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鲸海传奇 » 第42四章 老虎行动

第42四章 老虎行动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

    1629年的秋天比往年来的要早一些,山区的秋天冷了很快。

    8月8日,“老虎行动”开始了,这是一次拔点行动。“点”就是河畔贝勒加德。这个名字是老潘取的,因为他听说,老虎是夜行性猛兽,通常白天休息或探查领地,夜间捕食,一击毙命。

    贝勒加德,是法国日内瓦罗纳河谷的最大防御要塞。从1600年获得阿尔卑斯山东南部的汝拉山区之后,此后的四百年里,法国一直在努力构筑阿尔卑斯山防线。与法国东北部的主防线相比,它更多地凭借地理优势,阿尔卑斯山脉本身就是个巨大的天然屏障,从高山区域入侵法国显然要比从法国东北部的平原要困难得多,法国人的构想就是利用地形优势,修建一段非连续性的国防线,主要工事都修筑于山脉中相对较少的适合敌军通过的隘口要道,封锁住这些交通枢纽便可断绝敌军从东南部入侵法国的可能性。而就在贝勒加德镇身旁,罗纳河,欧洲最大的河流之一,劈开阿尔卑斯山脉,通过日内瓦汝拉河谷,奔向地中海。在以水路交通为主的古代,贝勒加德就这座河谷口的小镇,当仁不让的成为法国面对日内瓦方向的商业小镇,军事要塞。

    穿越营在汝拉山日内峰下,距离贝勒加德西北方向15公里。山下有条小河,叫做瓦尔塞林河,小河流经日内峰脚下,穿过贝勒加德城注入罗纳河中。而贝勒加德要塞就正好修在两河交汇处的夹角高地上。

    “法国的雨季主要在冬季,怎么现在就下个不停。我们是不是穿少了?下雨打仗,会不会影响步枪开火?”说这话是在麦兜,为了追求刺激,主动加入了冲锋队。此刻的他头戴钢盔、身披雨衣,雨衣下面是一层防弹衣,秋雨打在脸上,确实不好受。

    跳虎坐在冲锋舟上,用力的搂了搂这位戴眼镜的斯文人,“我的小老弟哎,打仗总不能是掐着天气打,我们冷,他们也冷;我们摸黑,他们也摸黑;更何况咱们有夜视仪”。冲锋舟上坐满了人,算上驾驶员,一共十二个。这条船是从阿尔及利亚进口的,并没有阿尔及利亚走私商人吹嘘的那么高级,就是类似于珠海口常见的那种大马力走私刚壳快艇,无非是比正常冲锋舟船舷高一些、马力大一些、防护好一些。穿越营又在船舷上焊接了六个弧形钢盾,架上56冲锋枪,做开路先锋。

    开路先锋有三条船,全是钢壳冲锋舟。杜勒斯朝思暮想的瑞士退役冲锋舟终究因为手续不全、没买下来。最前面的冲锋舟个头最大,长8米,宽3米,满排6吨。主机为2台汽油发动机,520马力,双轴推进,航速能达到30节,人员8人,前后4挺56冲锋枪。这条船有一个隆起的驾驶舱,舱内装了一部I波段导航雷达,正好夜航用上,避免冲到礁石或者岸上。开船是郑军,在海关上班,开过两年巡逻艇;站他旁边的是老牌带路党,皮埃尔。

    贝勒加德是法国面向瑞士方向的屏障性要塞,考虑到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数万大军借道瑞士直扑法国东部的潜在可能性,最近几年,这里扩建了一座大型棱形堡,一千人驻扎。而整个萨伏伊地区,法军才驻扎4000兵力,由此可见法王对此地的重视。而贝勒加德北部五公里的的孔福尔村,在最近一个月,也修建了一座临时阵地,驻扎了三百杂牌军,作为贝勒加德面向穿越营方向的屏障。

    孔福尔村前面两公里是还有两处民房改造的哨所,之前已经侦察过很多回了,民房里只有七八个本地士兵。天黑、雨大,正是睡觉的好时节。屋里灯没亮,先锋队没打扰他们,继续赶路。

