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不是精神病,我是千面影帝! » 第390章,8分!

第390章,8分!

    此时此刻,作为观众的刘德化

    眼角有点泪滴,澎湃的热血在胸腔里流淌着。

    就在叶问,从容赴死,但精神不熄永存的时候。

    此时此刻的叶问。

    就是死了。

    他也活着。

    国术的精神澎湃点燃了情绪,不是精湛的武术表演,而是在精湛的武术下面,所蕴含的不屈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国术。

    这种传承就是国术。

    不必让狗屁的什么传武大师去做狗屁的宣传,让世人认为功夫就像电视剧里演的一样。

    当叶问点燃精神的时候,一代宗师的形象就已经立起来了。

    非常之立体。

    为此在刘德化的心中,李云的这部电影,已经从消遣升级为了优秀。

    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

    此时李云也看着电影的落幕。

    这里有一段留白。

    这里的留白大概就是叶问最后的生存与死亡,和原版的叶问不一样,原版是明确了叶问活下来了。

    毕竟他不活下来,怎么拍第二部?

    而在李云拍摄的版本里。

    他也活下来了。

    活得更加高尚。

    并非单纯肉体上的存活,而是精神上的延续。

    那些观众们全部成了叶问。

    曾经麻木不敢反抗的国人们,也掀起了反抗的怒火。

    这就是叶问。

    所代表的国术精神。

    “你比我更加的伟大。”

    “承蒙夸奖了。”

    此时李云感觉偌大电影院里已经空无,只有自己还有旁边的唐装青年。

    已经听不到媒体朋友,还有刘德化的夸赞之声,也听不到叶炜信甄子诞他们,对于作品完成度表现的兴奋。

    只听得到在旁边的叶问,他发出的声音。

    “真正的我做不到如此伟大,如果是我的话,在当初,佐藤大佐让我选择,给我一条活路的时候,我会欣然接受,我会为了妻子和儿子,去选择一条大不违的道路。”

    此时这叶问略微有些叹气:“所以这是你的选择,而不是我的,而我只能感谢你,用叶问的名字,去做出了你会做出的抉择。”

    “你比我更伟大,我的朋友,也谢谢你.”

    “替我的命运走向另外一条道路。”

    李云感觉结束后的电影院又恢复了嘈杂。

    此时,才看到有媒体在采访自己。

    而自己刚刚晃了神。

    “抱歉,刚刚晃神了,有什么事情要说吗?”

    “请问您的国术功夫,如此的精湛正统,是否请教过武术协会的真正的老师呢?”

    “武术协会的咏春老师啊。”

    李云疑惑的说道:“是谁?”

    “您不是说您的武术是正统的吗,而华夏武术协会的米兰芳老师,是叶问弟子的后代,她的咏春拳才是正宗的,而您”

    “有没有一种可能,我的咏春拳也是正宗的,但并非师承于她。”

    李云理直气壮的说道,系统给我爆的咏春拳还能不正宗不成?

    而米兰芳一直说自己是咏春拳的正统唯一,不承认其他家的正统。

    但如果李云自认自己是正统的话,那位武术协会的咏春拳传人就失去了其正确性了

    敏锐的香江媒体们,一下子就嗅到了这里面的大料子。

    有的搞呀。

    除了电影本身带来的质量之外。

    其他的地方也是媒体需要发掘的。

    有意思的热度。

    首日票房也出来了,《叶问》的成绩是单日500万,其实也算是不错了,但比起《投名状》首日3000万的票房,也确实有些小巫见大巫。

    在投资与票房的比例上,《叶问》居然略强于《投名状》。

    这其实有点让人始料未及。

    要知道《叶问》的投资也不过三四千万。

    比起单人片酬就上亿的《投名状》来说,也是小巫见大巫了。

    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投资。

    而此时华夏武术协会,洋洋洒洒的小作文就在微博上流传。

    “这就不是国术,一点正统性都没有,既没得到我们武术协会的授权,事后也并没有通知我们,我们对此感到愤怒和失望,特别是在看了电影之后,我们就一致的认为国术不是这样子的”

    这是一份联合声明,来自马国护,米兰芳,这些传统国术大师的联合声明,甚至有来自官方的盖章验证。

    他们就是武术协会的大师。

    正统的传人。

    当他们发出联合声明的时候,以国术为噱头的《叶问》就已经处于舆论上的四面楚歌。

    特别是在他们拿出电影票据作为留底的时候,就已经完全具备了说服力。

    这些带着头衔的国术大师们是真的看过电影的。

    所以才会说这国术不正宗。

    异常的有说服力啊,那些他们的拥簇与粉丝们,也在下面跟着起哄。

    “幸好我没有买电影票,不然真的就是浪费钱了,连正统传人都在说不正宗,那这电影也没什么看的意义了,我要去看打斗,为什么不去看更精彩的好莱坞电影?为什么不去看《投名状》呢?”

    “没有买票加一,幸好幸好,他们那些花里胡哨的打斗都是假的,还敢号称真人真打,连真气与内功都没修出来,也敢说自己修的是国术?”

