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开朝皇帝:治一治不孝子孙 » 第四章 讨厌读书人的缘故

第四章 讨厌读书人的缘故

    “你说那个神迹会是什么呀?

    居然会是如此的惊动了世人?”

    一名守城的叛军对着另一个叛军说道

    “不知道啊,等盛王回来咱们不就是知道了吗”

    “唉,你说这个任务为什么就是落在了我们的身上。

    我真的想去看一看神迹是什么。

    毕竟一辈子可能就只有这一次了”

    “谁说不……”

    “卡壳了,怎么不说话了”

    “你你仔细的看一看。

    那里是不是来了一支军队。

    而且还是穿着大商王朝军队服装的军队,是不是?”

    “开玩笑的吧。

    我看一看啊。

    开玩笑也要分场合呀。

    现在我们这里只有几百人守着城墙。

    如果真的是大商王朝军队的话。

    我们怎么可能守得住?”

    当不相信另一位叛军的叛军将目光投向了远方的时候。

    眼里很快的闪烁着震撼。

    虽然他并不是什么眼光卓越的人。

    但是他也可以看到眼前的军队绝对不是一般的军队。

    毕竟他之前所遇到的大商王朝的军队可没有如此军容肃穆的感觉。

    而且这支军队在行走的时候,身上还带着淡淡的煞气。

    震慑着窥探他们的人。

    “咱们还要抵挡吗?”

    叛军咽了咽唾沫道

    “抵挡个屁呀。

    还不赶紧跑。

    你没看见啊伍长都已经跑了吗?”

    另一名叛军狠狠的敲了这名叛军的脑袋之后。

    拉着这名叛军很快逃离了城墙。

    洛辰看着眼前庄严肃穆的皇城。

    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他眼里的那么深藏在眼底的强烈的杀意。

    “禀告圣上城墙上的叛军已经逃离了。

    所以我军进入皇城没有任何的阻碍”

    丁崇义看了看皇帝。

    随着皇帝的示意。

    军队缓缓地开进了皇城。

    直奔皇城中央的皇宫而去。

    “圣上好消息啊,好消息啊

    皇城内突然出现了一只穿戴着大商王朝军服的军队啊。

    我看他们应该是来解皇城之危的呀”

    太监兴奋地向着已经颓废的洛兴说道。

    洛兴不可思议的看着眼前正在向他报喜的太监道

    “你在骗朕吗?

    在这个时候还有谁会来勤王救驾呢?

    对了,来的是哪一只军队告诉我”

    当洛兴说到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

    太监明显的顿了一下,然后说道

    “好像是十二宿卫和神威军”

    洛兴看着眼前的太监顿时暴怒的道

    “现在什么时候了,你居然还拿这个寻开心。

    朕要杀了你。

    朕要杀了你”

    太监跪伏在地面上说道

    “圣上我绝对没有说谎啊。

    如果你不信任内臣的话。

    你可以去看一看啊。

    真的是十二宿卫和神威军。

    臣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是他们啊”

    洛兴双手对着天空悲切的道

    “这世上还有什么十二宿卫。

    他们早在百年之前就已经彻底的消失了。

    就算是如今的神威军早已经是名存实亡的了。

    如果他们还在这世上。

    焉有贼子侵犯我大商王朝的疆域”

    洛兴指着跪在地上的太监说道

    “好,那么就让朕去看一看是不是十二宿卫和神威军。

    不是的话。

    朕必杀你。

    让你知道什么叫做帝王之怒”

    说完之后洛兴就挥袖走出了宫殿,来到了城墙之上。

    当他看见正在向他走来的穿着大商王朝的军服的军队的时候。

    不可置信的道

    “真的是十二宿卫和神威军。

    难道是上天觉得我大商王朝命不该亡。

    特地派了一支神军来帮助我大商王朝吗?”

