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虚梦实书 » 17惊喜

17惊喜

    父亲从十六姨那里回到家,把十六姨反复说的那几句话,原原本本跟母亲学了一遍。母亲不相信,让父亲又说了一遍,盯着父亲看半天。最后望着父亲,带点希望有的意思,说:“或许这是真的吧。不就是一个灶台嘛,扒掉了,不行,咱再垒起来。”

    于是,夫妇俩掂锨拿铲要对灶台下手。

    先从哪里下手,这有讲究。下手轻重,也有讲究。这是家庭考古掘宝也应该注意的事项。

    万一这宝物是瓷器,一铲子下去岂不一塌糊涂?——父亲有这顾虑。

    于是,父亲又忙让停手,说:“十六姨说的清楚,她说的是灶台上的窑窝。咱不能对灶台下手,咱只能对灶台上的窑窝下手。咱下手得轻点。万一有瓷器,古董呢?一铲子下去,不就毁了嘛。还是慢慢来最好。”

    听得父亲这么说,母亲觉得有道理,说:“要是这么说,咱不如先不动手,先在这里捋一捋,推一推。这一捋,一推,也就把家里有没有宝贝,家里有多少财物,推清楚,捋明白了。你说咱家有没有值钱东西?”

    父亲撇嘴一笑,说:“说这院里藏有主贵物,我不相信。爷爷置下的这些房屋、院子,——都是鬼子飞机来丢炸弹以后的事儿,——便宜。爷爷没在这院里住过,他不会把家财藏这院子里。再者呢,原房主也不可能把带着财宝的房屋院落给卖了。原房主都是城市贫民,他要有钱,早就到乡下买田置地去了,不会在城里受这瘪肚之苦。”

    听得父亲这么说,母亲笑了,说:”爷爷可是办大事儿的人,他能买便宜货?”

    父亲也笑了,说:“便宜货能来钱,他为啥不买便宜货?挣大钱的都是因为买了便宜货,才挣到钱。买贵了,无论多大的主儿,他终归都是要赔钱的;买了便宜货,无论如何,他都是会挣到钱的。”

    母亲觉得父亲说绝对了,说:”照你这么说,只要能赚钱,就是买了便宜货;只要赔钱,这东西就是买贵了。我可不是跟你抬杠的:我从小在这庙旁边长大,早都知道庙旁房子价钱大,一般穷家买不起。能买起庙旁的房子,手里都要有几个大子儿。”

    父亲说:”原来是原来,现在是现在。过去鬼子飞机没来丢炸弹,现在鬼子飞机来丢炸弹了,还能丢几回,谁也不知道。胆小的能不把房子卖了?爷爷买这些院子都便宜,为啥便宜?就是因为鬼子飞机丢炸弹了。特别是房子让炸塌的院子,(父亲没说炸死人,只说炸塌房屋,说炸死人,他怕母亲膈应)就更便宜了。

    母亲说:“这不叫发国难才,这也叫乱中取胜了。”

    父亲笑一笑,说:“有点儿这意思。但不完全一样,这也不叫投机,这叫有眼光,有胆量。”

    母亲说:“敢买炸弹悬在头顶的东西,是得有胆量。炸弹一响,啥都没了,连命都没了。不怕死,是有胆量。可我不知道:小鬼子为啥非炸咱这儿呢?咱这儿可都是老百姓呀。把老百姓都炸死,只能增加老百姓对他们的仇恨,他们又能得到些啥好处?”

    父亲说:“其实,鬼子飞机炸咱老百姓,他不是故意的。他要是故意炸老百姓,只怕他就亏本儿了。炸弹可是老值钱了。丢炸弹,他们也得盘算,光炸老百姓他们也得赔钱。”

    母亲不理解,问:“那他为啥还炸咱老百姓?”

    父亲解释说:”鬼子飞机是冲着安国寺大殿来的。鬼子飞机丢炸弹,冲的都是大目标,安国寺大殿比旁边老百姓房屋大得多,鬼子选的目标是大殿。炸弹一撂偏,掉进百姓院子里很正常。”

    母亲明白了,说:“照你这么说,我知道了,院里落过炸弹,院主只要有地方落脚,这院子一定会卖掉,是人都会这么想——运气不好,能不卖掉?”

    父亲说:“听明白,我就没有白说了。“接着父亲又说:”咱这所院子,本来是给咱婚后启灶用的。老俩离婚以后,爷爷分给奶奶的房子在西京……”

    父亲刚说到这儿,母亲一拍大腿,说:“有了。地契,房产证。只怕还有钱,老太太留给咱们了。都留下了,她没拿走。”

    父亲听了,说:”哦,有道理。那房产地契可值不少钱,省着用,少说也能用十年。”父亲这么说着,按照母亲所指,把通火用的火杵递给母亲。母亲接过火杵,照着窑窝上的一条缝口就別了起来。

    那灶台是土坯黏土磊砌起来的,不像砖石那么坚硬,轻轻一別就掉下来一块,接着一抠一块,那窑窝下边一块小巴砖儿显现出来。

    砌灶不可能用巴砖儿。巴砖儿多用于瓦罐盖。这是激动人心的时刻。母亲轻手轻脚把那巴砖儿挑起来,只见白花花的大洋,黄灿灿的金货,藏在巴砖儿下的一个罐子里,近乎一满罐。母亲一个惊喜,小声跟父亲惊叹说:“咱发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