    “不修真气,老来一场空,那个李云我知道的,也许外功修的不错,但没有真气功夫,终究是笑话。”

    “真气功夫,有那么神奇吗?”

    此时李连捷正抱着手机哭笑不得的看着微博。

    “我练武练了那么久,就从来不知道武术还有这玩意儿在,他们是不是把武打片里的设定当成真实的了。”

    “所以说那帮子国术大师,比起练武功的,更像是舞台剧演员,而这所谓的争气就是他们舞台剧的设定,但不巧的是,这一场滑稽的喜剧,却是有着不少人相信。”陈可欣此时啧啧道。

    “《叶问》这部电影可是倒了大霉,你说叶炜信那家伙老实给他们一点钱不就好了,现在让这帮家伙闹腾的,李连捷,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样?”

    “我可能会现场跟他们练一顿,如果他们能打赢我的话,那我这钱给了又何妨?正好我也想见识见识他们所谓的内功”

    “那到时候你可能真的要出钱了他们那身子骨,可受不了你的打击。”陈可欣此时调侃道。

    两人调侃之间。

    也将话题略了过去。

    他们之所以重新关注《叶问》这个电影,就是因为他的首日票房比例相对于投资是出奇的好。

    这说明宣发和题材都有着受众。

    这电影是有着起来的趋势。

    不过体量还是小了《投名状》太多。

    也算不上是对手。

    只能说这个首日票房有着一看的资本,但也仅此而已,一个老套的导演,老套的制片,加上一个初出茅庐的新锐导演。

    能够拍出什么样的电影来?

    要说有多好吧。

    也肯定好不过带着好莱坞技术的《投名状》。

    从商业电影的体量来看。

    这似乎就是一个真实的道理。

    而此时,陈可欣也沉吟紧张。

    毕竟这一次《投名状》的成功程度,就直接影响到他下一部和华大深度合作的《十月围城》。

    一部比《投名状》的体量更大的电影。

    秉承的也是《投名状》的创作风格,甚至比《投名状》更高的投资体量。

    更庞大的演员阵容。

    非要说的话,《投名状》只是一次给十月围城的试水。

    一个阵容庞大的试水之作,也只有华大影视才玩得起这样的。

    “希望观众能够吃我们这一套.”

    目前第一波的票房反馈,只能证明宣发还有阵容对粉丝的票房号召力。

    接下来的票房,还有舆论的反馈才是重点。

    直到豆瓣的首日评分出来的时候。

    《投名状》的分数是7.1。

    一个很符合商业大片基调的分数。

    “这个分数我不会看,你觉得怎么样?”李连捷看着陈可欣。

    “还算可以,至少在商业片上,这就是一个还不错的成绩,一般来说能拿到这个成绩,回本就应该没问题了。”陈可欣稍微的松了一口气,回本没问题。

    对于商业投资来说。

    保本稳了之后才是利润。

    当口碑出来之后,陈可欣觉得稳了。

    然而稍微看了一眼隔壁

    却傻眼了。

    另一边的《叶问》,他的分数就高的有些离谱。

    @精华书阁分。

    这个首发分数已经比一般的文艺片还要高了。

    一般只有那些叫好不叫座的电影,才能有这种分数,但如今这个分数就出现在了一部商业向的电影上。

    “我没看错吧,@精华书阁分?!”陈可欣就对这个分数有些震惊。

    好高的分啊!

    八分的开篇。

    不仅仅如此,在第二天的时候,票房已经翻到了一千万。

    直接翻倍了。

    《投名状》的主创这边傻眼了,而真正破防的还有武术协会的人。

    马国保还有米兰芳他们这些所谓的正统传人们,本来就想看着在深渊的泥潭里挣扎的《叶问》。

    但人家非但没有挣扎。

    第二天票房都多了起来。

    “没道理啊!我们不是都说了,这国术不够正宗了,怎么还有那么多的观众?他们是眼瞎了吗!”

    马国保就是怒骂这些不懂国术的观众,去给这帮子人送钱干什么?

    人家那都侮辱中华大地的传统武术了。

    你们居然还给他们送票钱!

    这是什么成分?

    还是说这票房是刷出来的?

    最重要的是。

    在自己这一边这样子黑的情况下,《叶问》居然还取得了如此的成绩,这就十分的不合理呀。

    此时连米兰芳也没想到。

    “这不合理呀。”

    但此时结果就告诉了他们这些传武大师们。

    《叶问》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票房成绩,甚至次日票房还翻倍了。

    去到了1000万的。

    千万的票房成绩啊。

    就连叶炜信也想不到有这个票房。

    在各种负面消息的加持之下,是怎么做到这个票房的。

    就算《叶问》的质量还算不错,但发酵也不会是这么的迅速的。

    一般通过质量发酵的周期应该在一周左右。

    但第二天直接发酵,那就不会是因为质量。

    抑或是还有外部的原因。

    一些不知道的外部原因。

    但很快叶炜信他们就找到原因了,一个从网络舆论上,绝对有些不可思议的原因。

    这波宣传的大功臣。

    居然是那帮子传统国术大师们。

    “这是怎么回事?你找到的理由就是这个?”元金宝此时愕然道:“他们可一点宣传没帮我们,而且还在那边抹黑着,怎么可以说功劳都是他们?”