    他现在的想法唯有觉得是上天派来的军队。

    毕竟在他登基的时候这两只军队他从来没有见过。

    而且之前的帝王也从来没有告诉过他。

    有这样的一支军队隐藏在暗地。

    而且更别提如此数量的军队很难不被天下人所知道。

    倘若能瞒得过朝廷的眼目

    那真的是天方夜谭。

    无论王朝多么的腐朽情报的这一方面。

    终究还是领先于各个地方的。

    洛兴兴奋的道

    “朕要亲自迎这上天派来的军队。

    随朕下城墙去”

    当洛兴带着他身边的侍官们来到神威军的面前的时候。

    神威军适时的停了下来。

    毕竟站在他们面前的可是身着黑色玄鸟帝王袍的皇帝。

    即使不是他们所忠于的皇帝。

    可是他终究是大商王朝的皇帝。

    即使是三百年后的皇帝,他们也不敢有任何的举动。

    因为他们是属于大商王朝的军队。

    作为大商王朝的军队。

    他们是不能够去伤害大商王朝皇帝的。

    而此时在军队中央的洛辰很是疑惑。

    为什么军队会停了下来。

    现在距离皇宫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丁崇义此时也是皱了皱眉头。

    好在吴卫赶来解释道

    “正前方是如今的大商王朝的皇帝。

    士兵们看着他的服饰于是就没有再往前行进了”

    丁崇义看了看身旁的洛辰。

    毕竟这件事情可不是他能够管的。

    双方皆是皇帝。

    一个是三百年前的皇帝。

    另一个则是三百年后的皇帝。

    作为臣子的他。

    不能够去发表任何的观点。

    洛辰平静的开口道

    “随我去看一看三百年后的皇帝是什么样子的。

    毕竟我很好奇他究竟做了什么?

    让大商王朝终结在了他的手里”

    吴卫虽然并不足够的了解当今的皇帝。

    但是他明白洛辰此时的平静的语气里面充满着森然的冷意。

    而这样的语气也使他下意识的缩了缩自己的头。

    洛兴看着眼前的十二宿卫和神威军笑着道

    “各位的统领是谁啊?

    好让朕见一见这位大英雄。

    毕竟这位的大英雄可是解了皇城之危啊。

    一定会好好的封赏这位大英雄的”

    他并没有觉得这支军队会是上天派下来的了。

    他只愿意相信这支军队应该是大商王朝留下的后手。

    至于为什么?

    他并不清楚这支军队的存在

    他认为应该是传承到某一代皇帝的时候断了。

    而他之所以认为这是大商王朝留下的后手的原因。

    是因为想必没有任何一个不忠于大商王朝的人会创立十二宿卫和神威军。

    毕竟这两支军队可是大商王朝最具有代表性的两支军队。

    所以这应该是大商王朝暗地里留下的军队。

    至于为什么朝廷没有关于他们的任何信息。

    甚至连军备物资的信息都没有。

    他认为这支军队应该是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体系,自给自足的。

    虽然他不明白为什么会是这样子。

    但是自己只要问一下不就会明白了吗?

    可是他似乎高估了自己。

    他的话语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

    这些士兵只是默默的注视着他。

    毕竟此时的士兵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洛兴眼里顿时闪现了一丝的不快,但是很快的掩饰了下去。

    而身旁的太监也是很有脸色的大声的呵斥道

    “站在你们面前的是大商王朝的皇帝。

    也是你们所要忠于的皇帝。

    为何见到当今的皇帝却不下跪行礼?

    你们难道想要背叛大商王朝吗?”

    太监的这一番言论顿时让神威军的将领们不知所措。

    毕竟这一番大言论套在他们头上他们还真的无法反驳。

    但是他们还是没有做出任何的动作。

    因为他们在等。

    在等他们真正的皇帝来临。

    他们所认可的只有那位皇帝。

    而不是这位导致大商王朝灭亡的皇帝。

    洛兴看着眼前并不搭理他的军队。

    眼里顿时充满着阴霾。

    他发誓他一定要拿到这支军队的控制权。

    一定要让这只军队的统领知道什么叫做大不敬之罪。

    神威军自动的让开了一条道。

    而洛辰慢慢的走了出来。

    洛兴看着眼前这位身着黑色玄鸟帝王袍的中年男子。

    眼里充满着不可置信以及愤怒。

    “你是哪一位藩王。

    竟然敢身着黑色玄鸟帝王袍。

    你这是要挑战朕的威严吗?

    你这是要谋权篡位吗?

    你是要颠覆我这一脉的正统性吗?”