    大约深夜12点,先锋队三条船终于抵达孔福尔村的河面。探照灯下,横在河面上的两条拇指粗的铁链闪着寒光;铁索横江处,是一座简易木桥。桥两侧是两座圆形堡垒。

    半小时前,就有法军哨兵见光柱横扫天空,知道是中国人来了。于是,全营法军早就披挂上阵,恭候大驾,围观那早就传闻已久的电灯。

    古人很少在雨天打仗,因为大雨对远程武器和骑兵影响很大。史书上有很多因为天气恶劣两军各自罢兵的例子。法军营地的卡维尔男爵打了十年的仗了,从没听说雨夜可以打仗。在他的思维里,如果能打的话,也只能是小雨夜晚贴身肉搏了。不能判断来了多少船、多少人,他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提前把三位连长叫来开了个短会,一连布置在左岸工事,一连布置在右岸工事,而他自领一连守在桥头堡观望;拿好短刀、长矛,列好阵势,装备短兵相接。他们向装备一次肉搏战一样装备夜战,紧紧挨着,站在阵前;因为只有挨的密密麻麻,才能听到长官的声音,才不会在黑夜里误杀友军。

    在进入孔福尔村前,先锋队再次变阵,跳虎在前、林宇居中。郑军慌了心神,排在最后。林宇长得五大三粗,首次参战那也是小腿不抖大腿抖、大腿不抖小腿抖,嘴上硬,神却软了。这很正常,怕死是正常人;不怕死才是去送死。

    只有跳虎可堪大用。跳虎没给法军思考防守办法的机会,关掉一切灯火,利用水流,缓缓的开船向桥头飘去。

    “啪*啪*啪*啪”枪声像春节的炮仗一般响起,法军不知道中国人还能在雨中开枪,也不知道中国人有夜视仪、可以在黑夜中瞄准。

    河两岸阵地上的法军不知道躲避,这给了跳虎等人屠戮的机会。五分钟的功夫,一百多名法军被打死在阵地前。56冲锋枪子弹威力强劲,有的子弹甚至是穿过了三位士兵的身体才泄下劲来。两位连长也在尽职尽责观察中国人的火力的时候以身殉职,一位被打死在一个梧桐树叉上,另一位则直挺挺的从房顶翻落、折断了脖子。

    孔福尔村木桥有20米长,三米宽,五十位掷弹兵按照命令穿着前胸盔甲、静悄悄的躲站在桥栏上,装备将手中的刀枪剑戟投向靠近的冲锋舟。那成想冲锋舟在50米外就朝着桥头开火,二十秒内几百发子弹即被打光,在拽光弹的映射下,依稀可以看到士兵血肉横飞,哀嚎不绝于耳。

    八分钟功夫,躲在桥头堡的卡维尔男爵经历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他和两另外两个连长已经失去联系,不过瞎子也能根据耳朵判断整个防守崩溃了,部队伤亡很大。男爵极目远眺,远处仍有光柱闪烁,恐怕大部队还在身后,法军凶多吉少。传令兵忍不住大声哭喊:“完了,完了!”男爵说:“你现在什么也别管,快吹传令号,赶紧撤退!”借着桥头堡内昏暗的蜡烛,男爵看到传令兵没有回答他,开始呕吐,可能是过分紧张的刺激也可能是闻到屋外人体内脏异味后的正常反应。呕吐完他满嘴都是异物,一吹号,堵住了。这时候外面接战的连长推门进来,男爵指着他的传令兵大喊,“快吹号、快吹号,能活一个是一个”。

    号声一响,法军阵地大乱,深夜打仗,最怕炸营。他们像一群炸窝的耗子一般,丢盔弃甲,奔向贝勒加德。

    一看法军失去了抵抗,跳虎举起手中的火药动力剪刀,“啪”的一下,铁链断了。冲锋舟穿过桥下,继续向贝勒加德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