    此时叶炜信就嘴角抽搐道。

    “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他们才是少数派,甚至成为小丑了.”

    此时时代已经步入了互联网的时代。

    已经步入了年轻人的时代。

    信息爆炸之间,很多东西都流传的很快。

    以前马车很慢,现在的互联网车道很快。

    人们不傻。

    这些个传武气功大师们。

    到底是个什么成分?!

    他们那一套,还能蒙骗人多久?

    甚至不知不觉间他们成了互联网的小丑,不信任他们的人,远远大于信任他们的人,而当他们在抹黑《叶问》的时候。

    其实很多人都在看着笑话。

    甚至有人因为他们的抹黑而选择去看这部电影。

    毕竟负负得正嘛。

    你反对的说不定是好东西呢?

    于是乎第二波票房就这么来了。

    让人始料未及的来了。

    这让叶炜信也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如果当初答应武术协会这些小丑,说不定就没有这样的宣传效果了。

    他们的否定竟然起了正面的效果。

    这种感觉就略微有些滑稽,甚至可以说是哭笑不得。

    但对于电影来说,就是振奋人心的消息。

    就是一剂强而有力的强心针。

    就这个票房趋势下去的话。

    战一战那《投名状》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现在我们的热度还在攀升,大家都在讨论着《叶问》.”此时叶炜信看着电脑呢喃:“我们貌似,可以可以碰一碰。”

    从豆瓣的评分人数。

    虎扑的评分人数。

    对于《叶问》这部电影的评分参与度是相当高。

    评分高,评分人数多,意味着粉丝粘性高,参与度高。

    从电影里获得的情绪更多。

    “现在就让热度再飞一会儿”

    对于叶炜信来说,唯一有些遗憾的地方,大概就在于这部电影里大家的讨论方向。

    全部都是李云啊。

    无论怎么样的人,只要沾着这部电影,他们说出口的必然是李云,这个制片人,兼职导演编剧,貌似就被忘到了一旁去。

    要是换做其他时候,叶炜信甚至会自己实名在网络上澄清,自己才应该是电影最大的功臣,只有这部《叶问》,叶炜信实在是说不出口啊,从角色的塑造,到最主要的角色有血有肉,其中的功劳。

    文戏和武打戏。

    李云就是独树一帜。

    就像约好的一样,成事龙和周星星又回到了茶楼,点上最爱吃的凤爪烧卖,还有一些广式点心,两人就似好友叙旧。

    此时成事龙一边吃着凤爪,一边说着。

    “怎么让你去看的电影?那位小李有没有给你惊喜。”

    票房方面的话。

    无论《叶问》还有《投名状》,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对于成事龙来说都太小儿科了。

    他们都是走到最巅峰的。

    比天王巨星还要强横许多的。

    国际巨星!

    在成事龙眼里,李连捷不过是跟随在他身后的小辈而已。

    “所以你觉得这电影怎么样呢?”周星星反问成事龙对于《投名状》的态度。

    这一次的首映,成事龙就选择了和周星星截然相反的观影路线。

    去看了《投名状》。

    成事龙对于这部电影的态度。

    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我们俩的关系就别跟我打谜语了。”

    “我们俩什么关系?朋友吗?”

    “算是吧,对手和朋友,他不一定是对立的不是吗?”

    “嘿嘿。”此时成事龙,笑了笑继续说道:“怎么说呢,这电影从成片质量上我还是认可的,特别是对于我这种上了年纪的看客来说,他就十分的友好,无论是动作戏兄弟情,还是朝堂阴谋的文戏,都相当的过瘾,如果让我给他打分的话,那么演员的表现是九分,剧本是七分吧。”

    “你给了那么高的评价基本就七分?”周星星略微感到意外。

    “怎么说呢,电影也确实是好电影。”

    成事龙摸了摸下巴:“但他的剧本有太多晦涩难懂的地方,很多政治上的戏码,还有一些夹杂的隐喻,这些信息太多了,对于我这种大老粗来说,就算在看电影的时候仔细思考,也不一定能完全复现电影手表达出的东西。”

    政治隐喻和朝堂纷争,一部电影里有这些东西并不奇怪。

    但作为一部商业电影。

    如果夹杂了太多这些东西,反而会成为文戏的累赘。

    “那我看了这部《叶问》,就可能是你那《投名状》的完全相反面了,他并没有太多的隐喻,就连情绪的表达都直白直接,三岁的小孩都知道,电影所表达的思想是什么。”

    而此时周星星顿了顿说道。

    “至于李云的表现。”

    “怎么说?你看好的那位年轻人。”成事龙已经有点,蠢蠢欲动了,在听到周星星说电影的表达并不复杂时,他就想去看一看。

    而接下来周星星对于李云的评价才是让成事龙大跌眼镜。

    如果他继续拍香江电影的话。

    李云就是下一个天王巨星。

    现在香江艺人界的最高称号。

    四大天王。

    再加一个人。

    第五天王!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