    洛辰平静的道

    “任沛雄给我把他带过来,跪在我的面前”

    这种事情交给任沛雄比较好。

    因为除了任沛雄以外。

    想必没有任何的将领敢去做这件事情。

    毕竟三百年后的皇帝终究是皇帝。

    他们没有这个胆子去挑战皇帝的威严。

    只有这个只听命于皇帝的任沛雄才会去做这件事情。

    因为任沛雄只听皇帝的命令。

    他从来不会考虑皇帝让他做这件事情的后果。

    吴卫看着眼前的任沛雄。

    他顿时明白了。

    为什么皇帝没有太过于惩罚任沛雄的缘故了。

    因为任沛雄真的是只听皇帝的命令。

    连一丝的迟疑都没有竟然直接去擒拿三百年后的皇帝。

    要知道他这样子做可真的是在挑战大商王朝皇帝的威严。

    洛兴看着正在向他走来的任沛雄忍不住的慌乱道

    “你身着神威军的服装。

    你难道忘了神威军的天职是只忠于皇帝了吗?

    你居然敢捉拿朕。

    你这是在冒犯天威。

    你是在找死。”

    任沛雄吐了一口唾沫道

    “皇帝?

    我任沛雄一生只认洛辰为皇帝”

    而此时的吴卫听着任佩雄的话语。

    顿时就深刻的感觉到了这位说话是真的不过脑子呀。

    言语里面竟然敢充满着对皇帝的轻蔑。

    不过最后一句话也真的深刻的让吴卫知道了。

    任沛雄为什么可以得到皇帝信任的原因了。

    试问这样的臣子没有哪一个皇帝不喜欢了吧。

    毕竟任何的黑锅都可以扣在他的身上。

    而且还任劳任怨的。

    当洛兴被任沛雄抓到并跪在洛辰的面前的时候。

    他才有机会去仔细的端详着站在他面前的这位身着黑色玄鸟帝王袍的中年男子。

    他的目光是如此的深邃和神秘,让人忍不住的沉浸了进去。

    但是他那身上散发着的浓烈的高贵感。

    以及那让人惧怕的威严感。

    都让他那双充满着深邃而又神秘的眼睛里面充满着一种让人感受到一种被看透的感觉。

    而洛兴莫名的觉得他似乎比自己更加的适合做帝王。

    洛辰开口问道

    “我很好奇你是哪一脉的后代。

    竟会如此的不堪?”

    丁崇义此时也是略带有紧张的。

    他可不希望这位帝王会是四皇子洛承武的后代。

    否则的话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洛承武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而且所有人都清楚。

    洛承武在皇帝的心中应该才是第一位顺位继承人。

    毕竟承武这一名字的含义是承天之佑、栋梁之才、一脉相承、骁勇善战。

    而文华的这一名字的含义比起承武就有些不足了。

    毕竟当今的皇帝,可是更为看重武。

    而且准确的来说文华这一名字也不是当今的皇帝决定的。

    而是皇后的父亲取的。

    而皇后的父亲取这一名字。

    也使皇帝开始厌恶起了皇后。

    因为这不就是在告诉当今的皇帝。

    你能够有如今的成就可离不开我。

    倘若不是因为我,文人墨客又怎么可能会逐渐的向你靠拢呢?

    同时你应该要重文轻武。

    而皇帝怎么可能忍受这种事情。

    于是在皇帝的势力越来越大的时候。

    大到已经不再需要皇后的父亲的时候。

    皇帝毫不留情的将皇后的父亲给送回了老家。

    让他在老家终老去了。

    至于有人敢反对吗?

    答案是没有的。

    因为经历过此次事情之后。

    他们才认清楚了文人在当今皇帝心中的地位。

    而后悔已经没有任何的用处了。

    因为当今的皇帝距离统一天下已经不远了。

    而武将们自然是很乐意的看着这些场景。

    他们巴不得文人没有任何权利呢。

    洛兴看着眼前这个质问着自己是哪一脉的皇帝的人。

    顿时就懵逼了。

    这难道不是一件公开的事情吗?

    你为什么会不知道呢?

    任沛雄拍了拍洛兴的脑袋

    “皇上问你话呢,快说呀”

    此时连丁崇义都觉得任沛雄这家伙真的是太莽了。

    你打的是谁的头?

