粥、糕点等。

    并不像前世他吃的早餐,面包和牛奶搭配。

    “春桃,我要你准备的东西都有吗?”朱允熥道。

    “放心吧!殿下,春桃已经备好了。”

    “只要殿下需要,春桃这就去拿。”春桃笑道。

    “那你现在去拿吧!”朱允熥道。

    春桃走进里屋,不明白殿下要这么多鹅毛做什么。

    朱允熥看着白绒绒的鹅毛,他要开始制作鹅毛笔。

    鹅毛笔是西方主要的书写工具,大明王朝的人们普遍使用毛笔。

    在西方,无论是贵族还是百姓,都喜欢用鹅毛笔。

    鹅毛笔和毛笔,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更方便携带,写字速度更快。

    毛笔可以控制笔画的粗细,用笔尖就细,用笔根就粗。

    不过,毛笔制造比较麻烦,而且比鹅毛笔要沉。

    不是说毛笔不好,用毛笔蘸一次墨,就能写好多个字,鹅毛笔写的少。

    该怎么制作鹅毛笔呢?

    那就要说到羽毛的选择了,要足够修长、柔韧性好的羽毛。

    朱允熥在装有羽毛的篮子里,挑选起来,有的太细,有的太短。

    一只鹅的左右翼,有二十根羽毛。

    他挑选出来的不过十根,算是半数,这还是有的凑合着用情况下。

    毕竟刚开始制作鹅毛笔,肯定会失败几根,拿几根当试验品。

    接下来就是对鹅毛进行热处理,把羽毛插入砂子里,把砂子加热到一百摄氏度。

    冷却后就可以取出,使的羽毛不透明,坚固耐磨。

    待完成以上步骤后,就到了最后一步了。

    修鹅毛笔。

    怎么个修法呢?

    用剪刀在羽管根部,斜切一刀,笔头再用小刀修正。

    足足用了一上午时间,他才做出一根羽毛笔,由于第一次制作,没有经验,其他的羽毛全废了。

    如何蘸墨水呢?

    朱允熥在笔尖中部位置雕刻出一个小洞。

    这样就可以蘸墨水,进行书写了。

    朱允熥让春桃去把纸拿来,纸张铺在石桌上,他拿起鹅毛笔,蘸上墨汁,开始进行书写。

    明朝用的纸是皮纸和竹纸两种,皮纸韧性好,有较高的抗拉程度,常用作手卷和卷轴。

    竹纸,薄如蝉翼,濡墨性好,可书可画。

    朱允熥用鹅毛笔在纸上划动,写出的字不再是七扭八扭的,而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虽然没有用毛笔写的字有笔锋,但是写起来方便。

    至少以后不会有人说,你一个皇孙,写字都写不清楚。

    以后上了学堂,那些性格古板的老师恐怕会要求他用毛笔。

    毕竟,毛笔在大明王朝用的最普遍。

    除非有一天,他当上了皇帝,到时候他想用什么写,就有什么写。

    哪怕是用龙根去写,也没人敢反对他,顶多在心里不屑。

    这日记好久没写了,就从大明王朝的衰落从什么时候起写吧!

    朱允熥一边想着,一边开始动笔。

    一旁的宫女春桃见他写的认真,就不去打扰他,忙她的事情了。

    服侍皇孙起居,虽然没有其他宫女那么忙,并不代表无事可做。

    朱允熥认为衰落根源是从皇爷爷开始的。

    老朱要是知道他这么认为,恐怕又要说一句小逆孙。

    咱给你自由在宫里行走的令牌,你居然敢如此妄议。

    为什么这么说呢?

    老朱从开局一个碗,坐上皇位,他深知平民老百姓的苦楚。

    自从他当上皇帝后,就一直想着当个好皇帝,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每家每户吃穿不愁。

    由此,他做了很多的举措,比如设锦衣卫来彻查贪官。

    他认为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最大的原因是统治者昏晕无能,但凡对方能够一心一意为老百姓着想,不至于神州大地陷入一片悲惨之中。

    他的名字也说明了这点,朱元璋。

    这个名字是从他结束和尚生涯,加入抗元义军红巾军,成为郭子兴的亲兵,取得一定地位后改的。

    璋是一种玉做的利器,他要做的就是诛元,表达了坚定的决心。

    后来诛元成功后,当上了皇帝,一部分官员贪赃枉法,让他意识到了这些贪官是蛀虫,任由他们发展下去,这大明王朝迟早要跟元朝一样完蛋。

    可是,他铁腕手段,并没有让那些贪官收敛,而是变本加厉的想出新招数来中饱私囊。

    有点夹缝之中生存的意思在里面,贪官们表现的越来越顽强。

    可以说,老朱的手段产生出了反效果。

    这些贪官为什么不顾性命也要贪呢?

    难道金钱比性命还要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