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鲸海传奇 » 64章 接触战

64章 接触战

    正当威尔逊在桅杆上装模作样的时候,桅杆下一众头目正焦急的等待着特派员的信号。打炮的声音越来越密集,性命攸关,他们围住桅杆下的翻译官,问询特派员在讲什么,翻译官双手一摊,无可奉告。

    这不能怪罪翻译官,因为威尔逊并不懂法语。就算是威尔逊懂得现代法语,其实也与旧法语相距千万里。这种差距,类似于一个四川人在听粤语,听个大概都很难了。这就像牛津大学的现代英语老师去读莎士比亚亲自演的戏,相距四百多年,除非经过专门的训练,否则已经完全听不懂了。联络员和翻译官实际上在通过语音翻译软件沟通,特派员将汉语翻译成拉丁语,翻译官再讲拉丁语翻译成古法语。拉丁语是一门死亡的语言,在文艺复兴之前,罗马方面认为只有拉丁语的圣经是上帝的真言,其他的语言的翻译就变味了。如此一来,每一个合格的修道士都必须掌握拉丁语,这是一个基本的职业门槛。

    高高帅帅、一脸金毛的翻译官雨果.维文无语问苍穹,听不懂威尔逊的讲话。不过情绪会传染人,善于察言观色的他能感受到桅杆上的长官并不慌乱,他有些许慌张的对众人解释中国人在使用千里传音,一切尽在掌握。这个年轻的修士说来也是个苦人,他家境不好,七岁父亲去世后,被送到修道院后也不受待见;好在出落的越发俊俏,在12岁那年失去童贞之后一直受到一名老修道士的特别庇护。老修道士在抵抗中国人的围攻时被乱抢打死,性格软弱的他投奔到异教徒怀抱里却愈发出落的有男人样。

    历史上,天主教徒禁止离婚,出轨离婚者等于道德败坏,声名狼藉。至于有钱人私下养小三,那叫丑闻。在性压抑的时代,雨果.维文能明显的感觉安德森先生对他有点意思,是迸发出真正的爱情?发展情报下线?两者兼而有之?这对于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的来说,他的人生阅历还不能分别那热辣辣的眼神下到底是什么目的。

    正当两人眉来眼去的时候,突然,遥远的前方发生了更为巨大的爆炸声。一浪高过一浪。

    靠着当地走私犯同行的关系,安德森搭上了新朋友的线。安德森知道中国人的能量吗?他当然不晓得。结识这位美少年除了满足自己的色欲,更大的目的是了解更多中国人的情报。这位公爵大人的私生子确实很风流,但是他和他的老婆在公开场合,也是秀恩爱滴;对于这个社会阶层的人来说,获得胯下的资源不过是超市买菜那么简单。在他们父辈的教育中,他的人生注定至于更为宏大的的目的而活的,就是贵族们常说的,家族的荣耀。在见识了中国人千里传音的本事之后,他愈加坚信自己前几天做的那个称王的梦是上帝的启示,而梦中那个送祝福小天使和今天的金发少年是如此的相似。

    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翻译官雨果.维文参加这次远征原因仅仅是自己的庇护者死亡后,他又被其他修道士盯上了,他不过是为了摆脱难以启齿的纠缠而已。

    威尔逊在桅杆上表演了足足有二十分钟,以至于腿都麻了。他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各位船长的望远镜里,这种无声的表演胜过千言万语。只要自己稳稳当当的,军心士气就能安安分分保持现状。相比之下,腿麻一点不算什么了。特派员穿越之前细皮嫩肉的,看起来还像个高中毕业的小孩,可短短两个月的风吹日晒苦生活的折腾,糙了至少10年了,北风吹烂了耳朵、-一双黑手长了硬茧子,骑了两个月马的腿也有点罗圈了,如果他娘看到这幅尊容,一定心疼的掉泪了。可这抵挡不住小伙雄心,当年他的父亲就是在大下岗失业潮里,这么吃苦、冒险,非常幸运的在济南鱼贩子里脱颖而出,成了七里堡菜市场知名鱼贩子的。如今他不过是继续重复自己父辈的故事,幻想过上创建一番功业而已。

    刚才的爆炸声差点把他震了下来。他知道,连续八响爆炸声,注定又是血肉横飞,不忍直视。孟子说春秋无义战,这话有些绝对。但17世纪宗教战争而言,可以肯定绝大多数战争是不义之战,无非是争权夺利。只要有独裁王权存在,人类文明距离真正的文明还很遥远,可怜的老百姓如同牲口一般在这些大人物驱赶下自相残杀,谈何做人的基本尊严。

    特派员从桅杆上滑下来,安德森等人忧心忡忡的等待他的指示。作为一个鱼贩子的儿子,他本能的对这些肉食者有着有种难以言说的情绪。他没有说话,而是让翻译官给他按摩麻木的双脚。