    三百年后大商王朝帝王的头。

    你真的是敢打啊!

    洛兴很明显的被任沛雄的这一巴掌给打蒙了。

    于是开口说道

    “我是太宗一脉的”

    “太宗是谁?”

    “孝武帝洛承武”

    丁崇义听到这句话的时候。

    顿时就感觉到晴天霹雳的感觉。

    为什么你偏偏要是四皇子洛承武的后代。

    为什么不是大皇子洛文华的后代

    倘若你是大皇子洛文华的后代的话。

    那么帝位对于四皇子而言,可是又进了一步啊。

    可是现在反而是离四皇子又远了一步。

    倘若没有穿越三百年后的这一件事情。

    如果他得知是四皇子会登临帝位的话。

    那么他绝对也是很开心的。

    可是为什么偏偏是现在的这种局面?

    洛辰开口道

    “你是老四的后代?

    你到底有哪一点像老四啊?”

    洛兴被这一句话搞懵逼了。

    这是什么意思?

    你说话的语气怎么那么像太宗皇帝的父亲呢。

    要知道你也是大商王室的人啊。

    你这是在不敬祖宗啊。

    洛辰看着洛兴的样子,顿时就感觉到烦闷。

    “算了算了,别管他了。

    等到了皇宫内去查看史册就明白了。

    对了,让那个王文在和他解释一下。

    对了也顺便让他看一下他底下的臣子是什么样子。

    一个帝王连自己的臣子都无法掌控。

    这还做什么帝王”

    当洛兴来到了被束缚住的王文在和任炜章的旁边。

    忍不住的开口道

    “这是什么情况?

    这支军队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还有这是哪一位藩王?

    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得到过关于他的消息过”

    任炜章满眼复杂的看着洛兴。

    毕竟他可是深有感触自己的祖宗也在其中啊。

    可是谁又能够想到会有如此魔幻事情能够发生呢?

    王文在开口解释道

    “那是太祖皇帝洛辰”

    洛兴感觉王文在是疯了

    “圣武皇帝?

    他怎么可能是圣武皇帝呢?

    你是在欺骗朕吧?”

    王文在颓丧的解释道

    “他就是神武皇帝。

    也是你的祖宗。

    大商王朝开国之君洛辰。

    试问你觉得现在大商王朝的情况能够拿得出手十二宿卫和神威军吗?

    而且就算有这两支军队,会有这支军队现在的气势吗?

    而且你觉得还有谁敢和你一样穿黑色玄鸟帝王袍呢?

    你要知道藩王可是没有军权的。

    只能靠着朝廷发的那一点俸禄来养活自己。

    哪有什么余力来养军队呢?

    而且你真的不会以为一个藩王可以养出神威军和十二宿卫吧”

    洛兴忍不住的看着前方的洛辰。

    真的是他的祖宗吗?

    因为他无法反驳王文在的话。

    因为王文在的话全部都是属实的。

    似乎也就只有太祖皇帝亲自带领军队来拯救这惨败不堪的大商王朝这一解释了吧。

    而且他们似乎并不清楚当朝的事情。

    当洛辰走进皇宫的时候。

    看着这带有腐朽气息的皇宫,顿时就心生感慨的道

    “连皇宫都没有钱财来打理了吗?

    这象征着帝王威严的皇宫。

    竟然都如此的残破不堪了吗?”

    丁崇义看着如今的皇宫也是不由得感叹道

    “看起来这三百年间真的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一切都已经不再像我们的时候那么的辉煌了”

    “去御书房吧。

    那里应该有我们想要的一切的答案啊”

    “是”

    ……

    看着眼前史料上记载的事情。

    洛辰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是这样的结果。

    丁崇义此时也正在看史书上记载的事情。

    他也是处于惊讶的状态。

    但他更为害怕的是皇帝此时的状态。

    因为他能清楚的感受到皇帝此时的怒火。

    毕竟当一个人的表情从震惊,再到麻木,再到暴怒,再到平静。

    很难想象一个人的内心里面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才会有如此的表情。

    洛辰平静的开口道

    “上朝吧。

    让我看一看这三百年后的大商王朝的朝廷的诸臣们。

    让我看一看是否还有忠臣啊,哈哈。

    对了那些投降的臣子们。

    也让他们参与此次的朝政吧”

