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顶级贪官 » 第十一章贪官如天上繁星

第十一章贪官如天上繁星

    朱元璋强压下心头的怒火,看着林猛。

    “你此话是何意?难道你卖官还有理了?”

    林猛将银票收了起来,同时还将刘勇的履历递给了朱元璋。

    “你自己瞧瞧。”

    朱元璋接过履历,就连朱标与朱樉也好奇的凑了过来,他们也想看看这究竟是怎样一份履历。

    “个人履历”

    “姓名刘勇,年龄二十四,籍贯下邳县”

    “个人经历,自家乃耕读世家,曾在自家货栈做过两年主簿,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还经常与父亲外出打理其它生意…………”

    “求职目标,萧县县令。”

    “附加信息,梦想成为萧县县令,造福百姓,带动萧县经济发展,将萧县打造成第二个下邳县…………”

    朱元璋父子紧紧盯着这一份履历,几乎都看傻了。

    这时,林猛又将另外几张纸递了过来,都是证明材料,用来证明上面履历都是真实的。

    朱元璋看着这些材料,仔细的研究着。

    这履历不错嘛,言简意赅的介绍了一个人做过什么,擅长什么,适合做什么。

    这难道不比他平日里看的那些长篇大论的奏折强吗?

    那些奏折不光废话连篇,往往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却要长篇大论,他大半的时间都是浪费在那长篇大论之中的。

    倘若能将奏折也以此种格式来写,那他看起来也就省心多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由露出一丝笑容。

    不过当他看到林猛的表情时心里又有些不爽了。

    林猛举荐刘勇出任萧县县令,以刘勇的经历确实有资格,但林猛却收了刘勇三万两银子,这性质就又不同了。

    明明就是举荐能人有功,如今却成了贪污受贿。

    只不过如今的朱元璋已经对林猛有了一些了解,也冷静了不少。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履历,背着双手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这履历看似不错,如果他是在骗你呢?”

    朱元璋皱眉道:“万一他上任之后成为了一个贪官呢?”

    “还有他家里本就经商,他再为官,如果他们官商勾结又该如何?”

    “不会的!”

    林猛肯定的说道:“这个刘勇是个懂得轻重的人,况且我还告诉了他一些注意事项。”

    林猛说着便又变得无所谓起来:“再者说了,本官又不能日日夜夜派人盯着他,以后他如果犯了大事,自然会有人收拾他。”

    林猛拍了拍手中的三万两银票:“本官一向都是钱货两清,收了他的钱为他办了他的事,剩下的事就与本官无关了。”

    “那么多的人找本官办事,还要处理善后事宜那还不把本官累死呀?”

    听着林猛侃侃而谈,朱元璋几人纷纷露出鄙夷的神色。

    奸诈,这丫的也太奸诈了。

    既奸又贪,好在他为下邳百姓做了不少的实事,如果只是贪老朱一定会第一时间杀了他。

    良久之后,朱元璋再次说道:“你话说的好听,如果他真的成了一个贪官,又不为百姓谋福,那你岂不是间接害了萧县一县的百姓吗?”

    朱元璋话音刚落,林猛便撇了撇嘴,道:“黄老哥,不是本官说你,你此话就有些不对了。”

    “不对?哪里不对了?”

    朱元璋没好气的瞪了林猛一眼。

    林猛皱眉道:“你一口一个贪官的,你可知道古往今来,华夏大地上有多少清官,又有多少贪官?”

    朱元璋语噎,他确实杀过不少的贪官,但从未统计过杀了多少,更何况林猛问的还是古往今来的贪官数量,那他哪里知道?

    林猛继续说道:“我告诉你吧,天下贪官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对此朱元璋只能默认,他心里也清楚古往今来,每个朝代的贪官是很多的。

    也就他自己当了皇帝,大力惩治贪腐,即便如此也是杀了一批又来一批,因此后来才制定了各种酷刑,希望能震慑那些官员贪的念头。

    这时,朱元璋又听到林猛说道:“可是历朝历代,又有哪个皇帝不是利用贪官在做事,而且用的还非常的顺手。”

    闻言,朱元璋呆愣当场。

    是啊,古往今来,十个皇帝有九个就是重用贪官,那玩意顺手啊!

    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贪官有把柄握在皇帝手中,二者是利益的交换。

    皇帝获得贪官的忠心,贪官利用皇帝获得钱和权。

    而清官则不同,清官更会恪尽职守,只要皇帝哪里做的不对,马上就会站出来开喷,甚至喷的皇帝怀疑人生。

    最令皇帝头疼的是清官还是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皇帝还不能反驳,否则皇帝就是在与全天下为敌,是昏君。

    如此一来,贪官就深的皇帝的喜欢,并且贪官还非常听话,说白了贪官就是皇帝的一条狗。

    林猛的话如同一记重锤,重重地捶打在朱元璋的心头,可仔细一想,林猛此话又不全对。

    他认为贪官就是祸害,与其在贪官里挑人重用,不如杀了了事。

    朱标与朱樉两兄弟也陷入了沉思中,久久未回过神来。

    突然,林猛指着朱元璋说道:“看得出来,黄老哥与当今皇上一样讨厌贪官。”

    “但是我告诉你,贪官的形成并不是那么简单的,绝大多数的贪官也不是一开始就想要贪的。”

    朱元璋眉头紧皱,看得出来,这老头还是一如既往的讨厌贪官,林猛都有些无奈了。

    “历史上许多考取功名的人都有些一腔抱负,想做一名好官,想名流千古,但是进入官场却发觉是一个大染缸。”

    林猛指着朱元璋问道:“你知道他们为何又要贪呢?”

    林猛也并不打算让朱元璋给他答案,继续说道:“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朝廷俸禄低,他们饭都吃不起了,都饿肚子了贪又能算什么呢?”

    林猛没有说历朝历代就明朝给官员的俸禄太低,与北宋简直就不能比。

    一直以来,朱元璋就厌恶滥官污吏,认为当官的只要能吃饱饭就可以了,因此给的俸禄是相当低的。

    但是他却不知道官场上哪里有不打点的呢?

    纵观明朝,也有一些清官,他们不贪,但却是家徒四壁,过的日子还不如普通百姓好呢!

    林猛并未如此说,一但说了,作为朱元璋铁杆粉丝的黄老头一定会与他急眼。

    紧接着林猛有开始给朱元璋举起了例子。

    “比如说西汉时期的匡衡,都知道吧?”

    “他小的时候家里贫穷,无钱买油灯,白日里放牛只有到了晚上才有机会看书,为了看书他便凿壁借光。”

    “后来这匡衡投身官场,改变命运,一路坐到了乐安候,但是后来依旧没有守住本心,做了个大贪官,遥想当初他也想以经学治国,为百姓谋福,不也落了个悲凉的结局吗?”

    林猛有些惋惜的摇了摇头,接着又开始举第二个例子。

    “还有就是唐朝的那个叫李绅的,小时候家里不一样很贫穷吗?”

    “后来参加科举,考中进士,出人头地。”

    “因为他就农民出身,知道农民的艰辛,还写下了悯农的诗,可见其还是想做一个清廉的官的。”

    “只不过当他进入官场之后才发现是一个大染缸,他想做一个好官却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打压与排挤,如果他执意不去同流合污便会丢掉已经拥有的官职。”

    “已经过惯了好日子的他又如何甘心回到当农民的苦日子,于是在贪官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成了鱼肉乡里的大贪官。”

    “就连他家乡的乡亲听到他的名字都要搬迁,好像他一顿饭就要吃多少的鸡舌头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