    安德森急切的问询特派员:“前面是不是出出大乱子了。。。。。”。他知道,从他父亲开始,这个贸易团伙对自己手下这帮暴徒的的管理形式极为粗放、松弛。这一方面是由于家庭地位的下降,过去爵爷时的权威已经不复存在;另一方面也是家族收入也不足以雇佣更多的贴心亲信,管理人手不足而导致的。如今而言,自己手下这帮人也就是打打顺风仗而已。

    特派员喝了一口热酒,暖了暖身子。缓缓的回答:“你放心,我们在前方5法里修了一座钢缆浮桥,浮桥两边各有一座水泥碉堡,法国人的船队打不过来。”

    安德森的内心是不安的是有道理的,里昂到日内瓦的河道是已连续修整了上千年。河道虽然不宽,经过疏浚,行走上千吨的大船完全就是驾驶技术问题。在没有铁路的时代,罗纳河是日内瓦的命脉,法国为了控制日内瓦的发展,对于河道的管理时通时废。到了路易十三时代,法国开始建设现代海军,走向蓝色海军时代;红衣大主教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现代法国海军之父。这些年,随着远洋大帆船的列装,大量地中海桨帆船退出了主力舰行列;有几条大型军舰加入了罗纳河上江河宪兵队序列,成为了修理小国萨伏伊的急先锋。他担心,那几条里昂之虎开了过来了,自己还是躲避一些比较好。

    安德森暗中观察,看特派员威尔逊在风中摇晃的桅杆上行动自如,丝毫没有晕船的迹象,判断这位陌生人应该是船上的老手。求生的欲望迫使他打开天窗说亮话,“特派员大人,看您也是个中行家。我不妨直说,这两年地中海舰队的六条老旧的加莱塞桨帆船主力舰和十几条小船来到了里昂,这些船安装了青铜撞角,舰首布置很多火炮,有的说法甚至说舰首能布置32磅的大炮。恐怕几根纤细的钢缆不能阻挡这些大海船。”

    威尔逊轻蔑的看了一眼安德森,“大吗?三四百吨而已”。中国人的探子早就在里昂军港转了几天,把法国人的舰队摸了个底朝天;对于见惯了十几万吨巨轮的现代人来说,这种船确实不够看。1571年的勒班陀大海战中,基督军用加莱塞桨帆船横扫土耳其地中海舰队十万大军。此后几十年,法国人结合当年的加莱塞桨帆船和之后的盖伦船的的优势特点,在自己的地中海舰队中闭门造车,重现了类似的盖伦和排桨帆船混合体的一种奇怪军舰,称之为“Galion”。历史上记载的法国“Galion”资料寥寥,因为这种船很快被主流风帆战列舰所取代。他采用了双甲板,上层布置火炮,下层布置桨手的方案,船舷两侧各有约15支桨。长约25m,宽约9m,吃水3m,排水量300吨左右。然而这种战舰出道就落伍了,在激烈的欧洲海战竞争中,早已是双层甚至三层炮甲板的帆船的天下,只靠一层甲板炮,而且是主要依靠布置船艏炮为主要打击方式的作战方法,早就LOW了,怎么能和主流舷侧对敌的主流军舰对抗?更糟糕的是,这种船甲板过厚、身形过于硕大,丧失桨帆船特有的近海战船灵活机动性,追击或者吓唬吓唬海盗这种基本任务也不能干好了。一来二去,这种船就只能发配到罗纳河,欺负欺负萨伏伊这种内陆小国了。

    威尔逊整理了下服装,对安德森问道,“你们有多少人?我们现在分拨三百人马登陆右岸,水陆并进。”

    安德森无奈的回答”404名士兵,我们马上整队出发。”既然攀附了明国人,他自然要履行盟友的义务,更何况这里面有一半军费是明国人出的。

    威尔逊摘下耳机,楠楠自语到:“404NotFoun?这数字真吉利。”他根本不关心这只军队的胜负,也许会派上用场,也许不会。即使会,也是政治需要而已矣。现在他们只需要出现在现场,表明汝拉人在为自由而战就行了。

    管家年轻时在美洲打过几次仗。看见威尔逊表现,着实有点生气,军国大事,岂能如此儿戏。他再次指着那个登陆点,提高嗓门叽哩哇啦说了一通,想再次确认下特派员的意思,肯定就是分兵的意思后。他亲自跳上陆地,迅速组织了起队伍,在河岸树林的遮掩下、迅速向战场靠近。他知道,这支杂牌军只有在他和其他几个老干部压阵下才能有些生气,如果自己不能身先士卒的话,小概率会不战而逃,大概率像同时期的其他雇佣军一样,“第一次冲锋是为了上帝、第二次冲锋是为了国王”,象征性冲锋两次,就撤了,,,,,

    另外2艘武装商船则沿着水路顺流而下,快速冒进。但这支船队时运不济,在还未到达主战场时,就遭到法军炮袭,近乎全军覆没,仅有少量士兵侥幸跳入冷水,逃回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