    而在一旁默默无闻的太监也是领命去传达消息去了。

    议政殿上

    那些所有的大臣全部留在战战兢兢的站在了大殿之上。

    他们知道他们恐怕将会迎接,一场来自开国之君洛辰的怒火。

    当他们得知将审判他们的是开国之君洛辰的时候。

    他们是不敢置信的

    可是随着向他们解释过后。

    他们就明白了原来是因为上天不想让大商王朝就此灭亡。

    才派开国之君来到三百年后来拯救大商王朝被灭亡的结局。

    而三百年后的勋贵的位置自然是被洛辰所带来的将领们给占领了。

    但是此时那些将领们的脸色都有些不好。

    毕竟在了解这些勋贵的事迹之后。

    他们才深刻的了解了一句话。

    那便是儿孙造的孽为什么要让祖宗来给擦屁股?

    而这些勋贵们此时也是不敢说话的

    因为看着那些面色不善的祖宗们。

    他们也是知道但凡他们只要敢做一些小动作。

    那些将领们绝对会想来揍他们一顿。

    不要问为什么他们会知道的。

    就是因为他们在来的路上已经因为这件事情而被揍了一顿。

    而文臣这一边才是真正的诠释了什么叫做恐惧。

    因为他们可没有一帮祖宗来给自己擦屁股。

    他们可是要自己直面当今的皇帝的。

    而且从史书上的记载来说。

    这位皇帝可是对文臣可是极为的不信任的。

    甚至为了想方设法的削弱文臣对大商王朝的影响。

    搞了一次改革。

    倘若不是第二位皇帝的缘故。

    一旦真正的改革完成。

    那么这天下文臣的地位将会无限的给拉低。

    而且第二位皇帝登临大位。

    还和当年的文臣有关系。

    可是和他们没有关系啊。

    但是这个债偏偏就是要让他们来去还。

    “圣上到”

    随着太监一声尖锐的声音传来。

    所有的人全部都严肃了起来。

    因为他们可是知道接下来的可是关乎他们的性命。

    洛辰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的道

    “一代人应该有一代人要做的事情。

    我们这一代所做的事情。

    不就是为了让后面的人能够更好的去治理这个世界吗?

    其实无论你们做了什么,我都不会怪罪你们的。

    只要你们能够打造一个盛世。

    一个当年我提出的少有所养,老有所依。

    中原大地不再遭受战火所侵扰的局面。

    可是你们并没有去完成我当年向所有人保证的事情。

    反而是陷入了争权夺利之中。

    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所在阵营的利益。

    而不顾这天下人的安危。

    不顾万世的太平。

    其实我从一开始都知道人的野心是无限大的。

    而权利和利益正是引发野心的最好的药。

    可是我知道这是无法改变的。

    因为这是人的本性。

    我从来不相信一个人的品德会有多么的美好。

    我只相信是利益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

    所以他的品德才会那么的美好。

    即使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品德很美好的人。

    可是这种人并不适合来治理天下。

    因为世俗会容不下这种人的。

    这不得不就又讨论了人的嫉妒心了。

    为什么你可以这样子?

    为什么我就不可以这样子?

    为什么你能得到世人的称颂。

    而我却只能得到世人的诋毁?

    既然我无法获得世人的赞美。

    那么我就要将你给毁掉。

    除非你和我是同一样的人。

    说白了,两者相安无事,是因为没有利益可争。

    一旦有了利益之争,那么双方将会是不死不消的局面。

    而我发现大商王朝的三百年间。

    要么是文臣武将之争。

    要么就是后来的文臣和太监之争。

    可是归根到底终究还是你们文臣和皇权之争。

    你们太贪了。

    你们希望读书人可以影响到皇权。

    甚至掌控皇权。

    让皇权成为你们读书人的代言。

    而这又不得不讨论一下立场了。

    我作为皇帝,我自然是维护皇权的

    可是我实在不明白。

    你们和我们争夺权利有什么好处呢?

    无非就是增大你们文臣在朝堂之上的影响而已。

    你们读的是什么书?

    是圣贤书吗?

    可是在我看来你们读的书并不是圣贤书。

    而是读为了获得自己一己之私的书。

    你们这么多的人有几个读圣贤的书是为了造福一方百姓呢?

    你们所谓的读书。

    不就是可以通过读书的渠道来成为人上人吗?

    我也曾为读书人。

    可是我的身份是什么?

    商户之子而已。

    导致了我永远无法融入你们读书人的圈子里面。

    在你们看来商户之子是低贱的。

    读书读的是什么?

    是万世开太平呀!

    可是我从你们身上。

    我并没有看到你们是为了万世开太平。

    当异族入侵的时候受灾的永远是老百姓。

    而你们读书人是要为家国做大事的人。

    却往往是跑得最快的人。

    你们总是让我提高文臣的待遇,读书人的待遇。

    可是你们从来没有想过。

    当外敌入侵的时候。

    你们又在做些什么。

    我知道历来从来不缺文人的风骨。

    可是这样的文人风骨历史上有几人。

    大部分的人会拥有文人风骨吗?

    当一个朝代灭亡的时候。

    你们读书人有骨气的话。

    就不会去侍奉新朝的君主了。

    但是你们却偏偏就是没有骨气。

    因为新朝可是会给你们提供大量的往上爬的机会啊。

    这也会使你们忘记掉了历朝历代对于你们这些读书人的恩典了。

    你们总是说什么朝廷有愧于天下苍生。

    可是历朝历代好像从来没有亏欠过你们读书人吧。

    还将你们读书人给捧到了天上。

    士农工商啊。

    你们可是除了皇帝以外最为尊贵的阶层了。

    就像我一个你们曾经瞧不起的商户之子一样。

    你们还不是因为我开创了新朝。

    屁颠屁颠的赶上门来让我给你们功名吗?

    你知道我最令我不耻的是谁吗?

    那便是在我那个时代自降为文人之中的一股清流的人。

    不愿意去侍奉我这位帝王。

    可是我只需要一句话。

    一句他的后代永远不得录入功名之中。

    而还有人为他感觉到悲愤。

    向我上书他不应该受到如此的待遇。

    很好。

    那么上书的人,为他感觉到悲哀的人。

    那么就请你们也不要再录入功名了。

    你们的后代也不会再录入功名之中了。

    你看还有人巴结他吗?

    还有在文坛之中的地位吗?

    他还不是屁颠屁颠的就来找我求饶了。

    所谓的文坛其实只不过是你们读书人的一块敲门砖而已。

    当你们需要的那块敲门砖已经不再是可以帮助到你们的时候。

    你们自然会毫不犹豫的去将他给抛弃掉,不是吗?

    你们文人之所以觉得才华高是一件很厉害的事情。

    是因为才华高不就是因为可以获得前途吗?

    所以你们才会去崇拜那些才华高的人。

    而那些才华高的人郁郁不得志。

    而你们就会将那些才华高的人代入到你们的身上。

    可是可笑的是,天下人会在意吗?

    朝廷上的滚滚诸公会在意吗?

    当朝的皇帝会在意吗?

    在意的仅仅只是你们这些读书人而已。

    所以我当年才进行了那样的改革。

    可是啊,我惊奇的发现我的改革竟然没有被第二位皇帝给继承。

    毕竟当我想到这个改革的时候,我已经没有时间去做了。

    可是我选定的两位继承人他们反而没有当上帝王。

    而是被你们这群忠君爱国的读书人打着忠于帝王之言去拥戴了六皇子。

    看看吧,这便是将权力和话语权给予你们文臣的下场。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削弱你们读书人在天下人之中的威望了。

    天下将你们给捧的太高了。

    高到可以影响到王朝的兴盛了。

    你们知道吗?

    其实我发现了一个很神奇的现象。

    真的一个很神奇的现象。

    无论历朝历代的皇帝有多么的昏庸。

    可是你们真的觉得这天下的运转和他有太大的关系吗?

    即使有这也不和你们有关系吗?

    历朝历代的昏庸皇帝当政的时候总归是有些奸臣的。

    可是奸臣不就是你们这些自称为读书人阵营的吗?

    倘若你们读书人真的是读进去圣贤书的话。

    真的是为了万事开太平的话。

    真的是如传闻中那么的清流的话。

    那么就不会有各地贪官污吏,朝堂奸臣的事情发生了。

    因为天下运转是在你们的手里。

    皇帝最多也仅仅只是给予你们大方向。

    可是你看一看昏庸的皇帝会给予你们大方向吗?

    还不是让你们这些天下的臣子去管理吗?

    可是偏偏就要将你们管理的结果给予了皇帝。

    你们是真的丝毫不提你们读书人在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呀。

    而历朝历代能够开创一段盛世一段美谈的帝王。

    他们都是能够压制得住你们这些臣子的。

    不是吗?

    你们可以仔细的想一想

    是不是历朝历代的帝王开创盛世的原因。

    都是因为能够压得住你们这些臣子。

    因为他们会强迫你们去往一个好的方向。

    可是当一个帝王昏庸没有强制性压制你们的时候。

    你们怎么做的呢?

    哇,为什么这个时期会如此的昏暗。

    是因为这个帝王昏庸无能。

    大部分帝王昏庸表现在哪里呢?

    不理朝政,贪恋后宫,外戚专权。

    可是你们真的觉得这些能够影响到你们各地的运转吗?

    这些其实只不过是滋生了你们内心的野心而已。

    因为当没有一个贤明的帝王管得住你们时候

    你们这些人内心里面就产生了极大的野心了,对吗?

    所以呀。

    总是将这个朝代灭亡的原因归咎在这个帝王的身上。

    可是你们从来没有想到过你们这些文臣。

    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因素的。

    其实我最讨厌一句话。

    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

    既然你们与我共天下了。

    那么为什么呀?

    要将所有的罪责都怪在皇帝的身上。

    你们真的觉得皇帝会影响到每一个地方的百姓吗?

    说白了将所有的罪责归咎到帝王的身上。

    还不是为了掩饰你们读书人在一个王朝灭亡的过程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我看天下的百姓从来没有不满过朝廷。

    不满朝廷的人其实是你们这些文人臣子。

    否则你们又怎么会掘王朝的根呢?

    所以呀,我就那么的不喜欢你们读书人了。

    我不喜欢你们那高高在上指点江山的样子。

    实际上连一点治理天下的能力都没有。

    所以啊,我一直都在想一件事情。

    难道这天下真的只能靠你们这些文臣们来治理吗?

    可是我又遍观所有的史料记载。

    我却发现了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你们读的圣贤书其实对于治理地方没有任何的用处。

    因为你们从来没有体悟过其中道理。

    你们所需要的仅仅只是上升渠道。

    反而你们这些读书人瞧不起的小吏反而比你们更加的厉害。

    因为他们是真的了解各地方的实情的。

    也是最有可能改变地方的。

    你们其实获得官位晋升无望之后都是混吃等死的,或者是大肆敛财的。

    其实我一直觉得朝堂是病态的,真的是病态的。

    凭什么一个人出头需要去加入一个朝堂的势力。

    难道不是做好实事就可以出头了吗?

    反而是那些夸夸其谈,阿谀奉承之辈才是在朝堂之上晋升最快的。

    所以我才实施了。

    倘若一个官员无法拿出成绩出来。

    就直接给我削官贬职。

    毕竟天下的读书人无论怎么填都能够填得满这个官场的。

    Ohmygod。

    但是我没有想到啊

    第二位皇帝也直接给我否了。

    第二位皇帝。

    第二位皇帝”

    所有的大臣全部都能感受到洛辰言语里面的杀意。

    对于第二位帝王所做的事情。

    他们当然是很清楚的。

    毕竟第二位帝王可是将洛辰基本上很多的国策全部给否了。

    而第三位帝王他也想实行自己父亲的国策。

    但是很显而易见。

    他没有那个能力去让天下所有的人去实行那些国策。

    而这也是最令洛辰最生气的缘故。

    每当后世之君想要做些什么的时候。

    总是拿祖宗的制度来说事

    那为什么自己这个祖宗所规定的制度。

    规定的国策却没有人反对废除呢?

    TMD说白了,只要牵扯到他们的利益。

    他们就会拿大义来压当今的皇帝。

    而只有符合他们利益的事情才能够下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